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作业的公平

2023/5/24 17:39:18  阅读:44 发布者: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作为教学环节重要组成部分的作业及其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提升作业的品质是减轻学生负担,减缓社会焦虑的重要路径。发挥作业应有的作用,对于教育教学研究人员来说,应该注重理论创生,对作业的公平性、有效性进行针对性研究;对于学校来说,应该注重作业顶层设计,以学校的系统变革保障作业公平的实现;对于教师来说,应更新自己的教育观、作业观等,扎实开展微观领域的作业改革实践探索。

【关键词】作业公平  作业顶层设计  作业改革

任何教育改革,都离不开公平和质量。作业的改革能否取得理想成效,不仅直接关系到课改理念的落实,而且对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内涵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有教学活动,就会有作业。当前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作业环节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学生作业时间过多,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作业形式单一,以机械训练为主的书面作业占据较大比重;作业内容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实践性作业较少,改革力度不大等。[1]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忽视教育基本规律、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忽视生命个体差异性的表现,对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对学生健康快乐成长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从作业的设计理念、实施方式到批改反馈,作业环节的每一个细节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在教育情境中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对教育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也会产生直观的影响。从追求公平的角度进行作业改革,有助于化解问题,在提升作业有效性、保证作业有价值的同时,对保障教育质量和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公平是对平等、公正的主观感受,侧重于表征人的心理状态。作业的公平,通常表现为作业完成者对作业设计、实施、评价等一系列过程与结果的平等性、公正性的主观判断。“对共性采取统一标准,对个性采取差异对待,正确处理同与不同的关系”是公平最根本的要求。梳理当下的中小学作业改革与实践,人们普遍对作业的差异性要求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强调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需要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作业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这固然是有意义的,但公平与差异并非对等的关系,对差异的尊重不完全能够实现作业公平的需要。

一、 真正公平的作业,必然建立在统一的标准和科学的规范之上

1.作业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规定了受教育者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发展要求,这种要求具有普遍的约束和指导意义,是每一个受教育者理应达到的发展水平。当下,教育改革领域大力倡导的基于标准的教学,实际上就是从教学的理念、设计、实施和评价等多个环节保障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和教学目标的基础性。作业是践行基于标准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是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途径。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的学校、教师片面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过于强调作业的层次性,对部分学生放松甚至不作要求。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发展水平,应该是作业改革的基本指向标,也是必须坚持的统一标准。在作业布置过程中,应该坚持一个基本的理念,那就是通过作业达到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而不能无视课程标准,降低甚至放弃对部分学生的发展要求。这种统一的要求,实际上才是公平的真正体现。

2.作业必须依据基本的规范。追求作业的公平,必须依据基本的规范。其一,应严格执行基于标准的教学,对照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检视作业,依据变化了的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进展情况决定作业布置与否以及作业的不同形式、内容和方式,从而有效避免盲目性。其二,应积极探索作业改革的相关规律,将作业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纳入更广阔的教育研究范畴,提升作业改革的科学化水平。只有依据规范设计出的作业,才可能是科学的、高效的、有价值的,也才能更好地体现教育教学规律,满足受教育者的普遍需求,也才可能更好地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

二、追求作业的公平,应该尽量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需求

1.公平意味着选择的自由。从整个教育发展的角度考量,有选择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现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多样化,丰富多样的社会需要丰富多样的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人的个性发展到什么程度,这个社会的多样性和人的多样性的匹配就能达到什么程度。[2]而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与人自主选择的空间、自由度相关。由此,公平的作业,就要破除传统作业过程中的“权威”和“单一”状态,改变学生对于作业的被动接受和“不得已而为之”的心理,代之以作业形式、内容、载体的创新,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打个比方,超市是近百年最著名的商业创造,它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的自由选择欲望。在作业改革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作业超市”的理念,赋予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空间。

2.公平意味着对差异的尊重。差异性是学生作为群体的最基本属性。追求公平,必然应该建立在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认识与尊重基础之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表现在很多方面,个性的差异、发展水平的差异、家庭背景的差异,甚至性别的差异等,这些都应成为追求作业公平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对象。当前,很多学校都在作业过程中考虑到了不同学业水平学生之间的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这实际上是作业改革追求公平的一种体现,只不过如果我们仅仅将视角聚焦在学生学业水平的差异之上,而忽视了学生的其他差异,这显然是难以真正实现作业公平的。

三、追求公平的作业,应该树立整体思维的理念,主动参与变革

要实现公平理念下的作业改革,我们还应树立整体思维的理念,形成联动机制,从整个学校教育系统变革的视角进行宏观设计,为实现作业的公平提供理念、环境、制度和智力保障。

1.以整体的设计保障作业公平。作业的改革是学校课程教学系统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其他领域的改革在目标和价值取向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改革过程与方式上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对于学校来说,追求作业的公平,需要从学校整体变革的角度进行宏观的顶层设计。首先,应该对公平视角下的作业改革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当前我国中小学改革的状况看,学校管理者的兴趣大多集中在教学、课程两大领域,这与教学和课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有直接的关系。但应该指出的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宏观理论与实践问题得到解决,学校改革的中心应转向微观领域,开展教学重要环节之一的作业改革就是这种转向的一种有益尝试。鉴于此,学校在制订发展规划、开展校本研修、组织教育科研活动、确定教学改革项目等过程中,应对作业改革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一定的扶持,以营造良好的作业改革环境。其次,学校应该对相关的制度进行变革,为保障作业的公平提供制度保障。对于作业的改革来说,涉及的相关制度比较多,特别是集中体现在考核评价领域,如教师考核制度、学生评价制度、教学评估制度。应该说考核与评价是学校所有领域改革的指向标,如果没有这一领域的改革,追求作业的公平可能只会是一种空谈。只有形成公平的制度,才能产生公平的作业。

2.以细致的变革促进作业公平。教师是教育变革的直接推动力量,教师的主动参与是教育变革取得理想成效的基础性条件。教师是作业的主要设计者、布置者、批改者和反馈者,也是实现作业公平的决定性因素。作为教师,应积极投身推动作业公平的改革之中,通过自身努力提升作业的公平程度。首先,教师应该用公平的理念更新自己的作业观念。只有教师头脑中树立起公平的理念,才能在作业设计、实施与反馈的过程中时刻注重公平的问题,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作业公平的实现。其次,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发展观念。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一生的课题,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将精力放在教学、科研上,希望能够在上述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作业的改革实际上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教师应多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要将作业的设计、实施与反馈能力作为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指标。最后,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作业观。新形势下,作业既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平台。树立起正确的作业观,教师才能对作业改革给予足够重视,也才能在丰富作业内容、改革作业形式、促进作业公平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也才能为实现作业的公平贡献更多的智慧。

参考文献:

[1]任宝贵.我国家庭作业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13(9).

[2]袁振国.为什么把教育可选择看得如此重要[EB/ OL].https://www.sohu.com/a/16527836_105067,2015-05-27.

(本文刊载于《现代教学》20221AB合刊,作者系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纪明泽)

转自:“第一教育专业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