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研视线||情境任务在教学与测评中的设计与运用例谈

2024/1/20 17:06:38  阅读:62 发布者: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情境”这一关键概念,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一线教师的高度关注和探索运用。通过梳理课标中有关“情境”的表述,理清概念的内涵,分析其在教学与测评中的运用,以期更好地指导教学与备考。

关键词:情境 任务 教学 测评

“情境”一词本为中国古典诗学概念,随着语文新课标的推出,这一传统概念被赋予了崭新的教育内涵,成为了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一线教师从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了许多成绩,不可否认的是,也出现了一些诸如情境虚假、唯情境是从等不良现象,需要引起深思。

一、对课标中“情境”相关论述的理解

课标对“情境”这个关键概念进行了描述性说明: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表现的载体。[1]

课标提到了三类情境:个人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体验丰富情感、尝试不同方法创作文学作品。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在具体生活场域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语言交际活动对象、目的表达方式。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2]

通过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与“情境”这个词语相关联的修饰语主要有“真实”“具体”“富有挑战性”“富有意义””“深度参与”。

“真实”意味着是学习者现在可以接触到的,哪怕当下暂时接触不到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可能会面对相似的情况,“真实”不仅意味着真正存在,也可能是一种“拟真实”,这强调了情境与学生个人现实生活的密切相关性;

“具体”意味着情境对学习者来说不能是大而无当的宽泛表达,而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富有意义”意味着情境创设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表面形式的创新,而是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以利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这也就意味着是“富有挑战性”;

“深度参与”意味着情境创设不是教师个人的炫技,而是师生、生生广泛参与、全员互动的过程,需要师生深度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正如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敏认为:“情境是指人的行为赖以发生的场域要素集成,是一定时空内各种人与物交互形成的聚合状态。”[3]

二、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任务

情境创设关注学习者的学习现状、学习过程等,是以学生为出发点的学习观体现,可以发挥提供学习背景、设置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师生共同完成情境任务的过程本身就涉及评价的因素。

江苏省宜兴中学邵然老师在《变形记》(节选)中创设的情境任务值得再三品读:

情境任务:为纪念卡夫卡逝世一百周年,某出版社决定重新出版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现在请你结合自我的解读,参与到《变形记》的封面设计中,为即将出版的《变形记》提出封面设计的建言。[4]

该情境任务以三个彼此相关而又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驱动:其一,定小说基调,着我之色彩。要求学生说说自己认可的小说封面图案,并给出自己的阐释理由。其二,探文本深度,绘我之图案。要求学生绘制小说封面图案,并结合文本阐释创作意图。其三,写腰封文案,评我之文字。要求学生为小说腰封写一两句的简短文字,向读者推荐此书。

传统的小说教学往往按照人物、环境、情节三要素来进行,但《变形记》是现代派小说,情节极为简单,环境也不复杂,不以塑造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为目的,而是通过人物的心理波动、意识流动来探讨人性的困境,用传统的小说学习路径来解读这篇作品会扞格不入。邵老师以三个情境任务来驱动教学,表面上看没有涉及一些老师念念不忘的语文学科“硬知识”,但这些知识却全部具备。学生在完成第一个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自然会梳理小说中的自然环境和潜藏的社会环境,进而明白自然环境的象征意义;学生在绘制封面图案的过程中就会深入到文本的间隙中,深入理解“变形”的内涵;第三个写腰封文字的学习活动读写结合,可以锻炼学生对文本主旨的归纳概括能力,本身就属于深度学习的范畴。

通过情境任务来展开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迸溅出的思维火花令人惊喜。比如,第一个学习活动中,有的同学认为小说封面可以是红色的,这大大超出了老师的预料,但学生给出了令人惊艳的阐述:“鲜红色。被父亲打进房间鲜血淋漓,死前的苹果。红色更能体现出资本主义社会里面,眼中只有金钱,人性中是那种鲜血淋漓的感觉,对人冲击力很大。”[5]这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课堂不再仅仅是教师的讲堂,而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学堂,教师只是充当了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评价者的角色。

创设学生广泛参与进而引起深度学习的情境任务并不容易,中间会经历反复多次的挫折甚至失败,但这是值得的。教师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后,容易陷入思维的舒适区,对于不熟悉的新理念往往以各种理由拒绝。改革,就难免会有挫折;创新,就很可能会面临失败。无论是嘘声还是掌声都胜过无声,只要勇敢地与过去的固化的狭隘经验“断舍离”,道路肯定会越走越宽。

以往我在教学《兰亭集序》时主要抓住“乐”“痛”“悲”的情感脉络,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内涵,看似脉络清晰,实则诱导学生按照教师预设的步骤来学习。比如,教师习惯于用“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来归纳兰亭美景,这其实是一种印证式思维,与深度学习相距甚远。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没有设计情境任务的意识,教学活动以固定的套路推进,即便偶尔有看似热闹的交流互动,也不是自然而然的生成。

