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广州市高中音乐教研“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新生态——高中课例交流研讨”活动

2022/4/12 14:34:50  阅读:585 发布者:chichi77

202234日,广州市教研院音乐学科教研“构建全面育人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新生态——高中课例交流研讨展示会”在广东广雅中学举行,现场参与者由市音乐教研员陈锦莹老师带领着广州市中学音乐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组成,我区高中音乐教师分校区在各自学校积极观看线上直播教研学习。

本次教研的主题是《构建全面育人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新生态》,聚焦素养导向的教--评一体化和教师评价素养的提升,把握课程改革方向,研讨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音乐活动设计与实践,深化对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理解,推动教—学—评一体化。活动主要围绕天河外国语学校吴跃芳老师的高中音乐鉴赏模块《多彩的华夏之音—苏南吹打》和广东广雅中学谭堃老师的音乐与舞蹈模块《芭蕾舞剧中的神秘语言》两节课展开。课后由陈锦莹老师和胡健老师分别给予了两节课精准到位的点评和总结。

 

第一位上课的是吴跃芳老师,课题是高中音乐鉴赏模块《多彩的华夏之音—苏南吹打》。吴老师从苏南吹打的基本数列规律和以《十八六四二》的吹打规律这两个方面清晰的梳理和教学、互动,全过程有力地论证了评价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分割。课后,胡健老师从学科融合、融合创编的角度和学科素养方面对本课进行总结与思考,胡老师指出,教师深入浅出的学科知识研究与教授,和一颗热爱课堂教学的心,是学生对音乐的文化理解和艺术表现及审美感知的奠基石。

第二位上课的是来自广东广雅中学谭堃老师,谭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题为《芭蕾舞剧中的神秘语言》的音乐与舞蹈模块中的一课。谭老师的课从一段没有语言表现的芭蕾舞片段入手,围绕芭蕾舞各个语汇的动作形态表现、如何根据已掌握的语汇理解舞蹈段落、如何在理解和表现语汇的基础上创编一句话的舞蹈表现片段、如何把片段连接起来创编一个情景与小故事,整堂课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谭老师用精炼的语言、鲜活的例子,优美的舞姿,介绍和分析了芭蕾语汇的关键要素;带领学生提高审美与表现能力。

课后,陈锦莹老师根据两节课精彩的开展,高屋建瓴总结了高中音乐新课程各个模块如何深度挖掘开发展现的思考。陈老师建议高中音乐老师在教中学,学中提升,提升后深度挖掘开发课程资源,开放开阔开拓自己的教学资源,从深度的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三大导向去展现新的高中音乐课堂。同时,建议老师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从更深入的音乐专业层面立足来触动自己,甚至是与学生互相学习的过程。

最后,陈锦莹老师围绕课程育人理念下的教--评一体化展开研讨,探讨有效整合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学习成效评价三个密切关联、相辅相成的关键要素,重申“促进学习的评价”,提升教师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价能力, 改进教师教学和评价行为,凸显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功能,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目标,形成音乐学科的教—学—评一体化的共同主题。

我区老师们听完讲座既满足,又振奋,深感在教学的课程设计上要学的东西多,在给学生互动评价的方式也可以更多。

2022,新时代、新气象。广州全体音乐教师在陈锦莹老师的带领下正以昂扬的斗志、百倍的信心大步向前!正所谓:远师长技,采石攻玉!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