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及新高考备考策略

2024/1/22 11:36:58  阅读:36 发布者:

1

信服

“激情是最好的方法,渴望是最好的动力”,我们老师要最大化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选择有主动积极性的、有明确努力方向和目标的学生,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些学生还要能够吃苦,而学生的吃苦意识需要老师的培养,我们老师是最好的榜样,业务上刻苦钻研,通过老师自身的行动,善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不怕学习之苦的精神。

尊重你,信服你,学生才愿意主动和老师商量制定针对他的个性化学习任务与指导方案。

引领

“学优生是引领出来的,中等生是管理出来的,后进生是抓出来的。”做好对学生的引领工作尤为重要。

首先,要多做些能改变学生认知,让学生始终树立目标,坚信自己能行的事情。

比如和学生的谈心谈话,要常谈,要深谈,要有记录,更要有解决的对策与方案,做好“一生一策”,让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用心。

第二,要对学生养成好习惯进行持续不断的引导。抓日常、抓细节,例如听课、书写和纠错等等,尤其是注重纠错工作,纠错本是很好的学习资料。

第三,要引领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才能和老师“同频共振”,常怀感恩之心,才能将师生合力最大化。

借力

优质的资源能够更好地为学优生提供获取信息的途径。

教师将优质资源分享给学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满足个性化学习,可借力的资源包括网络资源、校外资源和校内资源等。

网络资源因其独特的便利性被重点应用,各种网络平台优质课程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学习材料,教师精心筛选,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知识点分层次提供给学生。

校外有很多优秀教师优秀资源,通过教研活动多交流多积累,学以致用。

校内资源更是便捷,向其他学科教师学习交流,很多优秀的学法指导具有共性,而且同一班级的老师面对的是同一批学优生,更能找到共性。

2

对学生的要求

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听课和作业习惯);

②注重科学的学习方法,勤于思考,善于反思,乐于总结;

③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推陈出新;

④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毅力,充满自信,坚韧不拔;

⑤注重拓宽知识面,钻研到一定的深度、难度。

优尖生培养对科任老师的要求

精钻细研,引领学生走向高端。

做遍至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形成对高考试题的准确把握和敏锐感知。

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习惯,培养研究型学生。

做题要切实解决好两个关系,"做题质与量的关系","考试中速度与准确率的关系",培养学生习惯于在平时的所见所闻中发现与学科相关的问题,并用学科知识去解决问题。

严格要求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严师出高徒,不能认为"尖子学生不用操心、让人放心;对尖子生也不能过度关爱。

夯实基础,才能深入钻研,进一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才能形成整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在做题快;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等特点。老师要钻进题海下大功夫精选题目,提供一些必要的课外学习资料,让他们“吃饱”,帮他们制定一定的促强计划。

在学习细节上给予必要指导,特别是引导他们在自学中学会比较,归纳、总结,做好笔记,做好解题方法悟化与迁移。

做题不要就题论题,要归纳综合,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大胆放手让尖子生自主学习,尖子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强,要逐步放手让他们摸索前进,只指出关键,画龙点睛,不要包办代劳。

遇到疑难,指出关键,画龙点睛,多让学生发表己见,培养独创精神,鼓励求异思维。

平时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帮助、指导尖子生收集、整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信息、新题型。

建立尖子生之间相互交流所收集、整理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信息、新题型的机制。在考试时对考题的理解就会有背景依托,有助于全面和深入的分析。

认识到板演和批改的重要

板演一定要规范,严谨,尤其是数学物理之类的大题解答的逻辑关系,务必让学生清晰明了。

批改作业要严格要求,按高考的批阅要求进行,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面批面改,当面指出问题,告知改进方法,若条件不允许,一定要批改完成后及时找学生解决做题中出现的问题,这样留给学生的印象会非常深刻。

采取有效的规范化训练测试,增强尖子生的高考意识

提高尖子生的书写质量,训练答题速度,注意答题步骤清晰性和周密性,特别是运算技巧的指导。

让尖子生有高考意识,在平时尤其要在模拟考试中灌输并引导学生去实践考试理念。

加强应试心态与应试策略的训练,让学生学会考试,并通过考试发现自己的不足与薄弱点。

知识结构化、复习系统化、训练综合化

对于尖子生来说,知识结构化、复习系统化和训练综合化是备考的关键。

①要引导尖子生学会把零散知识变成结构知识所谓穿线结网,理清脉络。清晰知识之间的分辨、归类并总结同类知识的特点、相互联系和内在规律。

②学会将考点知识变成题型知识。考点知识是很抽象的,要具体通过题目才能得以体现。

做好信息搜集是备考的关键

平时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帮助、指导尖子生收集、整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信息、新题型。

