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钱理群:在朗读中感悟鲁迅语言世界里的童年

2023/9/12 14:25:34  阅读:36 发布者:

在朗读中感悟鲁迅语言世界里的童年

钱理群

鲁迅说过,年龄越大,越会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比如经常吃的水果,都是些非常普通的东西,却能引起永远的怀念。明知道这样的童年、故乡回忆,不免有理想化、美化的成分,甚至是一种“哄骗”,但却甘愿被哄骗,因为对童年和故乡的美好的回忆,能唤起我们自己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这是一种生命的神圣体验,是有着说不出的魅力的。因此,鲁迅有一本回忆性散文集,题目也很有诗意,叫做“朝花夕拾”。生命的早晨开的花,到生命的黄昏时节再把它拾起来,这是充满温馨的。

鲁迅首先是一位语言的艺术家,我们要真正地进入鲁迅的世界,首先要进入鲁迅的语言世界。作为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大师,鲁迅的语言以口语为基础,又融入古语、外来语、方言,将现代汉语表意、抒情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又极具个性和创造性。他的文学作品营造了一个精神家园,同时更是一个汉语的家园。中学生上语文课,学习汉语,鲁迅作品就是最好的范本,通过阅读鲁迅作品来学习汉语,是一个最好的途径。

怎样才能进入鲁迅的语言世界呢?我在长期阅读和研究鲁迅作品以后,对鲁迅的语言有两个特别的感受。一个是他的语言有鲜明的色彩和画面感,具有一种“绘画美”。这里主要说的,是鲁迅作品还具有的一种“音乐美”。鲁迅曾经说,诗歌有两类,一类是读的,一类是唱的。他认为唱更重要。没有节奏,没有韵律,就唱不起来;唱不起来,就记不住。鲁迅自己写文章,也特别注意语言的节奏和韵律,这都涉及音乐问题。鲁迅还说,他每写一篇文章以后,总要看两遍,有拗口的,就增添几句,一定要它变顺口,也就是要具有可读性。因此,读鲁迅作品,不能只是看,还要“朗读”,就是要“唱”。鲁迅也经常朗读自己的作品。鲁迅的语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韵味,有一种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而且他的语言背后的情感特别丰富。我用两个词来形容:浓烈而千旋万转。是千旋万转的难以言说的这么一种语言,它里面内在的许多东西可以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捕捉到这样的感觉。通过朗读捕捉感觉,产生感悟,这是进入鲁迅世界的最好的办法。

在朗读中感悟鲁迅语言世界里的童年,不要作分析,不要记笔记,老师放松地读,学生放松地听,同时发挥想象,尽可能地进入鲁迅语言所描述的情境。如果在某一个瞬间,突然有了一种感悟、一种感动,这堂课就成功了。

01

《社戏》

先是《社戏》。我们来看文中的两个片段:

第一段是“去赵庄看戏”。前面的情节大家都已经知道:赵庄演社戏,“我”非常想去看,但总是没有机会看,这一回母亲同意了,“我”当然非常高兴,就和小伙伴一起划着白篷的航船,“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

近台没有空,就远远地看,也看不清楚,看来看去,就觉得很累了,也不耐烦了,就决定提前回家:

……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架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月还没有落,放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这两段文字,给人一种梦幻式的感觉。我们仿佛感觉到,鲁迅不仅在描写童年看社戏的情景,在某种程度上,这一段文字也是鲁迅作品的一个象征。鲁迅所描写的到底是一个真实的赵庄,还是虚幻的想象中的存在?它始终处在朦胧中,能感觉到一些色彩,听到一些声音,但都是模糊不清的。待到离开时,再回过头去看,还是似看得清、似看不清,“飘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鲁迅的这些描写,既真切,又朦胧而空灵,这使我们想起了白居易的诗句“似花非花,似雾非雾”。就是这样一种感觉,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某种程度上鲁迅的作品是要在读者想象中完成的,是一种空灵的、朦胧的美,一落实、一具象化,比如真的有一个舞台,在那里演社戏,看得真真切切,没有那种朦胧感,没有那种空灵感,那就变味了,不是鲁迅的《社戏》了。鲁迅的艺术,是实现在虚实之间的:似虚实实,似实实虚,花非花,雾非雾,是那样一种境界。

02

我的第一个师父

《社戏》里的梦幻式的语言,是鲁迅语言的一种风格。鲁迅的另一篇作品《我的第一个师父》,是晚年写的,很少有人注意,其实是极有味道的一篇美文,是另一种笔调,另一种美。这篇文章比较长,我只选几段:

我生在周氏是长男,“物以希为贵”,父亲怕我有出息,因此养不大,不到一岁,便领到长庆寺里去,拜了一个和尚为师了。拜师是否要贽见礼,或者布施什么的呢,我完全不知道。只知道我却由此得到一个法名叫作“长庚”……还有一件百家衣,就是“纳衣”,论理,是应该用各种破布拼成的,但我的却是橄榄形的各色小绸片所缝就,非喜庆大事不给穿;还有一条称为“牛绳”的东西,上挂零星小件,出历本,镜子,银筛之类,据说是可以辟邪的。

