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基于“做中学”的实践学习 基于学情的深度学习 基于“三序合一”的思维可见学习——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

2022/12/8 9:21:45  阅读:440 发布者:

唯有你的才智,能像漫过山岭的薄雾。

——雪莱《赞智力美》

来不及抹去秋的枯枝落叶,已迎来冬的寒风飞雪。为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落实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学生,梳理语文课堂教学的变革策略,聚焦核心素养导向下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122日下午,青岛市小学语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于线上举行,本次活动由市南区小语团队承办。

本次活动充分体现基于学情的生本教学理念,通过“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来进一步落实在语文实践中落实语文教学理念,用语文实践来回答新课标的疑问。全市三年级语文教师共2000多人在线观摩交流。

 

基于“学情调研”的单元课例呈现

本次活动展示了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三节课例。在市、区语文教研员的引领下,磨课团队认真领会新课标理念,精准解读教材,并对学情进行调研分析,梳理“带着问题默读”“学写简单的事”单元语文要素学习序列,创设“小问号大作战”的真实情境,确立了“预习调研,明确探究问题——默读想象,训练思维方法——梳理静悟,感受成功体验——读写结合,习作迁移运用”的教学思路。经过几次研磨,团队成员明确了单元教学目标,清晰了课例定位,掌握了有效策略,探索了大单元教学新路径,落实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

青岛八大峡小学孙肖老师执教的《司马光》一课,把预习单中学生的疑问分类发布,形成课堂学习任务,逐步推进“读通文言文”“读懂文言文”“讲好故事”的“问号闯关挑战”,通过“想象场面—弄懂意思—解决问题”,感悟司马光的机智冷静,感受文言文简短有趣、意蕴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王冬宇采用线上教学的形式执教《灰雀》一课,承接单元任务,继续以“小问号大作战”为情境,从“小灰雀去哪儿了”等学生之问,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关注人物的言行,通过“寻找线索—猜测想法—解决问题”,在阅读体验中掌握思维方法,提升思维品质,感悟“读懂”的乐趣,受到美好品格的熏陶。

青岛榉园学校张亚楠老师执教《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引导学生综合使用本单元掌握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字词“问”,渗透归类思维的训练;借助内容“问”,了解战争背景,为略读学习作铺垫;聚焦学生的集中“问”,实践学法,关注词句,想象战斗场面和人物表现,猜测心理想法,丰富对白求恩的认识,加深对关键句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迁移本课思维工具为单元习作理清思路,打通读写。

基于“三序合一”的圆桌论坛剖析

圆桌论坛围绕“‘三序合一’促进深度学习 思维可见落地核心素养”主题,由市南区磨课团队结合三节展示课例,对“核心知识序、认知建构序、学习活动序”进行了分析。老师们立足“核心知识序”,以“寻找”为基点,厘清知识内在联系,结构化解读教材;立足“认知建构序”,以“顺应”为准绳,建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深度学习,结构化任务群;立足“学习活动序”,以“创造”为亮点,强调体验,让思维可见,结构化学习活动。最终,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呈现“学情调研”结果,全面剖析实践思考,达成“三序合一”,为大单元教学路径提供有效指导。

对市教研员崔老师提出的面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学情追问发展”与“促进思辨能力”,王冬宇老师分享了《灰雀》一课针对不同学情可以实施的同课异构教学思路。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借助完成心情图,总结梳理,让思维外显化,辅助元认知形成,助力方法迁移;课内链接生活,关注表达,写留言条,创境使用“日积月累”语句,实现语用迁移,为习作奠定基础。不同的学情,教师采用多元变化的学习活动,为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启示,实现“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成长。

基于任务群导向的作业经验分享

八大峡小学刘书芹老师做了题为《新课标任务群导向的项目化作业实践与探究》经验交流,结合学校“一体三元”教学模式,呈现了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四条路径:从单元统整入手,夯实方法,落地要素目标;从生活热点入手,关注思维发展,指向问题解决;从校园活动切入,着力具身体验,链接语文与生活;从学校课程入手,联结校内外资源,拓宽素养提升空间。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市南小语团队将继续探索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之路,致力于推进“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教师在线观摩交流研讨活动

 

