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有所思】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涌动——《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2022/4/19 9:49:43 阅读:609 发布者:chichi77
《我多想去看看》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分别讲述了新疆的孩子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北京的孩子想去遥远的新疆看天山的雪,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了解外面世界的美好心愿。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满足了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想知道、想探求的心理。因此,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亲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轻松学习。有以下优点:
一、指导读好长句子
一年级课文当中有不少长句子,学生不容易读通顺,齐读时也很难读整齐,是学生朗读的难点。于是我分步开展指导,让学生先读短语"遥远的北京城/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再读整句"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化解了朗读难点。并且通过我的范读,指导学生读好停顿,为之后的感情朗读打好了基础。
二、借助多媒体,理解词语
“壮观”的意思比较抽象,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我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视频,让孩子置身其中,直观地看、直接地感受,有效地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了“壮观”的含义。有感受才有真情的流露,看完录像,我借景抒情,请孩子们把刚才看到的场面读出感情,孩子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好。孩子们在反复诵读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
三、通过对比朗读,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本着教学目标中有“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为此,我设计在对比朗读中体会感叹句的情感,我出示以下句子:
句1:我想去看看。
句2:我多想去看看!
句3: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学生在比较读中体会出了感叹句与陈述句的区别,体会到了反复手法所蕴含的强烈情感,并体会到文中"我"的感受,读出了真情实感。
不足之处:
一、课堂教学趣味不够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力较弱,面对枯燥的学习容易疲倦。因此老师的充分调动尤为重要。不仅要备课,还要备学生,要控制时间,避免学生疲劳,应突出趣味性教学。比如说,在识记生字时,就应该采取游戏等形式互动,在读重点句子时,运用其他方法读,重点放在朗读指导上。
二、拓展说话目标没有达到
教学时,我还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说话训练。我让学生仿照写法,以填空的形式完成说话训练:"( )告诉我,沿着( ),就会走出( )。我对( )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降低了说话难度,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知识面较窄,只有少数学生能完成,其实可以设计出示收集的北京风景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或者你去过哪些城市旅游过,给同学介绍一下当地的风光。通过补充材料,让学生更多了解北京和中国其他城市,弥补学生知识面窄的缺陷,使学生能够完成说话训练,更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延续。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不断改进加以完善。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