这种布置,好像也真有些力量:我至今没有死。

不过,现在法名还在,那两件法宝却早已失去了……但因此又使我记起了半世纪以前的最初的先生。我至今不知道他的法名,无论谁,都称他为“龙师父”,瘦长的身子,瘦长的脸,高颧细眼,和尚是不应该留须的,他却有两绺下垂的小胡子。对人很和气,对我也很和气,不教我念一句经,也不教我一点佛门规矩;他自己呢,穿起袈裟来做大和尚,或者戴上毗卢帽放焰口,“无祀孤魂,来受甘露味”的时候,是庄严透顶的,平常可也不念经,因为是住持,只管着寺里的琐屑事,其实——自然是由我看来——他不过是一个剃光了头发的俗人。

因此我又有一位师母,就是他的老婆……我是很爱我的师母的,在我的记忆上,见面的时候,她已经大约有四十岁了,是一位胖胖的师母,穿着玄色纱衫裤,在自己家里的院子里纳凉,她的孩子们就来和我玩耍。有时还有水果和点心吃,——自然,这也是我所以爱她的一个大原因……

鲁迅娓娓叙来,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你会在某一个瞬间被他所打动。大概谁也没有想到,这些在我们看来多少有些神秘的和尚,也像普通人一样生活,有普通人的情意,也谈恋爱,也生儿育女,生活得有情有味。鲁迅一边叙述,一边随时插话,谈民俗,讲人情世故。所以这个文本非常丰富,很简单的故事背后有很多让你感兴趣的话题,既长知识,又增智慧,还有情感的浸染。

这篇文章里还有幽默。幽默和讽刺不同,幽默是善意的调侃,而且用的是一种很温婉的语气。文章中许多地方都让我们发笑,但都是会心的微笑,而不会哄然大笑。这是鲁迅式的幽默感,这幽默是有底蕴的。你会觉得鲁迅这篇文章很厚,就像我们喝酒一样,酒的味道很醇、很厚。他以浓浓的人情味作底蕴,用非常轻松的从容笔墨娓娓道来,很温婉的语气形成了一种醇厚感,越读越有味道,可以说回味无穷。他不要你考虑什么意义,就要给你这样一个感觉、一点温馨、一种感动,这就够了。

此外,还可以读《我的种痘》。这篇文本比较复杂,它把散文、小说和杂文的写法融为一体,其中既有类似《我的第一个师父》这样的温婉的幽默,也有鲁迅杂文惯有的辛辣的讽刺。我们朗读起来,语调要不断变化,要更丰富些。

从鲁迅不断变化自己的笔调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发现鲁迅写作风格的多样性,更可以感觉到鲁迅写作的自由感。他没有一般写作者那样的紧张、拘谨,该怎么写,就怎么写,该用什么笔调,就用什么笔调写。你会觉得他的笔在他的手里玩转了,他对汉语言文字的把握几乎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本来很简单的故事,到他笔下,就表达得非常有趣,很好玩,非常丰富——内容的丰富、叙事的丰富,还有情感的丰富,而又极其轻松、从容,达到了我们所说的“化境”。

03

《阿长与〈山海经〉》

在《朝花夕拾》里,《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文章。鲁迅写过回忆父亲的文章,但是,却没有留下关于母亲的回忆。在临死之前,他曾表示过要写“母爱”,但最终也没有写。这大概是因为母爱太深刻与神圣,他不愿轻易去触动。但鲁迅却在《阿长与〈山海经〉》里写出了他对保姆的爱,还在好几篇文章,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及《猫、狗、鼠》中都一再写到阿长,可见阿长在他心目中地位的重要。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普通的保姆,会引发鲁迅不断的回忆和怀念呢?

我们已经说过,鲁迅作品的语言有很强的节奏感,读的时候,就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轻重高低的音量;二是快慢,也就是语速;三是停顿,还有音色、语调,或明亮或阴涩,等等。做到了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就读出了节奏和感情。这当然有朗读技巧的问题,但不完全是,或者主要不是一个技巧问题,决定于你对作品的感悟和理解。我自己在朗读时,特别注意作品的“文气”,好的文章,特别是鲁迅的文章,是有“文气”的,就是作者的情感表现在文章里,就有一种流动的气韵,由情感的孕育、蓄势,到爆发,到余韵,都有一个过程,把它抓住了,就自然有起伏,自然掌握了节奏。

这里还有一个语感的问题。鲁迅作品有一个特点,他表面说的意思和他背后所含的意思不完全一样,他用词的表面上的感情色彩和他实际要表达的感情有时也是不一样的。像这篇对阿长的回忆,就用了大量的贬义词,如果你真以为小鲁迅特别讨厌长妈妈,你就把他的感情简单化、表面化了,在憎恶的背后,其实是深藏着爱恋的,这就需要靠你对语言的这种微妙的感觉,并通过朗读把它读出来。

