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一次实践活动,教学价值可以放到多大——教研组活动磨课思考

2024/1/22 10:52:03  阅读:32 发布者:

下周教研组展示,承担任务的是一年级备课组。依照惯例,本周我去提前听课,与一年级老师一起磨磨课,再顺便研究一下评课发言稿。

 

因为一年级,接触得少,不敢造次,邀请了一位低语专家,心里有底气一些。

○ 这字谁能看得懂

 

老师执教的是《乌鸦喝水》。

 

课文第三自然描写了乌鸦解决问题的过程: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教师课前准备了装有半瓶水的瓶子和些许小石子,邀请了一名学生上台表演“乌鸦喝到水”的过程。

 

因为是实践性活动,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齐刷刷地盯着这位受到邀请的幸运同学,课堂张力十足,是一个不错的亮点。

 

但我总觉得,这样精心设置出来的活动,还可以做得更“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2022版新课标”)积极倡导设置扎扎实实的语言实践活动,旨在走出传统理念下生硬训练、繁琐分析的泥潭,让学生在“动”的过程中真正“思”起来。精心设置的实践活动,应该像一块磁铁,将教学内容所涵盖的目标和价值,全部聚集起来,甚至不同价值之间也形成相互促进和照应的联系。

 

就以这个例子来说,起码应该强化这三个目标的达成——

01

理解语言

2022版新课标再次强调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属性定位,凸显了语文课程旨在“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原本的语言文字作为一种外显型的符号,是枯燥、生硬而机械的,但在相互组合后则具备了意义,形成具体、明确、可感的鲜活语境,每一个文字符号都承担着各自不同的表达使命和职责。脱离了语境的语言,不仅理解起来晦涩难懂,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释放和升级。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大意之后开展操作性的实践活动,将语言意蕴转化成了推动学生做出合理、准确决定的源头范本,便于学生居于整体视域对关键性字词开展深度品味,从而实现精准性理解。

 

学生根据语段内容,模仿再现乌鸦喝到水的过程,可以对语段中如下的关键性词语展开准确辨析:

 

首先,模仿时辨析。教学“一颗一颗”时,教师看到学生一次性抓了两颗或者一把小石子,就可以借助这一真实的动态生成,组织学生重新细读语段,利用“一颗一颗”调整模仿动作,顺势理解其“一个接着一个”之意,顺势拓展这一类词语在生活中的运用。比如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作业要一题一题地完成、饭要一口一口地吃……

 

其次,模仿时对比。“放”是课文中的生字,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所以很多学生对这一动词的理解停留在宽泛的层面上。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放”时的动作,相机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并故意表演“投”“扔”等错误性动作,为学生的表达提供对比资源。此时,教师可以联系前文中“瓶口小”的特点,并结合教材中乌鸦站立在瓶口的插图,让学生了解到乌鸦长喙已经快要伸到瓶子里了,“扔”和“投”都不够准确,只有对准瓶口轻轻“放”才符合当时的情况。由此,学生就结合具体情况,借助自己的操作实践,对“放”字形成了更加精准而深入的思考。

 

再次,模仿时观察。由于受思维能力的限制,第一学段的学生往往更加关注事情或者现象的结局,而容易忽略结局形成的过程。学生对于这一语段中“渐渐”一词的理解,虽然也能将其定位于速度慢的大体方向,但如果缺乏真实可感过程的冲击,他们的理解只能停留在标签化的定义中。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模仿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每投入一颗石子后,水位到达的高度,用一次次具体明确的“水位”,感受“渐渐升高”的过程,活化学生对“渐渐”一词的理解。

 

将词语从整体性语境中抽离出来,看似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聚焦,增强了合力,但也断裂了语言之根。借助学生模仿的实践契机,用实实在在的操作重新赋予这些语言以全新的注解空间和视角,通过具象再现的方式提升了语言理解的整体效益。

02

推进复述

理解语言、内化语言,需要经历从个体到整体的扩散与回笼。在组织学生理解了关键性词语之后,很多教师都会想到运用复述的方式,驱动学生对语段内容信息、准确语言的理解与吸收。诚然,这是一项极具思维含量的言语输出任务,体现了思维意识和言语能力的综合素养,值得在语文教学多加尝试。而在这一环节中,能够赋予学生梳理和复述的平台,并以实践性的活动为外衣,则能为这一驱动型任务的推进锦上添花。

 

比如教学这一语段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模仿中,一边操作,一边复述,将模仿时的动作和语言巧妙融通,一脉相承。由于这一段的内容篇幅不长,加上模仿动作的加持,学生理解和记忆并没有太大的障碍,多尝试、多朗读,很多同学就基本熟读成诵了。如果稍不注意,基于自身操作和理解的复述,极有可能会演化成为原封不动的背诵,失去复述过程对语言内化、思维统整的训练意义。

 

针对这种可能性,教师切不可认为学生已经顺利达成了复述过程、内化语言的学习要求,就可以心安理得做起“甩手掌柜”,直接转向下一环节的教学,而要充分发挥课堂主导者的角色,尝试为学生搭建两个维度的之间。支架一: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支架二:点缀喝到水整个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比如:乌鸦看到一个装着水的瓶子和旁边的小石子后,先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每放一颗石子后,就看到水位升高了一点点。石子放得越多,瓶子里的水位渐渐升高,最后乌鸦终于喝着水了。

 

整个过程,学生就不再是机械刻板地还原乌鸦喝到水的方法,而是在两个支架的支撑下,经历了整个过程的思维,让实践活动中的动作与文本中的语言,以及折射出来的思维过程有机融合,同时也对课后思考题第二题“说一说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着水的”作出了有效的回应。

03

拓展思维

语文课程作为“立德树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生动的故事蕴藏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很多教师往往习惯于运用机械提问的方式逼迫着学生从中汲取更为丰富的营养,但遗憾的是这种形式往往事与愿违,教师不妨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借助实践操作,形成感性经验,形成思维突破,进而自然顺其自然中洞察其中蕴藏的丰富内涵。

 

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乌鸦喝水遇到了障碍,但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通过观察和时间的方法解决问题,达成了喝水的目的。故事选自于《伊索寓言》,的确承载着育人的资源,教师可以在学生通过实践形成初步的感性认知之后,与学生一起探讨:乌鸦究竟怎么才喝到水的?一方面紧扣所关注的语段,通过复述梳理方法之后,提炼背后的认知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联系前文中的观察,让学生认识到:遇到问题不可怕,学会观察身边的资源,合理利用这些资源,通过思考就可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因为学生一年级学生理性思维欠缺,如果直接设问,学生思维难以被激活,课程育人就成为了一种机械生硬的要求,反而得不偿失。只有经历了实实在在的体验之后,这样的交流与研讨才有其实施的必要性和价值。

转自:“迷恋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