建立尖子生之间相互交流所收集、整理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信息、新题型的机制。在考试时对考题的理解就会有背景依托,有助于全面和深入的分析。

吹毛求疵"考试卷"

尖子生思路开阔,方法灵活,认真批阅尖子生的考试卷,从卷面、书写、步骤、非智力因素、答题时间等方面进行点评,要在完美中找出不足,要在肯定中给出建议,达到训练的目的。

特别是尖子生压轴题的方法,更应该认真研究,方法常规还是不常规,严密不严密。

3

作为教师,应该有一种观念,有一种信念,把着眼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

如自学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自己支配学习时间的能力,以及充分发表学术观点的能力,对于高中学生都格外重要。

所以应该千方百计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如自主学习的空间、积极思维的空间、开展活动的空间和充分表现的空间。

1、尖子生的学习特点

学习基础很扎实

思维敏捷而活跃

自主学习能力强

思路开阔视野广

表达参与欲望强

有自己独到见解

2、要"让学",不能"灌输"

见解让学生(自由)讲

实验让学生(亲自)做(设计)

重难点让学生(充分)议

思路让学生(自己)悟

规律让学生(反复)找

总结让学生(自己)写

借助优秀学生群体资源,在课堂上大胆采取让学生之间讨论,学生自己讲解、归纳、总结,教师补充、点拨、提升方式进行;让学生有更多的表现和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

3、强化学生的能力素养的培育

A学习理解:

A1辨识记忆;A2概括关联;A3说明论证;

B应用实践:

B1分析解释;B2推论预测;B3简单设计;

C迁移创新:

C1复杂推理;C2系统探究;C3创新思维;

4"问题式"教学

师生互动

目标→问题→思维→阻滞→启发→流畅→达标

设置“高阶思维”问题

基于问题解决的高阶思维要突出三类问题探究

分析性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解、对比、分析、评价与判断能力。

创造性问题,培养学生发明、想象、设计、展示、假设、预测、推测的创造能力。

实用性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办法等。

加强拔尖学生"一对一"的辅导

建立尖子生"试卷档案"

历次考试试卷对比分析

深挖问题背后的原因

对试题答案进行多角度分析

对考生答题的细节进行指导

指导尖子生梳理高考命题答题规律

给予尖子生更多的自主学时间

多沟通、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5、解决"懂而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好"的问题

教师讲解习题时要"激活"。深入浅出地分析概念和规律,概念必须通过类比,举例等方法讲透;规律原理必须要有推导证明过程。

做到一题多解(方法灵活,提高解题能力),一题多变(思维灵活,提高创新能力),一题多联(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让学生感知习题就是将要面临的课题,解题就是排除困难解决问题,解对了就是创造成功。

让学生在解题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逐渐形成创新和创造能力。

强化学科思维能力的训练

强化读题审题能力的训练

强化规范答题能力的训练

强化快速答题能力的训练

6、关于如何对针对尖子生开展针对性教学,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使用基于高考但略高于高考的语言材料

语言材料是教学的一个载体,使用什么级别的材料很重要。

如:题材、来源、长度、难度、词汇量、设题等多个方面,都会直接影响着和决定着学生学习的题感。

针对尖子生,可以使用一些略高于高考难度的语篇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一下高于高考的内容。

当篇章的长度、难度、话题的专业性、问题的设计等都略高于高考的时候,学生能够有一种收获感。

此外,更重要的是考生的心态,如果学生每天做的文章都高于高考,久而久之,当学生回头再看高考难度的篇章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跨界打击的感觉。

对所使用语言材料的精析

精析包括语篇的分析,句式的分析和仿写,词汇的讲解和学习,就是从语篇到句式、从句式到词汇,三种不同的语篇层次对文章进行精析,精析到什么程度呢?可以参考以下指标:

正常情况下,一个中学老师两节课(90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对一套题的讲解,但是以这个进度来衡量的话,每个语篇的讲解都不够精,没有再往下沉。

精析就是建议老师用45分钟去讲解、讲透、讲清楚一篇文章,从题到语篇、到句式、到词汇,让学生有沉甸甸的收获感,叫做精读精析。

扎扎实实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尖端学生的竞争有三个C”:

