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实力顶尖!低调211,为国造出3艘航母

2023/8/3 11:30:55  阅读:41 发布者:

几乎每年下雪,哈尔滨工程大学,都会在学校的操场上“复刻”航空母舰。与以往不同,这一次,一艘小巧的航母,隐藏在了鲜红烫金的录取通知书礼盒中。

它所承载的,是哈工程独一无二的荣耀——唯一斩获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的高校。

| 哈尔滨工程大学70周年纪念版录取通知书

70年峥嵘岁月里,从哈工程出发,世界第一艘海上长航试验成功的气垫船破开迷离的水雾,世界第一艘水翼艇在机器的轰鸣里划出优美的航迹,中国第一艘试验潜艇缓缓没入幽黑的海底,中国第一个核学院在晨曦中生根发芽……

| 哈工程在操场上“复刻”的航空母舰

哈工程创造的各项中国乃至世界第一,让“丹心铸剑,何惧大洋深和远”的豪情响彻云天,也将“热血熔金,固我海疆坚如磐”的担当,刻入了每一个哈工程人的骨血。

一座永远的丰碑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军工操场前,开国大将陈赓的身影负手而立。他总是面带微笑,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这座他亲手创建的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府。

| 负手而立的陈赓院长

这里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与清华、北大齐名的“军中名校、赫赫军工”。

短短13年,哈军工融入了“两弹一星”、核潜艇等新中国几乎每一个国防重大项目。200多位院士、将军、省部级领导从这里走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在此孕育诞生……

再完美的高校都会有缺憾,只有屹立顶峰的哈军工,永远地成为了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

作为在哈军工原址办学的后继者,哈工程延续着这份荣耀,以一己之力,撑起了中国潜器设计研制的“半壁江山”。

| 哈尔滨工程大学

建校至今,哈工程先后入选211”、“双一流”高校,水下机器人、船舶减摇、船舶动力、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水下探测、高性能船舶设计等技术,均已居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

在全国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哈工程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获评A+,位居全国第一,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A-,核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5个学科位居全国前20%

哈工程研制的深水高精度水下综合定位系统,已保障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多次深潜任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 深海高精度水声综合定位系统

在国内首次完成5AUV水声组网,成功研发国内首个“冰区气垫破冰平台”,“悟空号”创无人无缆航行器深潜创下10896米的世界纪录,“7103号”深潜救生艇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桂冠,国内第一套条带测深仪填补领域空白,国际首创的“三合一”海底探测器让莫测的海底变得更加透明……

| “悟空号”全海深AUV

伴随着亘古不变的涛声,一代代哈工程人默默许下为国守疆的誓言,就再不回头地,奔赴那一片怒海。

固我海疆坚如磐

关于中国的版图形状,常有人说像一只雄鸡。而在哈工程人的眼里,它是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是这把火炬的托盘和手柄。

这片无垠的蓝色国土,承载着亿万人民海洋强国的热望,也是哈工程人心中不变的牵挂。

在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3艘航空母舰和几代各型舰艇与潜艇中,主要系统研制负责人均为哈工程校友,学校获得高校中唯一的“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

为了维护我国水下国门的安全,哈工程经过10余年攻关,牵头研制了我国某首型水下无人航行器,使我国在高性能无人潜航器研发和制造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为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哈工程牵头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成功研制世界最小缸径的船用低速双燃料发动机,实现了我国大型远洋船舶自主研制主动力零的突破。

| 搭载着“中国心”的试验船顺利返航

2018年,哈工程牵头研制的全球首套数值水池虚拟试验系统,实现了我国船舶CFD软件自主可控……

薄雾笼罩的西太平洋,暗流横肆,波涛汹涌。凡哈工程人在处,人们却总可以相信,终有一天,海定波平。

在核科学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哈工程人的身影同样光芒万丈。

承担新一代核潜艇研制,获“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

孙中宁教授科研团队主导参与设计的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成功助力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达到国际最高安全标准;

|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

2020年,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一箭九星”海上点火发射成功,哈工程科研团队在国内首次成功开展发射平台的测量工作;

2022年,再次助力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一箭五星”一站式发射成功,为卫星海上发射的安全性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

|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一箭九星”点火发射

“三海一核”领域,哈工程始终谋海济国,以忠诚做砖石,筑起了一壁坚不可摧的城墙。

回首处栋梁参天

建校之初,“哈军工”的前辈们在校园里种下了几百株杏树。每年春水初生,满树的杏花如雨吹落,迎来送往着莘莘学子。

屋檐上的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也恰似当年。流云间青檐碧瓦,回首处,哈工程已是栋梁参天。

| 杏花时节的哈工程

70年间,哈工程共为国家培养了近15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贡献了中国工程院海洋信息领域的全部院士、70%以上的高级专家;在船舶工业系统140多家单位中的技术和管理领军人才,约有40%毕业于哈工程。

国防工业“两总”(总指挥、总工程师)人才中,哈工程毕业生占了5.6%;中国核工业集团的首席专家,近3/5出自哈工程;在中国所有在役和在建的核电站中,哈工程的毕业生也是最多的。

我国首个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器,9位潜航员中有4位师出于此,其中“载人深潜英雄”叶聪、唐嘉陵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 哈工程31号楼屋顶的“海军”雕塑

中国首艘航母副总设计师孙光甦,中国磁约束核聚变学术带头人之一李建刚,“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0号指挥员”吴华、C919项目副总设计师唐宏刚等行业脊梁,均来自于哈工程。

过去15年,哈工程的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均位居黑龙江省榜首,其中近80%毕业生投身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半数以上毕业生在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就业,每年奔赴航天系统一线的毕业生超过200名。

当年军工圣殿,今日精英摇篮。脚踏着白山黑土,无数的哈工程学子,依然擎着一颗滚烫的初心,投向祖国的万里海天。

回望1956年,哈军工的五栋教学楼建成,正脊两端的吻兽采用老虎形象以示军威。陈赓院长称赞说,“这个老虎设计得很好!谁要来侵犯我们,老虎就狠狠地一口把他咬住了!”

| 哈工程教学楼屋顶的“瞻望虎”

如果有办法穿过时间的迷雾,今日的哈工程,一定足以抚慰他的灵魂。

转自:“青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