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
各地小学即将迎来“双减”落地后的
首个学年期末考试
去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前
教育部印发
《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要求大幅压减考试次数
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
《通知》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和“双减”工作部署要求
严格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
切实降低学生考试压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又增加了一个重要保障
那么,期末如何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方位评价?
在无纸笔考试的基础上如何创新考核形式?
近期,教育时报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无纸笔”学业评价:让“双减”更有力“乐考”探索让学生重新认识考试,在乐中考,在乐中学
“老师,真有趣!我还想‘游园’!”“哇,我全部通关了!”上学期期末,濮阳市开德小学考试现场,不少低年级的学生大呼好玩儿、过瘾。据了解,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将一二年级期末评价整合为“游园式学科素养展示活动”。
“学校为学生设计了‘游园通行券’,孩子们手持通行券游园,一路游园,一路打卡,一路闯关。”濮阳市开德小学校长何风彩介绍,每一个关口还都设有极具鼓励性的启示牌,比如“习惯养成我最棒” “拼音认读我在行”“大声朗读我最棒”“背诵积累难不倒”“翻翻找找速度快”“妙语连珠我能讲”“玩转口卡算算算”“小小先生讲讲讲”“快乐购物,买买买”等。
看到学生一一闯关,不知疲倦,乐在其中,何风彩感到欣慰。她告诉记者,学生在情境购物中展示数学课堂上所习得的学习成果,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把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每通过一个关口,孩子们就会获得老师现场加盖的一个特色印章,一个印章盖上去后总是伴随一声‘耶——’,直到最后学生手中通行券盖满五彩缤纷的印章;还有个别学生闯关不成功,就不离开,闯过才罢休。
就这样,一二年级学生在游园闯关活动中体验着、成长着。”何风彩说。“6月底,又一次‘游园式学科素养展示活动’要到来了,我们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增加了‘我知道的汉字故事讲述’‘生活识字’‘整本书阅读’等内容。”
与濮阳市开德小学一样,“双减”后很多学校告别了传统的期末纸笔考试形式,以“乐考”的形式进行——“游园”“闯关”“游戏”,学校将学生应会的学科知识与要达到的能力素养作为考查内容融入游戏、闯关中,让学生在乐中考、乐中学。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一年级的语文学科上学期期末无纸笔测评活动中,学校设定的主题项目是“小小萌虎欢乐迎新年”,设置了“萌虎开嗓”“萌虎亮眼”“萌虎开笔”“萌虎交友”等情境,让学生在开放自主的氛围中融评于玩,祛除学生考试的畏惧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过程,进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数学学科期末进行的是“闯关”形式的无纸笔测试,把整册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设计新颖有趣的闯关游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
比如,让学生画一个角度,说一说画的是什么角;给学生一个损坏的尺子,让其想办法测出一根纸条的长度;认识时间,让学生动手拨一拨时钟、说一说时间;等等。“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考核,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也能较好地呈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表达、数学应用能力进行考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校长张胜辉说。
河南省实验小学期末评价的主题为“虎虎生威闯关”活动。学校融合各学科内容设置了多个闯关题目,有趣融合衔接,如拼音认读、背课文、看图算数、认识钟表、抽读单词、读课文等。“关”与“关”之间采用趣味体育等形式进行衔接,如掷骰子、转转盘、摸乒乓球、跳格子、踢足球、投壶等。
河南省实验小学校长王献甫说:“融合各学科课堂知识的关卡设置,新颖的抽题方式,增强了随机性和趣味性,学生正确回答出问题后,即可获得奖励勋章,进入下一关。在游戏中,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系统回顾,同时也更好地总结反思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丰富多样、趣味无穷的期末评价形式,让学生摆脱了面对传统的期末纸笔考试紧张、惴惴不安的情绪,也放下了对分数的担忧、对名次的计较,学生乐在其中。
“乐考”具有的独特教育价值:
促进乐学、促进乐教、促进教学生态优化
“‘准确把握考试功能’是《通知》的主旨所在,也正是因为我们之前在理解和把握考试功能上出现偏差,所以导致了‘违背素质教育导向,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应考压力过大,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等严重后果的出现。”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究中心的李广生老师认为,“明确这一基本逻辑后再来看‘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这一硬性要求,就会发现这是政策的‘倒逼’——‘倒逼’学校深刻反思考试‘是什么’和‘为什么’等本质问题,不再仅仅围绕‘考什么’和‘怎么考’而大费周章。”
北京顺义区一二年级的学生学业评价也是采用“乐考”的形式进行。李广生认为,在“乐考”中,传统意义的考场、考卷、考题、考官等都销声匿迹了,取代它们的是活动、游戏、项目等。
李广生分析了“乐考”具有的独特教育价值:第一,“乐考”可以促进乐学。以激励和展示出现的考试,一改传统考试的“狰狞”,让学生因为喜欢考试而喜欢学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得到激发。
第二,“乐考”可以促进乐教。给学生排名就是给教师排名,通过考试刺激学生也是督导教师。“乐考”把教师从分数和名次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进而帮助从教学中获得更多的趣味和价值。
第三,“乐考”可以促进教育生态的优化。考试的内容变了,不再是课本上的死知识;考场的样子变了,不再是几列几行和标准间距;教师的样子变了,不再威严的像个法官;校长的样子变了,走进“乐考”考场的校长一定是笑盈盈的。
