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理解 | 有效实施大单元教学,需要具备的4个必要前提

2023/2/9 14:17:46  阅读:148 发布者:

实施大单元教学是对新时代“培养什么人”的积极回应,是促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落地的重要方式。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为了实施高质量育人,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承载了太多的新课改理念,包括: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课程内容结构优化、大概念、教学评一体化、跨学科主题学习、与课标理念匹配命题与评价,等等。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大单元教学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每一名学生而言,大单元学习目标不仅仅停留在知识获取、技能提高上,而是要发展高阶思维。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要帮助学生在大单元学习中构建知识体系,理解学科内在逻辑,发展创造性思维。因此,要有效实施大单元教学,需要具备几个必要的前提。

要深刻理解学科育人价值

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引擎和支点,是改革源头,是课改第一依据、直接依据及原点推动力。新版课程标准最重要的突破,是提出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的新理念。教师要认识到学科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明确学科对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价值。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些学习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所以,教师深刻理解本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刻内涵,是实现大单元教学的重要基础。

例如,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提出,经过探索,对英语学科育人价值观问题有深入的把握,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审视英语教学的育人价值,以培养主动、健康发展之人为英语核心育人观,提出了语言知识的教学价值、语言技能的教学价值、学习能力的养成价值、外语语言文化价值、英语学习品质等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观。

作为教师,要深刻理解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体系、学科方法、学科评价,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以学科育人价值统摄大单元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还需要从文化素养、道德品质、综合能力等方面引导学生,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与能力,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例如,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中,《崇尚法治精神》是这一法治专册的逻辑升华,也是法治教育的落脚点。前面三个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理解权利义务》《人民当家作主》对宪法和法律相关知识进行了学习,在这基础上,本单元旨在引领学生领悟知识背后的东西,亦即法治的价值追求,让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树立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法治观念,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

针对大单元教学,新课标下的我们要努力做到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新兴力量,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将教书育人贯穿于工作的始终。这就要求教师以大主题、大任务、大情景、大概念等为中心,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让学生能够在大单元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健康的人格、良好的素养,为自身未来的发展做好基础准备。

要准确把握课程理念

课程理念是指导课程设计和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明确、理解新课程理念、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事实大单元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大单元教学的理论根基、思想灵魂。

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教学理念所呈现出的科学性、先进性以及学习理念、学习方式、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观等的不断变化,促使广大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围栏,准确把握并努力去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出适合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认识观不断变化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绽放出新光芒:

第一,以核心素养为旨归。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实践的需要,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第二,以结构化内容为框架。根据学科特点,优化知识结构,体现学科发展主线。例如,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根据生物学的特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学生发展的需要,在以学习主题为单位构建课程内容体系的基础上,对以往10个一级主题进行了调整和删减,形成“6+1”的课程结构框架。其中的6个学习主题体现了生物学科内容,分别是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植物的生活、人体生理与健康、遗传与进化,每个主题包含若干生物学重要概念,同时融入生物学的思想观念、研究过程及方法。

第三,聚焦大概念,提倡大单元教学。强化学生对不同知识的理解与融会贯通,突出重点,淡化“细枝末节”。

第四,教学过程重实践。提倡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探究性学习、评价任务实施,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提升迁移运用能力,体验学习过程的愉悦感。

第五,用好学习评价,提高学习质量。新课标不但指导教师怎么教,还十分重视通过评价指导学生的学,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作用。

所有这些,在引导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展现了强大的指引作用,需要教师积极应对新课程标准、理念带来的新挑战。

针对大单元教学,我们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努力做到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精选和优化课程内容,突出思想性、基础性,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鼓励教学方式的创新。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发挥评价促进学习和改进教学的功能。

