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生长·晒好课丨宝安区“万名教师晒好课”海城小学数学学科综合与实践版块专场展示

2022/12/8 9:43:57  阅读:272 发布者:

海城小学为落实宝安区教育局关于教研工作“四化”要求,积极响应教科院提出的尽快实现“万名教师晒好课”的工作目标,于20221201日下午开展了主题为“新课标背景下学科融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综合与实践版块专场展示”的数学专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宝安区数学教研员张维国老师以及西湾小学、径贝小学、汕头市龙湖区下蓬中心小学的数学教师,还有高雅老师、陈永畅老师名师工作室的各位老师参加,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

     本次教研活动由海城小学课程中心邢楠副主任主持,共有三个议程,第一个议程:两节现场课展示,分别由海城小学赖允珏老师展示课例《滴水实验(一)》,由邢楠老师展示《滴水实验(二)》;第二个议程:由海城小学曾女英副校长开展讲座分享;第三个议程:由宝安区数学教研员张维国老师点评指导。

《滴水实验》教材解读

     “嘀嗒、嘀嗒......”听,这是水龙头滴水的声音,你有想过一个未拧紧的水龙头一年能滴多少水吗?一吨、十吨......跟着四年级的同学们一起走进“滴水实验”吧!

    《滴水实验》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教材在设计上“重问题、重过程、重综合”。鼓励学生从生活情境出发,提出可研究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学会设计方案、动手实验;尝试将数学与科学、生活等相联系,注重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大问题。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学会用数学的角度看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思维品质,发展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最后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四年级数学《滴水实验》一课与五年级科学《滴漏实验》类似,五年级科学的《滴漏实验》关注滴漏实验的等时性,瓶中水量的重力对滴水速度的影响,实验数据的精确度等,真正体现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四年级数学《滴水实验》的侧重点则是借助滴水实验,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分析、推理的过程,培养数据观念,促进思维发展。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把《滴水实验》一课分为两个课时来上,第一课时侧重让学生经历问题提出、设计方案、完善方案、实验操作的全过程,重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验操作,解决“一个未拧紧的水龙头,一分钟大约能滴多少水?”这个问题。第二课时侧重通过推算解决“一个未拧紧的水龙头,一年大约能滴多少水?”这个问题,并联系生活实际来描述数据,通过阅读资料反思浪费现象,达成社会学科的认知(节约、环保等)。

     因此,两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滴水实验》第1课时

      赖允珏老师课堂经历了:从生活中产生问题、在交流转化问题、在合作中形成方案、在实验中收集数据四个环节。以观看滴水视频为导入,聚焦本节课研究的大问题:“一个未拧紧的水龙头,一年能滴多少水?”在交流讨论中,学生将大问题转化成小问题“一个未拧紧的水龙头,一天能滴多少水?”本节课的重要环节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完善,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明确了实验顺序、实验细节和实验时间等因素,并对已有方案进行完善。最后通过真实的实验过程,得到数据。

   

《滴水实验(一)》精彩片段---海城小学  赖允珏

《滴水实验》第2课时

      邢楠老师课堂经历了:在汇报中分析数据、在类比中感受数据、在总结中深化理解、 在自评中反思提升四个环节。“为什么每组得到的数据都不一样呢?”“究竟以哪组的结果为准呢?”两个问题引发学生反思实验方案与实验操作,并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在算出平均值为22毫升后,通过推算得到一年大约滴11563200毫升的水。这个数据对学生来说很抽象,因此,老师用生活中常见的矿泉水瓶为类比,让学生估一估“1分钟水位大约在什么位置?1小时、1天、一年浪费的水大约有多少呢?”让学生对浪费的水量有具象的认知,最后再交流节水妙招,布置综合实践作业:制作海报宣传节水知识;写节水倡议书;亲自动手做一个水滴计时器或者滴水沙漏等。

   

《滴水实验(二)》精彩片段---海城小学 邢楠

课题主持人讲座环节

      海城小学曾女英副校长进行主题为《借“综合与实践”,助学生素养生长》的讲座,分别从现状与分析、内涵与目标、内容与特点、研究与实践四个板块进行分享。

      目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开展面临缺少实践活动的条件,教师认知、方法和内容与课标要求均有差距,以上两方面的困境也成为部分老师执教综合与实践课堂流于形式的理由。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第13学段以主要采用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第3学段可适当采用项目式学习),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在教学设计时,可以使用不同的主题名称、活动内容,但要关注内容的选择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从而实现密切联系生活、综合应用知识和素材来源广泛。如何开展综合与实践课呢?曾女英副校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强研究,明确活动的意图与目标;二是配合安排,合理调整活动内容和时间;三是因地制宜,适当增加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四是明确目标,加强活动过程的控制与指导。希望通过以上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课改书写新的一页!

