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祝智庭 等:数字化转型中的教师发展

2023/5/24 15:51:20  阅读:40 发布者:

有学者提出关于数据、信息、知识及智慧的DIKW模型,可以映射教师数字化学习过程产生的数据、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转化的智慧。因此,结合教师学习的外化表现,本研究依此提出了教师发展评价与治理需求的金字塔模型。该模型的底层是教师依赖于各类数字化学习平台发生学习行为所产生的数字足迹,数据样态是海量、多样、混杂的大数据。中层是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对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测评与认证证据,数据样态是个性化、可挖掘、价值高的小数据。顶层是教师专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形态,即依赖于个人价值观、伦理、道德、美德等促生的教师实践智慧,意指教师能够以正确的方法做好正确的事情。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如此定义“数字足迹”:人们在线搜索或使用时所留下的“元数据”。随着数据的指数猛增并全方位融入各个领域,被互联网记录下来的海量教育大数据经过处理和分析能够揭示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的规律。

教师基于各类数字化学习平台进行浏览、标记、互动等行为时产生的数据痕迹也是一种数字足迹。此外,随着数据样态的丰富,多模态数据分析技术使数字足迹不再局限于在线数据。基于数据足迹构建教师画像能够为教师学习评价与队伍治理提供客观依据。通过抓取和分析与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相关的足迹数据能够生成教师的精准画像。

基于个体画像,教师个人的学习行为与偏好能够被用于需求分析与服务推荐;基于群体画像,师训者、管理者和决策者可形成对教师群体需求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为教师队伍建设与治理的问题和难点寻找针对性解决方案。然而,数字足迹的相对永久性和便捷复制性也增加了数据风险,需要在利用数据赋能教师评价与治理中规避数据泄露、信息茧房、隐私侵犯、人格侵害等负面影响,为教师发展营造健康的数字化学习与实践环境。

运用微认证支持教师在自主式学习、混合式学习和嵌入式学习中证明硬技能与软技能的提升,这是一种个性开放的评价实践创新。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应侧重于发展与每位教师的需求相一致的能力,提供符合这些需求的学习机会,并以严格和有效的方式记录所获得的技能以评估目标能力。技能本位的微认证把个体绩效数据的重点从时间累积转向发展成果,具有价值密度高、可解释性强的特征。

相比体量大、多源异构、价值密度低的大数据,教育领域中随处可见的小数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设计样例、教学课例、设计方案等小数据更加聚焦个体特征,精准性高、分析成本低,为技能本位的教师测评与认证提供证据。这意味着教师不需要按照相同计划完成学习任务,或者统一学习相同的内容,而是针对个人需求,通过微认证按照自己的节奏使用成果制品获取认证并实现进步。

例如,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基于“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框架”(含30项微能力)实施“整校推进、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学校可以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愿景和目标,以此明确本校教师参与微认证的要求。教师根据学校要求并结合个人和学科需求,选择不少于3项微能力进行资源学习、开展应用实践、参加教研活动、采集认证证据,最后提交分享并参与能力测评。在实践中,不少学校将30项微能力作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持续发展的依凭。国际著名的教师微认证专业组织数字承诺目前已经开发了超过400项的微认证项目,且还在持续增加。不断丰富和拓展的微认证项目库,可以为教师发展提供持续性的专业导航。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展,教师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数字化教育生态中,教师首先必须善用技术赋能自己的专业成长,还要具有优质公平的教育意识与实践能力。“技术赋能,优质公平”是当代教师实践智慧的基本特征。同时,教师有责任参与“向善”的技术工具与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因此,在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中,要注重人技共善的数字德育体系建设,并让教师成为积极参与者。

数字社会是建构于CPSS(网信-物理-社会系统)之上的数字虚拟空间,一方面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想象与创造空间,另一方面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給人们的心理感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带来巨大冲击,例如:知识碎片化,使社会进入“后真相”时代,人们感性大于理性;人格分裂化,许多人的虚拟行为与现实表现判若二人;价值迷茫化,利益诱惑五花八门,极易令人道德失范;媒体失智化,流量经济冲垮集体理性;数据混沌化,信息来源多样,杂乱无章,整合困难,解释缺信;监督复杂化,许多网络犯罪破坏行为有高技术加持,具有隐秘性和诡异性,致使许多人上当受害。

国际上通行做法是通过对公民进行信息素养/媒体素养/数字素养教育,期望人们能够在数字世界中做到“保护自己,保护他人;教育自己,教育他人;帮助自己,帮助他人”。国内有些教育机构已经开展“数字德育”工作,目前主要通过网站平台进行德育内容传播,属于数字化/在线教育方式,较少触及数字德育的实质内容。

数字时代的文化建设不但要鼓励人性向善,也要做到技术向善。技术原本是中性的,但如何使用技术却一直存在道德伦理;数字技术大多嵌入AI算法,算法设计普遍存在价值观问题,例如:有“坏心”算法恶意侵犯网络与人身安全;有“偏心”算法在有意或无意间产生社会不公行为;有“专心”过度的算法向人们精准推荐内容,很容易令人陷入信息茧房,变成“坐井观天”者。数字文化建设要针对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中的基本问题与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策略。笔者倡导的基本策略是“正德+赋能”,一方面培养德才兼备的数字公民与专业工作者,另一方面通过法制约束与技术监管相结合对数字信息空间进行综合治理。

在正德方面,宜采取多管齐下举措,包括:为数字信息科技专业人员制订数字伦理,使他们形成“我们必须这样做”的自律性;对个人进行价值观教育,引导人们在数字信息空间区分善恶,形成“我喜欢向善行为”的自觉,乃至升华到志愿为数字社会做贡献的美德;通过全社会开展如何建设健康网络文化的讨论和示范行为,形成“咱们都应该那样做”的向善公德;通过制订网络信息安全法规,产生“大伙儿严禁做哪些”的法制约束力;通过技术监管手段监测“人们事实怎么做的”,进行推荐、过滤、警示等积极干预。

在赋能方面,制定面向各类人员的信息素养、数字智能标准并开展宣传、教育与培训,包括:面向全民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面向未成年人的数字智能教育;面向各级教师的数字胜任力培训;面向企业科技人员的数字伦理培训与认证;面向领导力发展的数字智慧研训。

通过“正德+赋能”的综合手段,可以为数字公民与专业工作者植入健康的数字文化基因,从而培植人技共善的数字文化。教师因身份特殊性,既是数字公民,又是专业工作者,所以要在数字德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增长实践智慧,赋能学生成长。

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化教育》,部分内容有所删改。

转自:“中国教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