“所以,‘乐考’的实施意味着教育可以是也必须是贴近生活的、富有人情味的、安全的、轻松的,校园变成师生的乐园和家园。”李广生说。
无纸化的期末评价应如何设计?要突出哪些原则?李广生特别提醒,“乐考”的核心是目标的制定。为什么开展“乐考”、通过“乐考”达到什么目的,这些问题是设计活动的逻辑起点。他同时指出,在对学生期末评价活动进行设计时,要高度关注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教育性原则。“乐考”过程本身是教育的过程,学生在这一个过程中体验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要比通过这一过程考出了他们什么更加重要。
二是综合性原则。要突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
三是实践性原则。要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和实际问题,是参与实践而不是纸上谈兵。
四是趣味性原则。要贴合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
王献甫认为,在期末评价活动设计中,应注重5个“导向”:一是儿童导向。儿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童心,学校在期末评价活动设计上应竭力将综合素质测评设计得更儿童化、活动化、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
二是素养导向。期末评价活动设计要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正确认识学科本质和学科核心价值,明确本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教师要基于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情境,引导一二年级的学生关注生活,进行知识建构和问题解决。
三是标准导向。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及作业结果等多维度进行适时恰当的过程性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是系统导向。期末评价活动设计要依据所提炼的系统概念,架构一整个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思维能力进阶序列和学科素养培育路径和系统。
五是激励导向。重视过程性评价,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的真实有效,捕捉学生日常学习中的亮点,引发学习动机,树立学习信心,让一二年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反思,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双减”推动教育教学评价方式改变,立德树人理念回归
《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评价……”学校在进行学业评价时不仅要注重期末评价的“寓考于乐”,更要注重学生学期中的过程性评价,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这也是“双减”下学业评价形式革新的必然要求。
早在2016年,鹤壁市就对一二年级的无纸化期末评价进行了探索,以“游考”的形式进行——学生穿梭在各个趣味考场内,进行游戏闯关。在“双减”政策实施后,鹤壁市各学校在此前无纸化期末考试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革新。鹤壁市淇滨区明达小学教师袁慧娟说:“学业评价根据学科核心素养将测试任务进行分类,一是根植于长项目式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评价,将学业评价从一天延展到一个周、一个月、一个学期;二是继续开展期末‘游考’形式的短期测试项目。”
此外,要注意的是学业评价不能停留在知识的简单再现,更要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任务设置上,要做到任务式、主题式、项目式、跨学科式、情景式,模拟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主题,以任务驱动激活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协作分工,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鼓励学生展示自我个性。
袁慧娟介绍,以语文学科为例,可以进行主题式命题:如以“家乡”为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用不同学科的方式来表现主题;抑或是开展“坚持”“阅读”“节约”“奥运”“祖国”“四季”等主题式项目活动,让学生以此为任务,自由选择呈现方式。
“总之,学业评价活动设置要符合低年级孩子年龄特点,增强沉浸式体验,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愉悦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在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真正的发展,产生深刻的感悟。同时,评价还要多样化,既要体现结果性评价,也要有过程性评价,当然还要带动学生、家长、社会专业人士进行多元主体评价。”袁慧娟说。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在期末“乐考”的基础上,努力建构以综合实践评价为主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张胜辉介绍,教师定期在班级开展“寓教于乐,思维挑战”游戏形式的过程性评价,为期末的综合实践性闯关形式的无纸笔考核奠定知识基础和思维基础。比如,语文学科中字词掌握、知识积累方面的内容,就放在了平时进行测评;数学计算类的知识,在学习完一个单元或者一个知识模块之后,教师会组织“计算大闯关”等活动,让学生在比赛的氛围中检测技能的掌握情况。“平时评价和期末评价两者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会更加全面,对教学的指导性会更强,也利于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案。”张胜辉说。
“双减”实施以来,学校的学业评价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考试形式从书面化测试转向情景化测试,考试内容从单一考查知识储备到关注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学校的育人理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立德树人理念回归,促使“双减”真正落地见效。
原载:《教育时报》
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王磊
转自河南教师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