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王崧舟:语文教师如何处理课堂节奏(上)

2023/5/24 14:50:11  阅读:47 发布者:

语文教师如何处理课堂节奏(上)

老师们好,今天我们谈一谈语文教师如何处理课堂节奏这个话题。说老实话,课堂节奏这个问题很少被我们一线的语文老师所关注。我们会谈教学目标、会谈教学过程,会谈教学流程,现在比较时髦的说法,会谈教学板块,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死的,真正在课堂上面具有生命活力的恰恰是节奏本身。但是这个问题,我们一线的语文老师却很少引起关注。

事实上,节奏对课堂教学来说它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什么是节奏?我记得朱光潜先生在诗论当中就节奏的问题有过这样一番经典的论述。他这样说,节奏是宇宙中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自然现象不能彼此全同异,不能全异全同全异不能有节奏。节奏生于同意相随相续,有错综有呼应。寒暑昼夜的来往,新陈的代谢,雌雄的匹偶,风波的起伏,山川的交错,数量的乘除消涨,艺术反照自然,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老师们请注意这句话,节奏使一切艺术的灵魂我们反过来还可以这样说,艺术的灵魂就是节奏。可见节奏对艺术意味着什么。在造型艺术则为浓淡疏密,阴阳向背相配称。在诗乐舞诸时间,艺术则为高低长短徐集相呼应。这是先生在诗论当中就节奏问题所做的一番非常经典的阐述。这份阐述的核心我想大家应该都能够理解得了,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一切艺术的灵魂就是节奏。那么我们有艺术的节奏再迁移到课堂的节奏。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上升到艺术的层面。我们说教学不仅仅是实用的,也不仅仅是科学的,教学更应该是艺术的。

当我们把自己的课堂教学上升到艺术的层面的时候,那么老师们毫无疑问,我们的课堂节奏其实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可惜我们的很多可没有灵魂,什么原因,因为有不少的老师对课堂节奏麻木不仁,丝毫没有觉知。而事实上,正因为课堂节奏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因此节奏处理的优化如何直接影响到最后课堂教学的品质、效率和境界。

动静相生

我们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劳动,其基本形态之一就是通过动静张弛、疏密收放等多种节奏的和谐对比和转化,使课堂教学充满强烈而持续的影响力。为什么我们的课不能抓心,不能抓住孩子的心。我们的课缺乏影响力,缺乏吸引力。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课不注重节奏,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节奏。因此课堂教学节奏不但可以优化教学艺术,增强教学美感,而且能够切实的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和境界。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或者说从这样一个层面上,我们今天专门要来谈一谈如何处理课堂教学节奏。节奏是课堂里面各种要素的对立统一。那么处理课堂教学节奏其实就需要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选择相应的策略。处理课堂教学节奏具体有哪些策略呢?下面我们向大家介绍几条处理课堂教学节奏的基本的策略。第一,动静相生。就一堂课的基本形态来说,其实不外乎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是动的状态。语文课堂上面,孩子们朗朗的书声,这是动态的表象。孩子们热烈的充分的讨论,这是动态的表现。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提问、对话引导点播,这些也是动态的表现。但是另一方面,课堂还有一种静态的表现,有的时候课堂会非常的安静,每个孩子都在独立的阅读,独立的思考。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课堂没有声息,但是事实上此时无声胜有声。而好的课堂节奏一定是动静相生。设想一下,如果一堂课一动到底受得了吗谁都受不了。反之如果一堂课一静到底,那么这样的课还有吸引力吗?还有味道吗?因此理想的课堂节奏啊应该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生,互相对立,转化提升。

我曾经上过一课慈母情深,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十八课。我自己在设计和处理这堂课的时候,就特别的关注了动和静之间的节奏的处理。事实上老师们动静相生作为一条基本的节奏处理的策略,我们要抓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在哪里呢?其实主要矛盾就是要处理好劲,因为课堂上面静态的情况处理好了,自然剩下的就是动,因此抓住静的设计,就能够比较好的处理好课堂里边动静相生的节奏。

那么慈母情深这堂课的教学,我是怎么设计和处理课堂里边的静态节奏的呢?在这堂课的教学当中,我安排了五次课堂上面的静态学习,第一次整体感知完成课文梗概的填空。那是在初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在迅速的浏览了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做一个填空。这个填空的内容是关于这篇课文的梗概,其实也不需要学生把梗概全部写下来,只是为填空为这个练习我专门安排了四个填空,学生完成了这四个填空,也就完成了对课文梗概的感知和理解。那么这是第一次进这个劲,可以帮助所有的孩子迅速的沉下心来进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

