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关于实施“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前提性思考

2023/5/25 9:44:59  阅读:116 发布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文“六大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和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这将使语文课程和教学的结构体系和实施过程发生重大变化。本文对落实“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三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供大家参阅。

一、用“学生核心素养”指引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方向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核心素养时代的产物,是素养型目标的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2022年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这里,明确提出了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依据、基础、主线、载体和要素等。

其中特别重要的思想是要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纲设计语文学习。这不仅体现了时代发展所带来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也体现了祖国语文教育传统与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

1.“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导向

2022年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以核心素养为纲,不再是知识能力本位,单元内部各项以及各项的价值取向发生很大的变化。现在设计考虑的单元各项是根据核心素养设定单元目标,以及从目标出发设计的学习内容(文本只是学习内容之一)、学习情境、学习任务与活动、评价与反思,而且各项是统筹设计。很显然,核心素养为纲使语文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了很好的整合。

2.“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

2022年课标明确指出:“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3.“学生核心素养”是一种统筹

不同学习任务群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学习内容和培养目标上又存在融通交错的关系。不要孤立看待单个学习任务群,还应避免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作简单重复,应通过整合任务群的核心内容来互相渗透、互相支撑,合理处理好任务群学习广度和深度的关系。

六个任务群也不是与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一一对应的。我们要对每一个学习任务群的价值、功能、追求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表述。每一个学习项目也可能着重指向核心素养的某一个方面,但是绝不可能只是关注这一个方面。

所以,要提高“统筹”能力,恰当处理好不同任务群之间的关系,使其互相渗透、互相支撑,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用“语文学习任务群”统摄语文教学过程

2022年课标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可见,“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一种“关联设计”,是“联系意识”,是一种“群状学习”,要用任务群的整体目标统摄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其过程是复杂而漫长的,需要精心设计。一般的设计程序是:提出任务群→设定项目目标→设计主问题→提供关键素材→创设学习情境→组建学习团队→展开项目学习→形成学习产品→安排分享活动。下面对设计方向、结构形式和内容要素作些说明。

1.“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方向

2022年课标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总体设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根据学段特点,学习任务群安排可有所侧重。”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着眼于培养语言文字运用基础能力,充分顾及问题导向、跨文化、自主合作、个性化、创造性等因素,并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跨媒介运用的新特点。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还要关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关注不同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同一学习任务群在不同学段的连续性和差异性。二是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把握学习难度,组织学习活动。根据学生需求提供学习支持,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语文学习经验,发展未来学习和生活所需的基本素养。注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避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注意幼小衔接,减缓坡度,降低难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语文教学设计需要按照学习任务群的总体要求,引导学生广泛而深度参与学习。例如,“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可以针对人工智能热点,从“人工智能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响”主题切入,设置“人工智能将会使哪些职业消失”的调查研究这一任务情境,引入介绍人工智能、讨论人工智能的科普类文章,通过阅读、访谈、资料搜集与分析、研讨,完成调查报告等实用类文本的撰写。这时,我们会发现,所谓“实用”,既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阅读策略学习、掌握各类实用文体,更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在用“语文”的方式来参与社会生活。

2.“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结构形式

以每个学习任务群为设计单元,细化任务群的目标要求,形成若干学习项目,并依据项目内容,设计阅读专题,再依据每个专题,设计阅读议题,形成“任务群→项目→专题→议题”这样一个塔形结构。

在学习任务群教学中,任务既是教学的起点,通过情境、目标、活动等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任务又是教学的终点,通过过程、结果、评价等检验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

新课标特别指出学习任务群整合的重要性。“要通过学习任务的综合性、挑战性以及学习过程的探究性,体现同一个学习任务群在不同学段的纵向发展过程与进阶。要根据六个学习任务群的特点,通过目标取向、文本选择、学习实践活动方式等体现不同学习任务群的特色;也可设置关联性的学习内容,实现同一学段不同学习任务群内容的整合。”

