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科研快报 | 中大近期科研进展速览19

2022/12/28 13:41:58  阅读:411 发布者:

编者按: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为了更好的展现学校科研动态,增强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激发科研创新活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科学研究院将持续汇总报道校内各单位重要科研进展,诚邀各单位积极来稿。

内容速览

1. 哲学系陈少明教授发表《道器形上学新论》

2. 法学院黄瑶教授发表《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约束力问题

3. 物理学院尤郑昀教授团队在BESIII实验寻找带电轻子味破缺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翟文涛教授团队在超结构泡沫传感器取得新进展

5. 大气科学学院杜宇教授团队海岸降水日变化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6. 肿瘤防治中心刘卓炜团队揭示膀胱癌干性和化疗抵抗新机制

01

哲学系陈少明教授发表《道器形上学新论》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系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少明在《哲学研究》发表《道器形上学新论》。论文尝试通过反思来探索“形而上学”如何呈现在中国的思想传统中,并在隐蔽的精神机制中发现意义。在中国的“形上学”传统中,“道器”说是比“无有”观和“理气”论更基本的思想图式。奠基于三代的器物文化,从工器到礼器,从货币到文字,从事人到敬神,无不体现古典文明的悠远、博厚与高明。所谓“道”即在形器上附着并发展出来的意义及观念系统,它呈现在形态不同的变换之中。即器问道,既可以揭示不同器类对塑造生活秩序的不同意义,还可以从同一器类的功能变化透视意义的历史变迁。儒家的修史与道家的谈玄,也得在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器乱的背景下得到理解。从有形的器感知、掌握无形的道,在历史的原野上寻找文明的路径,勘察意义的地图,正是道器形上学的使命。

来源:中山大学哲学系

“陈少明 | 道器形上学新论”

02

法学院黄瑶教授发表《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约束力问题

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瑶在《国际法研究》上发表题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约束力问题”的论文。《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是一项促使伊朗放弃发展核武器的多边协议,并为终止对伊朗的多边制裁和美欧的单边制裁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该协议参与各方以明确和具体的措辞表达了各方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并共同约定交由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核可该协议。然而,该协议有别于一般条约缔结程序的安排,引发了其性质和效力的种种疑问。从协议参与方的意愿、国际社会的需要和承认、协议各方的嗣后行为等各方面分析来看,该协议具有条约性质,对各参与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同时,联合国安理会第2231(2015)号决议的核可进一步增强了该协议的约束力。该协议灵活变通的缔结程序,为采用政治外交方法解决全球或地区热点及难点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推进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务实的路径。

来源:中山大学法学院

“学术动态 | 黄瑶教授发表《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约束力问题”

03

物理学院尤郑昀教授团队在BESIII实验寻找带电轻子味破缺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标准模型很好地描述了微观世界中基本粒子的性质,是目前粒子物理最成功的理论,但实验上也存在一些其无法解释的现象。为了探索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粒子物理学家开始寻找在标准模型下禁戒或被严重压低的物理过程。任何实验上可观测到的轻子味破缺(LFV)过程均预示了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的存在,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发现新物理的黄金测量道之一。

北京谱仪III实验中J/Ψ粒子衰变到电子和缪子的轻子味破缺过程示意图

最近,物理学院尤郑昀教授团队通过研究北京谱仪BESIII实验数据,在粲夸克偶素J/Ψ的衰变中寻找轻子味破缺过程。BESIII实验是运行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II上的一台大型通用谱仪,采集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阈值处粲偶素数据样本。BESIII合作组由来自世界上17个国家80余所科研机构的500多名科学家组成。大统计量的J/Ψ数据带来了深入探索轻子味破缺衰变的机会。基于约90亿个J/Ψ事例,通过事例筛选和本底分析,BESIII合作组对LFV衰变过程J/Ψ→eμ的分支比进行了搜寻。由于没有发现显著超出本底水平的信号,该分支比上限在90%置信度下设为B(J/Ψ→eμ)<4.5×10^-9

J/Ψ衰变到电子缪子的分支比上限测量

与之前最精确的测量结果相比,该上限测量的精度进一步提高了超过30倍,是目前重夸克系统中对轻子味破缺搜寻世界上最精确的结果。同时,分支比测量精度首次进入10^-9量级,也是北京谱仪实验目前取得的最精确分支比上限结果,显示了BESIII实验在粒子物理强度前沿的高精度测量能力。相关研究成果以“Search for the lepton flavor violating decay J/Ψ→eμ”为题,于20221118日在物理学高水平期刊《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英文版(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SCPMA)在线发表,刊号为Sci. China-Phys. Mech. Astron. 66, 221011 (2023)

来源:中山大学物理学院

“物院新闻 |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尤郑昀教授团队在BESIII实验寻找带电轻子味破缺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0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翟文涛教授团队在超结构泡沫传感器取得新进展

