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构建学习社群促进初中生语文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

2022/10/19 13:39:50  阅读:237 发布者:

部编版语文教材倡导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它的有效途径是深度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深度学习的主要方式,但是在不断地教学实践探索中,我们发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一些学生常常不能自主独立地完成一部分学习任务,最终不能使自主学习达到良好的效果;还如小组合作分工模糊,分组不合理,老师对分组学习的预设不够,小组成员学习积极性不高,使合作学习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些问题导致深度学习不能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实现和发展。实际上,这是深度学习的方式不够科学、合理造成的。低效、无趣的学习方式不仅影响学习效率,还会逐渐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最终不能实现语文深度学习;优质、高效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加快理解知识内容,不仅可以保证学习效率,最终学习成果也是比较理想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会更有热情,学习积极性提高,最终发展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力。基于这种背景,我们希望立足语文核心素养,构建学习社群这一新型学习方式促进初中生语文深度学习,用学习社群的力量营造语文学习生态,让深度学习真正进入初中语文课堂。

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不断深入课程改革,大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标倡导“教师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推动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素养,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考试”这根指挥棒也十分重视落实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基于深度学习的内容指向和现有的策略,我们想通过构建有效的学习社群,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深度表达的欲望和能力,在主问题的引领下,在实现对文本深度理解的过程中和深度参与程式化、多样化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迁移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深度学习力。

学习社群是一个人人发展的学习群,通过探究和改进,它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深度学习,完善初中生语文深度学习的策略,丰富和深化语文有效教学理论。

其实,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社群。如兴趣社团社群,同学科的教师教研社群,班级内部的学习小组社群,班级之间的班际社群,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校际社群,组与组之间的组际社群,班级内部的家长社群等。这些社群建立多元交互沟通形式,使社群中的生命被看见、被认可,促使人人参与、人人成长。通过打通学习、实践、迁移壁垒,完成以“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为样态的闭环式良性递进形态,开发深度学习新途径。

2020年初突发疫情,全国大中小学生蜗居在家,“停课不停学”。新兴事物的出现与发展必然带来机遇与挑战,“网课”学习中的困难正是我们目前面对的空白点、突破点,缺乏情景、缺少互动、时空相隔等网课的天然短板完全可以利用以互联网为主阵地的社群弥补,学生在网络上学习,同伴、教师和家长都可以参与并进行陪伴性评价,组成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学习共同体,形成教育合力。社群学习强调“倾听文化”,迫使我们每个人在增强表达力、发展同理心、增强社会性、兼容并包的同时,主动学习、照见自我、开阔视野、树立信念、学会合作,体验大数据时代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把思维推向更深处。

语文学科包罗万象,线上+线下的社群学习形式,必然要求教师深度研读文本,强化知识整合,注重单元编排,以主问题为中心统筹设计课上活动、课下任务,以多元视角设计持续性评价,帮助学生建立优秀镜像,赋予行为意义,为深度学习提供可能性。

学习社群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几十万年前,一群原始人围坐在火堆旁讨论捕杀猎物的技巧。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检讨学校为推动教学成效不佳而重视教师团队的专业学习动力,要求学校教师积极参与决策与内省。实际上这是界定了学习社群的概念。20149月初,中国银联支付学院的付伟院长在一次论坛上分享了“社群学习”的理念。他说,参与社群学习的人,可以非正式地组织在一起分享、交流、讨论、互相帮助解决一些问题,这些人既可能创造、创新产品,也可能只是彼此欣赏,对彼此的见解心领神会。很显然,通过共同学习能产生很大的价值,这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有效促进工作上,更重要的是能让人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共同的身份感,从而形成“学习社群”。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国内很多中小学学校为打造一支顺应时代变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搭建起了具有共同愿景与价值追求的教师专业学习社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这种学习社群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评课议课、课题研究等方式来促进同学科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发展。

上述学习社群概念和主张虽然说法不一,但是都关注了学习社群给学习者带来的能力的提高。所谓学习社群是这样一个环境:有一个固定时间,组织群内成员学习新知,温习旧知,提升能力和素养,实现学生语文深度学习;通过多方面力量,协作共享,互帮互补,力求每个人都得到发展;有目标,有机制,有互动,有挑战,互惠成长。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这样界定学习社群,就是指通过教师设计和运营,来自同一班级的一群学生或同学科的语文教师或不同学校的语文老师基于共同的学习任务,有组织、交互式地发生群体学习行为的一种学习模式。它的内涵是以强带弱、以好带差、一人带众,它强自主、强分享、强合作、强总结。它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深度学习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构建有效的学习社群,加强教师对每个环节的正确指导,探寻可以真正形成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翻阅资料,发现社群模式广泛应用在企业运营中。为了增强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归属感,提升营销和服务的深度,建立高效的会员体系,企业运营组建了有内容、有形式的互动群体,这为企业高速发展赋予了新的驱动力。这里呈现出社群中心化——会员体系化——品牌意识化的发展趋势。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是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我们必须活在当下,教在未来。通过对比分析,我认为课堂教学也要呈现社群驱动化——学生中心化——学习深度化的发展趋势。