第一个C”:competence,没有基础的英语能力作为平台,不可能取得很高的分数。

第二个C”:caution,要仔细,要小心,不犯非智力错误,不犯低级错误、不粗心。我们对尖子生的要求是除了作文之外,其他所有的题都不能扣分。

第三个C”:composition,如果这些学生除了作文之外都不扣分,还想在在其中脱颖而出,作文少扣分或者不扣分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一位考生的作文扣一分,最终拿到149分,另一位考生的作文扣十分,最终拿到140分,作文分数让两位考生的总分产生巨大的差距。

因此,要从微观技能的角度入手对尖子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现有的高考题型——读后续写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如何表达高兴、如何表达惊恐、如何表达悲伤、如何进行环境描写……从这些非常细微的小切口入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做题态度

很多尖子生做题速度很快,第一卷只扣了两分、三分,或者五分,他们就感觉已经非常满意了。

但我们要给他们灌输一种每分必争的精益求精的态度,这对尖子生来说很重要。

4

新高考命题注重考查的思维能力呈现方式及备考策略。

1、信息获取和加工在高考试题中的呈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阅读理解题、数据分析题、实验设计题、信息整理题、信息改编题。

备考策略:信息获取和加工的题型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信息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

在备考高考时,学生应注重阅读、阅读理解和信息分析能力的训练,通过多读、多练、多思考,提升自己的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以应对高考试题的考查要求。

2、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在高考试题中的呈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推理判断题、推理论证题、逻辑填空题、评估分析题、开放式问题。

备考策略:逻辑推理和论证的题型在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通过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和论证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因此,在备考高考时,学生应该注重对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训练和提高,通过解答相关题目来熟悉和掌握解题技巧。

3、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在高考试题中的呈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实验设计题、数据分析(解释)题、探究论证题、问题解决(应用)题。

备考策略: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要求学生在科学研究或解答问题过程中,灵活运用科学知识、实验技巧和思维建模的方法。进行合理的抽象、建模和推理。

在备考高考时,学生应注重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掌握科学实验和思维建模的技巧。并通过实践和练习,提升自己的科学探究和思维建模能力。

4、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是高考试题中常见的考查内容,集中考查学生思维的思辨性、灵活性与创造性,是核心素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论据分析型、任务(问题)解决型、条件推理题、策略(方案)评估型、意义(价值)评价型。

备考策略: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题型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深人思考、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合理的判断和观点。

在备考高考时,学生应注重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通过阅读、讨论和思考,锻炼分析问题、辨别观点,提出批判性评价的能力。

5

说到这,可能会有老师说:教学和备考策略我们都知道,但是我们现在走进教室看到的不是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而是被动而麻木,眼神没有光泽,没有了求知的渴望,没有了求知的热情。

是孩子们本身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教育真的出了问题?

老师们竟然面对着如此繁多、如此复杂的问题:

从学校到社会,从学生到自身,从教育体制到具体教学,可以说,与中国社会转型相应的教育转型所遇到的所有问题、所有矛盾,都集中到了第一线的普通教师身上。

在当今中国教育的环境下,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真的是很难、很难啊!

之所以说难教,原因是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遇到的不如意之事太多,以下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你讲课他不注意听,你布置作业他不认真做;吃喝玩乐,谈起来他有说不尽的话,总会乐此不疲,一谈到学习,他无话可说,在他的日程中,学习是能拖就拖的;你批评他,他嬉皮笑脸,根本不当回事,或者马上就流出几滴眼泪,仿佛内心有了一些深刻的认识,但三分钟之后一切照旧,他的情感来得这么快,却又是这么浅;你来软的他不吃,你来硬的他不怕,说起来一套一套,比老师还能;无可奈何找家长,这些比我们还要小一两代的家长,他们不是不配合,就是配合了也不顶用。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仔细想想这也是一种必然,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东西太多了,受社会的影响、家庭的影响、媒体的影响太大。

在过去,我们用算盘计算就很前卫了,现在有了计算机;在过去,我们骑驴、坐马车、骑自行车就已经很得意了,现在有了小轿车、火车、飞机;在过去,我们听收音机、录音机很潇洒,现在有了电视、电脑、智能手机……

很多孩子去过的地方比我们都要多,他们接触到的人也随着家长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而比我们这代人更多样化,他们从各种媒体中“见”过、“听”过的新鲜故事更多,接触到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想法也更丰富……

