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遇知音
—MuHan—
2022年10月19日梁世伟工作室——技艺坊第十四次活动在线上进行。
上午“五课展示”
一天的学习在共读《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第78-86页中拉开了帷幕。
一、同课异构
本次活动同课异构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例5及相关内容。
第一节作课教师是新城区北垣街小学管君老师,管老师时刻以数形结合的思想熏陶学生,学生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的方法,把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使繁杂的问题简洁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效果,学生在享受学习数学的成功和快乐之余,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二节作课教师是赛罕区锡林南路小学薛平老师,薛老师以复习与新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方式,为新知的探究铺路搭桥,能使学生更好地从旧知迁移到新知过渡,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薛老师还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概念、发现规律,获得解题思路,同时注重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图,形成一个知识网。
第三节作课教师是新城区丁香路小学的张丹老师,张老师借助直观图形,将数量关系变得清晰明确,学生基于图形建立了数学模型,归纳出此类型问题的规律,使学生在思考、讨论中进一步加深对问题进行解决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在思考和练习中巩固所学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思路。
二、说课展示
现场抽取了赵海凤老师、武敏老师、赵丽颖老师展示了这一课的说课,每位老师说课8分钟。
赵海凤老师分别从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谈到这部分内容是在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基础上,从创设情景到引导探究方法,到最后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视学生的知识迁移类推能力。
武敏老师的说课清晰有条理,从说教材开始娓娓道来,重在说清每一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和其如何实现,并且教学设计,做到考虑学生的学情,教学目的明确,引导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化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赵丽颖老师谈到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和抓准数量的等量关系是重中之重,教学设计中还加强了方程解法和算术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掌握方程解法的基础上,学会熟练应用算术法,既培养了学生灵活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三、评课展示
王冬梅老师、耿志芳老师、明兰老师三位老师分别进行3分钟评课,三位老师给予三节课高度评价,王老师提出这三节课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运用了启发式讲练结合、以练代讲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自然流畅。耿老师认为这三节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不仅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还促进知识意义的构建,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明兰老师提出教学要注重知识的载体,选择合适的素材有利于学生进行操作和探索,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应用题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
四、上午活动总结
最后张老师对上午的课做总结,首先对讲课、说课、评课方面分别进行了指导。接着张老师通过本节课所处的位置以及内容的编排方面分析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最后强调在日常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多思考、多表达、多质疑的良好习惯以及教师应该思考每节课中应该落实什么样的核心素养。
下午“三小时工作坊”
第一小时:教学环节设计的交流与反思
各小组围绕上午的课例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于子龙老师进行了对本课教材的分析,前后课时都是运用方程解决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选择方程法还是选择算术法,并不是定性的,从创设情境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师之教,贵在得法”。高倩老师和杨文荟老师进行了补充,在抓重点的过程中,字面的意义学生更易理解,但深度挖掘却很欠缺,针对教学重点可以把握一句话,一段话进行分析理解,构建新课。
张小芳老师针对第一环节讨论提出: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有依据表达、有兴趣观察的学科。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探求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使学生充分内化自己的思想,达到以说促学的良好效果。一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体现新课标理念、能落实核心素养。
第二小时:研讨线上教学遇到的问题如何处理?
“停课不停学”在一方面做好疫情防疫工作的同时,另一方面牢记育人使命,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但教学的目的是一样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准备好线上教案和教学计划的同时,更多的是确保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教师们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巧妙的将线上教学丰富化,充实化。发挥出网络便捷、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关注学生学习动态的同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提高线上教学的实效性。线上教学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一切教学活动从实际出发,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同时,真正做到师生共成长。
第三小时:读书分享
陈蕾和张莞璐两位老师分别进行了读书分享。
陈蕾老师分享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案例式解读》一书,并谈了自己的读书体会,指出课标突出了素养导向。提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案例式解读》是以新课标的核心内容、关键问题为对象,包括四大领域、41个案例,对我们学习课标,将课标落实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了剖析、资源、借鉴和思路,是我们理解、把握、践行新课标的一本工具书。
张莞璐老师分享了《小学数学课例式解读》一书,上好一节课,是需要老师多学习、多思考、多讨论、多用心。通过学习《小学数学课例式解读》明白了很多的道理。要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数学爱数学必须进行改革用新课标的标准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思路。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
第三小时:张小芳老师讲座——如何反思
张老师从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以及教学后反思三个方面入手,指出备教材和备学生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我们应该从哪方面进行反思?从原本意义上讲,反思就是“返思”,就是回头思考,它不仅是“检查不足”,还包括“总结经验”。反思是重要的教学活动,它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形成名师,但如果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则又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基于这一理念,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及时的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新形式下的优秀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必须具有应变能力,应从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讨和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完成实践到认识的飞跃,把感性的体会上升到理论认识再去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因此,教学反思被认定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活动最后:梁老师总结
梁老师提出教育最大的意义在于人文关怀,反思和反省是有区别的,我们要时刻抱有提升自我的全过程的思想,将过程前——过程中——过程后相结合,才是反思最好的体现,层面不同则认识不同,经常的反思,增强自我意识的同时,还会成为自我的一个优势。反思的过程不仅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内“醒”的过程,反思是自我唤醒自我,是源于心灵的力量,是心灵成长的源动力。三尺讲台开启的是一片蔚蓝的天空,不断的教学反思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善于反思你会发现蔚蓝的天空上每天升起的太阳都是新的。
转自:“呼市教研中心小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