张洪吉、宣静静合作完成的经济论文《品牌社群理论成果研究综述》进一步提出“社群域”的概念:以“结点”所形成的的“集合体”,因探讨、情感和联系而产生的社会关系,从而构成的“空间社会实体”,迁移联想,这个集合体大于等于我们教学组织中的小组单元,但社群的可移动性、参与性、立体性、交互性、黏合度远高于小组,更适应线上+线下后疫情时代的需求。因社群以共同愿景、共同价值追求为基础协同合作,在大单元和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指引下,由“人”到“众”,由“独创”到“众创”,有一人“布道”到众人“取经”,更容易把学习推向深处,发展社群成员的深度思维力、学习力。

我们希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探讨、实践学习社群的构建策略,让学习社群在语文课堂广泛应用,用学习社群的力量营造语文学习生态,让深度学习真正进入初中语文课堂。

具体目标:

1.立足课堂,以教室内外为空间分割点,向着语文知识和实践活动两大方向,构建语文深度学习共同体交流合作社群,发展学生线下学习新样态;

2.以语文学科教学为核心,形成教研社群,在深度研讨中,发展教师线上、线下多维交流、协同合作、共同进步的成长共同体;

3.以问题为核心,基于学生学习的真实需求,建立个体学习+团队共创的深度学习新形式,用社群力量营造班级整体学习生态;

4.以人为本,以社群为路径,在深度学习中实现师生积极参与、体验成功,开发多元智能,获得发展的研究目的。

具体内容:

1.打通课堂小组合作与社群运营方式,探索教室内语文课堂机制和规则,发展学生深度学习力;

2.寻找社群运营和项目学习共通点,发掘教室外综合性深度学习新途径;

3.链接家长、教师、学生,基于现实需求,探索建立线上小组社群,组组联合社群,线上班委社群,线上家长交流社群等组织,开创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学习新形式。

课堂实践:

一、立足课堂,基于学情需要,构建学生小组社群促进初中生语文深度学习

小组是班级组织的基本单位,要想构建有效社群,离不开小组。无论是文本教学还是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深度学习力,都离不开小组构建。因此,构建优质的学生小组是促进初中生语文深度学习的必要前提条件。从三个方面我们来构建学生小组社群。1.小组规模以四--六人一组最为合适,它可以提高合作互学的参与度,规模过大会导致深度学习的浅层化和弱势学生的边缘化。2.可以根据学习成绩、能力、性别、爱好特长、家庭背景等因素来构建小组,小组分配要相对均衡,这样可以避免各组之间的差异过大,利于组间的竞争;组内的学生学习力要分出四个层次,这样便于成员之间形成互助协作关系。3.组长确定组员的分工来管理小组。老师可以挑选一个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小组管理工作,基于学习任务的需要,组长再选定组内不同的学生担任学科组长。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意识,每个人都是课堂的主人。

传统课堂,教师一言堂的灌输讲解,机械训练,很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样的课堂,有老师在场,纪律和执行力一般不会有大的问题。但是,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自主管理能力低下,要想发展深度学习力非常困难。小组社群一旦构建好了,在课内外就组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根据学情需要,学生或在课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组间竞争学习,或在课下线上社群学习。这样,学生在合作竞争中很容易产生思维碰撞,既提升了语文素养,也发展了深度学习力。

深度学习不仅停留在课堂学习那一刹那,还要给学生充分的实践训练的时间。在课下小组社群就组成了一个管理共同体。比如,课下作业因缺乏集体力量影响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极大地影响了语文学习向深处推进。组长此时就可以借助网上作业社群负责管理提醒成员,要求他们态度认真、及时完成作业,不会的可以在作业社群请教同伴。以社群为单位可以极好地激发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新知,并未接下来的深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线上为小组长建立小主人管理社群。在这个圈子内组长可以和班主任或其他组长及时沟通,相互学习,借鉴经验,从而推动自己小组更好的管理和发展。

