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探秘思维之“法”,让人物形象“活”起来

2023/12/25 9:55:31  阅读:42 发布者:

探秘思维之“法”,让人物形象“活”起来滕衍平 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江苏无锡214026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有很多深受学生喜爱的人物形象,比如,《司马光》中的司马光、《曹冲称象》中的曹冲、《田忌赛马》中的孙膑、《将相和》中的蔺相如、《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小英雄雨来》中的雨来、《跳水》中的船长等,这些人物年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但都有着机智、勇敢、镇定等优秀品质,身上都闪烁着“智慧之光”。在此,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智慧人物。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老师的教学停留在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智慧之“举”,概括人物的智慧形象层面。关注智慧之“举”,属于文本信息提取。定义智慧形象,属于人物形象概括。教学止于此,学习囿于书本,思维限于“低阶”。智慧形象,属于概念认知,智慧之“举”,生活中难以照搬“拿来”,这类课文的教学价值就远远没有充分体现。素养导向的教学,需要突出语文学习的情境性和实践性。因此,我们还需要发掘隐藏在智慧之“举”中的思维之“法”。让思维之“法”在具体的情境中迁移,帮助学生形成“带的走”的核心素养。当教学中融入思维之“法”的发现与运用,这样也才能形成深度学习,才能打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才能真正达成指向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那么,我们该如何解读教材中智慧人物的智慧之“举”,并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智慧人物的思维之“法”呢?

一、解读文本,关注智慧之“举”

智慧人物身上的“智慧之光”,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在具体的故事情境中体现出来的。

1.结合故事情境,体会智慧之“举”

人物言行的智慧之处,是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体现出来的。解读文本时,我们要结合当时的情境,追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为这么不那样做?他这样做好在哪里?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人物言行的智慧之处。比如《西门豹治邺》一文,西门豹来到邺县,“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在调查民情之后,他发现罪魁祸首是当地的官绅与巫婆,他们相互勾结所致。同时,他也发现这样的情况应是由来已久,百姓逆来顺受,思想被蒙蔽了。于是,如何惩治官绅和巫婆,如何转变老百姓的认识,西门豹胸有成竹。结合这样的背景,我们再看西门豹处置首恶的举措,他的智慧就很容易发现了。按理说,他完全可以直接定罪、处罚官绅与巫婆,因为有人证(老大爷)在。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他选择在漳河边上,在百姓围观中,他顺着巫婆的说法,将计就计,顺理成章地“惩治”了首恶,治服了官员,揭穿了巫婆的骗术。这样做,一方面惩治了恶人,同时也唤醒了百姓。

可见,结合当时的背景再关注人物的言行,我们就能够更好地感受作者对于人物言行的刻画,体会其智慧所在。

2.对比行为表现,感受智慧之“举”

凸显人物的智慧行为,作者往往会运用对比手法。在解读文本时,抓住人物言行等表现的对比,可以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智慧形象。比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中,“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看到道旁李树上有这么多的李子,别的孩子争相上前摘取,此时唯独王戎没有动。这样就形成了人物行为表现的极大反差。诸儿“看”“竞走”“取”,这一系列的行为,是身体在“动”。而王戎想“如果树上的李子是甜的,路人口渴一定会摘食。李树就不会‘多子’。而此时‘李树多子’,所以可以断定:‘此李必苦’!”他运用常理进行假设,反推出结果。这一系列的想法,是思维在“动”。通过对比,我们便看到了一个遇事沉稳、爱动脑筋的王戎。其他的课文,比如《司马光》《大禹治水》《草船借箭》等,也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在解读人物形象时,我们可以抓住对比来感受人物形象。

二、聚焦表现,揭秘思维之“法”

人物的智慧形象表现在言行中,深入人物的言行之中,剖析行为背后蕴含的思维策略,这样才能触及智慧的核心。

1.揭秘思维之“法”

不同人物智慧之举的背后,肯定会有不同的思维之“法”。在解读文本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下的思维之“法”。

1)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一般是指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在《司马光》一文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想要救人,一般的思维方式是把人从水中捞上来,让人离开水。可是,此刻周围没有大人,“群儿”没有能力;再说“瓮”口小肚子大,自然更难。这也正是课文前面明确告知“瓮”,是伏笔。那么,情急之下,只有换一种方式:救不上人,那就砸缸——放水。你看,这个故事之所以一直以来熠熠生辉,就在于故事中闪烁着这样的思维光芒。