3.“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容要素

一般说来,教学设计的要素,包括对目标、内容、方法、过程、评价的设计。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这些要素没有变,但内涵都在发生变化。语文教学的目标不是文本和知识。文本的内容包罗万象,教学内容并不一定等于课文内容,语文也不是学科本体就能覆盖全部知识内容的学科,设计教学目标,出发点应是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内容,以往较多考虑单篇文章,现在是教一组文章,引入整本书呼应教材等等。除了六个学习任务群,统编教材每学期一次的“快乐读书吧”栏目就是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很好时机。

三、用“语文学习项目”作为语文教学的载体

任何一种任务群的设计都可以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根据研究,一个完整的“语文学习项目”的设计要点如下:

1.确定项目主题与教学目标

“语文学习项目”的名称和主题应该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可从学生个体、家庭、社区、地区等面临的实际问题中选择、确立,以此吸引学生参与到项目学习过程中。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语文学习项目”设计的首要环节。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基于课程标准。新课标不仅明确了语文课程总目标,而且明确了六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这为“语文学习项目”开发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立带来了便利。教师要做的是将课程总目标、学习任务群的目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转化为某一个项目学习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然是多个维度的。“语文学习项目”是为了让学生拥有解决真实问题的语文素养,因此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创建问题情境与挑战性任务

“语文学习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基于教学目标,精心创设情境。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情境,如升旗仪式、外出春游、去图书馆看书等,但这些都是自然情境,并不是“语文学习项目”所指的。“语文学习项目”的情境是被计划好的,没有自然情境中的很多干扰信息,是教师基于目标建构的情境,向学生呈现学习需要的信息和背景,必须为语文教学服务,使学生处在愤悱状态,从而尽可能多地产生理想的学习效果。项目学习以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为任务,学习者超越学科界限理解和识别问题的本质,应用多学科知识和不同技能解决问题。

当然,仅有情境还不够,还要在情境中创建问题。情境和问题是两个互为补充的概念,构成问题情境。

在一个以目标为导向的问题情境中,必然伴随着挑战性任务。学生面对问题情境和挑战性任务,往往会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就会和同学信心满满地寻求合适的方法,共同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调动了认知,又调动了情感,培养的是高阶思维和创造能力。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教师没有多讲,而是给出三个问题:(1)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2)人类的哪些行为是对地球毁灭性的破坏?(3)怎样保护地球?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并与有相同兴趣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一起查找搜集相关资料,加工整理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小组汇总,再全班交流。这种设计,就是一种项目制学习。有主题,有目标,有情境,也有任务。这里问题就是一种任务。

3.提供丰富的语文学习路径

“语文学习项目”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语文学习路径。首先是文本路径,包括口头材料、书面材料和视觉材料。其次是信息技术路径,包括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移动学习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等。某些软件可支持学生开展语文探究活动,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或列出写作提纲,学生还可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制作出语文项目成果,在网络平台上分享。

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课文《四个太阳》,可以有以下学习路径:①创作一幅《太阳图》;②学唱一首关于太阳的歌;③了解太阳的知识;④搜集有关太阳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文学作品、儿歌等;⑤写一首有关太阳的儿歌,或是几句话等。这是一个多路径的综合性融学过程,既有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又有各科能力的结合,使语文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融合起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4.实施真实性评价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完成活动任务,形成项目作品。此时,不能用传统的测验和考试来评价学生项目学习的成效,应更多采用真实性评价。所谓真实性评价,是指在真实生活环境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的评价,评价任务都和学习过程中有意义、有价值的重要经历有关,所评价的是学生实际的表现,而不是对他们潜在能力的抽象假设。

在语文项目学习中,有些学习内容只呈现过程并没有最终的作品,如讨论、辩论等。有些学习内容会通过研究论文、报告、海报、多媒体演示、演讲、展览等呈现出来。无论是针对前者还是后者,教师都应开发评价工具,既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又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人际沟通等非认知能力,从而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例如,学生在完成某个“语文学习项目”后,形成了很多不同形式的作品,这时可以请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展览活动。此时,学生就需要拟定展览项目的评价标准、制订展览方案、选择丰富多样的展品、评价他人或自我的展品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为积极的自我评价者,并通过自我评价来规划和整理自身的学习。

项目学习是推动今后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如果说过去的课改更多基于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那么下一轮课改应该是建立在基于“语文学习项目”的新体系上。

(作者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

转自:“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