专家点评环节

宝安区数学教研员点评:

     维国老师对两节课的设计、两位老师的组织以及海城小学数学科组对综合与实践领域板块的挑战都给予了巨大的肯定。

     其一是问题真实,从身边的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其二是方法可靠,教师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工具,让学生真实地经历实验的过程,让知识的生成更有亲切感和信服力。其三是学习方式得当,研究问题、实验方法都由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产生,实验过程、自我评价均有学生亲身经历与尝试。两节课充分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并不强调方法和结果的唯一性,而是借助学生生成,适时启发、引导和发现,让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感、获得感。其四是核心素养的渗透,运用平均数、整数乘法等知识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量感、几何直观等素养,通过建立浪费水的参照量,让学生感受与体会数据的惊人。其五是通过综合实践达到学科育人的效果。落实这样真实、生动的课堂所达到的育人效果,比让学生画节水手抄报、写节水标语更加有效。维国老师对曾女英副校长的讲座分享给予赞扬,提出借助课题研究做校本研究,是非常好的研究方式,可以继续深入以及系列化的开展,形成教研成果。

      同时,维国老师也对本次活动提出了两点期望:一是希望后续能够看到学生的多样化作业成果,可以是写的、画的、做的、说的,通过多元表达,生成丰富的作品。二是希望海城小学能够继续聚焦“综合与实践”板块,形成更多高质量的研究研究成果!

教师反思与教研心得

 赖允珏老师教后反思:

     在试课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孩子们实验的兴趣很高涨,但在设计与完善方案环节存在困难,这也是本节课需要花时间去攻破的难点。一是让学生在设计前先分享大致的实验思路,并说一说这些实验材料有什么作用,能为学生设计方案提供一些基础。二是在分享交流中不固定唯一的设计方案,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白不同的设计方案该如何完善,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三是让学生从实验数据出发,反思实验方案。当学生发现自己小组的实验数据和其他小组存在差异时,就会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是实验顺序出错了,还是实验细节没有处理好,进一步对小组的方案完善。

邢楠老师教后反思:

     在这节课的磨课过程中,对于第2课时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哪些素养,我的思考是:1.发展学生的数据意识。在9组实验数据都呈现有不同时,带领学生观察各组的数据,思考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我们选择哪个数据更合适呢?这个过程就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实验的误差以及平均数、中位数等统计量的意义,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数据处理的不同方法,初步发展数据意识。2.发展学生的数感与量感。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量、数量关系以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带领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合理估算等;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等。本节课虽然把500毫升矿泉水瓶子、一箱都在PPT上铺满演示,但是缺乏对真实以及视觉的冲击,听了维国老师的指导,应该提供真实的数量,对学生的感知会更好.3.“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借助对数、量的推算和直观感知,学生的节约永绥的意识不言自生,最后通过实践作业超市,发动学生做节水倡议书、海报;滴水计时器等实践性作业,把数学课堂教学提升到了节约用水、社会责任,使学科与人目标得以落实。

西湾小学-黄晓丹

      海城小学新课标背景下学科融合的课堂教学教研活动让我对“综合与实践”板块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是我们容易忽视的,但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教研中我们要努力做到曾校说的多思考,思考这些内容应用了哪些知识,解决了什么问题,能让学生获得什么体验。通过思考周密地设计活动内容,使实践活动呈现科学性、趣味性、多样性。

下蓬中心小学-林子昕

     今天与海城小学的学习交流,收获颇深,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滴水试验》的课例,一改往日常规课,老师选择挑战极具有趣、难度稍高的动手操作课例。通过2条线索展开,一是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分工合作,共同探索、共同总结;二是让学生自主动手实验,抛开纸上谈兵,学生在实验中探索数学知识,完成本章节的教学任务。这节课无论从教学设计、教学展示上,都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这让我受益匪浅。

     课例2的《滴水试验》,显示出海城小学同课异构的精彩之处,老师们对不同的课的不同教学,有不同的理解,使我明白:“原来同一节课,也能这样上!”。之后,其他老师们分享了与教学相关的知识,对我的教学生涯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本次交流,我发现海城小学的老师们在教学时,尽管教学设计不同,但都能后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则从传授者变成引导者,这也是我需要学习的。

下蓬中心小学-张丹丹

     今天听了两节课,一节是滴水实验,通过提问水龙头没关紧,一年滴多少水,提炼到一天滴多少水,一分钟滴多少水,通过 “设计方案→完善方案→进行实验→记录数据→总结结论”等环节,全程由学生小组合作,学生汇报,学生补充完善,动手操作,发挥学生主动性,将数学与科学技术相结合,体现学科融合的特点。