2)转化替代法:转化替代法,就是在问题情境中,受条件限制不能直接实施时,采用替换或转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曹冲称象》一文中,曹操要称大象。称东西要用秤,这是生活常识。但是,大象太大,于是就有人议论:要么需要更大的秤。要么把大象“割成一块一块”。曹冲的想法和做法与众不同,他的智慧之策是转化替代:大秤,不可能;割大象,把一块一块的象肉称出来,加起来,这也不可能。但是,大象到船上画上标记,把一块一块的石头放在船上也到那个标记。大秤——船;肉块——石块,这样一转化,石头的总重量不就是大象的重量吗?所以,曹冲的聪明是可以说清楚的,那就是替代转化、化整为零的方法。

3)借“式”还击法:借“式”还击法,也可以说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用别人的方法、方式来巧妙地回击对方。在《杨氏之子》一文中,杨氏之子的回答之所以让我们感到机智、幽默,是因为他听懂了孔君平的话中之意,是借助谐音给他开了一个善意的玩笑。于是,他也运用谐音,给孔君平一个得体的“玩笑”:“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他借用对方的话语方式,用相同的话语方式回复,既“还击”,又得体。

4)因素分析法: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智慧体现在一个“知”字,“知”从何来,很大程度就是通过分析心理、条件等因素,进而采用合理举措,有效解决问题。在《草船借箭》一文中,诸葛亮识天气,会测算,这都表现了他的智慧形象。而最重要的智慧策略,其实是识人。他识周瑜,他深知周瑜的心思。他识鲁肃,他了解鲁肃的为人。他识曹操,他知道曹操的多疑。他正是利用了三者的心理特点,才成就了草船借箭这件事。同样,在《将相和》《田忌赛马》《跳水》等课文中,主要人物也正是洞悉了对方的心理,才得以成功如愿。

5)旁敲侧击法:旁敲侧击,一般是指在旁边和侧面敲敲打打。比喻说话或写文章不从正面阐明本意,而是用若明若暗的语言影射、攻击,或拐弯抹角地说出来。与直言不讳的意思相反。在《麻雀》一文中,小男孩因为喜爱麻雀,将一只胸脯深红色的麻雀捉走了。列宁在谈话中发现了这个秘密。但是他没有直接说出,而是在与小男孩的对话中,让小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放了灰雀。这里,列宁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循循善诱,旁敲侧击。

当然,不同的人物故事中运用的策略不同,比如《西门豹治邺》中的将计就计法、《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的假设逆推法、《大禹治水》中的顺应疏导法、《跳水》中的分析选择法,等等。我们在解读文本时,需要从智慧之“举”中,洞悉隐藏在其中的思维之“法”,这样也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智慧形象,也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在情境中转化与运用。

2.解析智慧成因

人物在事件中的智慧之“举”与思维之“法”,有时是在紧急情况下的表现,是急中生智,比如,《跳水》中的船长。有时还体现在人物的运筹帷幄,比如《田忌赛马》中的孙膑等。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智慧是与生俱来的吗?

再仔细梳理这些智慧人物的智慧故事,我们还会发现:

智慧人物的智慧之“举”、思维之“法”,不是与生俱来的。细观少年儿童的聪明可爱,我们也会发现其成年后大有作为,可见,这些都与他们的勤奋有关,比如,司马光,课文《司马光》节选自《破瓮救友》一文,原文中,就有“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的文字,这说明小时候的司马光就是一个勤奋爱读书的孩子。而且,他一生勤奋,成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而成人中的诸葛亮、西门豹、蔺相如、列宁等,他们有的是政治家、军事家等,他们的智慧之策,是他们一直以来在读书中,在实践中学习历练的结果。可见,几乎所有的智慧人物,其智慧之“举”与思维之“法”,都是在后天的学习与实践中得来的,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

如此,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领,智慧在学习中习得,智慧也在实践中累积。同时,唤醒学生的向上之心,凌云之志。

三、设计活动,学用思维之“法”

课文中智慧人物的智慧形象和智慧策略,可以让学生感受智慧的光芒,并学习做人做事的智慧。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深刻领悟并迁移运用呢?

