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教育的第三只眼》——问君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2/12/9 10:54:40 阅读:891 发布者:
身处教育之境,自感有许多困惑,又有许多无奈,自从认识了汤勇老师的《教育的第三只眼》,心中才有些许释然与慰藉,他像一缕有力地清风拨开云雾,驱散阴霾,教育的蓝天也就在此时于心中悄然而生,顿感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与快乐,那就让我们在今天与大家一起,步履轻盈的徜徉在教育的旅途中,沐浴教育的阳光,教育的芬芳,重新接受一次教育的洗礼。本书共有五个章节,每一个章节作者都满怀教育的热情,独具匠心,从教师的初衷讲到教师的发展,对教育这个沉重的话题作了深刻的理解和剖析并有所创新,引导教师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自己和当下的教育现状,就如一双慧眼,在涛走云飞、花开花谢中展现教育那摇曳多姿的身影,去洞悉教育的真假,辨别教育的是非,来判断教育的价值,认清教育的方向。
第一章、谁为我点亮心灯?
在这一章节中作者详细阐述了当下教师的生存现状以及教师的职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教师是一个令人尊重的职业,因为它能够传承文明,延续文明,善待并尊重教师,即使对孩子未来的重视,也是对一个国家与民族发展的重视。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诸多因素给教师这一职业蒙上了一层灰垢,让教师也失去了应有的幸福和尊严,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应该小事自我。相反,更应该顽强向上,努力向美,积极进取,不断超越自身,努力让自己绽放的同时,更让每一个孩子开放出朵朵灿烂的教育之花。教育应成为一种生命的需求,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虽然道路坎坷,但充满挑战,这些挑战来自于时代的变迁和发展。《礼记-大学》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那么教师就要不断学习,不仅要与时俱进,每时每刻保持一颗充实的内心,拥有一种丰盈的精神世界,这应该成为一种激情昂扬和永不懈怠的职业状态,要想在教学岗位上持续的发光发热,就要渡人先渡己。
教育是一场修行,也是一场苦旅。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应该给教师一个宁静的讲台。解放教师的手脚,正如作者所说,教师也需要减负,减掉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东西,给教师们营造一个可以心无旁骛教书育人的氛围和环境。然而,最初的激情在岁月蹉跎中逐渐褪去,难免会有一些职业倦怠。作者却给我们大家出谋划策,“要拥有教育的理想”,“要有做真教育的勇气和智慧”,“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等,还可以将自己的灵魂寄托于山水,拥有属于自己的志趣爱好和生活情趣,最重要是保持一颗平常心?涵养出一份恬淡的情趣来享受自己的教育人生,教师要自己点亮一盏盏心灯,将其闪亮在教育的星空之下。
第二章、开在石头上的花
孟子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生来都是有同情心的,特别是小孩子更具有同情心。然而,当下社会的浮躁,教育的功利,家长的焦虑,无论是家庭对孩子施加的影响,还是社会大环境对孩子的造化,都会致使其孩子自私自利、排斥他人、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的现象,教育的问题最终也会演化成社会的问题,孩子的问题最终或许要有成人来买单。我们要始终明白,人的成长永远离不开自然属性和生活属性,教育是灵魂的教育,而非单纯的知识和认知的叠加与堆积,教育的使命,就是给孩子们一种宽松与自由、启迪与创造、唤醒与点燃、激发与成全,让他们生命中所拥有的秘密和宝藏得到开发,所蕴含的美好天性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才思迸发,火力四射,成为最美好的自己,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人,因为金字塔绝对不是一帮失去身心自由的奴隶来建造的。
再好的鞋子,只有适合的脚穿上才会舒服;再好的饭菜,只有适合自己的口味,吃起来才可口;再好的教育,只有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教育,我们即不能对孩子过度压抑,也不可完全释放天性,这其中必须有一条清晰的界限,必须本着人的健康发展与成长为目标,对孩子体现出一种呵护与匡复,一种关注与校正,一种把握与调控,凡事有度,在管与不管中呈现更美好的教育状态。在这一章节里,还有许多论述,例如,“减负不再是一个梦”、“给孩子一部手机,就一定能毁掉他吗?”等都会在我们的心底惊起涟漪,然后在作者的笔下寻到最重要的答案,从而能够更加从容镇定的面对教育中的各种问题。
