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王小凤:移动互联技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变”与“不变”

2023/6/7 15:00:09  阅读:78 发布者:

思政课创新论坛

作者简介

王小凤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编者按】为提高学术成果的传播效率,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录用的文章,将在本刊知网首页和公众号网络首发。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生成机制研究”(项目号:18YJC710071)、重庆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移动互联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及实现路径研究”(项目号:2021SZ21)的阶段性成果。

移动互联技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变”与“不变”

 

移动互联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既是信息技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需要。移动互联时代给高校思政课带来了新的挑战,运用移动互联技术改革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准确把握其中的“变”与“不变”:既要注重高校思政课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方法手段和考核评价之“变”,以实现移动互联技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又要把握思政课的地位性质、根本目标、教育本质和教师作用之“不变”,以确保思政课改革的正确方向和价值导向。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要准确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着力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课程性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相结合,才能有效解决时代发展、教学深化和技术融合提出的新课题。

关键词

移动互联技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移动互联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新技术手段的辅助,“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思政课“活”起来,既是立足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也是思政课自我建设的新需要。正确认识移动互联技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变”与“不变”,把“变什么”想清楚,把“不变什么”弄明白,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怎么变”,对于改进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升思政课时代感、吸引力、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移动互联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新挑战

移动互联技术是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无线网络和嵌入式系统等有机结合的信息技术,它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手持终端等接入互联网,实现包括即时通信、信息交互及其他应用服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10.47亿,较202112月新增手机网民1785万,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6%,移动终端设备已经成为网民上网最主要的工具。移动互联时代的来临伴随着海量信息呈爆炸式增加,不断革新的技术手段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壁垒,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采用不同方式发布信息与获取信息。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去中心化和碎片化等特征也给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挑战。

(一)信息环境的复杂性挑战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

智能手机的普及与5G无线网络的应用促使信息传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随时随地获取和传播信息的集散地,也是人人在麦克风前发表言论的舆论场。人们不仅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自由、快速、便捷地浏览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在网络上发布、评论、更新和传播信息。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原住民”,移动互联网一方面以其海量的信息和广泛的载体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因其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内容的冗杂性和主体的隐匿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息传播的不可控,使得当前的网络信息环境日趋复杂。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大学生缺乏对虚假信息、不良社会思潮和错误价值取向的鉴别和抵制能力,容易在网上盲目跟帖、推流和“站队”,甚至在价值和行为取向上作出错误的选择。加之某些西方国家从未放弃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战略,而青少年是其争夺的主要对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在面对各种各样思想、观点和价值观的交流、交融和交锋时要站稳立场,坚定理想信念。这就考验着高校思政课在复杂的网络信息环境中如何继续发挥凝聚思想共识和价值引领功能,建构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二)信息内容的多元化削弱高校思政课的知识权威

在前互联网时代,教学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都具有较强的可控性,教师传递给学生的教育内容和教育信息经过精心选择和设计,以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进入移动互联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信息内容冲击着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知识权威性。与此同时,大学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强,表现为他们获取新信息、学习新知识和运用新软件方面更快捷多元。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广泛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迅猛发展,大大降低了信息内容生产及信息传播门槛。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网红文化”“快餐文化”“丧文化”“饭圈文化”等网络亚文化恣意传播,“锦鲤本鲤”“佛系”“躺平”“摆烂”“杠精”等话语在网络空间酝酿发酵。青年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好奇心强、自制力弱和辨识能力不强,容易被网络亚文化所迷惑,满足于网络狂欢所带来的虚幻感和归属感。移动互联时代爆炸性的信息内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递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信息洪流中的沧海一粟,在多元喧嚣的网络生态中面临被挤压、被稀释、被解构的风险与挑战。

(三)信息传播去中心化消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权威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知识权威的象征,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教育者手中,教育者处于信息资源控制的优势地位。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网络参与的全员性、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和非线性的交互模式使得信息传播和网络交往复杂化并充满了变数。“在这个庞大的网络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自下而上、从一到多的信息传递机制,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独立的信息源,都有信息辐射的力量,他们都是一个独立的主体。”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以往信息传播的单向模式,网状的多元化信息传播模式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参与进来,成为网络信息的生产者、传输者、搬运者、阐释者和接收者。作为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Z世代”青年学生,在移动互联网平等、互动和分享氛围的影响下,不愿被动接受教师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而是希望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自主意识的增强使得青年学生希望能够扩大自己的话语权,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过程;能够与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平等对话,发出自己的声音;能够对思政课教学中涉及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点的问题提出见解;能够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传递的思想观念、道德观点和价值取向。这些新变化正在逐步消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教学权威,挑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导地位。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应着力于“四个变”