根据课标中创设情境任务的理念,再次执教《兰亭集序》,我做出了新的探索。师生共同搜索“王羲之”的百度百科词条,发现对王羲之的介绍集中于仕途经历及书法成就,而有关文学成就方面的内容只字未提。这个词条很显然有待进一步补充、完善。有鉴于此,课堂教学时就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任务:根据百度词条中已有的有关王羲之的生平经历,结合自己阅读《兰亭集序》的感受,参考相关研究性资料,为百度百科“王羲之”词条增补文学成就方面的内容,使之更加完善。可以参考的角度有作品的思想内容、言语形式、对后世的影响、在当代的传承等。

相较于传统的以王羲之“东床快婿”的故事或《兰亭集序》的书法展示导入,这个情境任务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百科百科是他们当下熟悉的搜索工具,将来还会继续使用,具有“真实性”;此情境任务又暗合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相关要求,具有综合性;要想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在自主查阅辅助资料、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与形式的基础上做出恰当的评价,任务完成后的成果可以使其他使用者获益,因而是“富有挑战性”“富有意义”;完成百度百科词条的修改涉及一些列较为复杂的活动,需要团队分工合作,是可以吸引学生“深度参与”的。

完成此情境任务,学生需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理解,既要知道渊源所自,又要了解后世传承;还需要对文本言语形式进行深刻把握,了解其从骈文到散文过渡过程中的深远意义。此外,这个情境任务的最终达成并不要求定于一尊,不强求一致,学习者只要根据文本内容给出自己合理的看法,能够言之有据、逻辑自洽即可。因此,相较于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点你看的传统教学方式,更能够发挥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学生不再是被动生硬的接受僵化的知识,而是通过与同伴群体合作,积极主动地去建构自己的认知经验,这种学习具有可迁移性,是真正意义上深度学习的体现。

三、情境任务在测评中的案例分析

课标指出: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学习任务,以呈现学生语文素养多样化表现。[6]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的主要载体,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及阅读经验出发,更注重思维的整体性,避免以往的碎片化知识考查,可以有效规避套路化的答题方式,真正检测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挥出评价对教学的引领作用。2021年上海春考卷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如果古代有手机,下列哪一句最有可能受影响而不出现( )(2分)

A.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B.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C.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D.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作答这道题目仅仅靠了解诗句内涵是远远不够的,题目暗地里还涉及媒介素养的考查。统编教材专门设置了“信息化时代的语文生活”单元,辨识不同的媒介信息是其中的一个学习任务,学生要对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手机这种即时沟通工具的特点有所了解。相较于传统的书信等沟通方式,信息时代以手机为代表的沟通更加及时便捷,“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云中谁寄锦书来”的煎熬与渴盼成为了遥远的过去。这道题目指向每个学生都拥有的个人体验,贴近当代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题目要求选出“最受影响”的,这就需要在异同之中做出精准的筛选与辨别,既顾及了多种的可能性,又强调了可能性中的最佳匹配度。同时,通过解答题目,学生也难免会对过去“慢”生活一去不返产生丝丝怅惘之情,从而对传统诗词中传达的文化意蕴产生更深刻的理解。这道选择题既涉及诗句意思的理解,同时又关联到辨析、比较意识,更暗含审美和文化的寓意,相较于传统的考查具体语境中运用古诗词名句的题目,无疑更符合素养检测的目标。

小明在旅游时发现一处夏原吉故居,房屋楹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辞曰:

独端坐正书,诸生无此□□;必□□定罪,皇帝从其循规。

其中有四个字因年代久远而残缺了,请你根据文本第①段和第④段的相关内容加以补足。(4分)

这道题目考查学生依据文本梳理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经过长时期的备考训练,学生早已形成了模式化、套路化的解题经验。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后,学生需要在信息筛选、提炼的基础上综合理解人物形象,相比于单纯的知识考查,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大大提高了。首先,学生要明白对联的基础知识,比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似、内容相关等等,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把握对联要“仄起平收”。严格意义上讲,答案不符合押韵规律的,都不算完美的答案。其次,掌握了对联的基础知识,只是思考的起点。根据“端坐正书”可以推理“定罪”前的空格要填入修饰的状语;根据“皇帝从其循矩”,可以推出“无此”后的空格应该填入动宾结构的词语。最后,再回到文本第①④自然段中的相关事件中,筛选、整合相关信息,用合适的语言概括人物形象。在解答的过程中,学生将知识的理解嵌入到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之中,通过知识在具体情境中的运用,可以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运用的条件,从而在后续的学习中迁移运用,这本身就是深度学习的体现。

传统的考查只需要学生具备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而这道情境创设题考查了对联的基础知识、文字信息比对的能力、人物形象概括的能力,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与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建立有机关联,从而实现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参考文献:

[1][2][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8.

[3]李敏.情境教学:抵达深度学习的一种路径[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1(04)

[4][5]邵然.“是我不像人,还是我不够像虫”——从《变形记》看单篇选文任务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3

(本文原载于《语文教学通讯》A2023年第11期)

转自:“教研园”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