读一篇文章还要把握好它整体的语言风格,《我的第一个师父》就要用一种温婉的语调来读,缓缓地,把深情和欣赏都蕴涵在不动声色之中。《阿长与〈山海经〉》的基调应该是温馨的,但其中又不乏调侃。单纯地讲,可能会觉得有些空洞,举一个具体的片段,来作一点朗读方法的讲解: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开始读的时候,要平缓,不能一开始就是高潮,要让听者有一个适应过程,不能太突厄。)我的母亲和许多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时候,(这里“憎恶”这个词是重点,重点的字词要读重一点。)——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这里要读得快一些,就好像一个小孩子在那里恨恨地说:“你把我的小隐鼠都弄死了,我不叫‘长妈妈’,就叫‘阿长’!”但这又不是真恨,是一种很微妙的情绪,要把它读出来。)

另外还有一个小高潮,就是她送“我”福橘的时候——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不耐烦”要读重点儿。)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这一段,要读得快些,渲染一种欢乐的情绪。)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正高兴的时候,长妈妈来了,又不知道她会有什么新花样,欢乐的情绪陡然变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极其郑重地,急促地,注意把握语气的轻重。)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立刻”“一把”“按住”“惊异”“惶急”,都要用夸张的语气念出来,以取得调侃的效果;这位迷信得如此认真的长妈妈看似可笑,其实是可爱的。)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这里,要有一个停顿,好像长妈妈在紧张地看着“我”,等待着“我”的回答。)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语气是迟疑的。)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快速地讲,语气是非常欢喜的。)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笑”字要拖长了读。)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的福橘,(“冰冷”“塞”“大吃一惊”,充满了无奈;“所谓的福橘”,不以为然的语气。)

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磨难”“总算”受完,松一口气。)

这里的“磨难”的感觉,既是真的,小鲁迅确实对长妈妈的这些规矩有些无奈,不耐烦;但也不完全是真的:他还是懵懵懂懂地感觉到长妈妈的善意。可以说长妈妈是用冷冰冰的福橘表达她的爱。孩子看起来很讨厌她,但实际上是很爱她的。这样一种以特殊方式表达出来的爱,懵懵懂懂的爱,是非常感人的,我们要把这种爱读出来。

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无疑是这篇回忆的高潮,但高潮的出现是有一个铺垫的。在这整个的叙事过程中,阿长没有出场,但实际上,你可以感觉到长妈妈在旁边一直紧张地、充满同情地观察着“我”。在读这一段“我”的自述、独白时,一定要听到、想到长妈妈的存在: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这里有点瞧不起阿长的意思。)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有了这样的“前因”,才会有下面的“后果”。)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不叫“鲁迅”,也不称“迅哥儿”,就径直叫“哥儿”,这亲昵的语气,给人以温馨的感觉;把《山海经》念作“三哼经”,当然不是故意的,但就是这样的“误读”,把不识字的长妈妈对“我”真心实意的爱全写出来了,而且和前面写到的不肯认真回答“我”的“学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有嘲讽的意味;“我给你买来了”,这一句要念得快,声音要高扬,以显示长妈妈内心的得意,和她快人快语的爽朗性格。)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里用了很大的词,有点异乎寻常。)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一段也要快速地读,显示“我”的惊喜和一睹为快的迫切心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又用了分量很重的词,看起来有突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小时候,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崇拜的人物,从小孩的眼光看去,确实是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到了这里,大家注意,“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已经发生了变化:由“怨恨”(尽管背后有爱恋)到佩服她有“伟大的神力”。长妈妈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逐渐高大起来,情绪也逐渐推向高潮。但高潮前,还有一个顿挫——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写长妈妈的辞世,语速突然变缓,语调也变沉重,“三十年”要读得重一点。)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依然是缓缓的、沉沉的。)

然后,突然爆发——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这是从灵魂深处发出来的,给人一种巨大的震撼。整个情绪上来了,前面所有的铺垫、蓄势,到这里一下子喷发了。前半句要以沉郁的语调去读,“仁厚”“黑暗”“地母”,每一个词都似有千钧之力;后半句,要有爆发力,“怀——里”“永——安”“魂——灵”,要有拖音,并逐渐上扬。而这一切都是自然的喷发,也是从朗读者内心发出的。

这确实是鲁迅生命的呐喊,因为此时(19263月)正是鲁迅大病(19259月至19261月)之后,面对了死亡的威胁,他如此怀念自己的保姆,并祈愿她的魂灵“永安”在“仁厚、黑暗的地母”(大地母亲)的怀里,当然是意味深长的。他祈愿魂灵“永安”时,他的眼前,或许就闪动着他的父亲、他的母亲、他的乡亲们的身影,更包括了他自己:这正是他的“安魂曲”。

来源|《语文建设》2011年第10

转自:“语文教育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