当前,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时代环境、社会条件和教育对象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主渠道的思政课教学也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方法手段和考核评价等方面依据当前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际和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进行改革创新,在变化中求发展、求实效、拓新局。

(一)教学理念要变: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大思政课”观

教学理念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指导思想,是教学主体关于教育“应然”的价值取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指教师与学生角色、身份、地位的高低之分,而是指教学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的转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课为主,侧重以教师、教材为中心。教师通过板书展示教学逻辑框架、教学内容重难点,实现教学内容的讲授与沟通,教学侧重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能力。事实上,教学除了知识传授之外还应让学生发现知识并进行自主建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并没有很好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高校思政课兼具知识性与价值性,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的关注是其教学得以展开、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首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作为切入点,对学生认知起点、思维特质、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变化、认同和接受的规律等展开研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移动互联技术立足于学生“一人一机”的现实条件,借助移动互联网络、智能手机、教室里的投影设备等进行全员实时互动,实现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统一,有助于展开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思想状况和学习状态等,基于学而设计教,实现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

教育理念的变革还体现为应该树立“大思政课”观。“‘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 。”思政课教师应当作为重要主体参与到善用“大思政课”的实践中,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凝聚强大的育人合力。同时,“大思政课”还需要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将思政课教育与宏大的时代发展、鲜活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树立“大思政课”教育观,就是要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思政课推进育人的孤立局面,营造“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真正推进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大思政课”要善用之的目标 。

(二)教学模式要变:探索教学模式新形态,注重深度互动

移动互联技术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不只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因为教学方式只是教学手段的呈现,对于整个课程的变革不足以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模式则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它既是对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也可以反过来推进教学改革。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或囿于大班人数管理困难,或囿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开展全员实时交流互动较为困难,容易导致师生在心理和情感上产生隔阂,难以实现师生教学上的同频共振,从而影响教学效果。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应注重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从传统静态课堂讲授模式向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转变。移动互联技术可以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深度互动和交互式学习提供技术可能,推进教学全员实现思想上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思政课教学改革可以打破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构建起包括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问题链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移动互联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新型教学模式的结合在实际应用中更加方便和灵活。课前,教师可以依据“三结合”原则推送学习资源和预设问题,一是依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二是研究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成长实际进行设计,三是紧贴社会热点问题和大学生关注点进行设计;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全员实时互动、提取关键词或线上线下互动以深入推进问题讨论的层次、互动的深度和交流的范围,引导学生充分阐释见解,发表观点或提出问题,教师依据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讨论中有争议的共性问题作出学理性分析解答,对个性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对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进行知识引导、政治引导和价值引导;课后,教师对所讲授的问题进行反思性检查,完善讨论的教学问题链,可通过课堂前测和课程后测结果对比来检验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在推进高校思政课与移动互联技术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立足于教学模式不断反思和总结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经验,包括如何向思政课教学融入新的教学元素,移动互联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环节把握、教学的运用时机和教学情境的创设等。在反思移动互联技术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时,要注重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统一,个性化和普遍性相统一以及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相统一,不断积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经验,提炼高校思政课教学理论,以更好地推广教学模式并指导教育实践的创新,避免出现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情况,真正发挥好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支撑引领作用,实现现代信息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三)教学手段要变:丰富教学方法与载体,激活教学形式

将移动互联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相融合以推动教学改革,仅依托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是不够的,还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教学载体。毛泽东曾指出:“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教学方法是实现和完成任务的重要环节。落后的、陈旧的、老套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难以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活力。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要与时俱进,彰显时代特色,不仅要配方优良,也要“包装时尚”。以移动互联技术引领信息化教育教学方法,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呈现新气象和新风貌: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实时进行交互式课堂教学;通过多样化的互动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及时展现课堂教学互动情况;通过云计算技术,快速进行大数据分析和处理等。现代信息技术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促使高校思政课改变了传统单向授课模式,使得学生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动”了起来,让高校思政课“活”了起来。

当然,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来说是一把“双刃剑”,面对教学中的“手机党”和“低头族”应坚持因势利导。如果只是粗暴对待或“一禁到底”,反而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丢失教育信息化的主动权。近年来,教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形式上进行了许多教学新形态的探索,诸如智慧课堂、云课堂、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问题链教学等,这些新形式、新方法和新载体的探索运用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产生了新推动,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应以此为基础,深化学理性探索,更好地指导思政课教学改革,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传统教学方法的新融合。例如,将云班课、智慧课堂与案例教学、问题链教学、互动研讨教学等相结合,通过课前推送、课上研讨、课后拓展等方式辅助课堂教学,激活教学形式,使改革创新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本领自觉。当然,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是“守正”与“创新”的统一,既要守思政课内容之“正”,又要创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之“新”。我们不能在寻求教学手段与形式的创新过程中忽视对教学内容本身的关注,不能为了迎合学生而使教学娱乐化、媚俗化,在讲“活”、讲“精”的同时要注意讲“准”和讲“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思想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实现思政课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相得益彰。

