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期末复习最容易掉的“坑”和高效复习方法,干货总结请查收~ | 支招

2024/1/5 17:58:11  阅读:34 发布者:

眼下正值期末,孩子们都进入了紧张的期末复习阶段。复习时间是有限的,讲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在复习备考中,孩子和家长们要避免哪些误区?可以采用哪些高效科学的复习方法?一起来看——

1

期末复习

孩子家长容易掉进这些坑

· 学生在复习中的5个误区

第一、只做难题,忽视基础。有的孩子在复习中大量地做难题。但其实,科学拟定的试卷都是难易结合的,卷面上并没有那么多难题,而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即使是有难度的问题,分值也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所以千万别为了芝麻丢西瓜。

第二、加班加点,挑灯夜战。有些孩子很看重成绩,会在最后这几天抓紧每分每秒学习,有的甚至挑灯夜战。其实,在孩子复习时,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合理安排复习科目和时间,让大脑得到适当休息,使其保持思维活跃性,这样才有助于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第三、临阵慌乱,满眼全是不足。有些孩子,平时成绩虽然还可以,但就是不太注意学习中潜在的不足。临近考试,才发现还有一些问题理解得不透彻、掌握得不牢固,很多题目都不会做等等。开始慌作一团,连忙给自己布置一大堆新任务,重新学习一大堆知识。这种反应不仅会影响到已有知识的巩固和复习,还可能会影响到对自己的信心。其实期末考试只是一个阶段性考试,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存在这样的现象,不妨告诉孩子,与其慌乱备考,不如记住这种平时得过且过的态度,下学期应该立即改正。

第四、偏爱模拟,过往错题重视不够。有些学生在复习中,喜欢一套接一套做模拟卷,然后自己打分,好像提前就能知道期末成绩一样。把平时辛辛苦苦总结的错题放在一旁,认为都是平时考过学过的,不可能再考,所以没有价值。其实,错题本此时不用更待何时?注意查缺补漏,将以前考试试卷中出现的错题进行订正、分类并及时改正,做到“题不二错”,也能在考试中出奇制胜。

第五、面面俱到,一味求全。语文诗词,从头到尾背一遍;英语课文,从头到尾背一遍……每天弄得很紧张,好像复习得全方位无死角,问题却可能就出在面面俱到上。无论从全局的角度,还是从单科的角度,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况且,由于试卷受卷面、考试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涉及所有知识点,必定是有重有轻,有主有次。所以一定要留意老师点拨的重点内容,主次分清,复习效果才会好。

· 家长陪伴中要避免的错误

第一、过度关注:“全家的头等大事就是你的考试” 。有的家长在孩子复习时,蹑手蹑脚地送去饮料,让孩子只管学习,什么家务劳动都不要干;有的家长想尽一切办法做好吃的让孩子吃,边吃边劝“吃多了身体好,考得才会好”等等。这就会使孩子感到压力:如果考不好,对不起家长。

第二、强行拟定目标:“至少要考多少分、多少名” 。不少家长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爱把“至少要考多少分”“一定要考多少名”之类的话挂在嘴边。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孩子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本上已成定局,短时间内不可能有“质的飞跃”,不妨告诉孩子:“只要尽到最大努力就行了!”

第三、开导为名,火上浇油:“烦也解决不了问题” 。很多孩子考前的问题都是心理问题。家长要注意采取开放式的交谈方式,如当孩子说心烦时,如果你回答“烦也解决不了问题”,孩子就觉得无言以对了。不如说“我能理解你考前的心烦,你感到最担忧的是什么”,这时孩子十有八九会进一步讲到某些具体的科目或具体的问题。

第四、焦躁转嫁:“你倒是用用功呀!”“到底有没有把握啊?”孩子也知道马上要考试了。家长没有必要反复说“就这么几天了,你给我努把力啊!”“怎么样?你到底有没有把握啊?”其实,这都是家长心理焦躁的表现,只是通过督促、警告等语言,把这种情绪宣泄出去,转嫁给孩子。不妨别再笼统地问孩子复习得如何,能得多少分,而是问孩子需要什么具体帮助,有什么困难,你可以为他做什么等等。

第五、饮食上下“猛料”:考前补猛料可能适得其反。期末考试之前两周,也是不大不小的“冲刺”,有些家长按照迎接大考的模式,给孩子改善伙食、补充营养。其实,考前每天都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孩子的肠胃并不一定习惯,弄不好,反而导致腹泻、不舒服、食欲不振等现象。吃得过饱,食物在肠胃中消化需要大量血液,脑内血液供氧减少,会导致大脑迟钝,思维不敏捷。所以日常的生活规律最好不要改变。

2

教师支招

高效复习可分三步走

这里为同学们推荐三段分步的高效复习法,大家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复习节奏,参考使用。

· 第一段,全部学科的总复习

1.列出重要内容一览表

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把重要内容列成一览表,将其纵横关系整理清楚,做到一目了然。一览表可以一张张分别做,也可以综合在一张大纸上。对于那些需要背诵的、互不连贯的内容,则可以使用卡片来记忆。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整理一览表和卡片,在以后的阶段复习中,不时地加以使用便可以了。

