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省培2期 | 学员感悟:邂逅“三单”,寻梦理想课堂

2022/12/16 16:21:24  阅读:310 发布者:

吴国魁,一级教师,现任教于龙港市湖前小学,多篇论文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与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微课《不要和青春期孩子对抗》和项目化作业《“比”来“比”去》等多篇文章获奖。

教育,是一项影响人心灵的事业。对于一个从事二十多年教育工作的老教育人来说,其动力,不再是个人荣誉或是社会声誉之类的外部动力,指引其努力向前的,更多是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学生的挚爱。“让每个孩子变得更优秀”,是教育工作上最大的动力。综述我这么多年的教育历程,总希望有这么一种课堂:孩子们能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在课堂互动中,通过互教、互学、互辩提升能力,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在交谈中掌握学到的知识,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交流空间,让讲台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让教师从繁琐的讲课中解放出来,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

偶遇

认识张作仁教授,结识“三单”,纯属偶然。720日下午,我在龙港中学的报告厅有幸聆听了张教授的《校本主题教研策划与改进》报告,了解到关于“三单”实验的特殊教学模式,直觉告诉我这就是我想要的“理想课堂”的教学模式。培训中,张教授提到,完整了解“三单”实验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需要五天的培训,并告之在学时培训平台可以申报,这让我很兴奋。在九月学时申报时,我向校长提议,让学校多名骨干参加研训,最终确定首批九位教师报名参加研训。

深探

疫情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了培训课程的正常进行,培训时间一改再改,让我们这班希望尽早了解“三单”的同事们,等得很心急。终于在11月初,我们来到了温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完整聆听了《“三单”实验:基于作业优化促进深度学习变革》的培训课程,全程五天,干货满满。

张教授从科研视角阐述了“三单”实验的理论架构,细致剖析了课堂结构四要素(目标、工具、同伴、教师),教师备课要研究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团队、学习评价等要素,优化学习环境,预设学习任务安排与学生思维障碍、应对策略。“三单”实验以三单学习手册(诊学单、导学单、拓学单)为变革载体,为未来教育课堂变革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借助“三评”教研(评教师、评学生、评设计),“四招”教研(寻招、辩招、晒招和创招)、“五环”教研(备单、说辩单、试观单、议调单、磨建单)、“六学”教研(自学、问学、互学、辩学、思学和研学)等不同维度的思考优化,建立备教学评一致的常态教研机制,探索基于作业优化的高结构任务支架设计、低控制教学过程指导、高品质学习场景体验、共成长课堂反思评价,优化教学常规,打造“真作业、真学习、真支持”教学新样态,重构“学为中心·学导一体”高质量课堂,培育“双减”教育示范高地。

本次培训解决了我心中的两个问题:一是“三单”实验是否能实现我心中的“理想课堂”?二是能否借助“三单”实验,提升学校的校本教研质量,激发教研活力?答案是肯定的,相信“三单”实验的实施与应用,一定能给学校带来全新的教学活力,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追寻

当然,本次培训也让我产生了新的疑问:由于“三单”需要团队的力量,对于我们农村相对薄弱的学校来说,我们是否有能力践行“三单”?如何能较快地设计出合理的“三单”,降低教师在备课上的难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在培训结束之后,我们马上开始进行“三单”实践,希望通过实践,让自己进一步认识“三单”,了解“三单”。虽然我们目前对“三单”的运用还显生涉,但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三单”会激发我们的课堂活力,最终实现“学为中心”的理想课堂。

转自:“科研力量”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