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图书资讯丨西南近代建筑风格演变

2023/9/11 14:09:06  阅读:48 发布者:

中国近代建筑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学界对此研究的视角和内容更为全面,但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城市和地区,对身处内陆的西南近代建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不足,还缺乏全景式研究,缺少对建筑演变动因的深入分析。

因与周边区域之间被崇山峻岭阻隔,形成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西南地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与关联性,使得将其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成为可能。由于社会发展进程的独特性,西南近代建筑的演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由始至终延续继承了地域风土建筑特征,并在对外来建筑样式不断“被动融合”与“主动涵化”中,最终形成了本土化的风格。

研究西南近代建筑的建造年代、建造者、使用者,并以建筑风格演变作为切入口,将建筑材料、建造技术和文化观念作为关联因素,探讨建筑风格的产生背景、演变动因与传播路径等,这些是本书的主要关注点。作为“中国建筑的现代转型”这一主题的组成部分,西南近代建筑研究是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重要增补,是近代时期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西南近代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补充。

本书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近现代建筑为线索,搜集和整理了西南地区现存的大部分重要近代建筑的相关资料,重点包括教会建筑、公馆洋房、商业金融建筑、教育建筑、工业建筑和军事设施等。大量一手的近代建筑案例资料可为今后的调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索引,为西南近代建筑保护提供支撑。

侯实,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讲师、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城乡遗产研究室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成员,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及建筑学学士。研究领域包括近代建筑史、建筑遗产保护等,长期从事城乡遗产保护方法与实践探索,荣获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上海市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两次)。

城乡建成遗产研究与保护丛书

  序(节选)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常青

国际文化遗产语境中的“建成遗产”(built heritage)一词,泛指历史环境中以建造方式形成的文化遗产,其外延大于“建筑遗产”(architectural heritage),可包括历史建筑、历史聚落及其他人为历史景观。

追溯起来,我国近代以来在该领域的系统性研究工作,应肇始于1930年由朱启钤先生发起成立的中国营造学社,曾是梁思成、刘敦桢二位学界巨擘开创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斗转星移八十余载,梁思成先生当年所叹“逆潮流”的遗产保护事业,于今已不可同日而语。由高速全球化和城市化所推动的城乡巨变,竟产生了未能预料的反力作用,使遗产保护俨然成了社会潮流。这恰恰是因为大量的建设性破坏,反使幸存的建成遗产成了物稀为贵的珍惜对象,不仅在专业研究及应用领域,而且在全社会都形成了保护、利用建成遗产的价值共识和风尚走向。但是这些倚重遗产的行动要真正取得成功,就要首先从遗产所在地的实际出发,在批判地汲取国际前沿领域先进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专题研究。唯此方有可能在建成遗产的保护与再生方面大有作为。而实际上,迄今这方面提升和推进的空间依然很大。

与此同时,历史环境中各式各样对建成遗产的更新改造,不少都缺乏应有的价值判断和规范管控,以致不少地方为了弥补观光资源的不足,遂竞相做旧造假,以伪劣的赝品和编造的历史来冒充建成遗产,这类现象多年来不断呈现泛滥之势。对此该如何管控和纠正,也已成为城乡建成遗产研究与实践领域所面临的棘手挑战。

西

南近代建筑风格演变

  

中国近代是一个大转型的时代,正如李鸿章所说“三千余年一大变局”和陈寅恪所说“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而建筑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变化最重要的物化载体之一,透过西南近代建筑风格的演变,可以窥见思想、观念、制度等各种变化。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中国东南沿海和沿长江的诸多城市陆续开埠,划定的租界区仿照西方建立起近代城市与建筑管理制度,发展工业和城市公共事业,兴办建筑师事务所和营造厂,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建造技术和施工设备,逐渐建立起繁华的近代都市。

