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从目标的变化理解和把握新课标

2023/9/12 17:34:41  阅读:35 发布者:

伴随着2022版课标的问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发展开始进入一个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同步的新阶段,理解和把握新课标正在成为每一个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需的学习任务。这套书的内容和结构,实际上是系统地展现了一种不那么直白、也不贴标签的新课标解读方式,通过剖析与研讨一个个具体教学案例,一本接一本、层层递进地描摹出小学数学如何从真实情境出发,进行结构化单元教学,一步一步走近核心素养,润物无声地呈现出符合2022版课标要求的教学过程所应有的模样及蕴含的道理。这种建立在结构化基础上,寓课标解读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的方式,事实上是为一线教师学习和使用新课标提供了一种能读得进去、易引发思考、可形成共鸣并产生联想的重要学习资源。如同读者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引领学生走上“学会学习”之路一样,这种表达形式有助于激发线教师理解和把握新课标的主动性,为他们以参与、合作、互动的主动学习方式理解和运用新课标提供重要的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每到学习新课标的时候,读者最先关注的往往是具体教学内容的变化。其实,每个版本的新课标之“新”,都不在于某个具体内容,而在于目标的变化。而目标的变化意味着教学的变化,教学不变,什么都不会变,即使教材写得再精彩、“教参”编得再圆满,恐怕都不行。

举个例子:“万以内数的认识”在2000年之前教学大纲中的提法是“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2011版课标”)中的提法是“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2022版课标中的提法是“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并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学业要求仍然是“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容易看出,“能认、读、写……”的要求,或者说与知识本体相关的目标,几十年来一直没怎么变。而对于如何达成这个“能认读、写……”的要求一直在变化之中,“现实情境、实际情境、感悟、理解、意义……”,可以说是在不断“加码”。

改革意味着更新,这些不断“加码”的要求,代表着数学课程的发展方向。

问题是,如果置这些“加码”于不顾,就以传统的、直截了当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肯定也能学会“认、读、写万以内的数”。所以,不断“加码”的目标肯定不在于知识本体,而在于这个知识是否与“学会学习”有关,是否以“知识见识”并重的方式得来。所以由每一版新课标代表的数学课程的更新,都是不断地把以知识技能(“双基”)为目标的数学课程,扭转到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方向上来的,因为核心素养是能伴随学生进入成人社会的“持久的能力”,是义务教育课程“基础性”的体现。而培育核心素养,就须臾离不开¨现实情境、实际情境、感悟、理解、意义”等,所有的“加码”都是培育核心素养的要求使然。

如果这些“加码”仅仅在标准里露面、在教材里精彩、在“教参”里圆满,而教学不变,它们统统都可能可有可无,甚至成为泡沫。所以,教学不变,什么都不会变。教学的改变决定着推进落实新课标的成色。

来自孙晓天教授为书《小学数学结构化单元教学丛书》作序的话。

转自:“教学评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