教师参会反思——

“三序合一”促进深度学习 思维可见落地核心素养

青岛文登路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研组

感谢教研员老师们的引领,感谢几位老师执教的精彩课堂,本次教研活动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引导。

大单元整体设计中的单元目标和任务,不仅是课时目标和任务的拼接,内部还要有逻辑链条。因此我们只有在单元教学前进行大单元整体设计,才能产生指向大概念的大单元目标、基本问题和任务。这样的单元教学才会更具有整体性,结构性,才能有效的指引整个单元的方向,否则,每节课之间的关系比较浅显,或者没有关联,就无法持续连贯的走向通往大概念的深度学习之路。

我们在本次教研中了解了“三序合一”的教学理念(即核心知识序、认知构建序和学习活动序)。第八单元的课例设计,先梳理了“核心知识序”,再顺应了“认知构建序”,最后才创造了“学习活动序”。

八大峡小学的孙肖老师执教的《司马光》,通过课前的学情调研,设计了四个活动:会读文言文、读懂文言文、讲好古诗、阅读文言文。教育研究中心的王冬宇老师执教的《灰雀》,采取线上教学模式,设计了三个活动:寻线索,猜想法,探秘回去去向,联系读,猜想法,读懂列宁言行,懂人物,会表演,懂得真正爱。教学中很好的开展学生互动,根据自己班的学情,设计问题,课堂效果凸显。榉园学校的张亚楠老师的《手术台就是阵地》,分别设计了四个学习活动:字词“问”起来,归类学习有方法,内容“问起来”,背景资料巧解答,题目“问起来”,综合想象答深入,习作“问起来”,鱼骨支架理思路。这次的课例,在认知建构中,都是从学情入手,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原有的认知,发布“问号大作战”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带着问题默读,读懂意思,并根据注释想象画面,发现线索想象画面,发现词句想象画面,在课堂上学会多思考解决问题。

此次教研,再次让我们认识到模块教学,要层层铺垫,不急于一时拔高。要充分摸清学情,明确学生的元认知,课堂教学思路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学为中心,三序合一

青岛郑州路第二小学  牟伟

今天有幸聆听了青岛市小学语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对三节课例和经验交流的学习,我对“三序合一”教学模式有了初步的理解,也深刻的感受到在新课标的研读和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尝试,时刻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方式,落实核心素养。

2022年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提倡大单元教学,实现学习的结构化,语文学科以语文学习任务群为载体具体实施,今天的三节课例对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进行了统整,采用了“三序合一”教学模式,对核心知识序、认知建构序、学习活动序进行了分析,通过课标分析、教材纵横定位以及学情调研活动,找准学习的起点。三节课例教师均立足学情,充分关注学生的学,借助预学单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明确了学习重难点,关注单元要素,形成对核心知识的精准定位和深入解读,尝试确定单元整体大情境单元大任务——挑战小问号。同时通过落实子任务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梳理,实现单元知识的结构化。

三节课例中,教师创设了小问号大作战的单元情境,以口语交际请教和言文、文言文的预习疑问,串成线发布了任务。通过体验品读、挑战表演的方式,串联了整个单元的课文,在达成默读、理解这一阅读要素的同时,运用想象画面的方法,带领学生回忆了一次玩的过程,运用如何揣摩人物心情的方法,在习作中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达到了读写一致。在《司马光》课例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单元情境,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基于学前调研,摸清学生学习困惑,逐步推进如何读通文言文、如何读懂文言文、如何给幼儿园小朋友讲好小故事的问号挑战,激发学生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阅读期待。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在发现小序号中知晓注释作用,在借助文在借助注释中读懂古文,在给幼儿园小朋友讲故事的活动情境中感受学习趣味,激发乐讲愿望,在想象群儿戏于亭众街气趣的画面练讲中讲好故事,趣味展现。在此基础上层层推进,感悟司马光的聪明机智,在乐趣挑战、功课小问号中,学生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简短有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灰雀》一课,教师采用线上教学方式,灵活运用线上教学软件,极大地发挥了各种交互式功能,如多种形式的提问、分小组讨论、圈画等,克服了线上教学的局限性,广泛的关注了全体学生。教师的教学承接了单元情境任务,继续激发学生挑战小问号。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在朗读中指向了理解。学生带着小问号找到小线索,猜测想法,解决问题的,形成问题环。随着问题层层深入,学生得以感受、发现与思考人物言行真正的意思,感悟读懂的乐趣,有成功的体验。    

