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基于学校仪式的中小学生家国情怀培育

2023/9/20 14:47:21  阅读:37 发布者:

作者信息

郭文良/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戴念秋/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本文摘要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培育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学校仪式作为培育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其内在机理主要包括凝聚、激发情感,规训、整合行为,展示、构筑信仰这三个方面。学校仪式培育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应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要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为目标,注重对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家国情怀。学校仪式能够凭借激活集体记忆、增强身份认同和打造文化符号的方式来培育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学校仪式培育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路径主要有:革新学校仪式开展理念,凸显家国情怀的引领作用;提升学校仪式主体素养,协同推动家国情怀的养成;强化学校仪式技术支撑,提升家国情怀教育的实效;拓宽学校仪式展演空间,构建家国情怀教育新生态。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标识,家国情怀是推动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它既包括个体对家庭的深刻眷恋,也蕴含着个体对国家最深厚的情感,更体现为对家国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关键时期,学校仪式则是培育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国家政策高度重视家国情怀培育。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都强调了培育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后者更是明确提出要注重运用仪式礼仪培育爱国之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培育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意义深远。通过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学界对学生家国情怀的概念内涵、现实困境、培育路径等方面的研究日益丰富,但是从学校仪式的角度探讨学生家国情怀养成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学校仪式具备“场域、程序、道义和体验”的特性,发挥着交流、统合、教化、规训等功能,对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学校仪式培育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内在机理、价值取向、主要方式以及实践路径进行系统研究,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仪式的家国情怀教育功能,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一、学校仪式培育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内在机理

(一)凝聚、激发情感:学校仪式培育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基础

情感是个体的体验、感受、思想和行为的综合展现,作为一种非理性力量,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国情怀是个体内心深处的情感共识,具有正向功能,它可以释放出巨大的凝聚力,将家与国、个人命运与民族兴亡紧密联系,是中华民族永不言败的精神支柱。凝聚、激发情感是学校仪式培育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基础。家国情感的凝聚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家国情怀意涵的认知,促进学生爱家爱国意志的生成,并推动学生逐步产生自觉维护家国共同体利益的行为。只有注重家国情怀在情感维度上的濡化和培养,才能促使学生润物无声地将家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校仪式具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凝聚激发家国情感的重要作用,发挥着增进学生情感体验、塑造学生家国情怀的教育功能。家国情怀的生成需要个体对家国产生炙热的积极情感,并承担起建设家国的责任担当。家和国是个体情感产生的重要载体和现实依托。在家国共同体中,个体通过学校教育建构自身的价值观念,形成情感依恋与家国认同。没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学校仪式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便失去了存续发展的根基。学校仪式正是通过对家与国的历史文化再现,传递情感力量,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唤醒学生对家国的深切情感体验,在情感的互动与凝练中铸就家国情怀。可以说,家国情感的凝聚和激发是学校仪式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基础,学校仪式需要营造家国情感的培育氛围,在仪式情境中不断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最终实现家国情怀的培育。

(二)规训、整合行为:学校仪式培育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手段

行为的规训与整合是行为主体凭借特定的标准和规范,利用个体易于服从群体压力的心理特征和一定的惩罚手段,使个体的行为逐渐统一并最终形成纪律意识,获得内在控制力的过程。在学校场域中,对学生行为的规训和整合是学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步骤,也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性因素,它渗透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小学生爱国品质与家国情怀的形塑离不开学校对学生行为的规训和整合。学校仪式正是通过规训、整合学生行为,使中小学生逐渐树立家国意识,进而能够自发地表现出爱护家国、勇于担当的行为倾向。

学校仪式是学校按照严格的规范和程序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与行为塑造的教育活动,具有教育性、象征性和整合性的特征。它通过反复操演、创设时空情境、增强群体压力等方式来塑造学生的行为,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推动学生的品德发展,并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养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培育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关键不仅在于使学生形成对家国共同体的深切情感,更在于引导学生自觉承担建设家国的历史重任,并产生具体的爱家爱国行为。学校仪式通过教育主客体的座次安排、环境氛围的营造、仪式程序的设定以及国旗、党旗、徽标等仪式象征物的使用,明确规范着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让其在仪式活动中逐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此外,作为一种群体性的交互活动,学校仪式能够让学生在集体互动中不断产生秩序感、荣誉感、责任感,在群体的共同作用下规训与整合自身的行为方式。