(四)教学评价要变:注重过程性考核评价,实现以评促教

教学的考核与评价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传统思政课教学评价以目标性考核为主,侧重结果性评价而非生成性评价,或是直接以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或是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来评定,但平时成绩以手工记录为主,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较易出错。当前,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既是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包括评价方式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评价提供技术支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的思政课教学平台或运用移动互联技术研发的教学APP,既可以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又可以强化课堂教学过程化管理,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智慧课堂为例,它采用多样化教学评价项目和多元化评价方法,将课前、课中、课后的诸多教学要素进行整合。在教学评价项目上,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性考核可以通过课堂考勤系统,课堂实时互动反馈系统(如课堂调查、小组研讨、头脑风暴等),随堂测试系统等实现;在教学评价的方法方式上,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助教评价和学生互评等多种方式,并且可以设置不同主体评价的权重,让多元主体都参与教学评价过程,使得每一位受教者拥有公平的学习和评价机会。

以笔者主讲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课程成绩采用的是“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进行计算。其中,平时成绩依托移动互联技术支撑的教学APP进行过程化考核,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考勤(10%),教师不定期进行考勤,三次未到按学校要求取消课程考试资格;二是课堂主题研讨(15%),学生自愿结成小组(8-10人)选择与课程相关的题目进行资料收集和准备,可采用主题演讲、新闻访谈、拍摄视频、案例分析和专题辩论等形式展开,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通过移动教学 APP 由全体同学投票打分和教师、助教打分加权计算;三是课堂互动参与(15%),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不定期推送主观讨论和客观测试,学生参与讨论获取成绩。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章节时让学生随手拍照记录身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并进行评价;在学习中国精神章节时让学生拍摄、记录和分享身边的战“疫”故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等。客观测试则针对教学需要采用投票、判断和选择等方式进行课堂前测、中测或后测,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课程内容把握程度或是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改革高校思政课考核时需要注意避免将新技术的使用沦为思政课的考勤工具或签到工具,这种方式虽然实现了运用新技术管理课堂解决到课率低的问题,但这种单一考核方式消解了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甚至会让学生萌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也显然有悖于通过移动互联技术与高校思政课融合来实现教学深度互动的初衷。因此,在运用思政课教学平台或教学APP设计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考核指标时需要与教学过程相衔接,考核要覆盖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考核点的选取既要考虑课程实际,又要兼顾学生实际;既要考虑理论学习,又要兼顾课外实践;既要注重知识考核,又要把握能力考核,将目的性与过程性统一起来,运用多元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活跃程度、思想状态与学习效果等进行动态的、客观的、公正的考量。同时,通过对这些留存的过程化考核指标进行大数据分析,既可以为教学提供实时反馈,了解教学实效和存在问题,又可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学情分析,进一步优化教学,提升教学实效性,达到以评促学和以评促教的目的。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应把握“四不变”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思政课教学的环境、对象、方式和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思政课主渠道的地位和作用并未改变,思政课的教学本质、根本目的和教师的“关键”作用也从未改变。因此,在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有些根本性、原则性的问题不能改变,这既是对思政课底线的坚守,也是把握高校思政课“变中之不变”的根本要求。

(一)坚持高校思政课“主渠道”地位不能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这就揭示了高校思政课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它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鲜亮底色,关系着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安全和党执政根基地位的巩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高校思政课以科学理论知识为前提,服务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它以知识教育为基础,以价值教育作为目标,通过传递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形塑学生的价值观;它既重视课堂理论教学,用科学理论培养人,也注重实践育人,将内化的社会意识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实践,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主动承担和肩负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历史使命。

当前,新媒体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掀起了教学革命,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手段、方法和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但这并未改变高校思政课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立足新时代,在移动互联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依然需要坚守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坚持课堂教学为体、现代信息技术为用,不能因为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教学沦为附属品,要“回归课堂,关注实体课堂的建设”。不可否认,移动互联技术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延展了课堂时空,筑牢了教学阵地,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才是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关键所在。倘若忽视实体课堂教学而试图通过线上或课下就把高校思政课教学做好,显然是本末倒置。因此,依托移动互联技术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要坚持以实体课堂教学为核心,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辅助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实现,完善课程教学结构,满足新时代青年学生对于高校思政课的发展需求和教学期待,构建平等、轻松、活跃的交流氛围,创设问题情境进行价值引导,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时代感、吸引力和针对性。

