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现场改课”怎么改

2024/10/31 17:48:57  阅读:146 发布者:

“现场改课”教研范式,已在浙江省小学数学教研中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并呈现跨学科、跨学段、跨地域迁移应用的态势。但是,任何经验成果皆有其特殊性,各地各校应充分把握其本质和精髓,不能简单照搬照抄。如何更好地应用与推广这一成果经验,须关注哪些问题呢?

首先,确立好课的导向,解决“把课改成什么样”的问题。改课的目的是助力教师把课上好,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打通从“课改”到“课堂”的最后一公里。但是,课堂教学作为最为专业、最为复杂、最难改变的一个领域,究竟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众说纷纭。在改课中,需要传递好课的价值取向,给予专业的回应:好的教学什么样儿?好的课堂什么样儿?

不同学科可能有不同的样儿,但每个学科需要基于新课标,基于学生立场和学科逻辑提炼出好课的核心要素,研究好课落地的工具,打造一批好课样例,形成好课的共同价值观,引导教师认同和实践好课,才能确定改什么、怎么改。

其次,组建改课的专家团队,解决“谁能引领教师把课改好”的问题。现场改课致力于建构一种教师全员合作共赢的成长方式,把教师从听众、看客带回教育现场,共同经历和体验“好课”的形成过程。活动的展开需要三类人员:愿做靶子的上课教师、乐做陪练的观摩教师、能“说给你听”并“做给你看”的教研员、名师。教研员、名师等专家团队的构成以及专家的经验和价值观,直接影响到改课的方向和策略。理想的专家团队要打破屏障,如邀请大学教授、教材编写专家、资深教育媒体人与教研员和名师共同组成“跨界异质组合”,构建一种深度合作机制。活动强调集体会诊、全程陪伴,以形成共同的课堂价值观,再从不同的视角聚焦课堂,“说给你听”“做给你看”,让一线教师想明白、说清楚,改到位、做出来。这个过程也是专家之间互相启发升腾境界的过程。之所以要求一定数量的新手教师加入教研共同体,是因为他们比起有一定教龄的教师,更愿意打开自己、接受挑战。

再次,精准把脉课堂,解决“改课具体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现场改课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构建“三段十步”教研模型,立足于教学研究的本质特征,着眼于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改进的全过程。教师在教研现场需要认真厘清课堂中的实际困难和真实问题,取舍阶段和步骤,把课分层分类加以改进。

一是教学行为修正类。针对教学观念端正、基本策略有效、教学行为不到位的情况,可以让新手教师模拟上课或者现场改进,论证方案的普适性,专家和同伴只是帮助修正一些教学行为,如组织语言、提问与反馈的方式方法等。

二是教学策略修正类。针对教学观念端正、基本策略有问题的情况,重点要从集体备课和模拟上课开启,先不进入现场改课。专家和同伴指导完善前期方案,包括重新确定教学起点、设计问题、拟定教学环节、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等。

三是教学观念转变类。针对缺乏学生立场的情况,只能从集体备课开启,让教师在思维碰撞和认知冲突中“想明白”,确立好课的价值观。专家团队需要反复“说给你听”“做给你看”,形成教学方案,再进入模拟上课和现场改课,提升教师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最后,营造合作共赢的教研文化,解决“让教师愿意被改课”的问题。现场改课的核心要素是变革传统的听评课方式,克服专家“一言堂”的弊端,教师全员“抽签+自荐+推荐”,全程、全面参与改课。只有形成“为了改进、互诊共研、彼此赋能”的教研文化,传递“尴尬一阵子,幸福一辈子”的成长型心态,教师才能有直面尴尬的勇气和持续成长的动力,进而推动教学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自觉改进课堂实践、提升专业能力,从而助力教师有方向有方法地上好一堂堂“好课”,让课程改革落地生根,让课堂成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场域。

转自教研杂说与搬运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