1.情境任务,助力学用思维之“法”

素养导向的课堂强调要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引领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文本内容,设计真实的情境任务,组织学生借助文本的学习展开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比如,《田忌赛马》一文:

情境任务:赛马过后,田忌引荐孙膑给齐威王。齐威王面见孙膑,孙膑该如何汇报自己在赛马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呢?

这里的情境任务,符合逻辑真实,因为随后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他们一定会谈起此事,不然不会被提拔任用。孙膑会如何表达呢?这就是需要学生走进文本,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寻找孙膑的智慧之“举”,发现他的思维之“法”。同时,汇报的内容和要求也就明确了:要真实、要准确、要清晰、要简洁。因此,学生就会发现:

赛马,别人看的是热闹,“我”关注的是赛马的过程,发现马的脚力相差不多,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

赛马,别人关注的是结果,“我”看到了马的主人习惯性安排马出场的顺序。

因此,“我”利用三局两胜为赢的比赛规则,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帮助田忌取得了胜利。

在情境任务的引领下,学生进行的是积极的语言表达实践,从中体会到的是孙膑的思维之“法”。而这样的思维之“法”,可以迁移运用在今天的各种生活中,比如,学校中的各类团体比赛等,就是很好的“排兵布阵”的实践机会。

2.思维导图,助力学用思维之“法”

智慧之“举”易见,思维之“法”难觅。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让智慧人物的思维之“法”看得见。比如教学《跳水》一文,我们可以运用表格填写的方法,帮助学生看清船长的思维之“法”。

学生默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学生填表的过程,是他们从文中进行信息提取的过程,也是结构化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就把自己当成了船长,让自己经历了船长一样的思考:观察——分析——预想——决定。这样的思维之“法”,就是“条件分析”+“果断行动”,即“分析选择法”。而这样的思维之“法”,是可以迁移的。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是像船员们一样不知所措吗?不是,是要像船长那样观察、分析、预想、决定,这是生活的智慧。

3.类文比较,助力学用思维之“法”

将相同主题的文章组成阅读资源,学生就会在阅读中运用比较、联系等方法,发现文本的异同之处,这样的自主发现,远比老师的“告诉”好。比如,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时,如何从王戎的智慧之举中,感受王戎的智慧之策呢?我们可以把之前学习的《司马光》和本文在一起学习。学生在阅读中,很自然会发现两篇故事都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光”与“群儿”比,“戎”和“诸儿”比:“群儿”见人“足跌没水中”,“皆弃去”;“诸儿”见“道边李树多子”,“竞走取之”。在这样的对比中,司马光和王戎的镇定与机智形象就凸显出来了。再进一步体会,司马光是突破常规思维的逆向思维,要救伙伴,实质就是要人和水分离。不能把伙伴从水中救出,就把水放走。王戎也是基于常规思维的逆向推测,如果李子甜,道边就不可能“多子折枝”,现在“多子折枝”,所以判定“此必苦李”。二者的智慧之策,也有相似之处。可以想象,这里的智慧之策,学生在生活中肯定会有许多的运用之时、运用之地。

4.思辨阅读,助力学用思维之“法”

思辨性阅读,是一种积极的阅读方式。在思辨中,我们可以更准确、更清晰地看清楚智慧人物的思维之“法”,可以从表面现象看清背后的本质问题。比如,教学《杨氏之子》一文,“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学生很容易找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那么,这句话中蕴含的思维智慧是什么呢?很多老师的教学停留在循环论证上:因为这句话很机智,所以他很机智。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思维之“法”呢?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辨:

1)将人物语言一起呈现。

让学生发现异同,学生会发现他们的语言方式与特点是一样的,都运用到了谐音,都在开对方的“玩笑”。

2)杨氏之子听懂了什么?

杨氏之子的回答还多了什么?“未闻”,可否去掉?好在哪里?“应声答曰”体现了什么?可否去掉“应声”?

3)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习惯地“怼”回去,与杨氏之子的“还”回去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

通过这样的思辨练习,学生更深层地体会了杨氏之子语言运用的思维之“法”,同时也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与人交往,提供了可迁移的表达策略。

总之,学习智慧人物类的课文,我们不仅要关注智慧人物的智慧之“举”,概括智慧形象,更要从中洞悉智慧人物的思维之“法”,让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真正“活”起来,让生活的智慧之光真正“亮”起来。这样,此类文本的教学价值才能真正体现,也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学会语言运用,树立文化自信,发展思维能力,进行审美创造,进而提升其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转自:“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