在《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中,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复习根据关键词句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关键句子,并补充相关材料加深理解,借助鱼骨图梳理总结,针对疑问,聚焦关键词句,想象具体场景、人物表现。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形成了原认知,在体验经历中掌握方法,并且形成变式。在这个单元的课文学习中,默读思考的问题是从浅写到逐步深入的。学生默读思考的能力是一步步得到发展和提升的。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这样的课堂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主,实践以学为中心的生活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实现了学习知识到思维上、能力上的升华。

“三序合一”教学模式让我对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积极尝试,努力打造“三序合一”指向核心素养,真正的以学为中心,通过单元整体的设计,拉长学习过程,带给孩子更多体验感悟、自主探究、合作推进的机会,也从而提高对核心知识的深度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教学研究的路上,我将一直前行。

“青岛市小学语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及“三序合一”教学模式学习体会

青岛西海岸新区太行山路小学  

122日,我校语文老师全程参与并学习了青岛市教研室组织了“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从三节优秀课例干货满满,“三序合一”教学模式经验交流,令老师们受益匪浅。

青岛八大峡小学孙肖老师执教的《司马光》,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篇文言文,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从编者意图来看,要引导学生从小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学习读懂文言文的方法,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承经典,发扬国学。孙老师的课堂扎实有效,通过“借助停顿读通文言文;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借助想象讲好故事”的思路一步一步引导孩子深入学习文本。整堂课以读为主线,贯穿始终,通过范读引领、逐句练读、借助插图等形式诵读记忆。学生以读促悟,在诵读中体验、感悟文言文的特点。初次接触文言文,最难的还是句读和节奏,而孙老师通过逐步训练朗读能力,指导朗读方法,让学生从易到难的有节奏的读完整句,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点,老师成为学习最好的“摆渡人”。

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王冬宇老师指教两课时《灰雀》,令人眼前一亮。疫情当下,孙老师通过多种新颖并有实效的形式(创意的展示问题方式、抢答器、拍合影等),不仅在学习任务群方面给我们启发,更让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高效网课的新思路。《灰雀》主要讲了伟大的列宁对灰雀的爱,对小男孩的爱和宽容,使小男孩受到感动,主动送回灰雀,做诚实孩子的故事。王老师以“有疑问、找线索”为思路开展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阅读、质疑、思考、发现、创意表达,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深入。王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表明,在他的课堂上,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阅读探究的组织者,引领者。他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引导学生走进教材;不是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是引导学生置身于列宁和男孩所处的环境,跟作者对话,跟文中人物对话,共同再现列宁寻找灰雀的情景,挖掘列宁和男孩的内心世界。课堂最后,王老师画龙点睛地提出“什么真正的爱,爱他就是尊重他,给他自由,让他用它喜欢的方式生活”的问题,引发后续思考。

青岛桦园学校张亚楠老师执教的《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通过“画出句子、找出关键词、联系实际、谈想法、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系列扎实有效的训练,让学生扎实习得了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得到思维能力上的提升。课文的重点是24小节,通过思考白求恩实在怎样的情况下坚持动手术的?他是怎样表现的?请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读一读。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引导学生了解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文中写人物语言、动作等的句子,体会把人物写立体的写作方法。这样把环境和人物表现结合起来,学生很快就能准确找到文章的重点语句,并结合人物的精神品质来说,表达的比较完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上教师必须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质疑问难的机会,唤醒他们沉睡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老师把整节课交给了学生,课堂中他们非常活跃,思维敏捷,敢想敢说,师生共同探索,共同提高,久而久之在这样的课堂之中,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形成并得以发展。

评课环节,老师阐释了崔老师“三序合一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思路。从“核心知识序”到“认知建构序”再到“学习活动序”,让老师们的备课、授课思路更加清晰。“任务发布、感知体悟、复现挑战、静悟梳理、生活运用”的方式,让语文教学由浅入深且思维逻辑性更加明确。“创造、回答、朗读、鉴赏、表演、讨论”等活动的落实,让学习任务的落地更加扎实。

