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走进童年 获得成长力量——济南市汇波小学六年级“汇悦读”课程《童年》项目化阅读纪实

2022/11/9 8:32:23  阅读:906 发布者:

走进童年 获得成长力量——济南市汇波小学六年级“汇悦读”课程《童年》项目化阅读纪实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这一时期,俄国处在沙皇残暴统治之下,民不聊生。《童年》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写出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实际状况,刻画了外祖父一家以及这个家庭染坊的工人、房客、邻居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绘制了一幅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历史画卷。

作者介绍

玛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他出生于伏尔加河畔下一个木匠家庭。幼年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10岁那年,高尔基开始独立谋生。他先后当过学徒、搬动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切身体验到下层人民的苦难。在此期间,他发奋读书,探求真理。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在地方报刊当编辑、记者,从此专心从事写作。1901年,写下著名的革命散文诗《海燕之歌》。1906年创作长篇小说《母亲》,进入其创作的新高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13-1921年间,完成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驱动性问题:

高尔基说:“我把自己的童年时代比喻成蜂巢,形形色色平凡又普通的人们如同蜜蜂,把各自采集到的生活的蜂蜜源源不断的输送给我,为我的成长提供丰富的养料。尽管这养料又脏又苦,但只要是知识,它就是蜂蜜,虽苦犹甜。”

驱动性问题:高尔基把自己的童年时代比喻成蜂巢,他为什么这样说呢?请你读读整本书,去寻找答案。

01

子任务一:

理顺关系,感受人物形象

《童年》真实地记录了阿廖沙从三岁到十一岁的生活。这期间,他目睹了粗暴、自私、丑陋,也感受到温暖的爱意。读完整本书,同学们运用借助人物关系图、按情感把人物和事件分类等阅读方法,理顺了人物关系,感受不同人物形象。

本书人物众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以外祖父为代表的自私、残暴的人,和以外祖母为代表的善良的人。善良,热爱生活的外祖母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经常给阿寥沙讲怜悯穷人和歌颂正义的故事,在冰冷的世界里,她给阿廖沙无限的温情和关爱;外祖母还教阿寥沙学会隐忍和宽容。外祖母的乐观、热爱生活给同学们很大的触动。

02

子任务二:

关注情节,在阅读中思辨

“顶针事件”和“染桌布事件”中阿廖沙是否都该被打?带着这个阅读问题,同学们阅读《童年》第二部分。根据事情的原委,针对“顶针事件”和“染桌布事件”同学们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的阅读方法,写下了自己的见解。

03

子任务三:

聚焦写法,你我共话童年

 童年的故事就像沙滩上的一粒沙子,数也数不清,讲也讲不完。大作家的“自传体童年”给了我们启发。同学们学着记录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全班同学的故事加起来,就组成了我们的童年故事。

读书交流会 畅谈核心问题

 慈爱的外祖母,在内敛中传递爱的母亲;外公打我时扑在我身上为我挡棍杖的小茨冈;教我细微观察,耐心坚持的“好事情”。灰色调的《童年》充斥着“恶”,让书中的那一抹抹温暖更加熠熠生辉。一起捡垃圾的同龄伙伴,或是亲情,或是友情,或是亦师亦友,都能让学生感受爱,受到爱的熏陶。读完整本书,对于驱动性问题:高尔基为什么把自己的童年时代比喻成蜂巢?读完整本书,同学们分享着自己的答案。

编写童年故事集

读完《童年》整本书,同学们懂得了每个人的童年里总会有顺境和逆流。编写了属于自己的童年故事集。

  通过阅读《童年》这本书,不仅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世界文学名著的魅力,更在深度阅读中,学会思考,受到鼓舞,学会成长,学会自强,唤起了孩子对美好生活的永不泯灭的向往与希望。

转自:历下区小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