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韩双淼 谢静|学术擂台赛:学术职业研究的整合性概念体系与案例阐释

2024/1/29 16:36:49  阅读:35 发布者:

摘 要:学术职业研究面临着系统性不足和制度决定论的困境。“学术擂台赛”概念体系描绘了国家、高校和教师在“擂台搭建-擂台准入-攻守行为-擂台进阶”过程中的认知与行为,强调具有能动性的行动者和外部制度的互动博弈,并通过情境效应机制、行动生成机制和能动转换机制形成了行动-结构间的动态关系。基于学术发表案例阐释学术擂台赛的概念体系,深入剖析学术发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过程。学术擂台赛的概念体系为理解和解释学术身份、学术行为、学术地位和学术职业分层的形成与机制提供了理论图式,有助于在更长的时间尺度和更大的空间尺度上考察学术职业的演进变迁,探索其发展的内在动力与规律。

关键词:学术擂台赛;学术职业;学术制度;大学教师;学术发表

一、问题的提出

在科技升格为影响人类文明进步、民族国家兴衰的核心竞争力的时代,学术职业发展不仅关乎大学教师职业使命的履行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更承载着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希冀,以及科技创新提升全人类福祉的愿景。近年来,学术职业研究由关注学术职业的产生及其意涵逐步转向探究全球与本土情境下学术职业的运行机制。新管理主义思潮下问责制的引入和学术资本主义的兴起,导致学术职业形成了注重绩效、竞争和控制的新秩序,在我国具象为高校教师人事制度、绩效制度和学术评价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的持续推进。这一本土情境助推了我国学术产量的高速增长,但也导致学术职业产生了重科研轻教学、学术不端行为增多、教师心理压力较大等现实难题。既有研究多基于“制度影响认知-认知指导行为-行为决定结果”的单线性逻辑展开研究。如近40年来,受新公共管理主义的影响,政府愈发重视以绩效考核为代表的问责机制来激发高校活力;构建于管理主义和专业主义矛盾张力之中的学术身份内蕴专业身份、职业身份、个体身份和关系身份四重子身份,子身份作为认知图式通过信息机制和注意力机制影响大学教师的学术行为;差异化的学术行为导致不同的学术产出,使得大学教师在声誉、收入、权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且处于学术地位阶层结构中的不同位置,即学术职业分层。然而,上述研究主题分散、视角多元且缺乏共同的知识基础。

有学者借用中国官员“晋升锦标赛”的概念,提出学术锦标赛制,部分地打开了学术职业运行的动力机制,但存在一定局限。首先,锦标赛制中的高校、学术共同体与大学教师被视为制度意义的被动承载者,忽视了中观组织与微观个体自主行动的空间。现实中高校、学术共同体与大学教师并非国家政策的完全遵从者,而是具有能动性的行动者。行动者通过具体的、切实可观测的行为,建构社会现实并影响结构,结构又进一步塑造行动者的认知框架和行动图式。其次,锦标赛制主要聚焦学术行为,未能建立学术身份构建、学术行为选择、学术地位获致、学术职业分层之间的系统性联系,也因之无法构建不同研究议题和视角对话的空间与平台。最后,学术锦标赛制未能提出研究、解释和理解学术职业的通用性关键概念与要素结构,导致该分析框架在“概念化-操作化”的连续体上滑向前者,研究中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抓手。增强理论的可操作性需要回归至行动者的实践之中,推动以行动为基点的实践和以认知为基点的意义之间的递归式对话(recursive dialogue)。

学术职业研究亟需构建系统性、整合性的概念体系,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图式与分析框架。本研究结合微观个体、中观组织和宏观情境的立体视角,在现实临摹和深度剖析的基础上,围绕大学的教师认知与行为构建学术擂台赛概念体系,并通过学术发表的案例研究对该概念体系进行阐释与说明。学术擂台赛突破制度决定论的视角,旨在揭示行动-结构,能动-制度间互为建构的关系,为理解和解释学术身份构建、学术行为选择、学术地位获致和学术职业分层提供整合性的分析工具,也为国家、高校、学术共同体与大学教师协同推动学术运行机制优化提供行动框架。

