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教学 · 团队教研丨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022/12/20 17:08:33  阅读:162 发布者:

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024日以来,在赵洪霞主任的带领下,全体六年语文教师围绕“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一主题开展了组内教研活动,教研中具体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增强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学好文言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重大。史杜鹃老师在执教《伯牙鼓琴》一课中,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喜欢文言文,了解知音文化,课上史老师先让学生欣赏古典音乐《高山流水》,简单谈谈听了这段音乐的感受,体会音乐的美好,随之引出主人公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在熟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伯牙在琴声中表达了什么?钟子期听后怎样称赞?鼓励学生利用资料、注释开展自主学习,在交流分享中理解“知音”的含义。课堂上给学生带来的不仅是内心情感的震撼,更是透彻心扉的审美体验。

二、开展有目的阅读,培养学生积极高效的阅读策略

学生阅读策略的发展是通过学习逐渐内化而形成的。从三年级开始学习预测的基本方法,到五年级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闫晓莉老师以《竹节人》一课,开展了有目的阅读教学。课上紧密围绕阅读提示里的三个学习任务,以说、读、讲三个学习活动贯穿整节课。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即使阅读同一篇文本,读者的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地方也不尽相同。

三、大胆发挥想象,优化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猜测能力、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为了优化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杨晓梅老师执教《月光曲》一课时,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感受优美的乐曲,品味艺术之美。尤其是第九自然段借助皮鞋匠的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从文字中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陈明老师在执教《变形记》一课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利用教材内的两组题目范例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再从多个角度想象,引导学生把自己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

四、感受不同文体,提升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

不同文体在教学中应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为了提升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张丽双和姜丽丽老师分别选取了微型小说和散文两种文体展开教学。张老师的《桥》一课,在感受自然环境的可怕与危急后,从桥的特点入手,关注老支书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尤其是结合文中环境描写和情节的设计,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关注人物形象。姜老师的《夏天里的成长》一课,学生从回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生长入手,抓住“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意思,分别从动植物、山河大地、不同时期的人三个方面感受万物的生长,在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中感悟作者围绕中心意思的写法,并尝试学习这种表达方式。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各位老师聚焦课堂,围绕高年级阅读教学,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组内教师也更加明确接下来教研的方向,我们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双管齐下,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六年语文教师在交流中学习,在研讨中提高,相信在未来的教研活动中会更扎实、更有效。

转自:“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