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你写教案 | 《雨的四季》教案设计

2023/9/12 14:44:57  阅读:43 发布者:

要写出一篇优质的语文教案,不仅贵在有恒,更在高人指点,教案写作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件伴随终身的工作上的大事。给你一篇文章,不懂得如何切入,不了解教案写作脉络,不认真研读文本,很难写出一篇真正具有“语文味”的教案。但大多数初学者,往往急功近利,奉行“拿来主义”,更推行“教参在手,备课无忧”的理念。长此以往,语文教育事业定然会索然无味。名师指点不仅在于教学上的评点,还在于赏读名师教案给我们的无尽的思索。今天给大家推荐《雨的四季》的教案写作示例。

雨的四季

- 教案设计 -

教学目标

1.巩固前两课习得的朗读技巧和能力,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笔下各季节的雨的不同美感。

2.感知、鉴赏优美生动的散文语言,欣赏文章的画面美。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提升鉴赏品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朱自清的《春》中,我们发现万物有情;在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我们体会到了冬天的温晴。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从中去感受“容貌”和“性情”各不相同的四季之雨。

教学开展

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

◎字词积累。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娇媚”“粗犷”“静谧”“咄咄逼人”等重点字词。

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

◎作者简介

刘湛秋,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诗人、翻译家。著有诗集《生命的欢乐》《无题抒情诗》《人·爱情·风景》,散文诗集《遥远的吉他》,译著有《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等。

2.目标任务二:整体感知,初感“雨”趣

◎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笔下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和形象,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思考:作者爱恋雨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①热烈、粗犷、奔放  ②端庄、沉静、深情  ③自然、平静、纯洁

作者爱恋雨的原因: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跃,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让作者感受到生活中的欢乐和泪水,使灵魂得到净化。

◎默读课文,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我”喜欢雨。

第二部分(第25段):描绘四季的雨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67段):抒发对雨的喜爱之情。

◎研读课文,分析标题。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描绘“四季的雨”,为什么题目却定为“雨的四季”?

①从表达形式上看,这样更有韵律美。“四季的雨”单纯强调“雨”,显得呆板、生硬。“雨的四季”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富有情趣美和意境美。②从内容上看,文章写的不单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四季的景象。

3.目标任务三:赏析朗读,交流“雨”声

消文中的四季之雨,“容貌”有别,“性情”各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雨呢?小组合作,为你们最喜爱的雨代言。

◎为你们最喜爱的雨选择三个个性标签。

【示例】春雨。个性标签——清新、甜美、生机焕发。

◎选择一句或几句最能代表你们最喜爱的雨的特色的“代言金句”,给其设计朗读脚本,并说说个性标签的选择理由和朗读设计理由。

【示例】小草ˇ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ˇ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轻声配音:沙沙沙沙)。呼吸ˇ变得畅快,空气里ˇ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ˇ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ˇ改变了姿容。

理由阐述:我们认为春雨是清新的、甜美的、生机焕发的!春雨是清新的,所以我们给“复苏的”“春天”“畅快”加了重音,而且还给小草配了音,把这种春天特有的沙沙声补充出来,仿佛能让人闻到新草生发的清新的味道。春雨是甜美的,所以我们给“芳甜的”“诱惑着”加了重音,仿佛春雨里就有糖果的味道,它像魔法师一样给大地带来了甜甜的果香。春雨还是生机焕发的,“完全”“改变”就可以把春雨使世界改变姿容,让万物生机焕发的神奇凸显出来!

4.目标任务四:品味语言,感悟“雨”情

◎刘湛秋用诗化的语言绘出如画的四季雨景,跳读课文,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并从感官、修辞、写作手法等角度进行品析。

1)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手臂也顿时柔软了”将树拟人化,又把“萌发的叶子”比作“绿茵茵的波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下的树木充满生机的特点。

2)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将滴落的水珠与“少女的眼泪”进行对比,突出了水珠的“娇媚”,表现了春雨的美好。

3)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这四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的色彩、情态以及给人的感受,调动不同的感官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绘了春雨美丽、娇媚、清新、甜美的特点。

4)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化了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冬雨的美丽、妩媚,“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雪花轻盈降临的动态美,表达了作者对北方“冬雨”的喜爱之情。

5)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集中抒情,写出四季的雨带给作者的美好感受,点明爱恋雨的原因。

◎第5段中这种“特殊的温暖”,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特殊的温暖”指雨为人们赶走了冷冽的风,拂去了干涩而苦的气息,让人感到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让人“忘记了严冬”。

◎文章写雨,多用“她”或“它”指称,为何到第6段改称“你”?