二、学术擂台赛:一个整合性的概念体系

笔者曾以学术擂台赛作为分析框架展开经验研究,但尚未对此概念体系进行细致化的深入阐释,且论述重点集中在学术身份的概念重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学术擂台赛的概念体系进行系统说明,(见图1)提出学术擂台赛每阶段所涉及核心要素的分析性概念,从而为学术职业研究提供可比较的、通用性的语言,并结合学术身份、学术行为、学术地位、学术制度等核心概念,深入探究学术职业发展的因果机制。

(一)学术擂台赛的四个阶段

以学术擂台赛隐喻大学教师学术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及其所处学术场域,不仅刻画出了学术职业内生的竞争性和相对的公平性,而且投射出以社会建制而存在的现代学术系统层层分级的结构特征。一方面,科学发现优先权的唯一性和科研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竞争成为学术职业中的常态存在,促使大学教师持续参与“打擂”以争取资源,且这一竞争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学术职业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环环相扣的擂台赛与层层分级的学术职业结构呼应,两者都强调前一阶段的发展结果是后一阶段的发展基础。尽管学术擂台赛概念体系构建于学术界的竞争属性之上,但其并不排斥学术合作,而是将学术合作作为学者提升学术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通过有组织科研的方式参与学术竞争。

研究将学术擂台赛分为“擂台搭建-擂台准入-攻守行为-擂台进阶”四个阶段。

1. 第一阶段:擂台搭建。擂台搭建阶段聚焦于“谁搭建了怎样的擂台”,即学术擂台的搭建主体和规则设置。该阶段的核心概念包括擂台搭建主体、擂台规则设置和学术场域。

搭建主体包括国家、院校和学术共同体,其将学术擂台作为学术治理的途径。如国家(中央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术共同体主要依托学术荣誉等级系统搭建学术擂台赛,前者设置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称号、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后者设置了诺贝尔科学奖、菲尔茨奖、普莱斯奖等。院校常依托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和聘期考核等事件搭建学术擂台赛。

学术擂台赛的规则具象为学术评价制度,主要由国家、院校和学术共同体在咨询学术精英的基础上,通过出台政策文件对大学教师的编制和岗位设置、聘任程序和条件、学术头衔评比规则等作出详细的规定。擂台搭建主体对于学者及其学术成果的评价既依据成果数量、引用率、期刊级别等量化指标,又依赖于同行评议等定性手段。由于定性评价指标内涵模糊且实施过程复杂,我国学术评价方式多倚重量化的绩效考核。近些年,随着我国学术生产力的提升和学术自主性的增强,学术评价在价值导向和指标设计上均呈现由数量到质量,由国际标准到中国特色的转变。然而,当下我国学术评价中“科研至上”现象严重,表现为职称评聘中教学仅作为基本门槛和软性参考而处于边缘地位,因而实践中上述主体的规则设置主要聚焦于科研评价。

上述主体及其设置的规则所构建的学术场域中,竞争性的制度安排得以实现并制约行动者的身份构建与行为选择。学术擂台赛勾勒的学术场域将大学教师个体、高校组织、学术共同体,以及国家制度和社会环境置于同一空间之中,打破了社会结构和个体能动的二元对立,充分彰显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的现实。

2. 第二阶段:擂台准入。擂台准入阶段聚焦于“大学教师为何参与打擂台和如何获得打擂台的资格,并在其中初步形成学术身份”。该阶段的核心概念包括学术动机、聘任轨道和初步形成的学术身份。

大学教师的学术动机驱使个体持续不断投入学术生产,其既受外部学术制度和社会期待的激励,也源自内在学术志趣的感召。差异化的学术动机导致大学教师对学术擂台赛不同的情境识读和关注焦点,继而引发不同的身份认知和行为选择。

不同聘任方式使大学教师处于不同的人事管理体系并面临不同的组织情境,集中体现在其差异化的晋升考核标准和职业稳定性。如我国于21世纪初启动了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但绝大多数研究型大学均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即高校内部存在新旧两种人事管理体系——常规体系和预聘长聘体系。被纳入常规体系的教师在入职时就获得了事业编制与高度职业稳定性,而被纳入预聘长聘体系的教师需要经过六年左右的预聘期并通过较为严苛的长聘考核才能获得终身教职。