(三)展示、构筑信仰:学校仪式培育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愿景

信仰是个体对某种思想、价值观的信服和崇尚。它对个体的思想行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个体的行为准绳,也是个体用来突破生命有限性的精神动力。学校仪式始终将信仰作为其核心价值。展示、构筑信仰是学校仪式培育家国情怀的愿景。家国情怀是中国人的信仰,在家国关系中,“家”是生命的接力,突破了生命的纵向限度,“国”是生命的互助,突破了生命的横向限度。无论是古代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还是近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抑或是现代毛泽东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都展现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在多元文化不断冲突、交融、发展的时代,学校仪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符号和民族精神,对于中小学生构筑信仰具有重要的价值。学校仪式通过不断展示、构筑信仰以实现其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作用。仪式是为维护这些信仰的生命力服务的。同样,作为信仰的传播机制,学校仪式通过展现“民族历史记忆”和“社会理想观念”,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促使学生树立家国信仰。此外,学校仪式借助具体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信仰外化,形成行为习惯,并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强化。可以说,学校仪式有助于中小学生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促进其形成爱家爱国的情感,引导学生产生维护家庭、报效祖国的行为意向,并最终形成忠于家国共同体的崇高信仰。

二、学校仪式培育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价值取向

(一)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为目标

学校仪式培育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应秉持“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为目标”这一基本价值取向。学校仪式的开展,包括仪式主题的选择、内容的确立、程序的设定以及意义的展演等都需要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而确定。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作为目标,能够确保学校仪式的顺利开展,使其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唤醒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信仰与认同,提升其责任感与归属感。基础教育阶段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不断提升中小学生的责任担当能力,厚植其家国情怀。作为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精神基因,家国情怀能够凝聚家国情感,引导中小学生将个人的理想前途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家国使命。

时代新人是新时代能够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中小学生则是时代新人的主力军。家国情怀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时代新人呼唤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涵育时代新人。浓厚的家国情怀是时代新人的重要标志,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则是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的本质规定。首先,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应以责任担当为根基,自觉承担责任、履行义务,践行家国使命。学校仪式培育中小学生家国情怀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助推学生的行为自觉。其次,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应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通过学校仪式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可以激活学生的集体记忆,强化学生对家国共同体的情感认同、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使学生有意识地将个人理想融入家国理想,树立忠于家国的坚定信念。最后,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应具备持续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勇于创新是成为具有家国情怀时代新人的重要条件。总之,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对学校仪式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具有重要的支撑、激励和引领作用,避免仪式教育走向异化。

(二)注重对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家国情怀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根源,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根基。学校仪式培育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离不开对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首先,要重视对家国情怀的历史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更需要全面深入地感知、了解其历史文化内涵。对家国情怀的历史传承将有助于中华民族“精神基因”和“文化基因”的传递,引导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祖国的历史与现状,以塑造其民族灵魂。从本质上来说,对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传承有两个方面的意蕴。一是打破时间和代际的壁垒,将前人的家国意识、家国观念代代相传。二是去粗取精,辩证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国精神。学校仪式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只有秉承对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传承,才能有效发挥学校仪式的育人价值。

其次,要促进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发展。传递与继承是推动家国情怀发展的基石,而家国情怀的发展则会为文化传承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发展需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不断丰富家国情怀的思想内涵,将传统家国情怀思想与现代家国情怀价值追求融入学校教育之中。二是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持续延展家国情怀的教育意蕴,注重中小学生道德品行的发展和提升。学校仪式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也需要将传统文化中“以国为本,家国一体”的家国观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合,以充实家国情怀的理念内核。同时通过改变学校仪式的形式化程序,以强化其德育价值,从而促进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时代发展。

最后,学校仪式培育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关键是对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是家国情怀传承的关键,更是家国情怀发展的动力。对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创新不仅体现在改造旧的家国意识、家国思想,还体现在创造新的家国观念、家国信仰。将中华传统文化中“在家尽孝、为国尽忠”的家国思想转化为新时代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不仅有助于中华文明的繁荣兴盛,还对中小学生的个体成长和群体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仪式培育学生家国情怀需要以创新传统文化中的家国理念为突破口,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中激发出新的思想火花,为家国情怀的创造性转化提供有力支撑。

