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谢霄男:中华传统文化的界定、内核及价值

2023/12/26 17:30:35  阅读:44 发布者:

文章来源:《新疆社会科学》 2019年第5期;

作者简介:谢霄男,法学博士,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内容提要:文章从“什么不是文化”推导出“什么是文化”、从与现代文化的关联中讲清楚怎样认识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从文化创造的主体与内容层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界定;认为文化的内核是思想,传统文化的内核是经过历史沉淀、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和”;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锤炼人格、强化价值自觉、协调人际关系,助力民族发展、成就民族梦想,化解人类发展问题、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等价值。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和;文化范畴;文化内核;

习近平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1),是我们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归宿。本研究因循“什么是文化”“怎样认识传统文化”“如何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逻辑理路,厘析相关概念;依据“文化的内核是什么”“传统文化的内核是什么”“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是什么”的逻辑脉络,对文化内核抽丝剥茧;从对人类个体、民族发展以及全球治理等角度,分析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界定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2)守护好民族的“根”与“魂”需要讲清楚什么是文化,有必要阐明怎样认识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能够更为审慎地界定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文化

“什么是文化?”索解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先站在它的反面,也即“什么不是文化”进行思考。

1.未经人类创造的事物不是文化。从历史起源来看,文化是一个自然进化的过程。(3)但这一过程是因为有了人的参与而展开的,没有人类参与、全然是自然界赋予的事物,不能称其为文化。如喜马拉雅山脉、雅鲁藏布大峡谷、黄河、长江,等等,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事物,因而不属于文化范畴。可是,人类为征服喜马拉雅山发明的登山工具,为考察雅鲁藏布大峡谷而形成的科学成果,为歌咏黄河、长江而创作的诗歌,等等,均属于文化范畴。有没有人类的参与是判定一个事物是不是属于文化现象的重要标尺。有学者提出“文化就是人化”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4)

2.不能演进、无法传播的事物不是文化。自有人类以来,从空间上讲,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文化。从时间上讲,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只要有人类存在,文化活动就不会终止。文化具有属人性,但“有文化”的并不仅仅限于人类自身。有关专家指出,“人们在一些哺乳动物和鸟类中也观察到了文化现象”(5)。人类创造的文化能够穿越时间与空间在一定范围内传播;而一些哺乳动物和鸟类中尽管也存在文化现象,但它们却不具备传播能力。其奥秘在于人类拥有其他哺乳动物以及鸟类所不具有的工具——语言文字,这使文化的演进与传播成为可能。借助于此,人类能够将自身创造的文化代代相传。

了解了什么不是文化,我们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文化”的概念作如下界定:从广义上看,文化是由人类创造且具有传播属性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从狭义上看,文化是由人类创造且具有传播属性的精神成果。本研究从狭义的角度界定文化的概念。

()怎样认识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均不是单纯的时间概念,其更为主要的是一个性质判断。现代文化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为适应现代化本质要求而新产生的文化,其在国家社会生活中所占据的比重常常是衡量该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具体实践进程是不同的,其所呈现的特殊性与差异性无不深植于本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关系反思程度越深的国家,该国文化的成熟程度往往越高。(6)回归传统文化透视现代文化、通过现代文化反观传统文化,是在现代社会中不迷失方向、不切断民族精神血脉应具有的意识。

传统文化要获得创新性发展不能与现代文化相隔绝、相排斥,而要与之相融合、相贯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不是对立的两极。(7)传统文化绝不是现代文化发展的障碍,并不是说发展现代文化就一定要抛弃传统文化。二者不仅能够共存,而且应该相互为用。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可以站在现代文化的立场采取批判的方法;分析现代文化,我们同样应该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采取同样的方法。现代文化不是没有缺陷的,创造性转化了的传统文化可以济现代文化之贫;在推动现代文化更好服务于社会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推动传统文化在批判、反思、超越现代文化中获得创新性发展。因此,相互为用,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之道。

