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促进课堂有效学习”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转变,它强调评价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能力,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这种转变标志着教育评价从“对学习的评价”转向“为学习的评价”和“作为学习的评价”。
注:
“为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AFL)和“作为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as Learning,AAL)是教育评价改革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为学习的评价”强调评价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评价是教学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提供反馈,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在这种评价方式中,学生也可以通过评价结果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制定改进策略。
“作为学习的评价”则更进一步,将评价视为学习的一部分,评价不仅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同时也是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过程。在这种评价方式中,学生可以通过评价结果进行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教-学-评”一体化是实现课堂有效学习的重要实施路径,将教学、学习和评估相结合,以确保教学目标、教学和评估的一致性。通过这种一体化策略,教师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并为学生提供及时反馈。
为了促进课堂有效学习,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能力,能够评估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成果等,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制定改进策略。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将评价结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改善自己的学习效果。
教师也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以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通过问题引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多种评估方式,如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学生提供及时反馈。
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并选择合适的评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在评估环节,教师需要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改进学习。
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策略,可以促进课堂有效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一、学评融合
美国课程专家安德森曾提出有效教学的四个问题:
学习问题:在有限的学校和课堂时间内,哪些内容是最值得学生投入时间和精力的?
教学问题:如何规划并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以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评价问题:如何选择或设计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流程,以提供准确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信息?
匹配问题:如何确保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评价方法的一致性?
这四个问题清晰地阐释了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匹配问题”明确指出,“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是教学设计的关键。而“教-学-评一体化”是对这一原则的提炼,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将评价融入其中,通过可见的学习证据推论教与学的成效,并不断反思和改进学习计划,以确保目标、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
美国教育评价专家韦伯指出,一致性是指两种或更多事物之间的吻合程度,即它们各自的部分或要素融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并指向同一概念的理解。基于这个概念,“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协同过程,即学习、教学和评价的一体化。
具体而言,首先,师生在完成评价任务的过程中,将评价融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全过程;其次,通过可见的学习证据来收集和分析学习信息;第三,依据评价证据来推断教与学的成效;第四,不断反思并改进学习计划;最后,以可理解的方式呈现学习过程和结果。
这种“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评价的有效性。
可见,“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基于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评价方式紧密结合的教学设计。其典型特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评价的核心价值是学习性与诊断性的融合。通过评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通过分析学习过程和结果,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教学提供指导。
2.评价过程自身即为一种高阶思维的学习过程。评价不仅是对学习成果的检验,还是在评价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和提升的过程。通过评价,学生需要运用分析、综合、判断等高阶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其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3.评价方式是基于学习任务表征、利用证据分析,展开对学习指导的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进行评价,通过观察、记录、分析等手段获取学生的学习证据,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反馈。
4.评价反馈强调进步和成功的效应量,在监控学习效值的同时,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热情。评价不仅是对学习的总结和评定,还是对学习的激励和促进。通过评价反馈,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进步和成功,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基于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评价方式紧密结合的教学设计,其核心在于将学习、教学和评价融为一体,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评定教
“以评定教”是一种根据学生评价结果来改进和调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育质量的教学设计理念。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向度,可以有效地实现以评定教的目标。
(一)教学设计
“教—学—评”一体化的价值定位是促进课堂教学的正向效应量。这种一体化设计将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学过程、学习活动、评估反馈和学习反思融合在一起,以评价设计消解“教”与“学”的矛盾。通过预期结果、任务组链和证据收集与解释的设计,将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相融合,教学过程与学习活动相融合,评估反馈与学习反思相融合。
这种设计向度是以评定教为核心,通过评价设计来指导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目标。评价设计包括预期结果、任务组链和证据收集与解释的设计。预期结果是指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任务组链是指通过一系列学习任务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证据收集与解释则是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证据来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