第一次第二次进我是安排在设置疑问细读这个环节。当学生完成了课文梗概之后,学生知道了课文当中的那个我最后看到母亲干活如此劳累,如此疲倦,母亲又是那样的憔悴,那样的瘦弱。所以她再也不忍心向母亲要钱了,反应就是一种想哭的感觉,用课文当中的那个词来形容就是鼻子一酸的感觉。

而我在处理这堂课的时候,鼻子一酸恰恰是整一堂课的主线。也就是说这堂课的所有的重要内容你抓住了鼻子一酸就全部都可以抓起来,这叫牵一发而动全身又叫纲举目张。但是这是需要学生在充分细读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实现的。因此这堂课的第二次静态设计就放在了这里,我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哪些地方、哪些细节、哪些描写,让我鼻子为之一酸。这个时候花下去的时间后面能够产生巨大的学习效应。

这是第二次静,第三次静,我是安排在深入品味这个教学环节当中。在这个环节当中,我抓住了描写母亲神态的这个慢镜头,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是一个慢镜头的描写,他在语言上面非常的有特点,这个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这句话当中我的母亲连续出现了三次,这是一种一咏三叹的节奏。第二,我的母亲被后置了,本来应该放在最前面说的,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痴情地望着我,本来应该这样说,正常的应该是这样说,但是课文不是把我的母亲放在了后面,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不同的语言形式能够产生完全不同的表达效果。但是怎么让学生体会呢?于是在深入品味这个慢镜头的时候,我又安排了一次静态的学习。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干什么?随着老师的描述想象,比如第一次学生闭上眼睛,课堂非常安静,这个时候我说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然后让学生睁开眼睛来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背,有的说这是一个弯曲的背,有的说这是一个瘦弱的背,有的说这是一个佝偻的背,有的说这是一个能够隐隐的看到一根根肋骨的背。

这个时候又有一次短暂的静,我说孩子们想象一下,这是母亲的背吗?你回忆一下在你的印象当中,在你的记忆当中,母亲的背是怎样的结果就有孩子来形容她说,我记得我母亲的背是笔直的,也有的说我记得我母亲的背是坚挺的,也有的说我记得我母亲的背是很健壮的。于是在这种对比想象母亲的神态当中,语言的形式的魅力效果就这样在孩子们静态和动态相互配合的思考和品读当中被体味到了。

 

这是这堂课的第三次静,第四次静,那是安排在移情想象的这个环节。当课文的主体部分四个镜头被处理完了之后,第一个广角镜头、第二个慢镜头、第三个快镜头、第四个特写镜头。这四个镜头都是针对母亲来写的,有的写他的工作环境震耳欲聋,有的写他的神态憔悴不堪,有的写他工作的劳累程度四个立刻也有的写他把钱塞到儿子的手上的那一个细节。

当这四个镜头品读完之后,孩子们的情绪已经被充分的激活了,那种鼻子一酸的感觉就像火山一样即将要喷发了。在这个时候需要为孩子们寻找到一个出口,这既是情感的出口,也是思想的出口,更是语言的出口。所以在这个时候我就安排了一次静态的学习,让学生写一写此时此刻,你最想被母亲说的话。这个时候学生情绪激动,文思如泉,因为前面一连串的动的学习,所以这个时候的劲效果就显得特别好。

这是这堂课的第四次静,第五次静。那是课堂的结尾了。升华主题,我让全体学生怀着敬意观看了一段小小的视频献给母亲。这个时候学生不需要读,不需要说也不需要写,甚至不需要思考,需要的只是用心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当那个小小的视频出现的时候,看着我就看到有的孩子的眼睛发红了,甚至有的孩子的眼睛里边闪耀着晶莹的泪花,孩子们是被感动的。老师们很难设想慈母情生。

 

这堂课假如没有这四次有意识的静态的学习和安排,这个课将会变成什么模样,至少我是不敢设想。事实上,课堂教学的动静相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静。很多老师上课特别是上公开课害怕静,为什么他觉得近没有效果,没有氛围,她怕学生走心,她把学生分心,要怕听课的老师分心。其实不然,这样的课其实更需要对静进行精心的设计,这是第一,动静相生。

收放有序

第二,收放有序。一堂语文课继续要围绕文本的内容指向学习目标,防止各种噪音、各种干扰的出现,这叫收。但是如果一堂课都是收,这堂课会显得比较机械,比较呆板。所以必要的时候还是需要放放中有收,收中有放,收放自如这样的课才是好的课。那么对于收放有序来说,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哪里呢?矛盾的主要方面恰恰就在这个放上,你敢不敢放在什么时候放,放到什么程度,这都是老师在设计课堂节奏的时候需要深入思量的问题。我们也来看一个案例。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 9 册第 17 课地震中的父与子,讲的是美国洛杉矶四大地震。地震以后,在于正还没有完全消失的情况下,阿曼达的父亲赶到学校现场,学校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了,去救他的孩子。最后他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在废墟堆里边挖,连续挖了 30 多个小时,最后把她儿子救出来了,包括跟他儿子在一起的其他同学都救出来了。这堂课的收放节奏怎么来设计呢?有一位老师在上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时候,在课文学习的高潮,那就是阿曼达的父亲。把阿曼达和他的伙伴们都救出来了之后,设计了一个很精彩的范。

