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全面施行,新学年,所有学校、所有教师都将面对“跨学科学习”这个说起来很美、啃起来很难的新事物。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依然有不少学校和老师对跨学科学习还只是停留在从概念到概念的层面上,至于如何让其在现实的土壤里长出来,并没有科学的策略和清晰的路径。
我觉得,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是对学校发展格局的一次重新洗牌,对每所学校来说都是一个关键事件,谁在这个“风口”上醒得早、想得深、行得快,谁就可能率先破局出圈。实施跨学科学习固然很难,但正如李希贵校长所说的那样,“艰难的道路不会拥挤”。
从全国各地先行者们的探索中,我们或多或少可以萃取到跨学科学习的一些门道。我以为,推行跨学科学习,至少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发力:
成立项目组:以群体的姿态起舞
1
所谓跨学科学习,就是打破学科壁垒,以多学科协同方式,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能力,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这就如同军队中的海陆空多兵种协同作战一样。既然是“协同作战”,就涉及到由谁来牵头主导的问题。
最理想的模式也许是像国外一些学校那样,实行“全科教师”制。以我们当下的教师资源供给方式,走这条路显然行不通。如果让各学科教师自主、自发牵头开展跨学科学习,行不行?我认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分科考试为主要特征的质量评估模式下,有多少老师会愿意“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显然,跨学科学习如果只是对着各学科老师“喊喊”,恐怕连一点回音都没有。
跨学科学习要想取得进展,靠“单兵突进”很难奏效。唯有由学校牵头,成立若干个项目组,用项目把所需要的学科老师卷入其中。这样,就可以凭借统一的协作平台,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学校的跨学科学习新风景。
其实,以事为中心进行资源整合,也是学校现代治理的重要方式。也许,以跨学科学习项目组建设为契机,可以推动学校治理方式的变革。
设计任务群:在真实中找到入口
2
任务设计是跨学科学习的“牛鼻子”,可以说找到了好的学习任务,就推开了跨学科学习的“大门”。一个好的跨学科学习任务,应该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一是有意思。即这个任务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外驱力。说通俗点,就是他觉得这个任务好玩。一般有意思的任务都富有挑战性,处于学习者最近发展区,并与其真实生活相联系。二是有意义。即这个任务能解决学习者可能面对的真实问题,学习成果“有市场”,并能提升学习者的思维品质,促进其有关系的构建。三是有可能。即这个任务可以让学习者发现并确认自身的潜能,建立有意愿尝试的经验。如北京十一学校在校园里发起的“拯救桃树”项目学习任务,就符合上述三个特征。
符合“三有”特征的学习任务从何而来?北京十一学校提出了“设计并沉淀经典”的任务生成思路。他们主要从七个角度筛选跨学科学习任务:
(1)校园节日、文化日等各种活动。如把“狂欢节”作为一个学习任务,让低年级学生把老师装扮成一个绘本中的角色,并为他编排一段出场表演;让七年级学生把老师装扮成在本学期学习过的一个“人物”或角色,为他设计一段英语开场白;让高中学生把老师设计成一个侠义人物,并给老师写一封信劝说老师。
(2)四季更迭。如“发现春天”,让学生把自己发现的春天分享给山区和海边的小伙伴们。
(3)学校/家庭生活真实问题。如让学生为在十一学校工作的外教师编写《食在“十一”》每周美食指南。
(4)“年级差”资源。如让学生给上一个年级、下一个年级及本年级同学讲解一个学习内容。
(5)赛事/命题。如让学生给学段考试命一次题;编排一段5分钟以内的舞蹈,以团队的表演参加当地舞蹈表演赛。
(6)创造“意外”。如在校园里饲养不少于20种动物,让学生参与其中。
(7)一部经典书籍/电影/戏剧。如让学生为《西游记》中的某位人物写小传,并参与试镜。
从北京十一学校任务设计的路径中我们不难发现:处处留心皆任务,“真实”是好任务的重要表征。
萃取新策略:用研究的眼光探索
3
跨学科学习是全新的探索之旅,没有现成的路可走,但只要迈出去了就成了自己的路,做得好也能成为别人的路。综合各地推进项目化学习的行动,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基本的行动策略:
“大手牵小手”策略。“大手”就是项目涉及的主要学科,“小手”即项目关联的其他学科。以某一学科的重点、难点为任务设计起点、底色,这样可以避免项目主次不分、相互扯皮的现象。如组织一个《小票展览:100元能干什么》的跨学科学习,“大手”学科就是数学,学习目标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元角分等系列数学知识;“小手”则有语文、艺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
“让职业人参与进来”策略。跨学科学习的真实性越高,越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对诸如园艺、养殖、厨艺等具有鲜明职业特点的学习项目,不妨聘请相应领域的职业人参与其中,让学生提前接触、感知社会职业的专业水准。如北京九渡河小学在开设“豆腐”课程时,就把镇上手艺最好的杨师傅请到学校作为技术指导。据了解,九渡河小学先后聘请了40多位手艺人到学校任技术指导。在新的学习场景中,我们正在迎来“能者为师”的学习新时代。
“合理确定受众”策略。受众,即学习任务可能面对的对象。受众越明确,学习的目标指向越明确。受众不同,学习任务的理解深度和思维能力难度就会不同。如将《发现春天》学习任务的受众定为远方山村里和海边的同龄孩子,学生在实施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就会眼中有人,努力用对方听得懂的方式介绍自己发现的春天。
“创设学习处境”策略。北京十一学校正在实施的所有跨学科学习任务设计中,都有处境描述一项。所谓处境,就是与学习任务高相关的一个真实性场景,其目的在于有意把学生“逼”向学习目标。如《未来城学校学习社区匾额设计》学习任务的处境是这样的:北京未来城学校刚刚完成建设,许多学习社区还没有命名。学校邀请你为这些学习社区命名并制作匾额。我们从小到大都喜欢《西游记》,希望可以引用或化用《西游记》中的语句,来为首批学习社区找到名字的灵感。让人一看就明白它可能所处的方位、文化特征、建设空间特点及使用场景等。你还要将它设计成匾额,这就要考验你对中国古代书法字体和学校文化风格的了解啦!
