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

2024/1/29 15:40:29  阅读:32 发布者:

作者信息

封雷/重庆市江北区华渝实验学校。

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炼了核心素养的内涵,确定建构素养型语文课程目标,即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表现。

人的发展,特别是发展高阶思维,是人在不断学习知识文化,尤其是科学探索过程中实现的,所以习得学科知识与人的思维发展紧密联系,它们相辅相成。教学中高阶思维到底是什么?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分成了6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体现从浅表学习走向深层学习。

倡导高阶思维培养的原因在于,有些教师把问题作为与学生一起理解学习内容的手段,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已经预设了答案,学生的答案最后都与之相差不远,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很规整、顺畅,但因为学生思维停留在知道和领会层面,思维火花并未激荡,严重限制了学生应用、分析、评价与创造等高阶思维的发展。

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四个方面进行高阶思维培养:一是关注学生学习的前状态与潜状态;二是制订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对于思维目标的表达要关注;三是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发展的内部动机;四是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指导,即学生的起点在哪里,我们要引导他们到哪里去、怎么去,可以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五是选取评价工具,确保思维有成效。小学阶段思维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学生思维的内容选定,以及所用方法是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学段特征,其设计和实施是否将对不同层级学生均有参与和提升的机会和空间,实现“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评”一体化要求。

高阶思维最终要指向高质量的教学,它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层次的设计思路。依据课标和教材,确定精准的目标,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与需要,教师提供台阶,带领学生拾级而上。尤其进入小学高段逐渐增加开放性深刻性,增加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训练。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