而西南地区的川滇黔三省地处内陆,在近代转型过程中有着较为独特的历史进程,开埠晚,租界不发达,长期的军阀混战导致工业、经济发展滞后,近代城市和建筑行业转型较沿海沿江地区缓慢。也正因如此,在西南广袤的城乡才留下了独具特色、类型丰富,既受外来影响又带有本土风貌特征的近代建筑群。这一外来建筑样式的本土化进程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涵化过程,对研究中国内陆地区的建筑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本书对西南近代城市与建筑发展历程进行了综述,分别以西南近代城市开埠(1889年)、辛亥革命爆发(1911年)、军阀战争结束(1933年)、抗战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1946 年)作为时间节点,将西南近代建筑的发展为成5个时期:萌芽期、转变期、发展期、繁荣期和衰退期。

其次,本书用4个章节对不同时期的西南近代建筑风格演变进行了论述,以外来文化影响下建筑风格的本土化转变为主要视角,研究不同建筑风格的源起与演变的过程,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11840年至1888年是西南近代建筑的萌芽期。最早的外来样式出现在天主教建筑中,禁教时期的天主教堂被动采用本土民居样式,19世纪中叶出现将西式修院与中式合院结合的庭院式本土修院形式;以木构架为主的教堂将入口从中式民居的正面逐渐转向山面,室内空间仿照巴西利卡三廊式布局,并将主立面设计成中式牌楼大门的样式,形成与西方教堂近似的室内空间与立面构图。

21889年至1910年是西南近代建筑的转变期。因重庆开埠而传入了外廊式风格,因滇南开埠而传入法式洋房风格;19世纪下半叶教案频发,天主教会利用教案赔款重建了规模更大的教堂和修院,演化出几种新的中西融合的平面类型,立面则流行中式砖石牌楼、木构牌楼式,以及简化的巴洛克风格、罗马风风格、哥特式风格;基督教会在教会医院建筑中最早采用了西式新古典主义风格,在教会学校建筑中最早采用了中国民族形式。

31911年至1933年是西南近代建筑的发展期。辛亥革命后设立的政府机关,创办的新式中小学校等大多沿用了清末象征“新政”的巴洛克风格大门或门头,继而影响到川黔地区军阀、士绅庄园的门头样式;外廊式风格在传播过程中,受传统建筑“间架”逻辑的影响,发展出一种本土化外廊式风格;法式洋房在传播过程中,同样与风土民居融合,发展出一种本土化洋房建筑;军阀主导新建或改建的骑楼街、商业街形成了“拼贴”西式街面的时髦样式;这一时期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数量不多,多受制于建筑材料和技术而部分采用本土做法;教会大学确立了融合西式新古典主义平面布局、立面构图与中式风土建筑“语汇”的中国民族形式,并影响到全国其他地区。

41933年至1946年是西南近代建筑的繁荣期。军阀混战结束后,迎来商业、金融业的短暂繁荣,各大银行、公司纷纷兴建“摩登”的大楼,并聘请沿海城市的建筑师主持设计,带来彰显银行地位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装饰艺术派与现代主义风格;1938年日军开始大轰炸后,建筑业急剧萎缩,利用传统简易技术搭建了一大批临时住宅、临时校舍、平民住宅等;随着与殖民者和侵略者的外部矛盾的加深,国民政府倡导的代表中华民族形象的中国固有式建筑在这一时期得以推广;但现代主义建筑师反对浪费,宣传并提倡现代主义风格;在官绅住宅中形成了一种战时简洁样式,少有装饰,奠定了重庆近代建筑的主要特色。

再次,本书对西南近代建筑管理制度与建材工业发展历史进行了简单的梳理,着重阐明建筑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的行业发展滞后,现代战争对建筑结构和外观选择的重要影响,建材工业落后带来的对本土材料和技术的持续需求,以及由此得到促进的风格的融合。

最后,从西南近代建筑风格演变和建筑转型的视角,本书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城乡建成遗产研究与保护丛书

西南近代建筑风格演变

    

同济大学出版社 \ 2023.6

ISBN 9787576503944 \ 118.00

来源:美术遗产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