老师说,其实这个故事可能会有这样三种结局,这就开始放了。因为本来课文只有一种结局的三种结局。第一种结局,那就是这位父亲不顾其他父亲以及警察的劝阻,坚持在地震后的废墟中徒手挖掘 38 个小时,最终拯救了自己的儿子和其他 14 个孩子。这是第一种结局,其实也就是课文当中的那个结局。对于这个结局,学生怎么看?学生都说这个父亲非常伟大,非常了不起。你看别的同学的父母在这个废墟堆前看了看,找了找,然后哭喊几声就走了,他们都觉得没有指望,没有希望了,自己的孩子不可能生还了。但是恰恰就是这个父亲他坚信儿子在等着他,他坚信他能够跟儿子在一起。这种基于信念的父爱动了所有的学生,所以大家都觉得这个父亲很了不起,甚至很伟大,很让人感动。但是请注意,这只是课文当中的那个结局。老师接着说,要是故事的发生变成了这样的结局。我们来看这位父亲不顾其他父亲以及警察的劝阻,坚持在地震后的废墟中徒手挖掘 38 个小时。但是请注意,最终找到的只是儿子血肉模糊的尸体。老师们这种可能性存不存在当然是存在的,因为是地震,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那么让学生来讨论,假如这个故事的结局是这样,你怎么看待这位父亲呢?这个时候学生就开始有了一些分化,有的孩子就说了,这太可惜了,毕竟儿子死了呀。但是虽然惋惜,虽然觉得遗憾,大多数的孩子还是充分的认可这位父亲,他们觉得虽然最后的结果是儿子死了,但是父亲在挖掘的这个过程当中,展现了一种基于信念的伟大的父爱,依然让人感动。那也不错,这么个结局也不错,好继续开放。老师说,假如故事的结局不是这样,而是这样的第三种结局。这位父亲不顾其他父亲以及警察的劝阻,坚持在地震后的废墟中徒手挖掘 38 个小时。注意结局是这样,最终不但没有救出儿子,连自己也被于震中坍塌的房子压死了,儿子死了自己也死了,是这样的结局。学生怎么看?这个时候分化就更大了。有不少的孩子就觉得这就不到了,是不是儿子已经死了,没有指望了?你本来是好好的抗震救灾,保护好自己是第一位的。所以有的孩子说了这位父亲的爱可能有点盲目,缺乏科学,这时候分化就大起来了。

但是经过老师的引导和点拨,学生之间深度的对话和沟通,最后大家的意见依然基本趋一致,大家觉得即便如此,是的地震是不可抗的自然因素,父亲最后因为救儿子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是他写下的却是一个大大的无私的爱,其实更加让人感动。尽管是悲壮的,所以老师们你看这篇课文,假如我们完全按照课文的情节线索来处理教学内容,起因怎么样,经过怎么样,高潮怎么样,结局怎么样。OK 也没错。但是我们会感觉这样的教学节奏比较呆板,比较机械,不够灵动,什么原因,因为你一味的收一味的把学生的思路把学生的情感拉到课文规定的情节上面来。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放学生一马。你看这位老师设计的这个结局,三个不同的结局。在这个时候,课堂节奏就有了收放有序的感觉。毫无疑问,这样的课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够打动孩子们的心。

曲直相应

第三曲直相应,所谓直就是文本的内容线索是怎么样的,我的教学线索也是怎么样,就是顺着它来。所谓曲,就是曲折,就是有变化,你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的,你是有东望西的,我偏来个有西望东,甚至来个由南往北有曲直有变化。在处理的时候,曲和直在课堂教学的节奏处理上又是一对特殊的矛盾。那么就曲直而言,它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哪里呢?我认为在曲上,一堂课,你处理好了曲其他的就是直,曲直就能够比较好的相互帮衬,相互生发。我们来看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十一课。圆明园的毁灭,我上过这个课这一课的设计,在曲直方面我确实是动了一番脑筋。刚才我说了曲直相应,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呢?就是曲你做好了曲的设计,直也就在其中。那么圆明园的毁灭我设计了几个曲的节奏呢?第一是变序之曲。所谓变序之曲,比如说这个文本的内容,它肯定是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第五自然段按照这样的顺序来的。但是圆明园的毁灭,这堂课的教学,我出现的序列跟课文的那个序列是不一样的。