6段将第三人称改换为第二人称,由客观叙述转为直接对话,这样写将雨人格化,如同和雨面对面交谈,便于直抒胸臆,增强了语言的亲切感,更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5.目标任务五:析读课文,明晰写法

◎第2段作者没有直接描绘春雨,而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侧面描写。通过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间接地表现出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勃勃生机,侧面烘托了春雨清新、润泽、甜美的特点。

侧面描写及其作用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描绘环境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侧面描写是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它往往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第5段作者为什么先从讨厌雨写起?

5段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其中“冷冽”“刺激”“干涩而苦”等词语表达了负面的感受;后面语句写冬雨的美妙,“一种特殊的温暖”是神来之笔,“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极富想象力。运用欲扬先抑,为更好地表现冬雨自然而平静的特点做铺垫,在对比中突出对冬雨的赞美。

欲扬先抑

“扬”,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欲扬先抑,即为了肯定和褒扬某一方面,故意先对其他方面进行否定或贬抑的一种写作手法。用这种写作手法,可以使文章波澜起伏,前后形成鲜明对比,更好地突出所写对象的特征,强化情感、主题。

◎本文是作者的精心之作,也是新时期的散文名篇。通过以上的分析理解与朗读体味,请再次通读课文,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丰富多样的写作手法来展现四季的雨景的。

1)以时间为序,思路清晰。作者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条理清晰地分段描绘出春夏秋冬四季的雨的特点。

2)抓住特征,细致描绘。作者开头先抓住雨的总特征——“美”,然后抓住春雨的“清新、润泽、甜美”,夏雨的“热烈、粗犷、奔放”,秋雨的“端庄、沉静、深情”,冬雨的“自然、平静、纯洁”分别进行了细致的描绘,特征突出,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3)调动多重感官,描绘细腻真实。如第2段写春雨时,作者从视觉到听觉再到嗅觉,多角度地写出了春雨的个性特征,写春雨“驱走了冬天”,“使世界改变了姿容”,灵动而富于想象,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又生机勃勃的图画。

4)诗意浓郁,美妙动人。文章用诗化的句子,增强了形象感和动作性的表达,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如作者将多种事物拟人化,使自然之物可亲可感;运用了大量形象的比喻句,使读者犹如亲眼见到了各个季节的雨,并沉醉在这四季的雨中。这些新颖别致的语言不仅把四季的雨写得可感可触,更是把它们表现得亲切可爱。

教师小结:

观察的角度(不同角度,正面侧面)

景物的特征(不同时间,不同特征)

具体的描绘(善用修辞,推敲字词)

思维的拓展(展开联想,丰富想象)

6.目标任务六:整体感悟,分析意象

◎如何理解文中的“雨”这一意象?

本文的雨有多重意义。一是自然形态的雨;二是作者带着有情的眼光来观照,赋予了灵性和情感的雨。前者表现的是雨的客观形态,是实写;后者表现的是雨的精神内核,是虚写。后一种雨代表了作者的诗情、艺境和审美情趣。

结束语:《雨的四季》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写作手法,通过联想和想象,描绘出了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写出了雨无穷的魅力,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和喜爱,表达了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我们通过学习,感受了作者诗意的语言,学习了作者写景的方法。在我们看似寻常的生活中,珍藏着许多美景。让我们学会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之美,用我们的笔去描绘生活之美,让我们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作业布置

1.课后阅读刘湛秋的诗歌,进一步学习他诗意的语言。

2.课后搜集其他作者描写雨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为自读课文,考虑到前两课已对学生的朗读能力有所锻炼,这一课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作者对雨的情感。在赏析散文语言时,选择了让学生跳读,勾画出他们认为有特点的句子,再从不同角度进行赏析。这种教学方式效果不错,但不可避免会忽略掉部分词句,应及时予以补充。另外,囿于时间因素,课堂教学中未能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趁热打铁,进行模仿写作,后期需要在本单元的写作任务中进行强化训练。

转自:“学科语文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