我们以《秋天的怀念》为课例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小组社群实现学生语文深度学习:1.小组社群在进行文本深读时需要抓手和支架。比如教学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老师需要提供阅读材料,包括文本细读的样本、与文本有关联的文章,可提供史铁生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选文)等,为学生解读课文提供支架。2.在合作中社群学习要重点突破疑难。以小组为单位形成社群在课堂上进行文本细读时,要让学生在相对集中的人物语言“言语形式转换”操练中读懂文本背后的缄默内容,进而学会深度学习的方法。3.社群学习要保留个性特质。语言学习是极其个性化的体验,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感悟是不一样的。社群相比小组来说更宽松,重难点突破需固定小组,但在分享读书体验时则大可不必,前后左右均可互为社群,读给你(们)听,听你(们)读,在朗朗书声中、在侧耳倾听中、在表达交流中形成自己对文本独特的见解。

简而言之,小组社群构建了“个体学习+团队共创”的学习形式,班级整体学习生态良性发展,学生的深度学习力不断提高。

二、依托工作室,构建教师教研社群和校际教研社群助力初中生语文深度学习

和传统的学校教研组相比,教师教研社群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它不但能为教师提供协同工作、交流和探讨的途径,推动教师之间信息的共享、传播,更能增加教师互助协作、资源分享的效率,及自我反思、自我更新的意识。然而受教师的专业知识、教龄、经验、学校培养力等因素的影响,新手教师向名师的转变或者是名师向专家教师的转变,如果按部就班,通常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速度会很慢。教师教研社群的构建,会避免教师陷入孤军奋战的困境,有助于形成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的格局,让教师间的知识达到最大程度的共享。

20177月,我被长葛市教体局聘为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几年来,在教师教育科王菊芬股长的引领下,工作室持续开展了线上读书、线上研课、写作反思、送教送培等活动,成绩显著,工作室连年被评为“长葛市优秀名师工作室”。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我认为工作室就属于教师教研社群的范畴,它同属学习成长共同体,都为教师交流探讨、资源分享、协同合作、反思进步提供了平台,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教师教研社群的成员既可以是同一学校的也可以是校际间的、甚至可以是异地的同学科教师用户,大家可以在网络环境下,通过QQ、微信、钉钉或博客等交流研讨、传递信息、分享知识,借助彼此的力量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让我们心烦意乱的东西其实早就被无数前人思考过、实践过,远方的专家太过虚无缥缈,眼前有经验的智慧同伴才是最好的资源。社群往往是靠相识的几个人相互链接,最终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良性增长。但要组建有活力的、持久的教师教研社群,让不同地域的教师汇聚一起,相互探讨,相互碰撞而惺惺相惜。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共同目标

共同的目标是建立教师教研社群的前提条件。在松散的社群组织中,共同目标全靠使命和愿景这种看似虚无缥缈的信念支撑。共同编织同一个梦想,这个梦是教师专业成长梦,是教育幸福人生梦。

2.多样形式

社群是自由的、开放的,这是它的弊端,也是它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多样互动是教师教研社群中最应该开发利用的交流途径,从而满足每个人不同维度的需求。教师教研社群互动有很多形式,比如线上话题研讨、线上内容分享、线上课例研讨、线上小专题研究、线下同课异构、线下送教送培等,从而引导大家在碰撞中产生新的内容和智慧,突破旧我,寻找新我。

3.平等互助

教师教研社群的另一大好处就是去行政化。在这样的组织中大家纯粹因教研而聚集,营造平等、合作、共享的教研氛围。经验型智慧老师在新手教师这里捕捉到更多新鲜信息和内容,新手教师从智慧教师这里获取更多解决具体问题的策略,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在多样的互助与合作中,新手教师、名师和专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接触途径和互动方式分享彼此的观点,使教师个体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从而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4.网络畅通

由于教师个体可能来自各个地方不同学校,主要借助网络进行联系。不管何时何地,只要能上网,就可以随时随地联系沟通。

总而言之,教师教研社群具有结构开放、综合多元、方式多样、自由灵活等特点,它能和传统的教研形式形成极强的互补。教师教研社群不但能促进教师知识的共享,还能推动培养教师的教研专业发展,引导教师根据工作经验中的真实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除此之外教师教研社群还能满足教师个性化的成长需求,记录和发布个体的工作生活故事,营造动态的学习环境,体验和收集多姿多彩的思想历程,进行干货满满的分享。教师教研社群汇聚教师群体性智慧,并以教师之间自愿、自主、自发的协作互动为核心,发挥每一名教师的专业主体性,推动每一个教师个体能力水平的提高,从而带动整个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三、建立学生活动社群,寻找社群运营和项目学习共通点,充分探究语文学科综合性、实践性特点

寻找社群运营和项目学习共通点,充分探究语文学科综合性、实践性特点,让学生在课内外都受益,语文教师就要用好教材,打造优质的学生活动社群来推波助澜。

1.立足课外,用好教材。

在整个初中生阶段,教材提供了不同主题的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活动。开展好这些活动,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会更高,更能将所学,于实践中得以检验,既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又有助于学生素养提升。经过课题组的探究,我们对活动进行分类分级,依托社群模式进行,以促进学生语文的深度学习。