 

我首先让学生学课文的第一段课文。第一段说圆明园的毁灭在祖国文化史上是有着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损失。于是我抓住两个不可估量,让学生来谈感受,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开去。不可估量的只是这两个方面吗?于是出现了开放式的第三个不可估量。

 

按照一般的教学,接下去我会带着孩子们进入到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那是将圆明园的布局,然后进入到第三自然段,那是叫圆明园的景观和建筑。但是我没有。我带着学生学完第一自然段以后,马上跳到。最后一段是什么?最后一段就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最后圆明园的所有的建筑景观,剩下的没有被抢走的文房尊宝各种古玩器被这一把大火毁于一旦烧毁了化为灰烬了。于是学这一段的时候,我就抓住化为灰烬这个词。什么化为灰烬呢?还有什么化为灰烬呢?再想象一下,还可能有什么化为灰烬。于是我的板书就形成了两组词语,一组是三个不可估量,一组是三个化为灰烬。这是一种变序之曲,它跟课文呈现的序列是不一样的,头和尾先解决。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说我的考量是一条我认为圆明园的毁灭是一个基层的事实。因此课文一上来,他的情感就应该是悲怆的,是压抑的。所以我要营造的就是这样一种悲怆而压抑的课堂氛围。那么这样变序的来处理效果会更好。

 

这是第一个曲的设计,第二个设计是猜想之曲。为什么说这个也是曲呢?因为课文在写圆明园的景观和建筑的时候,前后出现了七个有字句圆明园有什么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这个乡村的那种充满着田园野趣的建筑景观,有热闹的买卖街,也有充满着诗情画意的亭台楼阁。它出现了七个有字句来表达圆明园的景观和建筑的恢弘绚烂、丰富多彩。

 

但是,事实上要穷尽圆明园的各种景观和建筑七个有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这一点课文当中并没有写,于是我就有了生发,这是一种曲。我问学生,假如要把圆明园当中所有的景观和建筑统统写出来,你们认为还需要出现多少个有这是学生意想不到的这就是一种曲。曲有时候表现为一种意料之外曲径通幽吗?于是学生就说了,那个就说不准了,不知道要用多少个有啦。于是我就让学生去寻找证据,你从哪儿看出来?学生就找了各种各样的证据,漫步在圆明园当中,恍如置身在幻想的境界。

 

你写下幻想的境界会有多少建筑景物啊?尤其是说圆明园中有天南海北的各种各样的建筑景观,我们天南海北的各种各样建筑景观会有哪些呢?需要用多少个有去表达呢?学生就这样去抠文中的相关重要的字眼来支撑自己的这个看法。确实,正是学生在找了更多个课文当中隐藏着的有之后,孩子们对圆明园建筑的恢宏大气有了更加切身的感受和理解,这是猜想之曲。第三个区是拓展之曲,也就是课文当中内容是没有的,是我加上去的,我在哪加的呢?在学生读完了课文的 2343 个自然段之后,学生已经对圆明园的建筑、圆明园的馆藏的文物有了相当的体验之后,但是我觉得还不够,这个事还没有充分的做足。于是我为学生补充了一份阅读资料,这份资料的内容就是圆明园的世界之最。比如说占地面积最大,比如说建筑时间最长,比如说馆藏文物最多,比如说圆明园内包含的建筑风格最多等等。

 

通过这份资料的补充阅读,使学生对圆明园的了解和感受更加深入,这个事被做得更足。你看课文当中没有的,我给学生补充上去的,这是不是一种曲当然也是一种曲。第四种是升华之曲。那是在课文的结尾,我让学生设想并拟写纪念圆明园的碑文。

 

这个内容课文当中也是没有的,但是顺理成章,为什么与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了?1860 年英法联军烧毁了没有了,剩下的只是断垣残壁。那么现在我们要为圆明园立一个纪念碑,上面要写一些碑文,如果请你来,你写,你怎么写,这种设计其实也是一种曲。这个时候有的孩子的体悟它就不一样了,比如说有的表达得非常简洁,落后就要挨打。也有的孩子把圆明园的命运跟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祖国的强大是对圆明园最好的保护。也有的孩子把自己的愤怒化为了纪念碑文,这里留下了两个强盗永远的耻辱,一个叫英国,一个叫法国。那这也是一种曲的设计是吧,其他的当然都是直,曲往往出人意料,曲往往旁支一出,这样你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多姿多彩,就会摇曳生辉。这是第三条策略。

转自:“语文教育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