(二)坚持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目标不能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指明了高校思政课的发展方向和根本目的,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全过程,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能背离这一教育目标,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要警惕泛娱乐化倾向:或是以网络泛娱乐主义去戏说历史、解构崇高、虚无价值;或是为了迎合学生而有意淡化甚至“避而不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理想信念;或是为了重感官刺激,强调运用

视频而轻视说理教育,缺少学术理性和思想深度。这显然无益于大学生理性思考和价值观的培育塑造,也阻碍“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落实。

基于此,我们要在推进移动互联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变,要深入把握思政课的课程定位、教学规律和课程特点,不能为了追求形式的多样性而偏离教学使命,须知“形式上的创新只是吸引学生关注的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依然在于课程本身”。引入移动互联技术创新教学形式是为了提高课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和关注度,但并非高校思政课的终极教学目标。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引领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明确自身所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要变革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话语,精准识别学生的教学需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疏通“堵点”、解决“难点”;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充分发挥与优化课程的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的可操作性应用,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以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性的彰显,结合教学重难点设置教学问题链并通过层层互动推进教学改革来提升教学实效性。

(三)坚持高校思政课“讲道理”本质不能变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高校思政课是兼具政治性和学理性、知识性与价值性的课程,具有自身的理论魅力和内在逻辑。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即要注重思政课的理论性和思想性,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这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高校思政课要实现“说服人”关键在于抓住事物的根本,深刻而全面揭示科学理论的彻底性。教师作为思政课讲道理的主体,需要深入理解和透彻把握包括重难点问题在内的教学内容,深化专业学习、提升理论素养,将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要回应学生的疑点、热点和焦点问题,把理论阐释与问题分析结合起来,将思政课的道理讲“透”;要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创设教育情境,丰富教学话语,将思政课道理讲“活”。

当前,移动互联技术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不是要改变高校思政课“讲道理”的本质,而是立足于新时代,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转变传统干瘪的理论说教和照本宣科的讲解方式,运用智慧课堂、云班课和对分课堂等丰富的教学形式,创新思政课讲好道理的方法,提升思政课讲好道理的艺术,将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引导学生将所知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知行统一。需要注意的是,将移动互联技术与思政课相融合推进思政课讲“活”道理,其前提和基础依然在于教师要吃透教学内容和把握好教材,倘若“有些教师对教学内容没有吃透,讲授不深刻,甚至偏离教材和教学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若再使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全员互动教学,必然会把教学引向歧途,甚至放大了教学中的谬误和问题”。所以,在移动互联技术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须思考如何促进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与思政课讲道理内在本质的深度契合,让思政课讲道理的氛围“活”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悟道理、求得真理。

(四)坚持发挥好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作用不能变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高校思政课要实现移动互联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移动互联技术平台的研发是起点,关键在于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前,新媒体新技术以其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多方面的冲击,消解了高校思政课教师传统权威,冲击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形式,但这些并未改变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地位和关键性作用。“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教师要掌控教学的方向,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达成预计的教学目标,包括分析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选好‘航线’,提供‘引线’,吸引并带领学生通过适当的途径主动在学习过程中探究、思考、实践并生成正确的认知。”在移动互联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涉及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革新和考核评价的改变等,均与教师密切相关,考验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思政课强调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和关键作用并不是要否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相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赖于教师主导性的引导,倘若没有教师的主导性引导,学生容易迷失方向甚至误入歧途。因此,在移动互联技术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是前提,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归宿。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这一论断彰显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高校教师也应发挥关键作用,不断提升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的水平,这就对高校思政课教师信息素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一是要有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拥抱新技术。在思想上首先要破除技术偏见,正确认识看待新技术引起的教育教学的新变化。在推进移动互联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应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来考量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展逻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逻辑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形成逻辑融入技术,推进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二是需要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掌握新技术。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克服“本领恐慌”,就要不断学习并提升自己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包括及时获取信息的能力、辨识信息的能力、分析评估信息能力、利用媒介融入教学的能力等。通过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熟练掌握和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教学APP或教学平台;通过主动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提高运用信息的主导能力和教学内容整合能力,真正成为运用现代媒介手段和方法的行家里手。

四、结

移动互联时代给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引入移动互联技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用好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需要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变”和“不变”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不能墨守成规,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应在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把握本质、尊重规律,掌握“变”的教育主动权;另一方面,在推进高校思政课与移动互联技术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思政课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底线,这也是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基本遵循。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回应和解答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回答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作为办好高校思政课关键的主体,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将传统思政课教学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主动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移动互联技术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现代移动互联技术,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造新的发展条件;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和效果,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略

本文刊登于2023年第1

转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