部编教材比较经典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少年正是读书时》《文学部落》等,这些综合性学习活动穿插了家国思想、孝亲文化、诚信自强的专题,这对于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对于个人素养的提高,都起到了良好作用。还有《倡导低碳生活》《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等专题学习活动,他们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这些专题还注重到了学生的自律、责任、担当等。因此,使用好部编版教材,认真开展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对于语文素养的提升,对于个人修养的提升,将会有极大的帮助。

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课例谈如何通过三个阶段进行活动开展。

准备阶段。在教材所有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首先引导学生讨论选择定主题,主题研究的切入点力求小而精。比如,《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所选的主题探究的切入点是“网络用语的探密”。信息技术时代,网络带给我们的影响太多太大,所以选择的切入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希望通过小主题,反应大问题。主题选定之后,我们开始在已有的小组学习社群的基础上,对学生活动社群进行优化和完善。我们把社群成员人数扩大为六至八人,便于营造活动氛围。成员间的家庭住址相对要集中一些,兴趣爱好尽量要一致,便于活动任务的分工和课外线下活动的开展。社群内设有组长、素材整理员、活动记录人、总结汇报者、小组发言人,最大化发挥社群中每个学生的作用。

实施阶段。由主题活动的总负责人督促各学生活动社群独立有序开展活动。社群内部活动由组长负责分工、督促,保证按时完成各个节点的活动任务。各个活动社群成员广泛搜集网络用语,自找时间线上或线下在社群内交流、分析、讨论、展示,素材收集员负责整理,记录员负责记录,汇报员负责总结,小组发言人负责班内展示汇报,组长负责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大家各司其职,全力投身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汇报阶段。课堂上先由各小组发言人汇报展示小组成果,然后组间相互交流探讨,有疑问,组长做出解答,并由其他成员补充。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总结,探究网络用语产生的根源、含义、褒贬、使用环境与对象等。最后老师总结,得出网络用语的鉴别与使用方法。通过构建优质的学生活动社群,每个人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都有收获,都有感悟。把收获与困惑,优点与不足,修正与改进等进行反思总结,形成报告,由主持人负责,再向全体师生汇报。

2.立足课外,用好社群。

不论课内还是课外,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协作能力、调查分析整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活动社群的特点就是有组织有分工有合作有交流,有总结有反思有修正。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依托社群开展,有利于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这些能力。要构建有效的学生活动社群,我们还要对主持人、小组长进行活动前的培训,使其明白各自的职责,并对组员的分工与管理进行指导。用好组长,可以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老师的双手,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了社群管理艺术,激发了工作热情。

综合性学习活动要在课外拓展,充分发挥社群作用尤为重要。分工明确是首要。其次,要发挥组内先进生的示范性,并能对后进生结对帮扶带。要引导学优生,结对帮扶的时候,要注意表达的技巧,对帮扶者真诚以待。再次,要发挥主持人和组长的督促作用。第四,还要引导学生树立团队意识。一个人走得快,但一群人走得远。成员之间要相互协作,不甘落后,为达成任务共同努力。如组内展示交流时,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尊重和鼓励,发言要有序,问题的解决要及时,每个成员都要尽到职责等。最后,班内要制定一套合理化的评价细则,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个参与的学生、每一个活动小组社群。

3. 立足课外,拓展深度。

一个良性的社群,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更好的发生。如何实现深度学习?可以充分挖掘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特色与魅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为深度学习作铺垫。如《走进小说世界》,可以让学生讲喜欢的角色或情节,营造轻松的气氛,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进而去梳理,主动思考,乐于表达。如《君子当自强》,一段感人的演讲视频激发学生主动去收集整理分享自强不息的事例。可以发挥优秀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活动伊始,先让组内其他同学模仿优秀生,知道该如何参与活动,由组长带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树立团队意识,决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如在讨论“网络用语的使用”一环节,让学生自己提出调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建议。兼顾学困生,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先发言敢发言发好言。优秀生能引导着学困生思考与讨论,组员都能有展示的机会。可以根据教材进度,适时推进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既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能力,更要给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小组与个人,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实践探究成果,表达自己的活动感悟。以活动促提升,让大家时常体验到综合性学习活动带给我们的充实快乐与收获。可以建立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乐学善学。

总之,学生活动社群开创了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学习新形式,学生深度参与,智能多元开发,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愉快成长。

遗憾的是,社群是新生事物,可借鉴的资料太少,大多是自我摸索,反复试错,学习社群的构建存在一定的无序性和混乱性,社群模式比较单一、固化,有待语文同道进一步探索出科学化、有效化、高效化的学习社群模式。

转自:张莉工作室中学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