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冯建军:推进大中小学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2023/7/31 14:11:37  阅读:47 发布者:

推进大中小学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近日,广东省新时代中小学班主任论坛举行,大咖云集,共话德育。今天分享南京师范大学道德研究所冯建军教授的讲座《推进大中小学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2022年,觉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是第一次把“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 第一次写入党的报告。

20179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街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相关词语辩析

这里出现了一些相互联系、相互重合,又有不同的词语,如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教育部设立有“思想政治工作司” 和“社会科学司”。

思政司的任务是:承担高等学校学生与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宏观指导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以及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负责高等学校稳定工作和政治保卫工作,及时反映和处理高等学校有关重大问题;负责高等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

社会科学司的任务是:统筹规划和协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规划、织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组织、协调高等学校承担国家重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并指导实施。

基础教育司设立有德育处,基础教育司的任务之一是“指导中小学校的德育和安全教育”。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设置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处。

思想政治工作是影响人的政治思想的工作,在教育系统之外使用。教育系统中,大学一般使用 “思想政治教育”,中小学一般使用“德育”。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德育。有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之说,也有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之说。

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德育,一般包括思政课(德育课)、课程思政(课程德育)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如班主任工作、党团工作等)。

一、什么是德育一体化?

“一体化”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主体通过某种方式逐生结合成单一实体的过程。“一体化” 克服了孤立化、碎片化的情況,强调贯通性和整体性。这样理解的一体化是指“横向贵通”,即各要素构成一个整体,发挥整体大于部分的功能,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大中小学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把大中小学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从孤立的、不联结状态转变为学段相互街接的整体。这样理解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是纵向街接,即不同学段相互街接,循序渐进,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大中小学德育或思想政治一体化是在德育各要素横向费通的基础上,实现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有机衔接,包括横向上的一体化和纵向上的一体化。

从横向的角度看,德育一体化要解决的就是不同德育主体、德育要素之间的协同推进问题,重点是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引领下,确保各种教育力量、各种教育要素形成合力,发挥整体作用。

从纵向的角度看,德育一体化指的是不同学段的德育要能够在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层面真正实现纵向衔接,以确保德育在时间维度的连续性和螺旋式上升。

因此,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就是要建构一个德育各要素横向贯通和纵向衔接的序列,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一体化具有层次性和进阶性,独特性和适合性,系统性和整体性。

二、德育为什么要一体化?

200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按照“纵向衔接,橫向贯通、螺旋上升”的思路,规划了大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内容、课程与活动。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政革和发辰规划纲要 (2010-2020)》把“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街接的德育体系〞作为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政革的意见》,提出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

2019318日,习近平在学校恩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合了一系列文件:《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千意见》《新时代学校恩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和《教育部关于进—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恩政课建设的意见»《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恩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各省也正在制定和出合了思政课一体化的相应文件。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不等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在更高层面的统摄,范围更广。

1.德育一体化是思想道德发展规律的反映

德育之所以比其他各育更强调一体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的品德成长有着不同于智体美的发展规律。

横向贯通的整体性。从思想品德的影响因素来说,既有学校的德育课程、德育活动等直接因素,也有家风、家教等家庭因素以及传统习俗、社会风尚和舆论环境等社会因素,这些因素之间既有一致性,也有矛盾和冲突。面对思想品德影响因素的多元和多歧,德育影响因素必须保持一致性、协同性,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纵向街接的递进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的身心和认知发展是一个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证明,道德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表现出阶段性,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态势。适应道德发展顺序性和阶段性,德育必须具有连续性和进阶性。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必须遊循学生成长规律,做到循序渐进,体现递进性。

20世纪上半叶,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678),第三阶段为“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10岁),第四阶段为“公正阶段”或白律道德阶段 (10-12岁)。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道德发展的 “三水平六阶段”,即前习俗水平一以服从与惩罚为定向的阶段、以工具性相对主义为定向的阶段:习俗水平——以“好孩子”为定向的阶段、以维护权威和秩序为定向的阶段:后习俗水平一一以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为定向的阶段、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的阶段。

20世纪90年,莱斯特 (Jim Rest)把科尔伯格的阶段论改造为道德图式论,提出了个人利益图式、保持规范图式和后习俗图式的“新科尔伯格理论”。

2.德育一体化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和核心都在德育。人无德不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觉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所以,德育必须彰显国家的意志,反映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德育一体化的建设,实现统一的德育目标。