(三)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家国情怀

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发展的同时关注他国的共同发展,是对“世界大同”“天下一体”的中国式整体主义世界观的传承与创新,是新时代家国情怀的价值旨归。在世界秩序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国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要求在学校仪式培育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过程中,注重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

一方面,学校仪式应注重传递家国情怀中的“仁爱”思想。家国情怀中的“仁爱”思想起源于儒家文化,体现在中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主流思想之中。推己及人的“仁爱”观念可以从根源上有效阻止家国情怀走向狭隘的家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引导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校仪式培育家国情怀应大力传播家国情怀中的“仁爱”观念,使学生牢固地确立起同类意识和关联意识,形成合作共赢的处事态度,将个体、家国的前途命运与全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实现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拓展与升华。另一方面,学校仪式应重视家国情怀的世界价值。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审视家国情怀,不仅能够延续传统家国情怀中“和合共生”“海纳百川”的思想精髓,还能在观念上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限制,为处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与他国之间的关系提供新思路。学校仪式应促进中小学生对家国情怀的世界价值认知,引导学生主动将个人意识、家国意识和人类整体意识相契合,不断涵养“休戚与共”的家国情怀思想,为塑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理想社会贡献力量。

三、学校仪式培育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主要方式

(一)通过激活集体记忆增进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

集体记忆又称为群体记忆,它可以由家庭、民族或一个国家成员的共同回忆组成,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选择性的特征。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与经验的过程和结果,其中蕴含的家国历史记忆并不是对过去经验的机械化、完整性传递,而是根据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经过不断筛选而保留下的文化印记。集体记忆可以促进集体成员对所在国家形成某种历史连续性的认同,激发集体成员的家国情感。学校仪式正是通过激活集体记忆,以强化家国认同,从而有效推动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生成。

学校仪式将国家历史、革命历史、乡土历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对中小学生集体记忆的唤醒具有重要价值。依据皮埃尔·诺拉的观点,“记忆之场”扎根在空间、时间、语言和传统中,集体记忆需要在特定时空场景的刺激下得以唤醒。学校仪式凭借有限的时空创造出一个拟剧化的“神圣庄严”的场景,使学生更加专注于仪式中所传递的家国共识。例如,学校举办“清明祭扫烈士墓”“抗战胜利纪念日”等仪式活动,营造出浸润着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时空场景,为激活学生的集体记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以及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创造条件。而学校仪式中对精忠报国、守卫家园等历史故事的展现,更是将历史记忆与现实生活相融合,以现实的视角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中所蕴含的精神思想,推动学生完成由“我”向“我们”的情感归属转化,形成与时俱进的家国记忆,进一步强化家国情怀。

(二)通过增强身份认同促进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

身份代表着个体在社会中的具体角色定位,是个体区分自我与他人的标识。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我身份和所属群体的认知和确认,包括群体身份、政治身份、国家身份等。个体对自身群体、政治以及国家身份的认同和接受,有利于激发其对所在群体的责任感,引导个体自觉为实现家庭幸福和国家富强而奋斗拼搏,这种责任感正是家国情怀的诉求所在。若个体没有明确的身份定位,心理上会产生“焦虑”“孤独”的倾向,行为上则会表现出“从众”“易受煽动”的特点,不利于个体责任感与归属感的建立,从而阻碍其家国情怀的生成。学校重视中小学生的群体身份、政治身份以及国家公民身份的塑造,有利于其形成明确的角色定位,使其产生“我是家庭的一分子、学校的一分子、国家的一分子”的身份归属,能够有效形塑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

学校仪式是具有强烈体验感和边界感的互动活动,它将师生的身体聚集在同一场域中,引发参与者尤其是学生的共同行动,产生共在排他的情感能量,可以加深学生对自我身份的接受程度以及对所在集体的认同和肯定。正如法国学者阿诺尔德·范热内普所述:“从出生到死亡,每一事件都伴有仪式,其根本目标相同:使个体能够从一确定的境地过渡到另一同样确定的境地。”中小学生从入校起,学校就会举办各种各样的仪式帮助其完成群体、政治和国家身份的过渡,厚植其家国情怀。在学校场域内,具有身份过渡功能的仪式活动,如入队、入团等仪式,会通过统一的着装和正式的身份转接流程,设定“组织成员”与“非组织成员”的明确界限,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强化学生对特定阶段身份角色的认同,提升其家国归属感和责任感。