()如何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界定中华传统文化:第一,从文化创造的主体上讲,中华传统文化不是由哪一个民族创造的,而是由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成果。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是主体民族,各少数民族同样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中华各民族,分布上交错杂居,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8)我们应避免依据民族人数的多寡来判断其文化创造能力的强弱,而是“应当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9)。中华各民族是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各民族在共同历史背景、价值追求、精神家园基础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传统文化。也就是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二,从文化创造的内容上讲,中华传统文化是全方位的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品性。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所有的学问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10)鉴于依据此种标准确立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过于宏大,马一浮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应专指儒家的“六艺”(11);但据此而将儒家以外的文化排除在中华传统文化以外也不具有合理性。

我们可以从学术性和思想性两个方面概括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从学术性角度看,中华传统文化所涵盖的内容主要是子学、经学、玄学、道学、佛学、理学、朴学,等等。这样划分的依据是因循我国传统学术思想的历史进程:与子学相对应的历史阶段是先秦时期,与经学相对应的是两汉时期,与玄学相对应的是魏晋时期,与道学与佛学相对应的是南北朝时期,与理学相对应的是宋明时期,与朴学相对应的是清朝时期。从思想性角度看,主要是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之学以及唐宋以来的儒释道三家之学。(12)诸子百家之学与儒、释、道三家之学对塑造国人深层次的民族心理结构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是从思想性角度概括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

综上,中华传统文化可界定为:由中华各民族创造并传承的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传统文化,先秦诸子百家之学及其后的儒、释、道三家之学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

内核应具备两个基本特性:一个是深层次性,另一个是相对稳定性。文化的内核是思想,传统文化的内核是经过历史沉淀、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和”。

()文化的内核是什么

文化有层级之分。有学者将文化划分为表层文化与深层文化:表层文化由物质文化(如物质产品、建筑物、生产工具等)与制度文化(如风俗习惯、法律制度等)构成,深层文化指的是观念文化。(13)不同层级的文化之间存在映射关系,深层的观念文化会映射到表层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上。在文化系统中,最核心的内容是思想。“文化根本在思想。”(14)文化涵盖的内容范围非常广泛,但其最为核心的部分是思想。

从层级角度看,思想所处的层级最深。思想固有的内在性使得其必须通过体认才能被认识。深层以外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均有思想的投影:物质文化是人的思想借以发挥作用的外部表现;制度文化同样也有思想的投影。如一个国家施行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制定什么样的法律规范,体现和反映的是人民集体的思想意志。(15)

人的思想也会发生变化,但其能够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起到导向作用,如人们对物质的取舍、习惯的改变,等等,但这种变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是因为人的思想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16)一个民族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其一经形成就会对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结构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思想因应具有深层性与相对稳定性而能够在文化系统中发挥导向作用。因此,思想是文化的内核。

()传统文化的内核是什么

文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无论何人创造当下的文化都要从已有的思想材料中寻找资源。传统文化是创造当下文化的阶梯和垫脚石;离开传统文化,每一代人都创造新的文化,我们的社会将很难发展进步。对传统文化,我们要持有应然的敬意,只有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社会才能不断发展。传统文化是植根历史、具有鲜明特性的思想。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是由“传”和“统”两部分组成的:“传”指的是历史上形成的思想得以传承;“统”指的是思想得以传承的方式是一以贯之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代代相传、没有中断的思想是传统文化的内核,这一文化样态中的思想是以民族为载体得以传承、发展的。(17)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核,我们有必要对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特征加以解释。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这种特征并不是说其吸收的仅是本土的、本民族的思想,其也会融合外来的、其他民族的思想。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观是不同民族不断交流、吸收融合彼此思想文化的生动呈现。不同文化创造主体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使用的语言不会完全相同、所具有的民族心理结构不可能全然一致,这导致其思想表达的方式、方法会呈现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基本特点。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是什么