3.德育一体化是克服德育碎片化、孤立化的必要举措

德育一体化建设,是克服德育碎片化、孤立化、非常态化的必要举措,是针对德育缺三系统安排的建设性策略。

一体化建设,要求德育一具有整体性,二具有进阶性,两个维度交织在一起。但现实中德育存在着大中小学德育目标划分不够准确,内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简单重复和交叉,方法上不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等问题。

破解这些问题,都呼唤德育一体化。一体化意味着将原来相互分离的单位转变成为一个紧密系统的复合体。

三、德育一体化建设什么?

(一)纵向衔接一大中小学一体化

在年龄特征之维上,德育一体化就是要遵循不同年龄阶段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道德认知规律,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形成一个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有机衔接的德育体系。这就是通常说的 “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尤其是目前谈得比较多的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根据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路,对思政课内容和任务进行了序列化设计,提出在课程目标方面,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成,初中阶段重在打宇思积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地强使命担当。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学习,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

比如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淮,提出了学段核心素养、学段目标。

(二)横向贯通——德育一体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贵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全程育人,是指德育要贯穿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全过程首先是指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这是全过程的主体。因此要求做到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

全方位育人,是指德育覆盖到立德树人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学校各个方面的德育功能,把德育落实到生活的每时命刻、每一件事、每一个活动之中。

在高校,主要体现在包括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在中小学提出了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等“六大育人”途径。

德育一体化要以思政课程为主体,统筹思政课程、日常思政教育齐头并进,形成合力,构建大思政、大德育的格局,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课程思政一体化、日常;思政一体化,推动形成主线贯穿、有机衔接的完整育人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1.思政课程

思政课程肩负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责主业。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对如何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要求。

思政课程在课程内容设计上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各有侧重、阶梯式推进,增强思政课内容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进阶性,避免大中小学思政课出现相互脱节、交叉重复等现象,实现各学段教学内容有效街接。

思政课程在教学实践方面,建立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加强思政课教学机构之问的沟通协作,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交流、互动机制。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专题培训、资源共享等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帮助教师更好把握教

学重点,更好推进各学段教学目标的实现。

2.课程思政

习近平指出:“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课程思政强调以育人为核心目标,通过育人功能的挖掘,使各学科课程都能在真正参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思政具有广泛性、渗透性、隐教性。

1)深度挖掘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第一,知识本身所蕴含的价值倾向(人文价值与科学价值,真善美的追求)第二,知识发展过程中科学家的贡献和科学精神。第三,知识在现实中的运用,赋子知识的教育意义。

课程德育不是否定或降低知识教学的要求,也不是贴政治标签,而是要把德育有机融于课程和教学的全过程,真正实现教学的教育性。

2)在教学中有机融入德育元素。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一大规律。任何教学中都具有价值因素,西方价值澄清学派放齐了价值引导(反思“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教育应当是学校的课堂教学或者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

3)教师的言行与人格、课堂教学的方式、教学的氛围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意义。

3.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办学需要,遵循学生思想发展规律,结合学生思想发展实际与日常学习生活,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党团队组织建设、班集体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文化建设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影响,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质。(杨晓慧,2023)

1)各类校内活动。

利用节庆纪念日、仪式教育活动、校园节(会)、团队活动等,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

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中华传统节日、重大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日)。

开展仪式教育活动(开国旗仪式、剛队重要仪式、入学、毕业、成人等仪式)。

开展校园节(会,活动(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

开展团、队活动 (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课后文体活动)。

2)各类校外实践活动。

实践育人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获得道德体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育人主要指向校外实践。

开展各类主题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革命传统、国防教育实践活动,法治、安全、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科普、文化艺术的教育实践活动,环境保护、关爱弱势群体的教育实践)

加强劳动实践(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和家务劳动)

组织研学旅行〔利用好研学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

开展志愿服务

(3)科学管理。

要积极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完善管理制度《学校、班级制度和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如预防欺凌、安全教育等)

明确岗位责任(教职工的育人职责、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专职德育工作者的管理职责)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落实学生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学校各类行为规范)

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包括: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

。大中小学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体化

转自:“荣老师的有光课堂”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