不同的学术动机和聘任轨道影响大学教师关于学术评价制度和学术场域的认知,促使其形成关于职业权责与自我的差异化认知(即学术身份)。同时,大学教师在竞聘学术岗位前经过长达数年的学术训练,积累了本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并构建了以学缘为基础的学术人际网络,这些不仅帮助他们初步形成专业身份和关系身份,也将在其未来的学术打擂中持续发挥作用。就此而言,教师在擂台准入环节确定的聘任轨道和初步形成的学术身份会影响其在后续擂台上的攻守行为。

3. 第三阶段:攻守行为。擂台上的攻守行为聚焦于“大学教师如何在擂台上行动及其心理体验”的过程。该阶段的核心概念包括学术行为、职业意义和学术身份。

大学教师在学术擂台赛上的“攻与守”集中体现在他们对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学术行为的差异化投入及对其回报的期待。如部分大学教师将精力主要投入科研而相对淡化教学,部分大学教师则将精力主要投入教学而相对淡化高校行政管理;部分大学教师在科研中倾向选择具有较强创新性的交叉学科议题,部分大学教师则青睐本学科领域的经典议题。上述学术行为的选择既受学术身份认同和学术制度变革的影响,还受共处同一学术擂台赛中的他人学术行为的影响,折射出学术职业内生的竞争性。

学术行为本质上是大学教师基于学术身份与学术环境互动的表征,在此过程中大学教师形成学术职业的意义构建。当大学教师的学术身份认知与其对学术职业的意义理解趋于一致时,他们关注并执行与其身份认同相契合的行为标准以实现学术身份的自我验证;反之,他们可能因学术身份无法得到验证而调整身份认知。

4. 第四阶段:擂台进阶。擂台进阶阶段聚焦于“大学教师如何经由学术评价获得认可及对其后职业生涯的影响”。该阶段的核心概念包括学术评价、学术地位和学术职业分层。

擂台赛结果的裁决过程反映了学者如何经由评价获得认可,这主要是通过学术评价制度的具体运行而实现。结果的裁决包括国家和院校的行政领导主导的绩效问责评价,以及学术共同体中学术精英主导的同行评议。因此,学术擂台的获胜规则中融合了学术因素和非学术因素。

学术擂台的进阶成功或失败导致大学教师的学术地位发生改变,在个人层面外显为职称、学衔的提升或停滞,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薪资待遇、学术声誉,乃至学术话语权的调整,这又构成了个体职业发展的新情境。在集体层面,这导致学术系统因教师职称、岗位和学衔等的调整而形成多种形式的学术职业分层和宽窄不一的学术职业阶梯。

(二)学术擂台赛的机制

学术擂台赛的概念体系以学术擂台赛的隐喻为核心,包含静态视角下学术职业所面临的微观、中观和宏观要素,和动态视角下要素互动所构建的职业发展过程及其作用机制,力求在涵盖关键要素的基础上简化分析。该概念体系反映了大学教师的认知和行为两个层面的动态循环,即学术身份认同影响学术行为选择,学术行为选择导致学术地位变化,学术地位变化又引发学术职业分层的重建,而新的学术职业分层又再作用于大学教师的认知与行为。就此而言,学术擂台赛概念体系有助于在微观基础之上探究学术职业发展的因果机制,即解释宏观情境如何影响行动者的情境效应机制、描述行动者如何生成特定行为的行动生成机制,以及具有能动性的行动者如何反作用于宏观环境的能动转换机制。

理解情境效应机制的关键在于界定行动者和学术系统运行规则。行动者既包含作为学术擂台的搭建主体而存在的国家、院校、学术共同体这类集体行动者,也有以不同聘任方式参与学术擂台赛的大学教师这类个体行动者,其中后者是核心行动者。中观层面的学术系统运行规则包括规章制度等正式规则与默会知识等非正式规则,其受学术治理体系的影响明显,表现为政府简政放权和高校自主权不断扩大,“科层-熟人”混合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下同行评议和绩效问责评价间互动,以及学术因素与非学术因素间博弈。个体行动者受集体及其塑造的学术系统运行规则的影响生成学术身份并优化行为选择。