柔性压阻型传感器在电子皮肤、健康监测和运动检测等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价值。通常认为,压阻型传感器的压力灵敏度与传感元件孔壁之间的接触数量和导电通路的形成密切相关。然而,传统压阻型传感器通常表现为正的泊松比特性,即在纵向压缩时发生横向膨胀。由横向膨胀引起的孔壁面外弯曲行为会导致两个孔壁之间的间距增加。于是,传感器在单轴压缩时产生的压力灵敏度被横向膨胀所抵消,这严重削弱了它的灵敏度。

超结构泡沫传感器的负泊松比特性及其工作机制

有鉴于此,翟文涛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双向汇聚定向冷冻铸造技术,以实现对泡沫内部的拉胀结构的可控构筑。与传统定向冷冻和随机冷冻技术不同,这种新型的设计策略能够实现孔型和孔的方向的精确控制,从而赋予合成泡沫特殊的机械性能。所构筑的泡沫表现出反常识的现象,因为其在受到纵向压缩时在发生横向收缩变形。与传统结构相比,这种具有负泊松比的超结构材料的横向收缩引发孔壁的面内弯曲,从而增加壁对壁接触点的数量和导电通路的形成,有利于强化传感器的灵敏度和传感可靠性。此外,负泊松比效应显著强化了传感器的机械弹性和耐压性,使其在大应变反复压缩的情况下也展现出优异的传感稳定性。由其集成的传感器可实现对压力分布和运动员的步态的监测。由于超结构泡沫的负泊松比效应主要来源于合成的微结构而不是材料的成分,这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技术可以被用于设计和构建基于多样的构建单元的超结构材料以满足各种用途的需要。相关研究以题为Ambilateral convergent directional freeze casting meta-structured foams with a negative Poissons ratio for high-performance piezoresistive sensors”的文章发表在CEJ上。

来源: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翟文涛教授团队在超结构泡沫传感器取得新进展”

05

大气科学学院杜宇教授团队海岸降水日变化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近日,大气科学学院杜宇教授团队揭示了全球海岸降水日变化离岸传播的特征及其机制,并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A global survey of diurnal offshore propagation of rainfall”的论文。大气科学学院博士生方俊颖为唯一第一作者,杜宇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

杜宇教授团队基于前期华东和华南海岸降水日变化传播工作(Du and Rotuuno, 2015; 2018, JAS),将视角拓宽至全球,探究了全球海岸降水日变化离岸传播的异同。全球海岸普遍存在降水日变化的离岸传播(78%),并对全球近海降水量起主要贡献(59%)。

研究发现有利于离岸传播发生的主要条件是:较低的纬度、充足的水汽、离岸背景风或较小的向岸背景风。当上述三个条件齐备,离岸传播发生的概率高达90%。同时该研究还揭示了海陆热力差异激发的重力波、密度流(冷池和陆风)、背景风场在不同条件下对全球离岸传播的相对贡献。在水汽充足的热带海岸,离岸传播由重力波主导;在纬度较高的海岸,离岸传播由背景风场的平流作用主导。当密度流足够强,其与重力波的“接力”作用可导致两段离岸传播——近岸段传播速度较慢,由密度流主导;而远岸段传播速度较快,由重力波主导。

全球海岸降水日变化离岸传播的概念模型

总的来说,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对全球海岸强降水天气的科学认识,还可用于数值模式的检验和改进,提升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水平。尤其是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有利于更全面地评估全球海岸的脆弱性。

来源: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科研动态 | 杜宇教授团队海岸降水日变化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06

肿瘤防治中心刘卓炜团队揭示膀胱癌干性和化疗抵抗新机制

2022121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卓炜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肿瘤学期刊《癌细胞》(Cancer Cell)上发表题为:“干扰素调控依赖的SLC14A1+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通过WNT5A促进膀胱癌干性”的文章。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卓炜教授,梁晓雨博士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殷建华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梓坤博士研究生,李向东副主任医师,毛苡泽主治医师,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魏晨博士研究生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苏士成教授的友好指导。该研究在膀胱癌组织中首次鉴定出一类高表达尿素转运子(SLC14A1)的成纤维细胞新亚群,证实了干扰素信号可以诱导这一亚群的分化,并通过分泌WNT5A活化肿瘤细胞β-catenin蛋白及其下游通路,从而增强肿瘤干性和介导化疗抵抗。

研究机制示意图

刘卓炜团队通过单细胞测序对膀胱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进行了无监督聚类,鉴定了一类SLC14A1高表达的成纤维细胞新亚群,并发现该亚群的富集与膀胱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和化疗抵抗相关。

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恶性肿瘤成纤维细胞亚群的多样性及其功能的差异性,论证了干扰素信号在促进免疫活化和介导肿瘤进展的两面性,对于开发靶向成纤维细胞的新型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该研究为改善中、晚期膀胱癌患者的化疗疗效和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膀胱癌精准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来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转自:“中大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