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发文006
在 2025/8/3 16:54:23 对 山东社会科学(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 审稿时间:无回复
-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 是否录用:尚无回复
- 有无课题:国家级
- 见刊周期:其他
投稿主题:抗战
我的点评:7月初投稿。看官网上是投稿系统了,我就没往邮箱投稿,不知道编辑会不会用系统。看大家的评价是邮箱投稿拒稿会很快,也不知道假期处理效率如何。先mark一下吧
盛京将军
于 2025/8/5 12:43:37 回应:
这个刊物不用投了,从来没有人投中过。我博士后单位的一位老师发过,因为他是山大的博士后。
匿名用户
在 2025/8/2 16:21:26 对 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查看本刊所有点评
我的点评:看到该刊最新一期发表了上交某博士的文章,发现其在硕士期间就于该刊发表过独作文章,不过并未标明硕士生身份,而是冠以“特约研究员”身份。进一步阅读其过往发表文章,发现包括c、核心、普刊在内的多篇文章均未注明硕士生身份,而是直接标注“研究员”或“特约研究员”身份,不知一名在读硕士生如何能够被省级习思想研究中心聘为相当于正高或特聘教授职称的“研究员”和“特约研究员”,并且在发表文章时可以随意切换?此前马研究发表的独作硕士文章,身份署名也只是“研究实习员”,起码可以视作一种学生兼职的身份。而这种在读学生直接用正职身份署名发文,是否属于违犯学术道德规范的情况呢?以上是基于本人认知产生的一些直观疑惑,也欢迎各位学友讨论或指正。
匿名用户 于 2025/8/2 16:44:43 回应:
随意更改职称或职务,就是不端。
匿名用户 于 2025/8/2 17:38:14 回应:
打擦边球,特约研究员又不是职称
匿名用户 于 2025/8/2 18:16:52 回应:
一篇是擦边,这么多篇,多类型研究员称号都标注,就是刻意为之,明显不端了。
匿名用户 于 2025/8/2 18:20:39 回应:
岑朝阳可是个传奇人物,不知道硕士期间那么多篇是怎么发的
匿名用户 于 2025/8/2 18:55:42 回应:
他在吉首大学学报那篇也是,但是至今两年多了一直只是首发并未正式出刊,不知是否编辑部知道这个实情而故意拖着,最后不了了之。
匿名用户 于 2025/8/2 20:33:48 回应:
现在大家都爱用“研究助理”这个称呼了
匿名用户 于 2025/8/2 20:47:30 回应:
上面说是传奇人物。查了一下,21年和22年,每年都发25篇文章。其他的先不说,肯定很勤奋
匿名用户 于 2025/8/11 17:16:50 回应:
专门去搜了一下,还不是那种年龄大的 评完职称,为了当博导需要有个博士学位这种。他这98年的,妥妥的学术不端,用不正当身份(正高级研究员)造假。 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