行动生成机制聚焦于个体行动者的学术动机及其行为选择。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对政府资源的高度依赖和竞争性资源供给方式导致大学教师通常选择对照学术评价制度来规划攻守行为;另一方面,大学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结构的制约形成对照,即其基于学术动机、学术能力和个性禀赋等获取擂台赛中的自主行动空间,进而推动学术职业发展。这一自主行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处于相似制度环境中的大学教师会生成差异化的身份认知与行为选择。

能动转换机制描述了具有能动性的行动者对宏观情境的调整与重塑作用,而结构的重塑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或限制了行动者的能动性。擂台进阶在微观层面表现为大学教师个体学术身份和学术地位的改变,进而引发中观层面学术职业分层的调整,并导致宏观学术制度和学术生态的变迁。如当大学教师重视职业身份且注重通过学术发表来竞争职称时,学术职业分层可能形成高级职称或岗位为主和中级职称或岗位为辅的丁字形结构,继而强化“不发表就出局”的学术生态。

情境效应机制、行动生成机制和能动转换机制是一种动态互构关系,通过行动-结构的博弈来构建动态平衡,并基于彼此间的互补来减少机制失灵的现象。在行动-结构的博弈过程中,宏观结构并非直接作用于微观行动者,而是通过中观层面的组织建立联系,如宏观学术制度通过高校在地化意义构建生成差异化的制度意义并影响大学教师的认知与行为。

三、案例分析:学术擂台赛中的学术发表

(一)案例说明

本研究以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学术发表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具体阐释并检验学术擂台赛的概念体系。选择学术发表为案例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首先,学术发表是现代科学的必要环节,在学术职业的诸多事务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且今日之学术发表因制度推崇而面临新问题,能在很大程度上表征学术职业发展的新情境;其次,学术发表的本质是对学术成果的评价,其不仅与大学教师个体的学术身份构建、学术行为选择和学术地位获致等联系紧密,而且将高校聘任制改革、学术评价制度变迁等高等教育改革情境,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等高等教育强国战略串联起来;最后,既有学术发表的研究多通过定量研究方法探究性别、年龄、院校类型等影响因素,缺乏对其过程的深度挖掘。因此,对该案例的深入探究不仅有助于通过经验研究检验学术擂台赛的概念体系,也有助于以全新视角探明学术发表的多元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过程。

在确保受访者知情和自愿参与等伦理道德的前提下,本研究通过目的性抽样和滚雪球式抽样对44名研究型大学教师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以收集数据,其中常规体系教师(A1-A22)和预聘长聘体系教师(B1-B22)各占一半。(见表1)访谈的主要内容为学术发表的相关经历,包括持作者身份的大学教师参与学术发表的动机和行为,持评审专家身份的大学教师进行学术评价的过程等。同时,收集学术发表相关新闻报道、学术评价相关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等文本资料。在对数据进行精细阅读和初步整理的基础上展开编码,采用情境分析法进行数据归类和分析,即将数据放置学术发表擂台赛情境之中,按照学术发表的时序对相关行动者和事件进行描述性的分析,再将分析内容浓缩整合为一个具有情境的整体,且保证该整体各部分之间具有时空、意义和结构上的关联性。

(二)学术发表擂台赛

1. 多元主体共同搭建学术发表擂台赛。学术发表擂台赛的搭建主体包括国家、学术共同体和高校。科学的开放本质和公有性质要求知识创新经由学术发表从实验室走向学术界,即科研并非个体行为而是公之于众的集体行为,新知识的价值通过公开发表获得承认并成为科学领域的公共知识。正如A-13所言,“发表是私人知识公有化的过程”,“(我)从学科知识中汲取养分,再经过研究产生私人知识,私人知识在发表后成为新的学科知识”。基于学术发表对知识价值和学者学术能力的“鉴定”功能,其成为大学教师通过科研成果与外界互动以获得公共领域认可的必经途径,以及学术共同体维护学术自治的重要武器。

