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主题选择路径、学习目标、评级工具、学习活动

2024/1/30 11:19:41  阅读:135 发布者:

来源 |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3年第51卷第3

作者 | 申宣成,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

01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程价值

1.顺应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整体,对立统一是其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如果用这一规律回望和考量教育发展的历史就不难发现,学科教育正是在综合与分科的对立统一中不断发展完善的。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时代的来临,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在这样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系统思想、辩证思维、全息观念、循环经济等成为主导理念和典型特征。身处其中,教育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关联性。而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学科教学再也无法沉迷于自给自足的知识体系,“综合”和“统整”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此次课程修订在每门学科中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规律。

2.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因为核心素养具有“跨学科、跨情境”的特征,学校教育就必须在夯实学科基础的同时,突破学科教育各自为政的藩篱,加强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本次课程修订专门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犹如在每个学科内部嵌入一个个跨学科的“楔子”,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科之间的协同育人功能。

3.加强学科与生活的联系

核心素养既是因为生活、为了生活而提出的,也是在生活中并经由生活的历练才能达成的。形象地说,一门门学科就如同一根根独立的筷子,单独用其中的任何一根来解决问题时,都很容易变形乃至折断,只有用生活之线、主题之结将它们紧紧绑扎在一起,才能产生撬动复杂问题解决的强大合力,让学生体会到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现实价值和意义。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正是在学科和生活之间建立联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表面搭建的是学科之间的关联,内在建立的则是各个学科与生活的关联。

02

1.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

跨学科一词最早出现于科学研究领域。皮亚杰认为,学科间的相互作用分为三类:“多学科”“跨学科”和“超学科”。“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指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或知识领域中获取信息,但不涉及任何具体学科相互作用。“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指的是各学科之间或同一学科内各分支之间密切合作,相互作用,产生了对各方面都有益处的深度交流。“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y)指的是某一研究项目完全打破了学科界限,形成了一个超越固定学科界限的系统。

主题学习从诞生起就是教育领域内部的一个概念。主题学习是指将某一学科内部的多块内容或者多个学科的相关内容用一个中心或者线索组织在一起,并以多重视角和方法整合处理相关信息,从而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课程形态。

我们不妨将其中占据主干地位、具有主导作用的学科称为“主干学科”,而将那些居于辅助地位、具有助推作用的学科称为“辅助学科”。由此,“主题”“主干学科”和“辅助学科”就构成了包容互动关系。

其中,具有引领作用的主题居于中心圈层,具有主导作用的主干学科居于第二圈层,具有辅助作用的相关学科分居主干圈层之外。所有的线条都以虚线呈现,则标示着三者之间是交叉与融通的关系。

2.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特点

1)综合性

不同的学科有各自的学科方法、功能和个性。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的在于将其综合在一起,实现学科内容、学科方法和思维方式深度融通和互补,从而在兼容并蓄中收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之效果。

2)实践性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知识与生活割裂、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流弊。

3)主题性

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以主题为引领,以问题导向。一个好的主题就像是一座坚固的桥梁,可以将不同学科的内容和方法贯穿起来,载着学生从容地到达素养的彼岸。

4)学科性

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跨学科思维和学科思维是彼此联系、融合共生的关系:离开了学科思维,跨学科思维就没有根基;离开了跨学科思维,学科思维就很难提升和突破。因此,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并不意味着抛弃学科,相反,它必须将思维的根系牢牢植根于学科之中,体现鲜明的学科性。换言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于学科更为丰富、更为深刻的理解。

5)协作性

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协作沟通、共同生活的能力。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数字时代,信息获取的多源性和易得性使知识的获取和分享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也对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效获取、整合各种信息、资料、技术和工具,使其彼此协作,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性优势,成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指标,这也正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要追求之一。

03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

1.立足生活场域和认知实践确定学习主题

1)主题的课程功能

例如,围绕“奥林匹克运动”这一主题,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优秀运动员的生活方式、奥运会的历史、1000 米的自行车比赛中车轮转多少圈等问题,这样就将健康、历史、数学等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

2)主题的基本分类

一是按照学生所处的生活空间维度,将其分为校园生活中的主题、社会生活中的主题和日常生活中的主题。

例如,教师在设计语文学科的跨学科学习时,有立足日常生活,设置了“我的家庭故事”“我身边的重阳节”等主题;有立足校园生活,设置了“我为校园地标代言”“制作一份新生入学礼包”等主题;有围绕社会生活,设置了“最忆是杭州——意象的再创造”“拍摄短剧《苏舜钦和沧浪亭》”等主题。

