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老胡观点:透过现象 提炼问题 找准课题切入点!——基于中小学教师选题的点滴思考

2023/2/10 15:05:44  阅读:90 发布者:

(一)

我们先看两项课题案例:(说明:本文所引用课题仅作为学术交流活动,如果给课题组成员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1

课题《小学高年级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及对策研究》研究背景:

近几年,国内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欺凌事件伴随着媒体与网络传播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校园欺凌事件,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校园的安全,甚至影响着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在2015年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进行了中小学校园欺凌的调查,结果显示,32.5%的中小学生表示“偶尔会被欺负”,6.1%的中小学生则表示“经常被欺负”,比例之大令人瞠目。面对校园欺凌的时候,一部分小学生选择报告老师,而有的小学生由于胆小害怕而选择沉默、息事宁人,不愿意向老师或家长求助,长期压力下,受欺凌的小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产生厌学情绪,严重者甚至抑郁或性格扭曲。由于受欺凌者的胆小和忍耐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助长了欺凌者的气焰,使其变本加厉,在欺负同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不加干预,将来很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场所,本应充满安宁、和谐、活泼、积极向上的气氛,但校园欺凌事件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会造成极坏的影响,不论是从维护学校正常办学秩序的角度看,还是从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看,关注研究校园欺凌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对策,都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笔者长期担任一线班主任工作,在实际班级管理中也遇到了校园欺凌事件,虽然性质不像中学生恶劣,但也不容小觑。小学生心智发育不成熟,对自己所作所为缺乏一定的认知,通常由着自己的性格和脾气,不管不顾他人的感受。小学当中常见的欺凌行为有:侵占他人财产(零花钱、学习用具)、强迫弱势学生给自己买零食、给其他同学起辱骂性的绰号、小团体孤立个别同学、网上发同学的照片并配辱骂性文字、隐蔽空间内(卫生间)围堵同学、午托部聚众挑衅等。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校园欺凌无论对欺凌者、受欺凌者还是旁观者的心理都会产生极坏的影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线的班主任老师,关注、思考和研究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现象的策略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自己本校校园欺凌现象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当前校园欺凌行为的现状和特征,分析总结产生校园欺凌的具体原因,制定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探索建立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的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机制,这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创造安全、和谐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综上所述,小学校园欺凌现状堪忧,所带来的负能量严重影响学校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对小学高年级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对策研究迫在眉睫。

2

课题《依托绘本提升小学低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探究》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被认可。

通过绘本与一般儿童读物的比较,我们发现第一,绘本善于通过浅显的故事来阐述幼儿平时难以理解的、较为深邃的内涵,包括哲理、生命的主题;第二,从美学的角度来讲,绘本以美仑美奂的绘图,给孩子带来视觉的享受,具有较高的文学审美价值;第三,图与文相辅共存的平衡关系,营造整个绘本的内在感觉。

绘本不仅能提高小学低段学生阅读水平,还能促使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通过对学生绘本阅读的指导,鼓励学生多看书、爱看书,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既学到新的汉字、新的知识,又复习巩固了已学的汉字,积累了知识。

在低段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差,主要体现在:

1.学生不会选择合适的书目进行阅读。低年级孩子的自主意识还没有形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孩子喜欢模仿别人,也就是说别人在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推广到阅读上也是如此。大多数孩子在阅读时也喜欢模仿别人,其他人看什么书,自己也去看,别人不看的,自己也不看;家长选择什么书就阅读什么书。总之,孩子不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目阅读。

2.学生识字量少,对阅读不感兴趣。我校学生大多是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家长忙于生计,忽略了孩子学前的识字阅读。因此,上了小学之后,发现孩子的识字量比较少,导致孩子对文字图书不感兴趣。孩子的阅读还停留在低幼儿童的层面,也就是只喜欢看图画书。

3.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不感兴趣间接导致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些孩子阅读时没有固定的时间,每天只关注写作业或者玩耍,对阅读不够重视。因为孩子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在阅读时也不够专心,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在平时教学中发现,孩子们阅读只停留在看懂图画,或者走马观花式阅读,当你询问孩子阅读内容时,大多数孩子说不出自己所看书目的内容,思考较浅层,所阅读的内容没有内化于心。

(二)

上述两项课题的研究背景,是两名教师课题开题报告中的一项内容,即课题的问题提出部分。一般而言,研究背景分为宏观背景和微观背景两部分,但作为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我们的研究重心一般是微观背景部分,而宏观背景部分往往不需要我们中小学教师进行研究。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这两项课题的微观背景:

第一项课题的微观背景是:

小学当中常见的欺凌行为有:侵占他人财产(零花钱、学习用具)、强迫弱势学生给自己买零食、给其他同学起辱骂性的绰号、小团体孤立个别同学、网上发同学的照片并配辱骂性文字、隐蔽空间内(卫生间)围堵同学、午托部聚众挑衅等。