具体而言,学术共同体主要依托学会主办期刊或出版社,但大部分学会缺乏稳定的物质资源,导致不少学会主办的期刊或出版社由高校或科研院所承办。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期刊中,学会为第一主办单位的期刊约占70%,但其中约2/3的期刊由高校或科研院所承办。高校在为学术出版投入资源的同时,也通过选题推荐、栏目设置等引导大学教师的学术发表行为。同时,随着基于绩效的市场竞争规则与回应问责的评估思维嵌入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国家通过资源配置的方式,调节高校的学术出版价值和行为,而后者又通过薪资待遇、职称晋升等方式引导大学教师产生适切的学术发表行为。学术发表的“公共能见”性使得国家、高校与学术共同体依靠学术出版物的社会影响构建超机构、超地域的声望与认可,继而提升国家、高校与学术共同体的综合竞争力和资源获取能力。不少受访教师认为学术发表压力过大是全球大学教师共同面临的现状,“科技与知识支撑国家实力,国家必然希望大学教师有更多的学术产出”(B-8)。

概言之,搭建学术发表擂台赛不仅是学术共同体进行知识生产的关键环节和维护学术自治的主要途径,也是国家与高校进行学术治理的重要手段,承载了不同行动者的多元目标诉求。正是在国家-高校-学术共同体的默会共谋下,学术发表被纳入制度轨道,并被赋予学术价值符号之外的社会性意涵。

2. 为认可而斗争是大学教师参与学术发表擂台赛的动因。发表意味着学者的学术成果和学术能力获得了“认可”,对“认可”的追求正是大学教师参与学术发表擂台赛的直接动因。由于学术发表擂台赛存在多元搭建主体,认可同时来源于学术共同体和体制性权威两方面。

一方面,大学教师通过学术共同体的认可将私人知识融入公认的学科知识谱系,在更大范围内传播个人学术成果并服务公众。作为高自律性的群体,即使大学教师身处外在结构制约较弱的情境,他们依然希望通过学术发表来推动学术进步,这也是学术职业内生性竞争的体现。例如,文科资深教授A-18认为学术发表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你)对学术有兴趣就会去思考,有思考就会产生自己的观点,想去与同行交流,那自然就会有学术发表”。这一过程中,大学教师个体的学术能力也得到学术共同体的认可与接纳,从而构建起以知识为基础的专业身份。因此,大学教师普遍希望通过发表数量更多和期刊级别更高的学术论文来证明成果的学术质量和个人的学术能力达到了学术共同体的标准。

另一方面,大学教师受体制性权威认可的驱动,希望向国家和高校证明自己具有体制内生存的合法性,表现为不少大学教师通过回应与满足体制考核的要求来争取发展资源、薪酬待遇与声誉名望,并在学术擂台赛中实现进阶。受访大学教师认为学术发表意味着,“得到了留在学术界的机会”(B-20)、“获得基金的概率更大”(B-6)、“有助于拿到人才帽子”(B-13)、“获得待遇更高的教职岗位”(B-16)等。

同时,不同聘任方式的大学教师参与学术发表的动机和对其重视程度存在差异。例如,预聘长聘体系的教师更渴望通过学术发表来证明自己达到组织考核的要求且获得稳定的教职(即持续打擂的资格),而常规体系的大学教师通常面临较小的学术发表压力。

3. 大学教师在学术发表擂台赛上的攻守逻辑。大学教师的学术发表行为具象为攻守之术:“守”指合规逻辑下的保守性学术发表行为,即大学教师遵循学术共同体的惯例和范式,倾向通过提高研究的精深度以积累成果并争得认可;“攻”指效率逻辑下的创新性学术发表行为,即大学教师打破惯常的研究范式,通过产出具有开创性的学术成果争得更大范围和更持久的认可。

具体而言,当大学教师将科学发展视为一个累积的过程时,他们倾向于在学术发表擂台赛上采用强守弱攻的行为,表现为从本学科的经典议题、学术共同体关注的热点问题与期刊的重点选题方向上挖掘研究问题;基于收敛式思维过程,采用实验和测量等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研究结论;研究结论多发轫于学科传统知识,与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传统范式相契合,如对既有理论的修正或补充。以B-5为代表的不少青年教师倾向“遵循前人研究的路径”,认为“在这个基础上开拓创新,比较容易争得前辈的认可”。