2.消除疑点

在完成了“整理”工作后,就应开始实质性的复习了。这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一般来说,这类问题大多是有关考试的“关键性问题”,一定要理解透。如果能以这类问题为中心开展相互讨论,必然大有好处。讨论中,你无法扼要说明问题,这就表明你对那个问题仍未彻底掌握。

· 第二段,突破成绩不佳的科目

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突破成绩不佳的科目,但这并不是说其他科目可以丢开不管。

1.重点在于做练习

这个阶段的复习重点在做练习,以训练应用能力。像数学、物理等学科,可以使用习题集之类的书。所做的练习,要和教材的基本内容有关,并参照有关的一览表。语文、英语等学科,要以教科书为中心,练习读法、译法、语法等。这些学科的知识范围较宽,复习时应把思路放开些,把有关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练习。

2.征服较差学科的方法

基础不扎实,却猛看各类参考书,或是做各种很难的练习题,不但浪费了时间,效果还不会好。关键是应真正掌握基本的概念、公式、定理等。复习这类学科,最好是与一位擅长这些学科的同学一起进行,这有利于你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面对一门学科,你也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可以把了解的部分作一般的复习,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加强薄弱环节上。

· 第三段,各科重点复习

临近考试的冲刺阶段,这时怎样复习效率高呢?

1.把教科书的整个体系印在头脑中

在复习的第三阶段,你可能已经将教科书的内容复习多次。但有些地方是花了很多时间重点复习过的,有些地方是轻描淡写一扫而过的,对全部教科书之间的联系,还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如果不把这些零散的知识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一体,临到考试,由于前后左右的相互关系不尽明白,就难以运用自如。

怎样才能将每门课的体系印在脑中?你要把第一阶段整理的知识系统一览表拿出来,再专心地看一看,将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记在脑子里。记忆的时候,光看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你至少要把重要的项目背出来,写在纸上。对总的线索有所了解后,其他内容顺藤摸瓜,按逻辑顺序充实,不必那么费劲就记牢了。

2.由近而远的复习策略

复习的最后冲刺阶段,一般人往往按考试范围的顺序,“由远而近”地复习,即先复习某一学科的第一册,从1234页开始,再复习第五册、第六册。这样复习有好处,开始很用功、很周密。但也有的同学随着时间越来越紧,越往后,越松垮,最后匆匆结束。还有的一看时间不够用,便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或干脆把后面部分省去,以“碰运气”的侥幸心理来对待考试。

其实,后面部分的内容和前面相比,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难度也高,出题的可能性当然也大。既然如此,却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前面的内容上,便有些得不偿失。另外,后学过的知识复习起来印象还比较深,回忆起来,比较省时间。后学的知识,一般综合性比较强,常常牵涉到前面的知识,这样在复习后学的知识时,遇到以前学过的较模糊、拿不准的知识,再随时往前复习,容易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两者都加深了印象。

3

期末,这些话想对家长说

1.家长摆正心态,同时帮孩子调整心态

有些孩子平时学得不错,但可能一到考试就会紧张。其实,家长最好根据孩子的进步情况来评价孩子这学期的表现,而不是以期末成绩作为唯一依据。另外,别提过高的目标,也别说一些消极的话。毕竟考试不是目的,是孩子对自己学习查遗补缺的一种手段,只要孩子尽力了就行。

2.提醒孩子跟上老师的节奏

不要再安排孩子做过多的试卷,对于期末考试的内容、题目类型以及难易程度,任课老师较熟悉,也较清楚孩子易出错的是哪些知识点。家长要提醒孩子,用心听课,尽量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进行复习,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学会把书读薄,知识形成体系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口头回顾复习。家长拿着书,看着书的目录,让孩子过电影般地回顾一学期的所学,口头表述本学期的单元数、单元主题、单元重点。或是书面整理,画“知识树”,把学过的主要内容、重点知识、难点知识标识在“知识树”上,反复几次后,一学期的知识可能就只有简单的几条或者几个公式了,这就是把书“读薄”了。

4.制定时间规划,保持优势科目

和孩子定个简单的复习计划,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外,每天晚上重点复习哪一部分知识,大约用多长时间,如何复习,让孩子按照计划进行,提高复习效率。有些孩子偏科,不要期望利用这两周的时间就能解决,可以利用假期合理科学进行查漏补缺。

5.注意劳逸结合,做好后勤保障

晚上,家长要督促孩子按时睡觉,即使没完成任务,也要强制孩子休息,不能开夜车。周末,孩子复习累了,可以安排孩子外出打打球、散散步,不要连续作战。注意孩子饮食得当,生活规律,并不需要提供特殊的营养,只需多提供一些水果、蔬菜、鱼类、肉类,少吃生冷食品,保持饮食健康即可。

最后,想告诉大家:

我们重视期末复习并不是重视期末考试的分数、不是看重成绩,期末考试是对孩子一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同时考试结果也是老师下一阶段教学的参考。

对于期末复习,家长要引导孩子去观察,去反思,别人怎么做的,我怎么做的。我有什么优势值得别人学习,别人身上又有哪些闪光点是值得我学习的。这样,才能成就孩子的不断成长之路,这才是期末复习最重要的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综合自微言教育、新浪教育、中学教育等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