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名师频道】何永鹏l浅谈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探究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做法

2024/1/22 9:06:08  阅读:42 发布者:

提要

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最基本方式,人类正是在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中获得发展的。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对外部世界充满着强烈的新奇感和探究欲

正文

1547期【名师频道】何永鹏l浅谈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探究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做法

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最基本方式,人类正是在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中获得发展的。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对外部世界充满着强烈的新奇感和探究欲,研究性学习向学科渗透正好适应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知规律。学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处在一种紧张、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从选题到制订计划,再到收集资料,最终到成果的呈现,无不渗透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积极思考。研究性学习向学科渗透的交互性表现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同的研究课题和不同研究方式会生成不同的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始便是教学内容建构的开始,学习活动的结束即建构的结束,因而研究性学习的交互性表现为一种动态性。研究性学习重视教师的指导,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商、对话、交流、合作往往影响课题的选定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的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研究意识、问题意识,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为学生提供多元学习机会和体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点击文化视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增加学生的人文积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在教材的使用上鼓励和引导学生去寻找课文背后的文化视点,把教材置于中外文化的大背景中,让学生以点带面,逐渐培养他们探索发现的精神品质。注重对人文因素的挖掘,遵循对人的充分尊重的“以人为本”原则,回归人文关怀,教学中还学生以阅读的自由,感悟的空间,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在广泛而自主的阅读中汲取生命养料,做人类精神世界的“美食家”,接受来自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宗教、艺术、审美、历史、习俗等众多文化氛围的熏陶。在对自然的、社会的,古代的、现代的,传统的、外来的人类精神财富的了解、接受、感悟中,不断充实,不断提高,使个体的意志、毅力、个性、气质、兴趣、情感等心理品质日趋成熟,形成健全的人格。

教学要适应新时代需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注重文学熏陶与实用能力的关系,尊重多元文化,关注文化变革,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更新观念的要求,而且提出了更新知识、拓宽学科视野的要求,在继承和扬弃中发展,并赋予各学科新的内涵,注入鲜明的时代特色。教师应摒弃以前的单纯的口头说教,注意学科之间的融合,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养成使用工具书和查找资料的习惯,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提出探究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明人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都是说问题对于开启人的智慧、激发人求知的重要性。而问题的提出在探究式学习中显得举足轻重,它是探究式学习的载体,是启动学生探究的动因。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提出的问题如果是学生关注的,也会使他们产生热情,最好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三、多元研究教材,挖掘文本深层意义

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首先可以指导学生研究教材,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选取不同视角去挖掘教材蕴含的意义。比如,阅读郁达夫先生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有的同学被作者清新典雅、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打动,他们的研究专题就是“优美的文辞,隽永的意味”;有的同学对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神韵的手法非常欣赏,他们的研究专题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谈散文创作中的情景交融”;有的同学思路很开阔,从郁先生笔下的“秋”联想到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们对“秋”的钟情,他们的研究专题是“秋,怎一个‘愁’字了得”;有些文学素养较高、思想深刻的同学从文中读到了作者的平民意识,感到了一种文化气息,他们的研究专题是“从《故都的秋》感受人文精神”;等等。通过对教材的钻研,同学们挖掘出了教材的研究价值,提高和强化了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趣味。

每一种文学样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每种文学样式的特点对作品进行研究。像小说,我们可以扣住人物形象、环境、语言、主题做研究,通过发掘作品的典型性来理解作品,从而提高鉴赏能力;像诗歌,我们可以扣住诗歌的创作背景、诗歌蕴含的感情、诗歌塑造的抒情形象、诗歌的意境、诗歌的表现手法、诗人的创作风格、诗歌的流派、诗歌的诵读、诗歌的发展等方面去挖掘研究价值,抓住诗歌的基本特点去研究诗歌,切实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四、鼓励大胆质疑,培养怀疑批判精神

质疑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而告终。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才能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激发智慧的火花,引起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问题的提出有两种,一种是教师精心设计,抓住带有关键性的问题,突破一点,带动全局,也应带有很强的逻辑性、系列性,步步深入,循序渐进,问题要有很大的启发性和吸引力,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另一种则由学生提出,应该特别予以鼓励和提倡,并有意识地指导培养。有人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五、发散延伸教材,自主扩充教学资源

收集资料,获取信息,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探究,这个过程就包含了亲身体验。学会学习的途径,只能是学生通过实践去尝试、体验和感悟。英国的培根说:“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有的问题是教材内容的延伸,或者是对历史、文化现象的探究,所需的信息量就非常大,但目前一些农村地区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要学生自己解决材料来源还较困难,还需教师提供资料来源,或发动少数有条件(有电脑,藏书多)的同学去收集。

六、比较不同课文,探求文本个性特点

教材容量极大,古今中外,各种体裁、各类题材的作品都包容其中,这就便于我们分析教材时,进行比较阅读,求同辨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一种辩证的认识方法,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比较阅读,异中求同,进行求同思维,它要求对所分析的对象能宏观驾驭,分析归纳,从而找到其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这一训练过程就是进行创新思维的过程。如分析《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时,可拿她与《荷花淀》中的水生嫂进行比较。她们一个是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一个是抗战时期成长起来的新女性。从表面上看,二者风马牛不相及,然而细究一下,便可发现她们身上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一是她们两个都没有自己的名字而随丈夫的名被唤作“××嫂”;二是她们两人都勤劳能干,祥林嫂“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水生嫂也是劳动的好手,她编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通过这些比较,我们便可归纳出一些普遍性的知识:在旧时代,中国女性的地位是低下的,但她们又是勤劳能干的。

比较阅读,也可同中辨异,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它要求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得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如阅读分析《项链》时,可与《祝福》加以比较。《祝福》的“预习提示”说:“它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受侮辱、受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人民的摧残。”《项链》的“预习提示”说:“玛蒂尔德是一个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小说尖锐地讽刺了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再对照一下两人的经历,有些学生便认为“预习提示”的论断有偏颇,祥林嫂的悲剧由社会承担全部责任不妥,她自己不抗争也应是造成其悲剧的一个原因;“预习提示”也应该有所提示,玛蒂尔德爱慕虚荣和追求享乐与社会的影响分不开,而且她丢了项链后,又以自己十年的青春为代价,偿还了债务,不应对其“尖锐地讽刺”。这些便是对比阅读中创新思维的火花。我们姑且不论学生的见解是否完全正确,但能对教材进行分析、归纳,提出新见解,便也是可喜的。

七、课堂讨论辨析,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讨论辨析是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讨论或辩论,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过程。

讨论既是一种师生双边活动性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又是体现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经过学生自己积极思考,相互探讨,以求得问题解决和认识深入的一种发展性教学方法。讨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智慧,同时,在讨论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实现信息交换,扩大信息和思维容量,并及时对各种意见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比较思维和评价思维。在讨论中,学生还能发展即席反馈能力,敏捷的思考和反应能力,以及即席口头表达能力。讨论还能使学生认识状况充分暴露,教师获得即时信息反馈,就能增加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此外,讨论还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思想高度集中,思维活动激烈,产生浓厚兴趣,使课堂教学情绪和形式都十分活跃。奥斯本所创立的一种所谓“智力激励法”,提倡在短时期内激发极大思维能力的集体思考方法,实质上就是一种讨论的方法。讨论能促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高度发展,而一个人智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能力。

(此文发表于《写作》2016年第6期)

转自:“咱们的语文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