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线上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辅导,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负担的意见》,意见中将郑州作为试点城市,并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用好教材,优化作业设计,以自由发展为导向,培养学生灵动思维。2021年郑州市中小学秋季复学的第二天,9月23日教育部召开“关于中小学落实双减工作的新闻发布会”,紧接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从文件的频繁出台可见,让教育回归本位,让“双减”真正落地,开花,结果,有成效,优化中小学生作业设计迫在眉睫。
在教学中,我们对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做了相关的调查,发现:
1.语文作业设计结构失衡,质量不高,作业价值无法体现。
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多是听写任务和阅读任务,听写任务是低段常见形式,中段学生更应该提升层次;阅读任务虽说是是语文学科必备,但是千篇一律的阅读打卡已不能满足多媒体时代带给不同层次学生的情感体验,当前的阅读任务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巧设。如四年级上册布置的语文作业:预习《出塞》并尝试理解诗意。这样的语文作业对于学困生一定无从下手,但借助观看《跟着书本去旅行》第41集“英雄与雄关”片段,学困生通过观看视频会更真切地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这样时空流转的诗句,这样也有利于缩小与优等生的差距。因此,脱离生活又结构失衡的作业既不利于作业习惯的培养,也未体现语文学科素养,经过分析,我们课题组认为语文作业设计应该结构合理,呈现层次性,让学困生对语文作业不畏惧,也让优等生学有余力的同时能有更多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
2.语文作业设计脱离生活,缺乏趣味,学生对其没兴趣。
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多重复、机械、单一,与生活联系不紧密。例如抄写类作业,遍数过多,读背任务机械乏味,既浪费学生自由学习时间,又对提高成绩效果甚微,因此,我们课题组认为语文作业设计要贴近生活,在体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注重动手实践和学生在实践中的情感体验,语文作业设计就要在传统的听、说、读、写背景下向注重培养语文素养的“大语文”、“大任务”实践性作业设计转变,走出传统模式,注重作业设计走近生活,在真实的、生动的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更利于学生作业习惯的培养和语文学科素养的提高。
二、概念界定
“小学中段语文作业”指小学语文三、四年级的课内、课外作业,既有口头的也有书面的;既有知识、能力,也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既有单项的也有综合的;既有教师层面设计,也有学生的创意自选。
“设计的有效性”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是整个课题的灵魂。指教师设计的语文作业基于学科标准又体现分层性、融合性和实践性,更利于作业评价、更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素养提升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作业是课堂的延伸,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最佳手段。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教学过程最优化:预防学生学业不良的方法》一书中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他强调教师要在规定限度的时间内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这也要求作业设计应具备高度和效率,既提高质量,又不增加负担。
当前,国内对小学生优化作业设计研究较为深入的参考资料:有王廷雄老师的《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实验研究》(2021年),提出作业设计要有基础性、创新性、实践性。
冯文忠老师的《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策略》(2021年),提出作业设计应多样化、兴趣化、层次化。
四、研究目标
1.通过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与作业层次结构的研究,达到作业设计结构合理、有层次性,既能让优等生吃饱吃好,也能让学困生在“跳一跳”的过程中体会到作业带来的乐趣及成就感,从而达到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和价值的目的。
2.通过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与加强生活联系的研究,达到作业设计贴近生活,让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在实践探索中培养语用、体验情感,从而增强作业趣味性、逐步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提升语文学科素养五、研究内容
1.小学中段语文分层性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2.小学中段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六、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做好“双减”背景下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工作,围绕课题,走进日常教学,走近每一次家庭作业,让课题研究真正为学生减负,为提高学生自主、自律学习能力助力。
2.调查研究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及家长对家庭作业的看法;开展案例研究法,分析优秀的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方案,自查自纠、逐步完善。
3.经验总结法
从作业设计的实践中,筛选提炼出实用的作业设计策略,理论联系实践,概括提炼出真实有效的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七、课题创新点及其研究价值
1.课题创新点
当前多数作业设计课题都着眼于各科作业的综合性设计研究,本课题的不同之处在于聚焦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的分层和实践性研究,通过作业设计的分层解决结构失衡问题、作业设计的实践性研究解决作业无趣问题,从而在持续的作业设计研究中转变教师的设计理念、提高设计能力。
2.研究价值
丰富教师作业设计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理论素养、丰富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使教师对新课改视野下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利于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经过优化设计的作业,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更吸引学生的作业兴趣,让学生逐步从“被动”完成向“主动”完成转变,从而让学生在无形中养成自觉、独立、认真、高效的良好作业习惯。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优化设计后的小学中段语文作业,注重分层和实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作业要求和评价标准,通过走进生活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边动手边思考,逐步具备勤于学、善于思、敏于行的综合品质,从而更利于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亲近自然中收获知识、培养情感,在“大情境、大任务”中体验语文学科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八、研究条件与保障措施
1.研究条件
课题负责人张淑萍,中小学高级教师,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教研工作,主持多项郑州市课题,教科研经验丰富;成员苗彦霞,从事小学中段语文教学工作;成员马晓丽,长期从事小学中段语文教学工作;成员郑丽娜,长期从事小学中段语文教学工作;成员刘媛媛,长期从事小学中段语文教学工作。
2.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学校形成了浓郁的教科研氛围,人人有课题,人人投身到科研课题的研究之中,积极参与到教学创新之中。
研究资料:学校有相关理论书籍,教师也可以从网络及时查阅各种研究资料。这些资源都为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我校进行《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是切实可行的。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张淑萍:负责总课题《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的研究工作;
苗彦霞:负责子课题《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分层性作业的有效性研究》的研究工作;
马晓丽:负责子课题《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分层性作业的有效性研究》的研究工作;
郑丽娜:负责子课题《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实践性作业的有效性研究》的研究工作。
刘媛媛:负责子课题《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实践性作业的有效性研究》的研究工作。
十、课题研究进度与计划
1.准备阶段(2022年3月--4月)
(1)组建课题组,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开展课题选题、方案的论证工作。
(2)组织学习国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及“双减”文件。根据课题组教师个人特长明确分工,建立课题组规章制度。拟定具体的课题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2022年5月——2022年12月)
(1)2022年5月,课题组成员系统学习小学中段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理论知识。
(2)2022年5-7月,调查目前小学中段语文教师作业设计情况、学生对语文作业类型、时长、兴趣度等反馈情况。
(3)2022年8-12月,课题组成员依据方案,开展作业设计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研究。根据研究优化作业设计,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探索并创新。
(4)建立日备制度,加强每日沟通,通过教研常态化,将设计内容与形式等及时沟通、汇总、筛选、运用,不断发现问题,优化试验方案,整理研究中的经验和心得资料,形成中期阶段性研究报告,根据报告调整和修改研究方案。
3.总结阶段(2023年1月-2023年3月)
(1)整理试验资料,对研究中的经验总结进行筛选,优化整合。
(2)总结试验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设计案例。
(3)总结试验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后期工作做准备。
十一、预期成果
(一)有形成果
1.研究报告;
2.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的优秀案例。
(二)无形成果:
教师语文作业设计能力有所提升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