(三)通过打造文化符号推动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

学校仪式承担着文化传承和信仰塑造的重要使命,通过打造文化符号推动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养成。符号是人们表达思想、传递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创造文明的重要途径,它为家国共同体内在关联与深层意义的建构提供文化支撑。文化符号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高度凝聚,具有突出的表意性和象征性。学校仪式将文化符号以规范化、程序化和情境化的方式进行展演,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思想内涵的阐释及培育离不开文化符号的呈现与传播。

每个仪式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符号体系,能够凭借符号的标记功能将所传播的文化观念象征化,使参与者理解观念背后的深刻意涵。维克多·特纳认为,符号包括“仪式语境中的物体、行动、关系、事件、体态和空间单位”。学校仪式通过文化符号进行文化传递和价值塑造,进而培育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首先,学校仪式利用国旗、国徽等具有象征性的物体符号,使国家这个“想象的共同体”具体化,加深学生对国家概念的理解。其次,学校仪式利用宣誓、唱国歌、行队礼等有别于日常生活的“仪式化”行为符号,激发学生集体情感的生成。学校仪式还可以通过宣扬模范人物事迹,让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在现实中体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和道德情操。总之,学校仪式凭借集体记忆的唤醒、身份认同的促进以及文化符号的展现,实现了家国情怀从展现到解码再到接受的过程,使家国情怀的象征意义被中小学生所理解,并逐渐转化为其自身的内在品行。

四、学校仪式培育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路径

(一)理念引领:革新学校仪式开展理念,凸显家国情怀的引领作用

学校仪式的开展需要正确理念的指导与引领,理念能够为学校仪式指明努力的方向。没有正确的理念指引,不仅容易使仪式教育的目标出现片面化倾向,也会影响学校仪式的顺利开展,进而阻碍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进程。要实现对中小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目标,学校仪式应以现实和实践为根基,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开展理念,凸显家国情怀的引领作用。

革新学校仪式开展理念,应以教育现实和实践为基础,以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为目标。学校仪式需要改变其中存在的“基于理论的设计观”“基于想象的设计观”和“基于形式的设计观”,坚持“基于现实和实践的设计观”,明确学校仪式的培育目标,并结合学校仪式的主题特色,形成仪式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衔接。同时,要避免在学校仪式操演过程中机械化地重现历史情境,一味地宣传牺牲精神,不顾现实需求,进而弱化甚至阻碍学校仪式家国情怀培育价值的实现。此外,要重视学校仪式的综合育人功能,突出家国情怀的引领作用。仪式是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将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文化融入和渗透到仪式表演元素中,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德育功能。学校需改变将仪式仅视为一种感性手段,而非向学生传递教育思想的观念,要重视其中的教育意蕴,努力实现学校仪式的育人价值。在组织开展学校仪式的过程中,要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贯彻落实到仪式的各个环节,突出学校仪式的教育意蕴。例如,在学校举办的“国庆日”“国家公祭日”等纪念仪式中,通过对相关史实资料的全面展演,使学生知史明理、深思笃行,逐渐成长为肩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主体协同:提升学校仪式主体素养,协同推动家国情怀的养成

全面提升学校仪式主体素养,增强其协同合作能力,是学校仪式实现中小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功能的关键路径。学校仪式的主体包括仪式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学校仪式管理者对仪式中理念与目标的确立、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活动的具体开展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在学校仪式中兼有“自我”和“他者”的双重身份,既要传播学校仪式中的主流价值观念,又需确保仪式的顺利开展,引导学生遵循仪式中的规章制度。学生则作为学校仪式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仪式育人功能的成效与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密不可分。