第二项课题的微观背景是:

在低段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差,主要体现在:

1.学生不会选择合适的书目进行阅读。低年级孩子的自主意识还没有形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孩子喜欢模仿别人,也就是说别人在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推广到阅读上也是如此。大多数孩子在阅读时也喜欢模仿别人,其他人看什么书,自己也去看,别人不看的,自己也不看;家长选择什么书就阅读什么书。

2.学生识字量少,对阅读不感兴趣。我校学生大多是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家长忙于生计,忽略了孩子学前的识字阅读。因此,上了小学之后,发现孩子的识字量比较少,导致孩子对文字图书不感兴趣。孩子的阅读还停留在低幼儿童的层面,也就是只喜欢看图画书。

3.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不感兴趣间接导致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些孩子阅读时没有固定的时间,每天只关注写作业或者玩耍,对阅读不够重视。因为孩子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在阅读时也不够专心,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在平时教学中发现,孩子们阅读只停留在看懂图画,或者走马观花式阅读,当你询问孩子阅读内容时,大多数孩子说不出自己所看书目的内容,思考较浅层,所阅读的内容没有内化于心。

不难看出,这两项课题的微观背景表述上是有所区别的。第一项课题的微观背景,不可否认是这两个课题组成员遇到的实际问题。但我们分析发现,这项课题提出的问题并非是真实问题,而是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种教育现象。也就是说,是课题组成员日常教育教学中发现的具体、零碎、可感知的教育教学行为描述,而没有提炼或者归纳出这些具体而零碎现象背后规律性或共性的问题。而第二项课题,不仅提炼或归纳出具体而零碎现象背后的真实和共性问题,而且也对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现象进行了比较详尽描述和归类,给人一种层次清晰、具体明确的感受。

(三)

事实上,就我们课题组成员而言,可能最初遇到或者发现的问题,一般往往都是一个个具体的、零碎的教育教学现象,这是正常的,也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如果作为一项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话,我们课题组成员就需要对这些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具体而零碎现象进行梳理和归类,找出这些现象背后的共性问题,进而找到课题的切入点。

如,在上述第二项课题中,课题组成员遇到的其中一些现象是:

低年级孩子的自主意识还没有形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孩子喜欢模仿别人,也就是说别人在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推广到阅读上也是如此。大多数孩子在阅读时也喜欢模仿别人,其他人看什么书,自己也去看,别人不看的,自己也不看;家长选择什么书就阅读什么书。

那么,这些现象背后的问题是什么呢?课题组成员把这些现象进行梳理和归类之后,提炼和总结出这样一个共性问题:学生不会选择合适的书目进行阅读。

显然,“学生不会选择合适的书目进行阅读”就是课题组成员要解决的一个真实的、共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对课题组成员遇到的具体而零碎教育教学现象的提炼和归纳。我们认为,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课题选题之所以经常性“卡壳”,其关键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即不能从纷繁复杂的、具体而零碎的教育教学现象中提炼或者归纳出现象背后的真实和共性问题,这样也就很难找到课题的切入点。

我们再来分析第一项课题,看看课题组成员在教育教学工作现象背后真实的共性问题是什么?

第一项课题的微观背景是:

小学当中常见的欺凌行为有:侵占他人财产(零花钱、学习用具)、强迫弱势学生给自己买零食、给其他同学起辱骂性的绰号、小团体孤立个别同学、网上发同学的照片并配辱骂性文字、隐蔽空间内(卫生间)围堵同学、午托部聚众挑衅等。

经过分析和梳理,我们认为“侵占他人财产(零花钱、学习用具)、强迫弱势学生给自己买零食、隐蔽空间内(卫生间)围堵同学”这三个现象大致可以归纳为小学生的“倚强凌弱”行为,即问题是“小学生倚强凌弱行为比较突出”;“给其他同学起辱骂性的绰号、网上发同学的照片并配辱骂性文字”这两个现象归纳为小学生的“侮辱人格”行为,即问题是“小学生存在着侮辱人格的行为”;“小团体孤立个别同学、午托部聚众挑衅”这两个现象归纳为小学生的“不良小团体”,即“小学生有不良小团体的存在”;等等。

显然,从该课题组成员遇到的诸多具体而零碎的现象中,我们经过分析后提炼和梳理了三个具体而真实的共性问题,即小学生倚强凌弱行为比较突出、小学生存在着侮辱人格的行为、小学生有不良小团体的存在。显然,这三个问题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想象和杜撰出来的,而是来自于课题组成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具体而零碎的现象,因此问题是真实的、具体的和明确的。也就是说,问题是对现象的提炼和归纳,而现象是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问题和现象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我们再把该课题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归类和总结如下:

1.小学生倚强凌弱行为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侵占他人财产(零花钱、学习用具)、强迫弱势学生给自己买零食、隐蔽空间内(卫生间)围堵同学。

2.小学生存在着侮辱人格的行为。主要表现为:给其他同学起辱骂性的绰号、网上发同学的照片并配辱骂性文字。

3.小学生有不良小团体的存在。主要表现为:小团体孤立个别同学、午托部聚众挑衅。

不言而喻,我们经过认真地分析和梳理之后,该课题的问题就相对比较聚焦、明确、清晰,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课题组成员要解决的问题。透过教育教学现象,聚焦教育真实问题,找准研究课题的切入点。一般而言,课题研究背景(主要是指微观背景)表述时,我们建议最好是以这种方式表述为宜,即问题+现象的基本结构。当然,上述课题每一个问题之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现象,可以再具体一点、聚焦一点和明确一点。

“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成长即结果。”课题组成员只有课题的问题清楚了、明白了、具体了,那么“基于问题的研究”才能够真正“落地生根”,课题研究工作才有可能“开花结果”。

(四)

透过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梳理和提炼这些现象背后的真实和共性问题,既是我们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我们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需要。

由此,我们想到了一个教育哲学问题,即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百度百科认为,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是本质在各方面的外部表现。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趋向的东西。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统一关系,任何事物包括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是一个艰苦、反复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对多方面现象的分析研究,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马克思认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

那么,现象与本质的区别在哪里呢?我们认为其主要表现是:一是现象往往外露于事物的表面,人们通过自己的感官可直接感知,而本质则深藏不露,往往不可知、不可见;二是现象是具体的、个别的、零散的,而本质则具有共性的、普遍的规律性;第三,现象往往是变化多端、容易消失和不确定性,而本质则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牢固性。

西班牙哲学家巴尔塔沙·葛拉西安说:“尘世间的事物,真相与表象总是有很大的区别。只有一小部分人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绝大多数人还停留在表象上。如果你面露狰狞,即使手握真理也会处境艰难。”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说:“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我国也有这样一句民间谚语:“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屡见不鲜的现象:

色彩鲜艳、靓丽的各种花菇,吃了很有可能会中毒;皑皑白雪晶莹剔透,但融化后可能就是一片脏兮兮的污水;漂亮、惊艳的各色玫瑰,恰恰长在了满是尖刺的荆条上;有些人表面上对你甜言蜜语、巧言令色,而实际上暗藏杀机、包藏祸心;有些家长表面上对孩子非常严苛,而其本意恰恰是爱孩子的一种体现;苹果成熟了,没有飞到天上而落到了地下;江河里的水,不往山上流而往地下淌;天上的星星看起来虚无缥缈,而实际上却庞大无比......

这些生活中的日常现象,有的现象表面看似耀眼夺目、光彩照人,但与其本质往往是迥然不同甚至天渊之别;有的现象看上去风轻云淡、月朗星稀,而其潜藏的可能是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有的现象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甚至熟视无睹,但事实上其有着内在的规律性和联系性。

因此,能够透过外表看到内部、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透过偶然看到必然,这样我们才能抓住事物的关键,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才能不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和困扰,当然也才能够生活得更加美好和惬意。

我们再分享两则寓言故事:

1.《杨布打狗》寓言故事(选自《列子》):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遇到了大雨,杨布便脱下白衣,换了黑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就迎上前冲他叫。杨布十分生气,正准备打狗。这时杨朱说:“你不要打狗,如果换做是你,你也会像它这样做的。假如刚才你的狗离开时是白色的而回来就变成了黑色的,你怎能不以此而感到奇怪呢?”

2.《路边苦李》寓言故事(选自《世说新语》):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和许多小朋友一起玩耍,看见路边上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很多小朋友都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树长在路边却有很多李子,那一定是苦的(李子)。”大家摘下来(一尝),才相信的确是苦的。

这两则寓言故事,其实都揭示了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我们要学会留心观察,认真分析和思考,才能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推断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也只有看到了事物的本质所在,这样才不会被事物的表象所蒙蔽和迷惑。

显然,“现象与本质”的哲学辩证关系,与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有异曲同工之妙。事实上,我们中小学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看到的大多也都是各种纷繁复杂的、具体而零碎的现象,那么我们就要认真分析、思考和梳理,透过现象看到其背后的真实问题。这些真实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联系性,是阻碍或影响我们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绊脚石”,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研究“搬掉”它。

由现象能够看到本质,由现象能够提炼出问题,这是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也是个人能力的一种体现。事实上,这种能力对教育教学其它方面的工作也具有触类旁通、以微知著的迁移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科研就是我们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

(作者胡远明,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转自:“老胡聊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