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一篇课文尽可能地研究到极致,就好教了!

2023/5/30 15:49:42  阅读:38 发布者:

我在小学教20多年语文了,这几年研究教材,我越发感觉把一篇篇课文研究到极致,教起来就容易多了,也更有味道了。

如何才能把一篇篇课文研究到极致?

一是把课文中的生字词一个个地查,从汉字源流角度查,不教错课文中的任何一个字。查好后,就老老实实地一个一个地教,不怕浪费时间。前段时间,我上《自相矛盾》,开始我讲“矛盾”两字,每个字讲七分钟,听课老师有很多不理解,认为没有必要。我认为,时间还是少了,我觉得小学六年,2500个汉字需要细教。这是了不起的工程,对于学生来说,这是真正的奠定基础。因为许多人一年级第一节语文课就学“我是中国人”,但一辈子却不知道什么是“我”,什么是“人”。因为我们许许多多老师从未花上七分钟,老老实实地讲“我”的来龙去脉,没有用七分钟讲“人”的来龙去脉。

二是把课文的原文尽可能找到,老老实实地对比着读。教材上的许多课文都被编者改了。这也成为了贯例。作为一线老师没有必要指责这种行为,因为教材就这么厚,内容那么多,肯定要缩减再缩减。当然也有不少没改的。凡是改的,老师一定要读原文,这样才知道作者到底是怎么写的。对比之后,才知道我们怎么教,还要不要让学生读。我教《手指》,把丰子恺的《手指》原文读了,教材改成了小品文,认为是幽默的表达,团结力量大。这好像没错,丰子恺团结力量大是要干什么的?读原文,一定知道丰子恺文章是从一位日本艺术家谈起的,这位艺术家认为“无名指是最美的”,丰子恺后面写的五指,其实是反对这位日本艺术家的观点,并且非常明确地说,大拇指是农人,食指是工人,中指是官吏,无名指是纨绔儿,小指是弱者,只有这五种人团结起来,才能抵抗外侮。这篇文章写于1936年,这期间的外侮是谁?不就是日本侵略者吗?如此阅读,我也就知道教材要求我们做的那个小习作练习意义不大了。我让学生把“父母、老师、我、伴侣、朋友”与五指对应,写一篇文章,他们写得非常精彩。

三是要把作者及有关阅读并能较充分理解。所以读作者及有关人士的相关书籍非常重要 。我教《安徒生童话》,把《安徒生童话全集》读完了,还读了《安徒生传》,还读了关于现在的丹麦与安徒生童话的关系类书。读后,不管教安徒生的哪篇文章,我都会清清楚楚,不再教错。教《落花生》,我读了许地山的《落花生》一书,还有《萤灯》,我还读了他女儿许燕吉写的《我是落花生的女儿》,我还读了文卿《少年许地山》,这些书一读,教《落花生》就无比敞亮。

四是反复考证、研究,会越来越清晰。我教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我觉得教材注释不对,我把杨万里的所有书买来,一点点考证,发现教材就是错了,现在已经删除了。教《司马光》《王戎不取道旁李》《囊萤夜读》《自相矛盾》《杨氏之子》《扁鹊治病》《纪昌学射》等,一点一点地考证,许许多多难题解决了,所以教这些文章,不怕了。

五是不停止读书、写作,教新课文,也能随时从大脑调出来很多信息,让我从不同的视角理解文本。如果你是一位热爱写作的老师,往往会从写作的角度解释文本,这对于学生来说,价值可大了。最近我教《童年的发现》就从写作的角度,让学生非常清楚地认识了这一文本,让他们感觉自己也有写出这类文章的潜质。

六是有一个能在一起研修的团队。千课万人,从去年开始以大单元的方式举办研讨活动。我带着团队成员参加四次了。每一次,我们8个人,都会反反复复地研究教材,一直到上课那天,都会有新的东西加入,都会删除一些东西。每一次试上,都是一种否定,都需要重来。我们做过的这四个单元,可以说都研究到了极致。我们展示出来的课,与过去的课不一样了,我们几个人也都在自己的班级进行整体实验,也验证了这样的研究,这样的设计,才是学生喜爱的。

转自:“第一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