二是按照人的认知实践维度划分主题。

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将学习分为三种对话性实践:人与客体对话的认知性实践;人与自己对话的存在性实践;人与他人对话的社会性实践。从这一观点出发,每种对话性实践都可以对应一类跨学科学习的主题。

上述两个维度分别从“身”和“心”两个层面建构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则可以形成二维矩阵。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分类表

3)主题的选择路径

一是从课程标准中寻找主题。

首先,要考虑“主干学科”的课程标准。

以语文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例,为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语文新课标专门安排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并在该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中,提供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学习主题。

例如,初中学段(第四学段)建议从科技活动、心理健康、环境、安全、人口、资源、公共卫生等方面入手,开展实验、调查、讨论、组织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制作海报等。

其次,要注意辅助学科的课程标准。

因为本次课程修订统一要求各门学科都要安排跨学科主题学习,所以各个学科课程标准中均安排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提供了相关的主题。这些主题对于很多学科都是适用的。

例如,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列举的“中华英雄谱”“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古代典籍中的中华优秀文化”等,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列举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乡村振兴等,都具有广泛的学科适用性。

二是从教材中寻找主题。

以语文统编教材为例,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一组描述自然美景的诗词,教师就可以从单元提示的内容出发,引入自然之美与生态保护,抑或家乡景物变迁的跨学科探究主题。此外,统编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板块和“活动·探究”单元也提供了一些很好的学习主题,可以照用或者修改后使用。

2.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确定学习目标

1)关注课程标准间的关联点

本次修订的16 门学科课程标准均结合学科特点建构了素养型的课程目标。它们虽然在内容上有较大差异,但是因为共同指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彼此之间自然存在着很多内在的关联点。这些关联点恰恰构成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交集。

2)关注每门学科课程标准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

以语文学科为例,该学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主要体现在每个学段的“梳理与探究”领域。以其中的第四学段为例,其目标主要指向观察、梳理、提问、研讨、合作沟通、资料收集、跨媒介学习、活动设计与组织策略等,这些都是确定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时需要关注的内容。

3)考虑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3.遵循“逆向设计”原则  开发评价工具

1)评价工具开发的基本原则

正如鲍克斯·曼斯勒所说,“跨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跨学科的理解”。这一定义告诉人们,其认识论本质是学生运用多个学科的视角及学科关联的视角理解世界。因此,其设计也要体现格兰特·威金斯与杰伊·麦克泰格所倡导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而该模式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逆向设计”,也就是在设计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就要开发出用以测量学生表现的评价标准,从而让学生明白“做到怎样好才算足够好”,以此引导学生以终为始,按图索骥、明明白白地展开学习。

2)评价工具的主要类型

展现学生表现评价标准的工具称为表现性评价工具,其类型主要包括检核表和评分规则。

检核表,就是针对需要达成的学习成果,逐条列出其关键表现以备学生、教师、家长等相关者核查是否达到了学习要求。必要时,还可以针对每条表现给出05 分”或者“010 分”的打分空间,以评判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该表现指标。

“为珠海革命英雄立传”

跨学科主题学习-小组讨论评价表

评价类目

评价标准

能全身心地参与所有的讨论;

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推动讨论更深入;

能找出传主遇到的重大人生挑战及应对,从文本和资料中举例支撑自己的观点;

能梳理出传主前后的心理画像,讨论出哪些标志性事件对心理转变产生影响;

能通过讨论与小组达成共识,明确传记写作方向

完全符合,810分;

部分符合,47分;

不符合,13

3)评分规则的组成要素与设计要领

评分规则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要素、指标和质量等级。

要素指的是一个成功表现所不可或缺的组成维度,要素构成了评分规则的框架和方向。

指标又称为描述符,它是对每个要素的分解和描述。指标描述的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评分规则质量的高低。

质量等级又称为评分点,就是不同的指标所对应的表现水平。质量等级既可以用数字表示,如4”“3”“2”“1” ;也可以用词语描述,如“杰出”“优秀”“一般”“有待提高”等。评分点设置的“档位”多少没有定论,以便于理解和评价为原则。

4.围绕反省性思维培育  安排学习活动

1)学习活动设计的历史经验

从教育史的角度考察,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源头可回溯到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其精髓就是培养学生的反省性思维。杜威和陶行知等教育先贤的探索提醒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首先要以反省性思维的培育为核心。在杜威的“五步教学法”中,从试验性的预料到审慎的调查再到相对周全的假设,反省性思维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主轴和核心。其次要强调在观察和实证中学习。在杜威和陶行知看来,真正的学习是基于缜密思考和推断的理性行动,而不是偶然、随机的感性反应。

2)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要环节

转自:“中小学老师参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