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荐读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

2023/7/20 8:57:06  阅读:48 发布者: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以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增强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凝练概括,包含着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价值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观,天人合一、亲仁善邻的世界观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能够推动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指导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办法,希望各地区、各高校认识到当前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遵循“一元主导、多元发展”的原则,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多种文化元素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入中国,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水的滋养,则无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鱼的游走,则没有灵魂与生机。思政教育和其他教育有着天然的区分,其是阶级和阶级意识的产物。但这并不会影响到通过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促进思政教育的发展,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向贯通,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思想政治课是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思想政治课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涵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不是在任意一种文化土壤上都能深深扎根的,而是会挑选和自身发展相契合的文化。在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上,中国强调大同社会,马克思主义强调共产主义社会,二者期望一致,都是渴望人人能展示自己独特作用的美好社会。为实现理想目标,中华大地上写满了生动的实践:有《周礼·冬官考工记》的“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有《尚书·商书·说命中》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有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这些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强调的实践观点不谋而合,都是注重用实践去检验真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传播和发展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宝库,指引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结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能够让时代的接班人传承好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不是将二者简单叠加在一起,而是借助思想政治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新的开发,丰富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实现思政教育的目的。过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易开展的原因,多数是抽象理论性的教学内容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重复性灌输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其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教育题材,五千多年的历史中不同阶段形成了独有的政治文化,并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绝对性地位。现代的思政教育工作的目的是教育、宣传和引导,提高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文化水平,使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满足时代发展要求,进而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在政治属性层面有着同一目的,都是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下传递社会核心价值观。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资源,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当代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中留下来的珍贵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形成民族认同的核心要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够提高一个民族的自信心。思政教育效果的衡量标准包括受教育者对文化的认可度,是否有强烈的国家和民族认同感,是否能自觉树立起文化自信。回顾近现代史,“两半”国情让中国发展滞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质疑,部分中国人民的民族信仰动摇,曾寄希望于用西方的制度和技术挽救中国。资本主义分子在中国大肆鼓吹历史最终形态,否定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妄图扼杀一切反对和超越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制度。这些都对构建民族文化自信产生危害,增加了中国人民辨别优劣文化的难度,导致人民群众陷入迷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通过思政课延续下去,不仅可以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和民族观念,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投身于社会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价值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礼记》。“天下为公”反映中国人民与中华文明胸怀天下的博大气魄,以及对于公平与正义的理想追求。在孔子之后,“天下为公”的思想得到了历代儒家的继承,作为社会理想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成为许多朝代政治改革的标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阐述了我国传统的执政治国思想,凸显了人民的关键地位。当西方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华大地时,无数革命先烈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守家卫国,为了给中国人民提供安宁的生活,宁可倾其所有也要争取家园平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让受教育的青年学子时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这种胸怀天下的高尚追求成为指引其人生的灯塔。

 (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观

“自强不息”出于《周易·乾卦》。与世界上的各大文明系统相比,中华文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始终保持奋进的精神。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为之不懈奋斗。如李大钊鼓励中国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毛泽东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都渗透着这种自强奋斗的精神。“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土地是生命得以孕育、成长、壮大的根本,可以说是“厚德载物”的直接对照,教育人们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学生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从历史这本教科书中汲取养分,奠定人生道德基础。回顾党史,一代又一代优秀道德模范指引着我们前行,他们身上散发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堂,可以启迪青年学子的心灵,培养其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其未来的发展。

 (三)天人合一、亲仁善邻的世界观

“天人合一”出于《正蒙》,意思是人要保持着对于天地宇宙的敬畏热爱,与自然和谐共处、从容共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之大,改变了以往粗犷的发展模式,推动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引导新时代高校学生投身绿色科技转型发展潮流之中。“亲仁善邻”出自《左传》。从先秦的“仁义礼智信”到儒家基本美德,小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大到国际交往的基本原则,都体现着和平相处的重要性。在当前整个世界是一个地球村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始终坚持追求和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携手世界各国一起处理世界难题。历史上明朝舰队七下西洋,未曾侵略一国,反而推动经济贸易的繁荣发展,再到今日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一批批青年援助各国,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路径

(一)改革制度安排,彰显以人为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不能只是靠修补抢救性措施来达到目标。首先,在高校领导机制上要坚持党委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各高校党委要紧盯改革目标,切实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制度改革,建立思政教育工作督导体系,将各学院思政教育作为专项工作纳入各级党委职责清单。其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不仅可以跨越专业教育的门槛,还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让思政教育工作变得有亮点。加强思政教师队伍的定期培训指导,重点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转化能力,打造高水平的思政教育师资队伍。最后,在各学院协同配合上要打通各学院间的信息壁垒。各学院和学科教学之间协调配合,教务部门充分利用学院之间的文化特点,做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二)完善课程设计,突出育人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多以阐释相关文字的意义来展现教育性,使教学内容枯燥和抽象,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完善思想政治课程设计,可以在源头上扭转窘境,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一是在课程整体安排上要系统化。梳理零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整合归类方向,形成可供师生选择的多元化研究方向。二是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一方面对于校园内部已有的学习平台进行拓宽,新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模块,征集校内师生优秀学术成果;另一方面创建和校外交流合作的文化共享平台,邀请教授学者讲授文化经典,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打破信息茧房束缚。三是在教学评价上给予师生更大自主权。鼓励多元评价,不用机械规章制度限制教师的教学创新实践探索。鼓励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尊重受教育者的不同观点,做到针对性和专业性相结合。

 (三)创新宣传引导,强化持续记忆

“现代社会当中巨量社会能量的聚集和释放以及发展速率的不断提升,给社会带来了空前的不确定性,使得社会矛盾形成及加重的概率大幅度提高。”面对复杂的现实环境,需要发挥思政教育的定心功能。首先,站稳服务国家民族的教育立场。任何宣传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一点展开,只有在这个大方向的引领下才能聚合多方力量,才能树牢正确的家国立场。可以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学习活动,利用重大节假日传递文化价值理念。其次,借助新媒体渠道广泛宣传。高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拍摄或转载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短视频,在“三微一端”、哔哩哔哩等平台进行宣传,开通讨论专栏,开发一批文化纪念品。最后,用实践行动加深知识入脑入心。高校依托各地区的实际,发掘本地文化景点,探访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或者教学实践合作点,改变被动式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相关文化足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受教育者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引发强烈的心灵共鸣。

 (四)注重校园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2014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发展迅猛向前,高校思政教育面对的环境也是日新月异,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更应该紧跟社会的发展不断变革。当前,高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促使各高校纷纷挖掘自身的特色。这便给思政教育开展特色教学提供了契机,借助高校自身的文化背景,形成了独特的教学,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力。同时,高校招生政策利好和报考人数的激增,促使高校招录规模逐年增加,这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的发展趋势。但是,这也对高校教室的数量和大小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园的规划和面积在破土动工时期就已经定型,导致现在出现了新的情况,却一时无法制定出周全的应对方法。一些高等院校在原有建筑基础上拆旧扩新,或者去偏僻一点的新校区新建多功能教学楼或者实验室,这些都给思政教育工作搭上改革创新的列车提供了物质基础。建设一批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校园设施,让师生沉浸在文化氛围里,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促进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来源】《时代报告》2023/5 总第488

【作者单位】

朱丽霞,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野,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转自:“时代报告学术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