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基于逆向设计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3/12/28 16:24:06  阅读:54 发布者:

什么是逆向设计?

首先,先梳理一下逆向设计的理论学习,底层逻辑通了才能有效实践。

逆向设计最早是由美国学者 Wiggins McTighe1999)提出的以学习结果为目标的教学设计模型。

我国学者何晔和盛群力(2007)指出,逆向设计是先确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达到理解的目标,然后再考虑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学生确实掌握了学习内容,实现了理解。在这一基础上,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或教学活动来达到目标。

其做法是:

①首先确定预期的学习成果;

②然后考虑证明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的证据,即设计评价工具;

③最后再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和学习体验。

逆向设计要求教师先研究确定课程内容,分析学生需求,从而确定单元主题和单元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评价方式,确定评价标准;最后选定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指导方式,设计出整体、连贯、有效的教学活动。

逆向设计的意义:

①逆向设计能够确保教学活动与学习目标高度匹配,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完全以预期的学习成果为中心,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

②同时,逆向设计把评价设计提到教学活动之前,使整个评价过程嵌入教学过程中,成为真正诊断和驱动教学的工具。

③评价先行的逆向设计还重视问题在整个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通过问题构建起整个单元的框架,鼓励学生不断思考、积极探究,最终实现学生对学习深入持久的理解。

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

(一)确定单元主题与单元目标

单元主题是贯穿整个单元的主线,而单元目标又是整个单元学习的方向。单元主题与单元目标需要通过分析课标及学业标准、学情、教材等来确定。

Wiggins McTighe1999)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模板,即应从以下三个维度来确定单元目标:

1)学完本单元,学生将会获得哪些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知能;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思考哪些问题?预期的理解是什么?--意义建构(或理解目标);

3)学生学完这个单元,能够将所学内容自主运用到生活中去的能力。--学习迁移。

(二)确定单元评价方式

完成主题及单元目标的制定后,笔者据此确定单元的评价方式,有以下几类,分别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

1)单元实践性任务。单元实践性任务,也可以称为真实情景任务,是针对迁移目标的评价方式,即在整个单元开始之前,给学生一个能够真实参与的任务,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在完成这个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巩固语言。

2)针对理解目标的单元基本问题讨论。基本问题的讨论贯穿每节课,层层深入,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基本问题的不断思考,理解文章内容。

3)针对知能目标的评价,包括日常性观察,如课堂提问、讨论、作业、检测等。这些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日常教学完成。

4)单元自我评价表,这是对本单元实践性任务完成情况的自我评价。教师通过整理和分析单元自我评价表,可以全面了解学生整个单元的学习,以便调整和改进下阶段的教学计划。

(三)设计单元教学活动

1)设计单元教学计划

根据已经确定的单元主题、单元目标和评价方式,确定本单元的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每课时根据基本问题有对应的小主题;

2)设计单课时教学计划,需要包含主要活动和设计目的,例如:起始课(Starting lesson):

主要活动包括2个方面:

①教师引出主题后,带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与评价方式,布置实践性任务;用 PPT 的形式呈现本单元三个维度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学习本单元后的成果有基本预期;

②接着,呈现本单元的评价方式,特别是单元实践性任务,让学生知道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要完成的实践性任务。

设计这些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目标及实践性任务,明确自己两周的学习所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基于逆向设计的单元整体教学

反思与策略

逆向设计以终为始,评价设计以及教学活动均指向目标,评价优于活动设计,能够更好地保证目标达成,促进三者的一致性。

逆向设计的理念符合课程标准中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

同时,逆向设计实现了单元整体备课,即最先确定单元主题,再根据子主题进行教学,每一课的设计都有主题、有目标,最终的单元实践性任务也给了学生学习的支撑。

这就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促进了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及思维品质的形成,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学习,最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要求教师整体考虑单元教学内容,不可以孤立地看待每个单元中某课时甚至是某板块的教学内容,而应该从整体出发,将每个课时中的板块重新排列组合,使之符合每个单课时主题的教学内容。

转自:“明师俱乐部”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