总而言之,今天的研讨课,受益颇多。站在大单元的背景下,老师们从单元出发,从语文任务群的实现,到环节的设置紧紧相扣,值得学习和思考。语文学习任务群在课堂上的实现,个人还有很多不明确和需要学习、探索的地方,希望在青岛市教研活动的带动下,学到更多新方式和新思路。

聚焦任务群,让学习真正发生

青岛重庆中路第一小学 苑敏

今天非常荣幸参加由市南区主办的青岛市小学语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结合自己在学校教学节执教的三年级《司马光》课例,收获颇多。

一、聚焦学习任务,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按照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语文课程教学主要以学习任务群形态呈现,确定学习主题,设计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美好品质为单元主题,编排了《司马光》《手术台就是阵地》《灰雀》《一个粗瓷大碗》四篇课文,课文中的人既有名人,也有普通儿童,既有古代的史学家,也有近现代的革命家,司马光的机智聪慧,列宁对儿童的关爱,还有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对工作的高度负责,以及赵一曼的坚贞不屈、舍己为人,这些都是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在日积月累安排了文言版的好品质名言,呼应了本单元第一篇文言文,让孩子初步感悟这样的语言表达样式;口语交际和习作中,不懂就要向他人请教,有礼貌地追问,分享自己的快乐也都是美好的品质。今天的三节课例聚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学习任务群展开研究交流,将本单元的进行整合,任务层层递进,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关注文言文,指向要素设计活动。对于学习任务群,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的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这个单元出现了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孙肖老师执教的《司马光》,课前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本单元的课文有很多疑问,由此引出以“小问号大作战”为主题的任务群,展开《司马光》一课的教学。学生的第一个问题“课文中有很多小序号是什么?”引出注释的概念,并教会学生使用注释。第二个问题“读文言文怎么停顿?”,引出学习任务一——会读文言文。引导学生独好停顿后,学生的第三个问题“文言文中的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引出学习任务二——读懂文言文,教会学生读懂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释、插图、查阅资料等,运用好这些方法理解文意、讲好文意。解决了其他同学的问题,老师向学生提出情景问题,想要把这则小故事将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听,怎么把故事讲好。设置这样一个情景,学生们一下子提起兴趣,纷纷提出方法,注意抑扬顿挫的语调、加上动作表情、想象画面……学生边提意见边把故事讲生动,达成本节课教学的最终目标——讲好故事。经过孙肖老师巧妙设置的一系列小任务,使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自主地学好了小学生涯第一篇文言文。

三、突出学生主体,让学习真正发生。2022年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提倡大单元教学,实现学习的结构化。语文学科以语文学习任务群为载体具体实施,但教学研究需要具体的实施路径,其中教学内容结构化是教材解析的难点,市南区的老师们形成了具有深度学习特色的“三序合一”语文课堂研究,其中“三序”即核心知识序、认知建构序、学习活动序。

“三序合一”理论的核心就是要顺应学生,建立认知结构序。在王冬宇老师执教的《灰雀》中,为帮助学生建立元认知,设立了以师生合作读的形式,让学生来表演当时小男孩和列宁当时的语言。在这活动中给了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也在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形成认知。这样的教学设计给了我很大的教学灵感,针对我们的学情,学生的思维能力稍微弱一些,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给予学生引导,例如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小男孩的心情变化,引领学生进行回顾。可以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出小男孩心情的起伏图,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梳理,进一步寻找列宁对小男孩和灰雀的心理起伏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就能发现列宁的心情变化。如此让学生有方法、有抓手,在此基础上的表演就能更加游刃有余。

本次研讨活动使我对新课标和大单元整体教学及学习任务群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在之后的教学中我也将继续学习和运用,落实新课标要求,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序合一”促进深度学习 思维可见落地核心素养

青岛德县路小学 三年级语文教研组

非常感谢市区教研员老师们的高位引领,和老师们的精彩分享。

这次教研中的每一堂课,都让我们收获颇丰。

承接前两次教研的“顺向”教学设计”三序合一“教学理念和”逆向教学设计——“作业倒逼”理论。本次老师们深入学习了“‘三序合一’促进深度学习 思维可见落地核心素养”的理论。

