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课题研讨)走出自读课文的“怪圈”

2022/11/9 14:48:12  阅读:125 发布者:

统编版教材推行以来,对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产生革新性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第一次以教材编写的形式让语文教师明确了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和整本书阅读的不同课型和价值。但是,教学理念更新速度与课程改革的不匹配,致使各种“怪圈”现象层出不穷,这一点在“自读课文”教学上尤为突出。

走出“怪圈”,区分理论概念

 “怪圈”现象一:将“教读”“自读”混为一谈,概念不明晰。在“自读”课文教学中呈现出“教读”课文教学的变异,“自读”不姓“自”,教师主导的太多,给学生的自主、探究动力不足。对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对二者理论概念的明晰。

 在统编版教材的体系结构中,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材安排的重点。阅读每个单元一般四课,分为教读和自读两种课型。教材的编写说明中明确了二者的概念。教读课文,由教师带着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或阅读方法,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达成相应的阅读目标,目的是学“法”。自读课文,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进而沉淀为阅读能力。

 两种课型的区分,一方面强调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另一方面体现由教师引导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便于学生自主建构阅读方案,形成阅读能力。这种区分度,主要是通过设置不同的助读系统来体现的。教读课文的助读系统由课前“预习”和课后“思考探究”“积累拓展”组成,重点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能力要点,并体现思维的渐进性以及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拓展,即由理解把握文本到积累梳理语言材料内化为语文素养的过程。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是本套教材着力创新的内容,由“旁批”和“阅读提示”组成,没有设置练习,目的是加大自主阅读的力度。旁批随文设置,主要是为学生自主阅读时提供思考或点拨重点、疑难、精妙之处。阅读提示配合单元重点或选取文章的独到之处进行指导,既指向学生的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同时尽可能向课外阅读和学生的课外语文生活延伸,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

走出“怪圈”,调整教学目标

“怪圈”现象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将“自读”课文的教学完全“放羊化”。   

 缺少提纲挈领的引导,教师在学生自读过程中,不能有效提供方法性的指导和必要的辅助。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忽略“单元提示”与自读课文之间的联系,脱离单元文本的共同特征,孤立看待自读课文,对此教师应该根据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结合自读课文的文章特点,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河南省初中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中提出: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效果,是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和安排师生活动的依据,是测量与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参照。教学目标的设定要考虑“课程目标一单元目标一课堂目标”的层次性,紧扣课程标准要求,实现教学内容的单元价值和个体价值;要兼顾人文主题的落实和语文素养的发展。目标的表述要文字简洁、语意明确、层次分明,可操作,可落实,可检测。教学重点要依据教材编写意图和单元要求而定,教学难点要依据学情和学科知识体系而定,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适度。

 以肖培东执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肖老师在 “单元提示”的基础上,明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即“教什么”。《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统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自读课文,该单元的单元主题为“人生之舟”,即“拥有美好而充实的人生”,阅读方法与策略为“默读”,教学重点为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你喜欢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具体到《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教参给出了这样的教学重点:“继续练习默读,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争取提高阅读速度,并勾画出关键语句;品味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并实践课文所探讨的人生经验。肖老师在把握单元目标及文本特点的基础上,清晰地把握编者意图,理解本文的教学目标,按照“整体感知一品味心理描写一深度探讨”的步骤实践本课的自读教学。

 通过调整教学目标,我们就能给与学生“自读”的支点,避免“自读”课文教学没有重点,流于形式。

走出“怪圈”,创新活动设计

“怪圈”现象三:教学活动设计过“全”,要求过“细”,与“自读课文”教学基本要求不一致。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如果涵盖所有知识点,看似面面俱到,实则重点不突出。对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须聚焦语文要素,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利用自读课文的助学系统,创新教学过程中的活动设计。

 若说教读课文是教师启发点拨、是学生掌握阅读规律和方法的“主战场”,那么“自读课文”就是指导学生将所学加以灵活运用的“实战训练场”。知识与方法的迁移和应用,应该成为“自读课文”最主要的教学价值。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领和指导,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以肖培东执教的《周亚夫军细柳》为例,他强调“利用文本资源真教自读”,将教材中的文本资源作为抓手,设置了4个教学环节。环节一:自读课文,掌握难读难写的字。任务设置紧扣文言文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特点,让学生找难写的字“介胄”“棘门”等字词。他强调自读课,要让学生主动探索,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让学生自己寻找文中释义及容易出错的字词,教师适时点拨整合。环节二:复述故事,探究周亚夫之“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课后思考探究、阅读提示等资源。该环节具体实施又按照“复述故事”——“用单字概括品质”——“寻找印记”进行。整个过程教师只做点拨,并不干预学生回答。环节三:探究写法,理解文章的写人艺术。引导学生寻找描写“周亚夫”的句子,体会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再次发问,分析侧面描写和对比衬托写法在文章中的运用。教师不给出结论关键词,保障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默读文本,获得真实的阅读体验。环节四:探究汉文帝之“真”,引导学生阅读《史记》。文言文教学的着力点为“文言”“文章”“文学”“文化”,整堂课皆有所体现和落实,教学任务设置有效实现了本课的自读教学目标。

走出“怪圈”,改进评价方式

“怪圈”现象四:评价方式单一,不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热情。课堂评价的角度依然停留在基础知识的落实,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上。这样的评价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学生学生思维发散性和创新性。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尤其在自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改进评价方式。

 课堂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是课堂互动的重要体现,应贯串课堂教学全过程。教师应科学运用评价方式, 合理使用评价工具,融合口头评价与量规评价、师生评价与生生评价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内化评价标准、把握评价尺度,在评价中学会评价。在课堂互动中,教师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表现、从基础知识、认识过程、思维方式、方法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判断学生学习的情况,反馈学习质量,分析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针对教学的重难点,教师要及时追问、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发现深层次问题,探索改进和提升的方法。

 除了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外,判断自读课文教学是否成功,还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一、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具体要看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能动度、时间度和创新度。二、学生能否进行知识关联。即学生在获取信息后,能否围绕目标,对相关知识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互相贯通,提高学生阅读文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三、教师的适时引导。在学生阅读、问答、讨论、评价的过程中,了解每一环节学生的自读情况,给以适时的引导,不干扰学生的思路。

面对自读课文教学中的种种怪象,尚有许多自读教学的方法可进行探索和尝试。自读课文为学生巩固阅读知识,拓展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插上了翅膀。相信通过不断地探索,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必将走出怪圈,冲破迷雾,迎来新的曙光。   

转自:薛小丽初中语文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