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师生之间
一、走近老师——了解教师职业
1、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的作用)
①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③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
2、新时代对教师有什么要求?——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①有理想信念、②有道德情操、③有扎实学识、④有仁爱之心。
3、为什么会有风格不同的老师?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
4、如何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
①不同的老师呈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我们要承认老师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②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
③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更好地理解老师的风格。
④试着主动与老师交往,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亲近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二、师生交往——亦师亦友
1、“教与学”的关系——怎样理解“教学相长”?
①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②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③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如何实现“教学相长”?
①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3、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①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②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能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③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④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4、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亦师亦友
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5、如何与老师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
⑴师生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师生间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尊重老师,不仅体现在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上,而且表现在我们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尊重老师的原因:①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②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⑵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⑶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6、与老师发生矛盾冲突怎么办?
①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②相信老师的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③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④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第七课亲情之爱
一、家的意味
1、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的确立通常有哪几种情形?
①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
②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
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
④随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3、家庭具有哪些功能?
①经济功能。
②生育功能。
③教育功能。
④扶养与赡养功能。
⑤情感交流功能。
⑥休息与愉乐功能。
4、在中华文化中,“家”有哪些意义?——家的重要性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5、中国人的“家”有哪些内涵?
①在中华文化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②家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③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有重要的精神内涵。在家庭中要孝亲敬长。
6、为什么在家庭中要孝亲敬长?
“孝”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父母对我们成长付出的爱;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7、在家庭中我们如何传承“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
①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②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③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
④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二、爱在家人间
1、怎样认识亲情?
①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②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
③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或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随之改变。但家中的亲情仍在,只不过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2、亲情是怎样产生的?
(2)产生:这份情感的产生,或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或是因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操劳,或是因为他们分享了我们的喜悦、分担了我们的忧伤,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影响者,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
3、爱的碰撞——为什么父母与子女间会产生“亲子冲突”?
①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开始审视父母给与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②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
4、亲子冲突的影响?
(1)积极影响:亲子冲突是亲子之间互动的一种方式,体现了青少年个体的发展,也能够促进父母的改变与完善,增强亲情的甜蜜。
(2)消极影响:过度、频发的亲子冲突,则具有巨大的隐患,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5、如何才能与父母有效沟通,化解“爱的冲突”?
⑴有效地化解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和沟通来解决。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可以帮助双方缓解、化解矛盾,增进感情。和父母沟通的技巧有:①关注事实、调节情绪。②把握时机,自己冷静后,在父母心情好的时候沟通。③留意态度、尊重父母、理解父母的善意。④选择文字或者当面沟通的方式。⑤考虑沟通环境。
⑵爱是需要呵护的。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我们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比如,体谅理解父母,多从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尊重父母的意见和个性,欣赏父母的优点;正确认识、反思自己;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
⑶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⑷当然,父母也要平等对待孩子,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意见;主动耐心地与孩子沟通,允许孩子持有不同观点;父母若有错,要勇于承认错误;善于调控情绪;学会换位思考。
三、让家更美好
1、现代家庭正在发生哪些变化?——现代家庭的特点
①随着社会历史的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不断趋向小型化。
②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③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2、家庭结构的种类
(1)核心家庭: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
(2)主干家庭: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
3、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
4、家庭成员之间为什么会存在矛盾和冲突?
在一个家庭中,祖辈、父辈、子辈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5、为什么要构建和谐家庭?
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
6、如何构建和谐家庭?
①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信任、体谅和包容,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与冲突。
②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共同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③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变化,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
7、和谐家庭我出力——青少年为建设“和谐家庭”,应该做什么?
◆充当“黏合剂”,培养自己的协调能力。
①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②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③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④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
转自:“中学思想政治”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