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学设计)《无言之美》教学设计

2022/12/30 13:58:57  阅读:112 发布者:

教学目标

 1.阅读文章,把握作者行文思路。

 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2.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宋徽宗赵佶喜欢书画,有一次招考宫廷画师,他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

 有的画家在山腰间画座古庙,有的把古庙画在丛林深处……宋徽宗看了很多幅都不满意。就在他感到失望的时候,有一幅画深深地吸引了他。他仔细端详了一番,便连连点头称赞说:“好,好,这才是魁选之作呀!”(注:魁选即第一名)

 原来那位高明的画家根本没有画庙,画的是崇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旁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了泉水倒进桶里。就这么一个挑水的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表现的含蓄深邃,这幅画比起哪些画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墙垣的,更切合“深山藏古寺”的题意。

 这就是“含蓄不露”的“无言之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朱光潜的《无言之美》。

二、认识作者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三、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明确: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明确: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明确:“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

 明确: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

①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

②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

③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④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四、再读课文,把握行文思路

 1.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说理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明确;举例论证。列举典型事例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①列举文学作品中言不必尽意的例子。如《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陶渊明的《时运》中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读山海经》中“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等等。

 ②白香山在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

 ③希腊著名雕刻拉奥孔是说明“雕刻上流露和含蓄的分别”最好的例子,雕刻中拉奥孔父子三人条条筋肉、根根毛发都暗示一种极痛苦的神情,表现了雕塑含蓄不露之美。

 2.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须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最后归纳观点: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五、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

 1.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明确: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2. 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明确:以课文《孤独之旅》为例,文章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美学大师谈论美学问题的文章。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无言之美”的内涵,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启示: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要注意有形有象的部分,还要关注其中的“空白”,懂得感受其中的“无言之美”。文章提出来的“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这一观点,对于我们读书、作文都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转自:“薛小丽初中语文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