第三章、第六顶思考帽
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教育乱象,作者始终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一种清醒的认识,看问题从不偏激,而是透过表象直达事物的本质,从根本上剥离教育的迷雾。例如:“在志愿填报不能放弃应有的责任和乐趣”中告诉大家,考生应立足于自己的考分,分析自身的情况,然后根据自身的爱好、兴趣、特长以及专业优势和发展方向,还有人生理想价值的定位来选择一个理想的高考志愿,而不是跟着潮流去相信一些什么免费的大数据系统,什么报考神器等致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局面。另外面对校园欺凌问题,作者也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处理问题不能一头热,要彻底扭转当前的唯分数论,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多组织一些教育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时间。对于家庭,家长要切实担负起孩子的教育责任,不可当甩手掌柜,更不可推卸责任,溺爱袒护;对于社会,要净化网络影视环境;对于国家,应该通过教育立法,赋予学校教师必要合理的惩戒权利,从根本上预防消除或减少校园欺凌事件。
在“教育没有最好,适合的才是最好”中,让我们明白名校可以信赖,但绝对不能完全迷信。对于孩子来说,不要让孩子在所谓的名校中被淹没,给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为孩子的未来做正确的打算,也是为孩子未来人生做最好的准备。所以,才有“教育不能只冲着清华北大去”这个观点,最重要的是让其成为有爱心、有担当,会感恩、能服务于社会、能够自食其力的人。是呀,正如《菜根谭》中有言:病授于人所不见、必发人所共见。面对如此多的众生乱象,我们要做的就是向上的成长,需要从向下的根扎开始,做长久的努力、叠加、积累、聚合,相信明天的教育现实一定会是阳光明媚的。
第四章、麦田里的守望者
把孩子当做孩子来看待,把身边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想象我们当年作为孩子时的所想,作为童年阶段的所言所行,就应该明白教育就是要让让孩子成为主角,让孩子显山漏水,让孩子在快乐和幸福的环境与氛围中学有所成,只有用心才能做出好的教育来。文中还指出当下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去生活化,但我们要明白,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人,是全面发展的人,是未来社会的人,能够独立生活的人,能够面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人,所以,教育就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朴素、幸福、本真、自然而又充满温馨和张力的教育。在“教育怎样才能回归生活呢?”中明确指出这样的观点,教育者必须有生活的理想和信念、让课堂走进现实生活,走进大自然、课程研发应该立足于生活等。另外,教育的环境也很重要,学校必须有依法制定的惩戒制度,讲台要神圣,教师要有尊严,不然那将是教育的悲哀,全社会的悲哀,整个民族的悲哀。
家庭是孩子人生最重要的场所,也是他们人生真正的摇篮,更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替代的学校。因此,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教育孩子必须要有敬畏之心,否则他也体会不到生命的美好与可贵,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教育的深情,思之深、情之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作者期待,我们也期待,并付诸于教育实践,相信一定会有收获。
第五章、行之水穷处
这一章节让我充分认识到教育很美好,还可以更美好,因为教育是与人息息相关的。人应该是教育的归宿与终点,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在为学生打牢基础的前提下,努力的开阔他们的视野和眼界,教育书的同时,多一些对育人的思考、多些耐心、多些冷静、多些包容、多些理性。走过的路会留下脚印,失去的光阴不会再来。好的学校是有故事的,好的教育也是有故事的,只要心的灯不会灭,生命的花总会在不经意之间灿烂绽放。
让我们怀揣着一颗教育之心,用满强的热忱学习有关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尊重孩子,热爱孩子,把有用的思想、知识、技能传授给孩子,舒展他们的思维、自由他们的心灵、强健他们的体魄,让孩子们在爱的阳光注视下,灵动闪耀,展现精彩!
禹州市钧台学校 温丽倩
转自:“张莉工作室中学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