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经验研讨会
2022/4/24 17:11:33 阅读:369 发布者:chichi77
目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老师们在不断尝试这种线上+线下的融合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信息技术辅助和改进教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提升,也积累了很多经验,面对当下这种混合教学,需要老师们不断思考、实践、探讨,为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完善线上与线下相融教学模式,因此在4月21日下午,滨海新区教师发展中心三分中心小学数学学科开展了“2022年春季返校复学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研讨会”。
首先,教研员张老师对近期线上听课情况做了总结汇报,听课过程中发现了很多老师在线课堂中的亮点,梳理出可以借鉴和学习的经验与老师进行了充分交流。
当线下课堂转入线上课堂后,老师们迅速转变思路,更新技术,积极参加各种线上培训,认真备案写稿,在充分演练的基础上,一位位“主播”新鲜出炉。
老师们从茫然到果敢,从试探到渐入佳境。线上教学以来,涌现出了一批战“疫”线上教学典型代表,她们的做法、他们的风采值得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工作者在战“疫”斗争中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下面就来看看老师们的授课风采吧!
简约的方式不简单 自主的课堂才精良
张丽超老师以“简约的方式不简单,自主的课堂才精良”为题,为大家介绍了她的思考和做法。她认为无论是传统的线下教学,还是当前的线上教学,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让孩子闷宅在家中学有所获,同时将线上教学真正的落到实处,首要任务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去思考。什么样的平台适合学生使用和操作?如何发挥线上平台的优势,为线上课堂准备助推器?如何规避线上教学的弊端,为线上课堂移除障碍?怎样的教学模式适合线上课堂?面对时间缩短、场域复杂、不确定因素多等多种挑战,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的落实线上教学呢?基于这些思考,张老师采用简约的方式,打造自主的线上课堂。在自主学习模式下,设计重点有趣的内容;借助自主学习单和微课,发挥腾讯会议平台的在线分享、交流等功能,实现适合小学生的在线教学,抓住重点有趣的内容,利用自主学习单指引学生的探究方向,微课帮助学生拨开自主探索过程中的疑云。自学后腾讯会议平台的分享与交流,彻底让学生融会贯通。张老师从腾讯会议平台的使用和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两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了交流与分享,张老师的线上教学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内在的学习动力。
“疫”路同行,云端筑梦
朱慧颖老师以“疫”路同行,“云”端筑梦为主题进行线上教学分享。朱老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即:提前统筹,有备而来;从备课、预习和环境的准备入手,进行合理筛选内容和对各部分时间的分配,明确上课复习的重点,重新设计课堂细节,适当减少课堂容量,有效降低学习密度。针对备课时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教师设计相应的预学案。其次,课上提升,优化教学;在课堂中朱老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来破解教学中的重难点,比如“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利用了希沃白板的几何功能,将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展现给学生们,“探索图形”一课使用拖拽功能将“三阶魔方”的几类小正方体直观呈现,“真分数和假分数”结合“几何画板”功能动态分析比较讲解等。三是课后交流,家校合力;朱老师将上课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做好沟通工作。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合理布置作业,做到少而精,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一些动手实践类作业。朱老师利用钉钉中直播及组合各种软件,生动形象展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出真知,磨炼长才华
王广旭老师利用钉钉在线课堂进行线上授课,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介绍了钉钉在线课堂的优势:屏幕共享功能、黑板模式以及连麦等使用方法。王老师利用几个小视频详细为大家介绍了手写板使用、在线课堂转换班级及智能作业的发布情况。同时,在线课堂在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使用的人越来越多,造成线路拥堵,导致建立课堂失败,无法建立的问题。王老师在七点半之前错峰建立课堂,然后课前再邀请学生进入即可,如果两位老师同时在一个班里建立在线课堂,是不冲突的。