他们每天在生活中遇到的兴奋点比我们这一代要多很多倍,现实中他们会被很多事物吸引,注意力转移得很快。

因而,一旦我们的课堂不能给他们提供一个有趣的情境,他们便会比以往的孩子更易丧失注意力,很快就会感到无趣,再加上注意力保持困难本来就是孩子的特点之一,因而今天的老师在保持孩子的注意力上要下更多功夫。

再有一点是,他们在生活中承担的责任更少了。以往的孩子除了管好自己的事,都还会多多少少地被要求做些家务,分担一些家庭义务,因而我们还会关心家庭中的大事小情,是家庭生活中的参与者。

而今天的孩子,或许有独生子女的原因吧,也或许是现在的家长都更愿意包办孩子的各种琐事,好让他们集中精力搞好学习,这造成了今天的孩子普遍都成了游离于家庭责任之外的家庭成员。

很多孩子到了小学毕业都还是丢三落四的,凡事都不太过心,不少孩子没有自主性和紧迫感,学习都要老师和家长逼着,对自己的责任心都不强,更谈不上对其他人的。

另外,他们也是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几代人,与我们相比,他们接触到的各种新观念也更多了,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也就更多元化了。

以往的孩子听到老师、家长的话就会认同,多数都还是乖孩子,现在的孩子会想出很多理由来驳你,有的理由让老师根本想不到。

有的教师太强势,孩子在教师面前不会说什么,但并不代表他们心里没有别的想法,他们会在心里跟你抗拒。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对比,我也慢慢意识到,这也不完全是坏事,就拿孩子总有自己想法这件事来讲,他们或许是比我们更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几代人。

最近这一两年,我也慢慢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我感到,如果一个人坚持用过去的眼光看现在,那么肯定会眼花缭乱、晕头转向。

所以,一个老师若用过去的眼光和过去的思维来看、来想、来教现在的学生,就一定会苦恼、烦躁,因此我们这些老教师也不能总是抱着一种抱怨的态度,一定要有一种与时俱进的心理状态。

反思最近这一二十年近乎于突变的进程,今天的孩子还有很多优点,他们反应快,思想丰富,尤其擅长的是跳跃性联想思维,说到一件事,他们往往能迅速地反应出很多同类的事件,因而很多需要丰富联想的课程都会受益。

今天的孩子不少作文都有更丰富的角度和事例,他们的观点也常常会更有新意,他们的创造性也会更强。再有,今天的孩子更愿意强调自己的独特性,不太愿意人云亦云,不太愿意一定要跟其他人保持一致。

当然,与以往的孩子相比,不变的东西也很多,比如今天的孩子与过去的孩子都同样善良,富于同情心。

既然变化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是时代的要求,因而也就没有必要抱怨,我们必须适应这个变化。

这样看来,如果现在的学生与过去的学生一样好教,那反而是一种悲哀。

多年的教学实践也使我充分认识到,以往也会遇到一些比较难管理的学生,他们之所以难教,原因不在于学生,而在于老师没有找到教他们的正确方法,或者说没有找到与他们相处的正确方式。

不管怎么说,他们都还是孩子,只要给予适合他们的鼓励,在恰当的时候给予他们一定的扶助,多数孩子都还是愿意努力和上进的,关键还是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

今天的教学对象“升级”了,而我们自己的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还没“升级”的话就会感到困难重重。

今天,我在教课时会把60%的精力用在研究学生上:什么样的学生用什么样的方法更容易接受。

我努力与他们保持着同步的交往,他们喜欢看的动画片、课外书,我都会拿来翻翻、看看,找到与他们的共同语言,了解他们的爱好。

当我抛开了“今天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这个执念时,就会发现今天的孩子也有适于教育的地方,我会在课堂上尽可能找到他们感兴趣的素材,同样可以让孩子满堂都保持学习的热情。

我会倾听他们申诉的理由,找到我们的共同点,这时就会发现,耐心地说出自己的理由,这代孩子也并不固执。

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当成功与失败并存、机遇与暗礁同在时,正确的选择就成为走向成功、抓住机遇的十分重要的一步。

我们应该持有这样一个评价自我教学文明程度的尺度,每一节课中我在多大程度上,多大范围内,为学生个人自由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也即多种选择性。

真正的教学正是人们深层次的需要,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精神漫游。

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使学生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又要通过教学活动愉悦自身的精神,真正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学相长的契机。

在生活的浮躁中,倘还能保持一些古典的心情,一些虽经污染却还能以沉静的心情去对待教学,那才是做教师的一种最高境界。

善于等待,善于宽容,善于分享,善于选择。

在我看来,这就是教学反思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所在。

转自:“河南教研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