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是国家的教育主张,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的众多文件都是以学为主体作为主旨。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也表示:人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智商的高低,还受到“情感智商”的制约与影响,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真正确立学生学习主体的意识。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大单元教学不单单是一种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重构,更是一种培养学生心智发展的有效手段。与之先前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较,它确实是一种更科学、更符合学习行为规律、学习逻辑的模式,是教学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终身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的高质量的大单元教学就是体现这次教学改革重要内容,是素养为本,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真实体现。

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交互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学习日益成为教学的常态,成为学生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生中“数字原住民”越来越多,他们获取知识、人际交往的方式,已经不同于非网络时代,他们靠互联网技术迅速获取信息、交流观点,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方式、学习的课程。因此,学生欢迎的学习方式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由消费性学习变为创造性学习,由书本学习变为体验式学习,由教师教授变为同伴合作学习,相互成为彼此的资源。作为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教师,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思维的教学过程。

因此,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之前,必须读懂学生,在理解学科本质规律的基础上,还要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分析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逻辑,以学习为本,以学生为本,研究应该怎么教,怎么学,怎么评。以学生为本研究学生,关键是精准把握学情,掌握学生学习的起点在哪里,学生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疑点、难点、盲点,并根据大单元学习的进程不断进行调整,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并实现学习的成长。

大单元教学基于教材的自然单元,立足于学生实际生活,建立了结构化的知识与方法体系,运用浸润式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时常打破学科界限,进行跨学科融合,组织师生乃至家长共同参与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大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要尊重和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利,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学生所学内化成为其品格、能力、态度时,我们教学的目的才算真正达到了。所以,大单元教学必须考虑“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主体意识的角度研究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之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课堂教学要以素养立意

大单元整体被认为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这种转型从理念是来说,就是以素养立意代替知识立意、能力立意。教师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出发点,确定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并贯穿大单元教学的始终,围绕核心素养,设计评价任务,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实施多元教学评价,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课程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我们在设计课程目标时,仔细研究课程标准,深刻领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依据学科的教学特点来确定教学目标。

以地理学科八年级下册《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为例:

首先,从大单元整体学习的角度,对课标内容进行了整合分析,分三部分:一是必备知识:了解各区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各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二是关键能力:获取与整合知识的能力、表达能力(区域认知);科学思维与综合思维能力(综合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成果能力(地理实践力)。三是核心价值:初步树立人地协调观,深刻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然后,分析本单元在初中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功能,本单元主要涉及课标“认识区域”中的“环境与发展”的课程内容,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课标要求以典型区域为案例,了解我国区域的环境变化及整治、区域发展征及影响为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在“认识区域”部分,前面两章以6个区域为案例,从“位置与分布”和“联系与差异”两个方面进行了述。本单元以5个区域为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区域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本单元的学习对于帮助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协调观,深刻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

最后,确立大单元学习目标:(1)研读文本,整体建构五个典型区域的地理环境和发展特征,进一步归纳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2)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探究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3)借助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发展案例,阐述如何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4)按照“5W”的区域认知逻辑,重构“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层实现目标,A:110%B1:95%B2:90%C:85%

这样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以素养立意,立足学生实际,打破了单元之内、学科之间、学段之间的知识壁垒,通过设计真实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实施真实而完整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自主性、自发性、系统性和深刻性得到最大限度地激发。从而真正实现了学生全面成长、教师整体发展的育人目标。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要求我们:一定要把素养立在课程的中心,把学生立在课堂的中心,绝对不能把学生的实践能力、想象能力、认知能力局限在老师狭隘的认知范围之内。学习就是教学生用知识认知他自己的世界,并在认知自己世界的基础上,自己去建构意义、建构秩序、建构逻辑、建构思维方式,而整个学生用知识认知世界进行建构的过程就是他学习的过程。老师组织活动、引领陪伴学生这一学习过程的过程就是教育发生的过程,只有这样,真正的学习才能在学生身上发生。

总之,大单元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融汇与整合教学内容,突破单篇教学常态,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形成学科大概念,从而促进学生学科素养提高。

版权声明 | 作者秦世军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