提升学校仪式主体素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仪式管理者要做好学校仪式的顶层设计,把握仪式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结合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断完善学校仪式的程序步骤,促进学生深入领会家国情怀的思想内涵。同时,利用仪式的权力属性,明确各仪式主体的责任和权利,引导师生参与仪式的策划、组织环节。建立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规范,使教师和学生将“独特自我”的个体性认知、行为方式转变成“群体自我”的通约性认知、行为方式,增强师生的共同体验,进而提升仪式主体间的协同合作,推动学生家国情怀的生成。第二,教师要克服“他者”身份的思维定式,主动汲取仪式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约束自身语言、行为,从而扮演好教育仪式中“公共行为人”的角色。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设置适切的仪式环节,在学校仪式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传统仪式中师生之间“单向度灌输”的不对等关系,激发学生对学校仪式的参与兴趣,提升其积极性。第三,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仪式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仪式实践活动之中。对学校仪式的文化内涵、特征、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等形成基本认知,是让学生进入仪式之中的前提。学生要将参加学校仪式作为提升自身文化涵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契机,积极参与仪式活动,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认真领会仪式所蕴含的家国情怀价值观念,将仪式中的家国思想融入自身信仰之中,从而促进“爱护家乡、报效祖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三)技术赋能:强化学校仪式技术支撑,提升家国情怀教育的实效

学校仪式培育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需要技术的支持与推动。技术可以改进与优化学校仪式的各个环节,引发学校仪式内容、方法、模式、平台的全面变革,推动学校仪式的创新发展,进而提升家国情怀教育的实效。就目前而言,由于仪式内容资源的短缺和技术应用的滞后,传统学校仪式的开展存在组织形式单一、技术手段缺失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校仪式的育人成效。因此,要想切实提升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效果,就必须强化学校仪式的技术支撑,创新学校仪式的开展模式。

首先,依托信息技术,促进学校仪式程序的智能化转变。学校仪式的程序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在仪式开展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指令和规则,对仪式活动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仪式组织者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尤其是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简化仪式环节,实现信息共享,提升学校仪式程序的智能性,从而使学校仪式的家国情怀培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其次,借助技术手段,创新学校仪式教育载体,搭建家国情怀教育平台。学校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工具创新仪式礼仪载体,利用增强现实技术(AR)和虚拟现实技术(VR)等手段开展富有时代气息的仪式礼仪活动,从而提升学生参与学校仪式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最后,充分利用媒介,加大仪式教育宣传力度。仪式宣传是延长仪式互动中产生的即时性、短期性集体兴奋效应,形成持久性、稳定性仪式效应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为提升学校仪式的家国情怀培育成效,需要合理运用传统媒介,如大众纸媒和电视传媒,大力宣传与家国情怀相关的学校仪式活动。同时,还需利用数字化的新媒体平台来强化宣传效果,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家国情怀,传承家国精神。

(四)渠道开拓:拓宽学校仪式展演空间,构建家国情怀教育新生态

拓宽学校仪式展演空间,构建家国情怀教育新生态是学校仪式培育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保障。空间既是人类实践展开的场域,也是人类生命寄寓的处所。仪式展演空间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符号系统基础上,通过开展多种仪式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的场域。作为立德树人的实践活动,学校仪式的开展往往依托特定的展演空间来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需要学校仪式的空间场域中各要素的相互协调与密切配合,构建起家国情怀教育的新生态。

家国情怀教育新生态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它总是处于多重教育空间场域之中。首先,要突破学校仪式校园场域,拓展家国情怀教育的物理空间。学校仪式在充分发挥校园场域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应当打破育人场域的界限,实现家校社育人空间的“三位一体”,为学生提供多种“共在”场域,营造“在场”情境,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养成。其次,丰富学校仪式课程资源,拓宽家国情怀教育的知识空间。一方面,学校应将富含家国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仪式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以学校仪式课程资源为依托,将家国情怀融入其他课程教学中,打破学科之间的屏障,不断拓展家国情怀教育知识空间,涵养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最后,重构学校仪式的评价场域,开拓家国情怀教育的制度空间。学校仪式培育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需要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制度。这就要求学校除了对仪式活动流程和仪式参与人数等基本情况进行评价以外,更要重视对仪式参与者的情感体验、行为表现等进行深层次的评价。同时,还要建立起“教师评价、同伴互评、学生自评”的多元学校仪式评价体系,促进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全面提升。

本文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八期

转自:“中国教育学刊”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