     第二节课通过数据汇报,计算,一分钟,一天到一年,以可观的矿泉水瓶来比较,再以一箱箱矿泉水来比较,一张ppt都承载不了的水量,学生直观感受浪费水之多,感受珍惜水的重要性,培养珍惜水的生活习惯。提升课堂。与传统的仅仅老师口头传授相比,学生能更深刻感受,起到主题提升的作用。

      整个过程由学生汇报,学生总结,学生得出结论,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数学与科学融合,与生活融合,学生感受盛会处处有数学。  

下蓬中心小学-周欣

      赖老师的《滴水实验》课例展示,以“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完善方案-动手实验”为线索,整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在玩中学的方式,让大家感觉到数学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课堂开始前,赖老师先播放了一个视频,启发学生的思考,如果像视频这样浪费水资源,一年会浪费多少水呢?在提出问题的过程更是唤起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接着,赖老师让学生自由讨论,汇报,发现如果要测量一年的滴水量,数据过大,不易测量,因此可以把一年的滴水量转化成更小的时间单位:一分钟,通过实验测量一分钟的滴水量,再推导出一年的滴水量。在接下来的实验设计过程中,赖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由选择实验材料,通过材料的选择,找到实验所需工具。再由学生自由选择工具,小组合作,设计方案,完善方案。

     在本节课中,赖老师时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设计实验方案,了解实验细节,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出的“以生为本”,这也是本节课我最大的感悟。同时,本节课例展示,也与《新课标》中提出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完美契合。在赖老师的这节课中,不仅发展了同学们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反思质疑的数学学习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大家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小组的团队协作能力,更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也为我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方向。

下蓬中心小学-翁伊媛

     今天,我观摩了海城小学数学四年级滴水实验,该课程是一节非常精彩的新课标背景下学科融合的数学课程,充分体现了跨学科教学理念,让数学走进生活,实现生活问题数学化。滴水实验共有2个课时,两节课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以水龙头滴水问题导向,将解决数学问题与科学实验相融合,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帮助学生建构模型意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一个课时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强化课程综合性与实验性的理念,实现跨学科教学,将科学课程与数学课程相融合,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建构。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以水龙头滴水引出滴水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分享滴水实验中的数学信息与数学问题,探究一年的滴水量。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分享交流实验理念与步骤。通过实验,获取1分钟的滴水量。第一课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动手实验中感知数学对于实验的重要性,实验设计中实验顺序的重要性以及实验的严谨性。

     第二课时根据实验获取的1分钟滴水量的数据,学生自主探究1小时,1天,1年的滴水量。以500ml的矿泉水做为衡量单位,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示1小时,1天,1天,1年浪费的矿泉水数量,让学生直观体验到日积月累将浪费很多水资源。通过节约用水小短片伊节水宣传微课,向学生传达节约用水的理念,倡导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学生通过填写自我评价单,进行自我反思,归纳错误原因,以评价促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课程的最后出示了作业超市,充分体现了“双减”背景下的“减负提质”原则,实施分层、多维、个性、高效的作业,减轻了学生课余负担,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海城小学-曹冰

      赖老师和邢老师的滴水实验这节课的内容从一个未拧紧的水龙头滴水视频入手,通过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明确任务;分析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动手实验;分享数据;自我评价的过程进行教学。在本节课中突出体现了“三个重”。

1. 重讨论交流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由始至终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如“要想得到这个数据,真的要它滴一年吗?”“做1分滴水实验,怎么做?”“讨论实验方案”“做实验得出数据”。

2. 重“大转小”“小转大”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年浪费了多少水?这个大问题学生很难解决,所以教师在此环节把大问题转化为小问题进行研究,先知道1分浪费多少水;从知道1分浪费多少水,进而推出1时、1个月、1年浪费多少水,因此把小问题转化为大问题进行研究;当知道1年浪费多少水,让学生以10.5升的矿泉水和124瓶为参照物计算出有多少瓶、有多少箱,再次把大问题转化为小问题进行研究。

3. 重实践活动过程

     在设计方案、利用方案进行实验过程中组织学生分工合作、共同活动、小组协同活动、全班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有所收获和发展,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曾校的讲座中,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到“综合与实践”的设置,不仅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冲破了原有教材的束缚,而且给数学赋予了生活的意义。同时,“综合与实践”是充满着探索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一类学习活动,它为学生学会独立探索提供了广阔的天空,同时也向教育工作者原有的知识观、教学观、评价观提出了挑战。理解和把握这个领域,对数学课程的发展和数学教学的改革非常重要。

▶老师们线上观课参与教研活动

小结: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建议中强调,进一步加强综合实践教学,通过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真实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担当等综合品质。但在一线教学中,存在综合实践教学目标和教学“两张皮”的状况,我校聚焦“跨学科”,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用数学”——“玩数学”的过程,在“综合”中发展学生素养,提升教师能力。

转自:“宝安区小学数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