王老师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除了线上短暂的课堂外,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天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能及时得到双方反馈。面对目前线下+线上相交替的常态化,要考虑诸因素,如学生状态心理和学习状态、信息技术能力、硬件软件操作等问题,唯有全力以赴,精心打造和提升自身的在线教学软实力,才能在目前严峻的形势下,做好自己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体现教师的育人价值。
“疫”样课堂,收获精彩
刘建余老师面对线上授课,从最初的迷茫,青涩,之后的琢磨,反思,再到略有心得,也是一直摸索前行。刘老师运用钉钉在线课堂进行线上直播教学,为给学生呈现出最好的效果,经过多次尝试、多方请教,确定了最优方案;为避免拥堵问题提前一个小时进入在线课堂模式等候学生,上课之前将课件调整为“阅读模式”,避免直接导入讲义无法出现动画的情况,也避免分享窗口后课件播放时铺满全屏的情况,更方便老师调整课件播放的窗口,以便留一部分空间放学生镜头,老师可以随时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讲课的过程中刘老师完全授权学生对麦的把控,这样能随时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也能根据自身情况快速分享。然后刘老师以“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一课为例,和大家分享了:先想后摆,发现规律;猜想验证,经历推理;分层验证,为推理提供证据迁移推理,解决问题的学习路径。
刘老师在课堂中关注学生,她会将镜头不断切换到学生并放大,尽量贴合线下教学活动的情境,增强了学生严谨认真的态度,老师鼓励性的评价语言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抓核心融技术 趣互动强体验
鉴海云老师线上教学通过梳理问题,从教师、学生、设备三个角度来分析,确定了以“学什么?、怎么学?”两大方面进行研究讨论。她认为在备课中要调整意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具体操作把握好3个意识,树立课标意识,确定学生应该掌握什么?树立学生主体意识,确定目前学生最需要学什么?树立过程发展意识,确定学生能学会什么?树立好学生主体意识后,以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单元知识的大概念,基于大概念聚焦学习主题,设计核心问题。鉴老师在授课中融合技术手段,加强互动形式多样化和趣味性,增强学习体验感、真实感,帮助小学生保持学习的劲头和兴趣。她利用钉钉在线课堂,探索线上教学的路径:投石问路,引导学生敢于思考;课中互动多样化,吸引学生深入思考;课后巩固“互联网+”,精准个性化辅导。在练习中做到分层次,如:开放性作业,让学生给家长讲一讲,鼓励学生上传讲解的视频或音频,招募知识树讲解员等;共享回放,为个别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再学习的机会;umu设计单元复习作业等。鉴老师善于在单元整体教学大概念下,抓核心,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质疑、思考等思维过程积累学习方法和经验,在问题、错误中建立学习的信心,利用多平台互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RENOVATION
后疫情时代小学数学
“课堂回归”的策略思考
张旭老师以“一年级数学教学”为例,和大家分享了“后疫情时代小学数学课堂回归的策略与思考”,在复学阶段即将回归到大众视野,学生返校后,如何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过渡工作,尤为重要。正确对待线上与线下教学衔接,确保学生不掉队。首先要合理把控课程计划,完善一生一案。教师精心策划开学第一课,将数学教育教学课程逐步实施,确保学生能够尽快适应线下教学模式;比如,上好后疫情时代的“心理课”、“补偿课”和“新授课”,依托市、区、校的协同教研,在复课前对本册书进行梳理,构建知识的关联性。调研分析学生线上学习情况,有效开展“补丁”教学,弥补线上教学短板,制定差异性补救办法,侧重精讲精练,将学生知识性问题以面到点的顺序逐一解决,并在讲与练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整理巩固已学内容,充分发挥教师在矫正问题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作用,利用生生互助的方式,加强帮扶力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缩短矫正周期。继续整体升级评价系统,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利用信息技术支持线下学习评价,建立深入家庭反馈评价机制。
总之,线上线下衔接阶段是接下来数学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要探究出更多的举措和方法,让人人都能学有价值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合的数学教育。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