中华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能够保持发展的连贯性,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中华传统文化非但没有发生大的变异,反而能将外来文化或吸收或改造地消解,这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内在地具有一种“和”基因。(18)多民族、多元文化是我国一大特色。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保留差异、多样统一,具有极强的融摄力与消化力。中华传统文化不只是汉文化、也不仅是几种人数较多民族传统文化的简单拼凑,而是在历史长河中汉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长期交流交融、一体化发展的结果。历史上,汉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长期借鉴融合,不仅有益于汉文化吸收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助推汉文化持续壮大发展,也促使各少数民族文化获得长足进步,更促进了尚“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而各少数民族文化只有秉持尚“和”思想,“对多元文化吸收融合、兼收并蓄”,才能获得更好发展。(19)中华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步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质言之,汉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各少数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交融、一体化发展推动尚“和”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而尚“和”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又进一步推动汉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各民族文化间交流交融、一体化发展。尚“和”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奥秘所在。经过五千余年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在“和”基因的促动下,滋养的人口越来越多、嘉惠的疆域越来越广、包含的内蕴越来越丰富。(20)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华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是由“和”赋予的。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系统中层次最深、最具稳定性的思想内容,覆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做人、经营家庭、治理国家、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对外关系还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均贯穿着“和”思想。中华民族性格中内在地具有一种“和”基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做人追求“克明俊德”“心和则气和”;经营家庭推崇“家和万事兴”“以和为安”;治理国家向往“庶政惟和”“和衷共济”;处理人际关系强调“和气致祥”“以和为贵”;发展对外关系讲究“求同存异”“协和万邦”;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倡导“与天为一”“与天地合其德”。“和”对保持中华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国人生活乃至国民性格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和”为内在核心的。

三、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类个体的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重视人格锤炼、强调价值自觉、崇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知善去恶,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操守;要知善恶,就要不断锤炼自身的人格,提升道德境界。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前提是要能够“正心”。一个人只有明辨善恶、不断增强自身的正念,才能经营好家庭。我国历来强调家国一体,家是国的缩影,能够经营好家庭才可能治理好国家;能将国家治理好,整个天下也就能够太平了。中华传统文化特别重视道德自律,尤为强调主体价值自觉。我国古人倡导“问心无愧”“不自欺”,也就是“慎独”。人类个体有各种各样的欲望。“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如何节制欲念,我国古人给出的方案是行“义”。在“利”面前没有定力,甚至弃“义”逐“利”,就容易走上不归路。(21)以“义”节制私欲,不断增强主体价值自觉,有助于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马克思指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22)人要从事社会活动就不可避免地要处理人际关系。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并提出了诸多具有建设性的方案。孔子强调:“仁者,爱人。”此“仁爱”,不是仅爱一个人或一部分人,而是“泛爱众”,也即爱自己的“族类”。这种爱不是一种希望得到回报的有偿付出,而是一种无私高尚的人间大爱。对不把人当人看的不仁行为,孔子予以了挞伐。爱人既是一种付出,同时又是一种收获;付出的可以是体力、智力、情感亦或是金钱,收获的是“成我”“成人”。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类个体会受到特定环境的影响,施以仁爱的对象是有所区别的。孟子所讲的爱,是有差等的,会造成“别相恶,交相贼”的状况。为解决这一难题、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墨子提出要“兼爱”(23)。有血缘、姻缘、地缘、业缘关系的人,我们要施之以爱;对没有这些关系的人,我们同样要怀有一颗“周爱”之心。因此,中华传统文化对增强人类个体道德修养、化解人际关系冲突贡献了思想智慧。