当大学教师认为科学发展并非完全按照线性模式增长,而是一个颠覆既有理论的创新过程时,他们倾向于在学术发表擂台赛上采取强攻弱守的行为,表现为面向社会实践或从跨学科领域和交叉学科领域发掘研究问题;基于发散式思维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原学科范式,从多维度审思研究问题与数据并形成研究结论;研究结论通常是对原学科理论或方法的革新。如教育学科的A-16主张“跳出教育看教育”,从人工智能、社会科学等角度来研究教育学问题,“只有从别的学科来研究教育学问题才能产生新的认知”。

为何处于相同学术环境中的大学教师会形成不同的攻守之术?一方面,学科间差异化的知识属性造就了不同的知识生产方式、评价标准和学科文化,使得不同学科的大学教师形成带有学科色彩的发表偏好。如社会科学的知识界线模糊,学科交叉受到的限制较小,新旧理论间交替更新的难度较小,因而此类学科的大学教师常采用强攻弱守式学术发表行为;自然科学的知识壁垒深厚,此类学科的大学教师惯常在本学科经典理论基础上采用严谨的逻辑推演展开研究,呈现出强守弱攻的特征。数学学科的A-17说道,“自然科学的逻辑起点是一致的,特别是我所在的应用数学,知识基础非常坚实,我们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开展研究”。另一方面,由职业动机、性格特质、学术禀赋造就的个体行为偏好是导致不同攻守行为的关键原因,其不仅直接影响行动者的行为偏好,更通过作用于行动者对情境的认知来调节其行为选择。如高创造力的学者往往在其科研工作中具有持久的雄心、激情、锲而不舍的品质和冒险精神。曾获得多项国家级学术荣誉的A-7认为,“一般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有些自大,而这也是他们能取得突破性重大成果的原因之一”。

4. 学术因素与非学术因素共同影响下的学术发表过程。学术发表擂台的进阶环节集中体现为学术成果被公开发表或被拒绝发表,其间涉及学术因素与非学术因素的互动博弈。学术因素主要指学术成果的质量,如学术成果的前瞻性、优先性和创见性等。但这一评价过程也受评价者主观因素的干扰,如学术论文能否被发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行专家和期刊编辑的意见,前者以学术共同体的名义对学术成果的质量进行考察,后者拥有论文录用与否的最终决定权。同行专家和期刊编辑对论文质量的评价不仅受其个人学术水平和素养的影响,也受个人研究偏好的影响。评审专家的研究偏好既来自对特定领域研究价值和特定方法科学性的高度认同,也可能出于地位维护的需要而片面排斥与本人研究领域和方法差异较大,或具有较强创新性的研究。如不少受访者都提及创新性较强的论文反而难以发表,“原创性和前瞻性越强的文章,特别是理论原创性的文章,很难在高层次期刊上发表”(A-2)。

除了学术质量外,大学教师的岗位职级、所在机构的声誉和人情关系等非学术因素都会影响学术论文的评审过程和结果。一方面,评审专家和期刊编辑受马太效应的影响,倾向于对具有学术头衔、拥有高级职称或在高层次大学工作的教师的学术论文给予高于其实际水平的评价,希望通过发表此类教师的学术论文来提高期刊在学术市场上的曝光度和被引用量;另一方面,部分评审专家和期刊编辑试图通过学术发表的审核权来进行人情互惠或利益交换。B-14以自己担任某期刊评审专家的经历举例,“虽然是匿名评审,但是圈子很小,我一般也能看得出来是谁的文章,万一我不给他通过,将来传出去对我也不好”。非学术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情境效应机制,特别是具有中国情境的人情关系在学术成果评价中的渗透。对此,科学知识社会学将其概括为“科学知识是社会性地制造出来的”,即对一项新成果的评价既受基于经验事实和逻辑程序而形成的认知特征的影响,又与学者的身份特征及学术权威等社会性因素密切相关。

