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应对未来挑战 建构多元融合的课程体系

2023/5/24 17:53:02  阅读:45 发布者:

【摘 要】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以构建融合核心素养培育理念的课程体系、融合逆向设计和设计思维理念的课程体系、融合国际情怀的课程体系、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体系为抓手,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有责任感和有能力的世界公民。

【关键词】课程体系  国际情怀  现代科技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21世纪,学校教育如何开展,如何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优秀人才?如果将教育教学理念和办学使命比作学校这个建筑的基石,那么课程体系无疑就是建筑的第一层。它是学校教育提供的最直观的“产品”,也是无数家长考察学校办学质量的第一切入点。作为一所年轻的公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世界和未来,在1~10年级的必修基础课程建构多元融合的课程体系,向上衔接11~12年级的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BDP)。依托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广阔平台和优质资源,融合中西方文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情怀、有责任感、有能力的世界公民,是我校国际部建构课程体系的目标。

一、融合核心素养培育理念的课程体系

20169月,国家教育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框架中明确了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为三个方面。其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2017年,经合组织教育与技能司和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零点项目合作发布了《PISA全球素养框架》,并指出学校在帮助年轻人培育全球素养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学习全球发展的机会,教导学生如何发展基于事实的批判性思维世界观,使学生具备对多种文化议题的分析能力和工具,提供促进学生跨文化理解的学习经验,提升多元化的价值。可见,国内外素养框架都有意识地凸显“全人”培养,即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之上,学生最终成为怎样的人。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学校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学校课程无疑是重要的载体。我校国际部在建设融合课程体系之初,明确了学校环境与课程体系基于全球胜任力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并通过学校教师的内部讨论细化为语言、数学、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体育等各学科组在小学和初高中的阶段性目标,以及跨学科课程的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学科标准,确保学校整体课程在纵向和横向的连续性。

二、融合逆向设计和设计思维理念的课程体系

作为一所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学校,我校国际部11~12年级学生都会进入国际文凭预科项目学习,因而在1~10年级的融合课程体系设计中就要求课程体系设计者和实施者明确预期结果,将学校培养目标和国际文凭学习者培养目标整合并分解,细化到每个学段、年级、课程、单元乃至一堂课的目标,以预期结果为导向,思考哪些证据能够表明学生学习达到预设目标,再设计相关教学活动,从而确保标准化的课程实施。

同时,从设计思维的角度出发,学生是学校课程的首要“用户”,教育领域的设计师必须关注学生用户自身的学习经历、发展水平、兴趣差异、不同需求。如果将近五年来报考复旦附中国际部的学生群体画像和十年前的群体做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具有亚洲文化背景的学生仍然占据大多数,但在报考前接受我国国家课程教育的学生比例明显增多,有海外学习背景随父母来沪学习的学生比例下降。这些接受我国国家课程教育的新生入校后,肯定会面临部分学科学习的断层。

如何帮助他们尽快缩小学习差距,适应国际部的学习生活?在学校层面设计上,我们利用复旦附中的平台邀请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复旦、同济等大学和中学基础教育的相关教育专家为国际部的中教教师们培训国家课程在各学段各年级的学科课程标准,再组织各学科组中外教师们集体研讨比较国家课程与海外不同国家地区课程标准的差异,结合学生情况和我校11~12年级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的开设课程确立现阶段的国际部课程学科标准和实施细则,以5~6年为一个周期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和改革。

以实验科学学科为例,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我校开设的自然科学实际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学科的基础内容,在高中阶段9~10年级才细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必修学科,而11~12年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IBDP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科学等学科中自由选择1~2门高水平或者标准水平课程进行学习。科学组的教师们在比较国内外课程标准和分析入学新生表现的过程中发现,国内教学背景的新生由于在10年级前没有生物课,物理和化学学科的知识点集中在部分章节,对实验设计、操作、实验报告等技能不熟悉等原因,对科学学科有畏难情绪。要消除新生的这种畏难情绪,就要通过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师不断强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因此,教师在制订学科课程标准时会选择恰当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分布在各年级。同时,在实施阶段,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合作能力、管理能力等融入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设计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

三、融合国际情怀的课程体系

作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学校,我校国际部不仅关注学生自己的文化和国家认同感,还注重培养具有国际情怀的世界公民,因而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实施融合为以下三大要素。

1.全球参与

教与学只有扎根于实际生活才会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真实,更有意义。我们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也终将去向世界各地。将抽象的概念落实到学生日常接触、思考的实际情境,有助于学生回答“为什么学习”这一问题,进而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更好地理解正在学习的内容及应用。我校国际部教师在课程单元设计中有意识地选取不同地域、不同立场的课程文本材料,融入贫富差距、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等全球性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新闻,关注和自己不同的群体发展情况,建立大局观,探究跨越国界的重要问题的解决途径。

2.多语能力

对于很大一部分新生而言,进入我校国际部首先要切换到一条全新的跑道:用英语来学习数学、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体育等各类学科。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工具,更是思维的载体,良好的沟通表达还折射出学生的个人品格。我校国际部的语言类课程包括英文母语、英文习得、中文母语、汉语习得等根据学生语言水平分层的必修类课程和西班牙语的选修类课程,鼓励学生发展母语以及至少一门外语。在我校国际部,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不仅仅是摆在中英文母语和习得类语言教师面前的任务,而是全学段学科教师的共同任务,所有教师都是语言教师。

因此,在学科课程标准的制订中,非语言类学科教师也要关注本学科的语言要求,关注对学生书面和口头沟通能力的培养,结合真实问题和学科内容将讨论、演讲、日志、信件、摘要、项目展示、学科探究论文阅读与写作等多种形式纳入课程评估体系。学生参与评估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能带动学生学科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此外,我校国际部还制订了校级学术诚信规范守则,明确了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个体关于学术诚信的职责,为非语言类学科教师提供专业培训,为初高中学生开设跨学科学习技能课程,从低年级课堂开始培养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使其尊重他人的工作成果,学习如何在学术写作中正确地引用他人作品,合理地表达个人观点等技能。这些课程设置也为11~12年级学生开展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跨文化理解

海纳百川的上海基因和博学而笃志的复旦元素让我校国际部课程既注重对国际学生中国文化的熏陶,又注重学校社区成员彼此对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理解。国际部的中外教团队在比较不同国家地区课程标准的专业学习和集体研讨中首先增加了对彼此文化、价值观的理解和欣赏,营造了容纳多样性的学习环境和校园文化,示范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并将跨文化理解融入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提供文化交流、碰撞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包容、接纳、适应不同文化的差异乃至冲突,成长为富有爱心与责任感的世界公民。

四、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体系

随着越来越多数字时代的原住民进入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而是有机融合于学校整体课程实施之中,因此我校在课程标准的制订与实施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国际部的教师团队是一支年轻的团队,大多数教师自身对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有很高的兴趣,关注现代技术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中起到的作用,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科技来完成师生协作、交流。我们也鼓励学科教师进行跨学科合作教学,包括不同学科与信息科学的协作。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组的教师们通过专业研讨,将Excel电子表格、Java编程等与相关概念的数学学习相结合,利用计算机程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可视化,建立数学模型或模拟实验,使学生能直观地理解概念,同时掌握利用基本软件进行数学探究的思维方法与技能。

参考文献:

[1]一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09).

(本文刊载于《现代教学》202010A刊,作者单位系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

转自:“第一教育专业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