()中华传统文化对民族发展的价值

文化有传统与现代之分。中华传统文化是由中华各民族创造并传承的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传统文化。“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其不仅对中华民族而且对世界其他民族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价值。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追寻民族梦想有一个先决条件——“活下去”。《国语》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一个民族如果搞唯我独尊的霸道、故意排斥他者、恶意制造矛盾与冲突,不仅对其他民族的生存构成威胁,其自身的发展也会面临挑战。“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不同民族平等相处、共同发展,实现不同民族梦想的联通,就不仅能够“活下去”而且还会“活得好”。因不同而互相戕害,会距离梦想的实现渐行渐远。儒家讲求“和而不同”,正是有了不同,才有了多元多彩的民族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同样可以美美与共、和平相处。

任何民族要发展、要成就自身梦想,均不能逾越现代化道路。可以说,现代化是民族获得发展、实现梦想的必由之路。传统文化是避免民族陷入现代化迷茫、出现文化认同危机的“抗体”。如果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丢掉了,其在现代化征程中就会失去文化认同,出现文化焦虑。(24)传统文化的“所指”古已有之;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其路向何方、意蕴何在,也即“能指”,却要经历一个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华传统文化在倡导统一性的同时,强调多样性。现代化潮流是人类发展的总趋势。荀子强调:“万物各得其和以生。”顺应现代化的历史潮流,各民族需要具有统一性。中华传统文化尽管强调各民族的统一性,但绝不反对、否定其道路选择的多样性。《国语》强调,“去和而取同,不继乃弃。”“同”与“和”在性质上是判然有别的。“同”拒绝差异性;“和”不仅能够容纳不同的事物,而且必须有差异。(25)如果各个民族在探寻现代化发展道路上都千篇一律,人类社会必然会了无生气。尊重不同民族自身的特性及其所选择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成就民族梦想的征程才会饱满多姿。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助力民族发展、成就民族梦想的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对全球治理的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植根于我国,但其适用范围及所展现的价值绝不限于我国。15世纪末到16世纪上半叶的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让人类认识到彼此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资本的扩张,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联系越来越紧密。但全球化的进程并不是没有任何阻碍的。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等让人类看到了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26)资本的扩张与技术的滥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威胁,让人类认识到了加强全球治理的必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推己及人、讲求礼乐之道、向往协和万邦、推崇天人合一。不同的国家与民族用爱自己的心彼此相爱、在交往中能够“讲信修睦”,就会减少不必要的国际纠纷与矛盾。孔子在《曲礼》中指出,“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推动全球治理同样不能忽视“礼”的重要性。不同国家与民族出现利益分歧,要能够在维护领土与主权的基础上互相让步。《礼记·乐记》称,“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施“让”不能不讲原则、没有底线,其必须以公平、公正、互利为基础。在国际交往中,不公平的分配、一味求同的退让,使不同国家很难和平发展。为了“和合万国”、实现“万国咸宁”,《尚书》提出“协和万邦”。以霸道作风力图主宰他国命运,甚至不惜诉诸武力,世界将会动荡不安。“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是国家和睦共处的大道。不同国家秉持“协和”精神、以国际社会认可的“礼”作为不同国家交往的行为准则,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新的经济、政治、文化治理体系。

资本的扩张与技术的滥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导致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在自然界面前,资本露出了贪婪的本性,科技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愈益凸显。中华传统文化推崇“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从自然界获得资源要顺应“天道”,控制人欲。在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作用下,将人作为主体、自然界作为客体,人为地制造二者的对立,必将陷入人类中心主义的窠臼。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敬天惜物、改变人与自然绝对对立的思想有助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不仅指自然生态环境,还指人文生态环境。有学者认为智能机器大大超越人类智慧,人工智能会改变人文景观。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兴起,其最终会服务于人类还是取代人类、它究竟是我们的敌人还是朋友?(27)这些均是全球生态治理不能回避的问题。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执两用中”“过犹不及”,做任何事情都须掌握分寸,将技术运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技术受资本裹挟。从中华传统文化汲取智慧有助于提升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因此,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化解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进而建立并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转自:“再建巴别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