5. 学术发表对大学教师和学术职业分层的影响。就大学教师个体而言,一方面,学术成果经由学术共同体的认可而得以发表,意味着个体遵守学术共同体成员共享的价值、文化和范式,为所在学科领域作出了知识贡献,进而促使其强化或调整专业身份和职业身份。刚参加工作不久的B-19认为,“通过学术发表才能让业内的同行有所耳闻,随着发表的越来越多,大家就会逐渐接纳我成为共同体的一分子,我自己的内心也会完成学术身份的建构”。另一方面,学术发表是大学教师向高校和学术共同体争取发展资源的重要“筹码”,即学术发表的数量和质量与大学教师的职级晋升、项目申获、荣誉评比等密切关联,甚至在擂台赛式竞争机制下,大学教师在学术发表擂台赛上的竞争结果直接影响其参与学术荣誉擂台赛、基金项目擂台赛和职称擂台赛的参赛资格。正如A-7所言“如果在学术发表上积累不够,那职业发展就会根基不牢”。

此外,学术发表是我国学术系统分层的重要依据,其通过造就大学教师的职称、岗位、薪酬、声望和权力等方面的差距,来构建等级阶梯式的职业分层结构。该结构中各学术阶层间的薪酬待遇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差距过大则可能导致阶层断裂。A-6回顾其经历时指出,“先是期刊分层、论文分层,再是教师分层、学校分层、学生分层,这存在阶层分裂和阶层固化的潜在危险性”。由此,具有能动性的行动者不同的学术行为引发学术职业分层的变迁,继而重塑学术制度与生态,即能动转换机制得以彰显。

(三)案例总结

2总结了前文构建的学术擂台赛的概念体系及其在学术发表案例中的体现。

一方面,通过将理论阐释与实证检验相结合,该案例表明,学术发表的过程是一个多元行动者共同参与、学术因素和非学术因素相互交织和多种机制动态耦合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术擂台赛概念体系的核心要素和运行机制。就此而言,学术擂台赛概念体系不仅拓展了学术职业研究的分析视角与理论深度,也为推动学术职业发展、提高组织效能从而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方案。

另一方面,学术发表擂台赛彰显了行动-结构间的协同互构关系,为这一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议题提供了基于学术职业视角的经验启示。尽管学术发表受客观政策驱动和学术体制化的影响,但大学教师在学术发表擂台赛中能够获取一定的自主行动空间,并基于多元化动机和所占有资本与外部要素进行互动博弈,且最终依托擂台赛比拼结果调整学术身份和改变学术地位。进而言之,学术擂台赛概念体系有助于洞察大学教师如何在制度之中开拓自主行动空间,进而为审视中观组织调整、宏观制度变迁与改革中的现实困境提供具有经验意义的理论解释。

四、结语

本研究提出“学术擂台赛”的概念体系,以“擂台搭建-擂台准入-攻守行为-擂台进阶”四阶段生动地描述并揭示了学术身份构建、学术行为选择、学术地位获致和学术职业分层的形成与机制,深入剖析情境效应机制、行动生成机制和能动转换机制有机整合的动态过程。

学术擂台赛的概念体系为后续学术职业相关理论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方向,也为其建立联系从而共同推动学术职业的研究提供了空间。该概念体系既沿袭新制度主义学派对于制度和结构的重视,又将行动者的能动性带回学术职业研究的中心,行动-结构之间的博弈平衡及其动力机制既符合吉登斯所倡导的以行动-结构二重性代替二元性的观点,也呼应了默顿等学者对于中层理论关切的呼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尺度和更大的空间尺度上考察学术职业的演进变迁,探索其发展的内在动力与规律,推动全球不同区域学术职业研究的对话,进而促进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知识创新,并为其他社会科学领域提供具有生命力的分析性概念。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以理论构建为主,学术发表的案例仅用于对理论框架的诠释说明,还不足以构成严谨的理论检验。后续将进一步收集典型案例以期开展更加全面的实证研究。同时,学术擂台赛贯穿于大学教师职业生涯的全程,未来有必要探究不同类型学术擂台赛间的相互影响和不同职业阶段学术擂台赛间的相互衔接,进而全面审视职业生涯中的连续性与变化性。

【韩双淼,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谢静,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4年第1

转自:“中国高教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