本次教研活动给予我们很多启发,我们德县路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研组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我们觉得一个单元的学习,从语言学习角度看,要注重言语习得的实践。从思维角度看,要注重过程的探索和发现。从审美的角度看呢,要注重正确的价值观,正能量的摄入。从文化理解与传承上看,就要注重优质文化的理解与把握。

本次教研活动,站在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角度,以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对核心知识序、认识建构序、学习活动序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梳理。

核心知识序,即知识点在所处的某一知识体系当中的顺序。是打造“三序合一“课堂的基础,在新版课程标准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第二学段)学习内容的第二条提出,阅读解决生活问题的故事,尤其是中华智慧故事,结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思考方法,尝试运用列提纲、画思维导图等方式,表达故事中的道理。而本单元正是以美好品质为人文主题,编排了《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和《一个粗瓷大碗》四篇课文,课文中的人,既有名人,又有普通儿童,既有古代的史学家,也有近现代的革命家,他们的身上都有美好的品质,故事中这些闪闪发光的人物,能够带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熏陶,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引领学生的价值追求。

围绕本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三位老师创设了“小问号 大作战“的单元情境,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意思,指向阅读;学写一件简单的事,指向习作,形成任务群设计的明线与从阅读走向表达的暗线,课上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意思,形成遇到问题有思考方法的语文素养,真正来自于孩子学习本身。以口语交际请教和文言文的预习、疑问,发布了任务,通过体验、品读、挑战、表演的方式,串联了整个单元的课文,在达成默读、理解阅读要素的同时,运用想象画面的方法,回忆了一次玩的过程,运用如何揣摩人物心情的方法,在习作中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真正做到了读写一致。

学习活动序,即聚焦单元语文要素和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的学习活动序列。认知建构序,即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走向更深层次的思考。引领学生学会思辨、推理、验证、应用,让学习真实发生并且学以致用,解决问题,促进健全人格和精神成长。

落实“三序合一“理念,进行深度学习,从备课开始入手,通过核心知识序,来精准定位”教什么“。通过认知建构序,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习过程,定位”怎么教“。通过学习活动序来思考,如何优化自己的教学,让学生学的有趣、高效,以核心素养为统一目标,以认知建构为设计核心,从而实现单元整体大情境和语文学习任务群进阶的结构变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以此为契机,一起在研学新课标,落地统编教材的路上不断前进。

122日青岛市语文基于学习任务群教学研讨

培训体会

莱西市香港路小学 刘晓红

今天有幸聆听了几位老师进行的第八单元的基于任务群的教学设计。深以为,这次听课对我来说是一次促进,一次提高。

老师们为我们展示了在新课标引领下的单元任务群教学,结合教学实践,让我感触尤为深刻。

其中,肖老师执教的《司马光》在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习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指导上给我启发尤多:

1.学情出发,设计教学。

教学本课时教师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和学生实际出发,透过多种形式朗读,理解课文,不仅仅让学生读懂课文,学会表达,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遇到困难时,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2.小组合作,突破难点。

在初步讲解如何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大意的方法后,教师充分放手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自学过程中的疑惑,使学生经历思维提升的过程。

3.想象画面,丰富语言。

教学中肖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大胆地想,勇敢地说,尽情地表达,引领学生学会积累语文。在讲述孩子们可能怎样在庭院里玩耍时和其他孩子们看到“一儿”落水后的表现时,孩子们运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充分想象,描述生动,是本堂课的一处亮点。

课例展示中,老师重点从“落实课标”着手,设计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难点,任务群的设计更将整个单元有机整合,包括落实学习目标、规划学习内容、转换学习场景、自主学习过程、灵动学习评价。任务群的设计,其实就是给了语文课一种新的可能性,让任务驱动下,学生能在真实情境中乐学语文、趣学语文。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更加明白了要不断学习,提高完善自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上一层楼。

“三序合一”单元整体教学学习体会

胶州市杜村小学——张娟

面对突然加重的新冠疫情,根据上级要求,开展“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杜村小学三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井然有序地参加了青岛市小学语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聆听了王冬宇等3位老师的课例,让我获益匪浅,课上的也精妙!下面说说我的收获:

王冬宇老师执教的《灰雀》一课,是以网课的形式展示,为疫情背景下的线上教学提供了一种思路,classin”这个软件值得进行推广使用。这节课老师同样以问题贯穿全文,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对文章进行理解。同样老师进行了学习指导,让“小问号”和“小叹号”加入了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在本节课教学中,对字词的挑战老师采用了读音选择的方式,直击考点,形式新颖,打破了以往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在一类字的学习中,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对易错字进行梳理,加深印象。并且出示书写不规范不正确的范例,对学生进行提醒,进一步加深学生印象。在进行课文梳理时,紧紧围绕“小问号”展开,依然小组合作,在讲解时模板清晰,分别从找到线索、猜测想法、用合适的语气读好它进行,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朗读贯穿始终,进一步体会人物情感,最后通过“小男孩和列宁都喜欢灰雀,你喜欢哪种爱的方式?”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爱不一定是占用。作业形式新颖:基础类、提升类、拓展类,值得借鉴与学习。

我们说这是一堂有实效的课,是因为王老师在探究文本这一个点上挖的准。我要向王老师一样,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大语文观指导下进行语文教学。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整体教学教研活动反思

青岛市即墨区长江路小学 李琼

2022122日下午,青岛市通过钉钉直播了小学语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整体的教学研讨活动,语文教师及教研员们开展了课例展示、评课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令我收获很大。针对此次教研活动,结合第八单元的教学实际,有两点让我感悟颇深:

1.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本册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增加了传统文化的篇章,不仅有古诗的学习,还安排了文言文故事,我们既在学习现代语文,也不能割裂古代语文。学习古诗文,掌握汉语的传统与特色美。从课程中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是语文的责任,更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与体现。

2.注重阅读和习作策略的传授

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三位示范课的老师各有自己的优点,也各有自己落实的重点。听了这三节课后,我发现三位老师在“阅读”这一中心的基础上,落实语文要素也是各有侧重的。第一节孙老师的课侧重于感受,凭借鱼骨图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去渐渐发现宇宙的这一边和另一边是完全相反的。让学生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去想象,而且这样反着想象十分有意思,初步感受了想象的神奇。第二节王老师的课,我认为侧重于能想敢说,树形图的架构,让学生的思维由慢慢的去发散,这样会想得更丰富。也会产生更多意想不到的有意思的想象内容。第三节张老师的课,从文本内容入手,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阵地”的含义,并突破学生认知盲区,达到较贴切的认识,三位老师执教的三节课连起来,将单元的语文要素落到了实处,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既感受了思维导图的神奇,又学会了梳理的方法。

本次教研活动结束了,但留给我的思考是深刻的,我的收获将指引我今后的教学,我所感受到的不足,将成为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观看三年级《司马光》教研活动学习体会

平度市实验小学  陈姿如

看完张亚楠老师执教的文言文《司马光》一课教学,感触颇多,对比身边老师们在这一课的教学,发现还是讲的过多,学生读得不够,明明挺浅显的文字,还总是会有许多的不放心,恨不得每一字字都掰开开了揉碎讲给孩子听。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司马光)》作为孩子们小学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很重要。张老师在这一点就做得很好。

纵观整堂课,老师由读好课题入手,再借助补充资料,带着学生初识司马光,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接着,是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找感觉,发现文言文与白话文的不同;然后是学生自读,在读中扫清字词意障碍;随后,是学生跟着老师反复练读课文,一遍又一遍,一个又一个,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读通了课文,读出了感情,读懂了意思,甚至背诵出原文;紧接着,老师向学生提出了第三个任务挑战:上台讲故事。这与我们传统教学中的翻译不同,表面看起来降低了难度,实则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运用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在我看来,张老师的这堂课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老师讲得再多,学生读得不够,那也始终只是雾里看花,不能真正内化于学生自己的东西。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读的形式多样,有老师范读,学生自读,师生合作读,指名读.....在读中,学生不知不觉领会了文言文的韵律,文言文的意思。

二是释义,整篇文章的意思,张老师可以说未着一字,就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反复读,相互交流,让后上台讲述故事,效果却极好。

总之,学无止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发现自身不足,才能不断精进提高。

转自:“青岛市小学语文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