“预设个人和团队产品”策略。这里的“产品” 主要指承载学习者学习成果的作品,是要呈现到“受众”手里去的那个东西,是可视化的学习成果。如《发现春天》的个人产品就是每个学生独立制作的分享春天的视觉作品,可以是摄影、绘画、音频;团队作品则是组织一次视频分享会。之所以要求个人和团队都要同时有产品,主要因为跨学科学习既是促进每个学习者真实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彼此合作学习的过程。
“同步设计成功标准”策略。有人说判断学习是不是幸福,有一个维度就是看其是没有成功的体验。如果总是在承受失败,这样的学习必然是痛苦的。因此,跨学科学习特别强调学习者能获得成功。何为成功?成功的标准就是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还是以《发现春天》为例,学生的个人产品《分享春天的视觉作品》的成功标准,可以确定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画面清晰,能充分表达春天的特点;二是有了这幅作品,我只需要简单的语言,就能让对方更好地理解;三是我能在多幅作品中,选择一幅最有特点的来呈现。
设置学程周:用充裕的时间保障
4
没有时间做保障的学习活动,无法避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无关紧要”的局面。新课程方案中原则性地提出了“每门学科不少于10%”的时间用来跨学科学习,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如何安排这个10%呢?
上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学校课程”两项所占时间为课时总量的16-20%。不少学校在编制课程表时,采取每周拿出半节课的时间用于综合实践活动,似乎学习时间得到了保证。但从实际操作情况看,有超过半数的学校出现了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被严重挤占的现象。此外,每两周用一节课时间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显然过于分散,不利于组织一个专题的连续性学习。
本轮的课程方案同样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门时间,但同时又提出了用不低于10%的时间用于跨学科学习。其实跨学科学习也具有鲜明的“综合”特质,与综合实践活动相似度极高。我个人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就是综合实践活动。因此,我们在实施新课程方案时,可以尝试把综合实践活动和跨学科学习的时间统整在一起安排。
当然,跨学科学习一方面可能是一种学习理念,也就是在实施各学科教学时,要尽可能在学习活动设计和作业设计方面有突破本学科边界的思维,这需要学科老师有高度的育人自觉;另一方面,要划出专门的时段为实施跨学科学习“保底”。借鉴各地经验,通过设立“学程周”“慧学周”等办法,可以实现“保底”时间。
所谓“学程周”,即在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中,辟出一周或两周时间,作为专题学习时间。一些学校提出的“这一周,我们不上课”,其实是不上分科课程的课,上的是综合类、跨学科的课。如无锡连元街小学教育集团每学期集中一周的时间进行主题深度学习,完全打破班级、学科界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无边界课堂”和“无围墙学校”的儿童学习生态圈。他们的“慧学周”课程设置围绕“小农夫亲自然”“小行者走天下”“小帮手知生活”“小诸葛通社会”“小问号探科学”“小能豆巧创造”六大主题,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同伴、人与自我四大领域。
用好工具包:借工具的力量改变
5
翻开人类社会向前迈进的每一步,我们不难发现工具在其中扮演了极为重要角色。可以说,这个世界是被工具改变的。
这些年,企业管理、学术研究方面都推出了不少高效的工具。如用于背景分析的SWOT工具,用来结构化的思维导图,用于目标任务分解的OKR模型,用于团队沟通协作共享的“飞书”系统等,都已经成为了效益最大化的工具资源。
跨学科学习的任务设计,如果有一个科学的工具模型,那是再好不过的事。北京十一学校项目小组在实践过程中,把国际上风靡的表现性任务情境设计工具GRASPS作为基本模型,形成学习任务设计的科学而完整的闭环系统。
G指的是目标(Goal),主要需要回答你的任务是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困难或挑战是什么,需要克服的阻碍是什么。
R指的是角色(Role),需要弄清楚在这个任务中你是谁,有人要求你干什么,你的工作是内容是什么。
A指的是受众(Audience),需要确定你的顾客是谁,你的目标受众是谁,你需要说服谁等。这个工具中对学生可能担当的角色和受众列举了100多种。
S指的是处境(Situation),就是描述出学习任务可能出现的真实性场景。
P指的是产品(Product)、表现(Perfomance)和目的(Purpose),主要是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有书面、口头和视觉等呈现方式。
最后一个S指的是成功标准(Standards and Criteria for Success),主要用来衡量学习者是不是达成了学习目标。
北京十一学校的实践表明,GRASPS工具很好地解决了跨学科学习任务设计中目标不明、结构不清、角色不定、成果不显等诸多问题。借助一个好的工具进行跨学科任务设计,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自:“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