(二)学习目标设计
从“内容导向”转向“结果导向”的学习目标设计,意味着教学关注的的重心从学习的内容转向学习结果。这种方式改变了从“输入端”开始思考教学的方式,将处于设计终端、源于学习成效的评价结果前置,与立于设计起始、基于教学内容的学习目标相融合。
通过“预期结果”和“达到标准”的设计,使设计逻辑能够从应达到的学习结果导出。这样,学习目标就更加明确,并且可以衡量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设计和实践。这种转变使得教学更加聚焦于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不是单纯的学习内容。
(三)教学过程设计
从“活动向度”转向“任务向度”的教学过程设计,意味着学习任务的设置更加注重目标导向,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活动设计。在学习任务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是对学习活动有意义、有指导的反思,而不是活动本身。
这种转变改变了以往“动手不动脑”的零散学习活动设计,将指向目标的“基本问题”转化为与之相适应的“真实任务”。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将知识视为完成任务的工具,促进学生对知识价值的思考,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感悟和迁移运用。
这种转变使得教学过程更加聚焦于任务的完成,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活动参与。通过任务的完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转化。同时,这种设计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为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四)学习指导设计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基于教师的个人经验来进行学习状态的评估,但这种非正式的评估往往只是简单地判断学习结果的正误,而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本身缺乏有效的指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提出了“经验使能”转向“证据使能”的学习指导设计。
在这种新的学习指导设计中,要求根据达到预期结果的标准,来设计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法,然后收集、整理学习证据。这些证据可以是各种形式的数据,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成绩表现、反馈意见等等。通过分析这些客观可见的数据,可以对学习进行准确且有促进作用的评估,让学习指导中的教与学都能“可见”且“可用”。
这种学习指导设计的转变,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从而更好地设计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生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提高学习效果。
三、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有效学习设计策略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的评价是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设计核心。通过师生收集和解释证据,他们可以作出关于学习目标的决策,明确“要去哪里”和“现在在哪里”,并确定“如何去那里”。这种评价方式即指导教学,又帮助学生学习。
图片
为了使目标、教学与评价达成一致,并进行三者的融合,需要对预期结果、任务组链和标准解释进行合理规划。预期结果是学生学习后应达到的目标,任务组链是将学习任务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意义的任务序列,标准解释是解释学习行为的准则,师生根据这些规划评价标准。
通过合理规划,可以使目标、教学与评价达成一致,进而实现三者的融合,从而使教学更加系统、有序,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学习结果预设
学习结果预设是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课程目标、学生特点、教学资源等因素,明确规定学生在学习结束后需要了解、实践和理解相关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并在相应的表现和制品中体现。预期结果包括“教学的结果要求”和“学习的外显表现”,既是教与学的目标,也是评价的内容。
预期结果设定对于教学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评估学生的表现和进步。通过明确预期结果,教师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成果和目标。同时,预期结果设定也能够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更加积极地学习和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通过评估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教师还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进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预期结果设定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能够为教学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学业成果设定
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目标的设定是基于课程或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主要指向输入端。然而,"教-学-评"一体化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将目标转向输出端,基于学生学业的完成程度。这种转变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理解,体现学生有能力转化所学知识,并能够进行应用与迁移。
因此,课堂有效学习要求教师在最开始时明确指出学习的最终结果,即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应该知道什么、掌握什么、能做什么,以及程度如何。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应从以下三个层面对学习的结果进行明确设定:
一是难度维度。教师需要设定适当难度的学习目标,既不过于简单又不过于复杂,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是认知维度。教师需要明确学习结果的认知层次,例如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以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三是知识维度。教师需要明确所学知识的类型和范围,包括事实、概念、程序和元认知等,以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知识体系。
通过明确设定学习的结果,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目标实现循证设定
为了证明学生已经达到了预设的学业成就目标,教师需要设计针对性的评价方式和科学的评价标准。针对性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衡量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例如,对于深层理解的目标,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因为它可以让学生展示出他们的理解和技能。除了传统的考试和表现性评价外,教师还可以考虑其他评价方式,如作品集、口头表达、实地考察等,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达到预期目标的情况。
科学的评价标准则可以用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例如,常模参照的传统纸笔评价基于群体均数,而具有指导学习作用的标准参照则基于量规,这两种标准都可以用于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此外,教师还可以考虑使用等级制、积分制等评价标准,以便更精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
通过设计评价方式和标准,教师可以回答关于教与学结果的三个关键问题:什么是达到理解的表现?深入理解和简单理解有何异同?如何描述从简单理解到深入理解的过渡?通过这些信息,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理解程度,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
(二)任务链设计
任务组链设计是一种结合了吸引力和有效性的学习设计方法。它由一组有关联结构、逻辑层次的任务群组来组成,这些任务群组被设计成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和探索知识的路径。
在任务组链设计中,基本问题是一个引导学习的核心问题,它代表着学生需要探索和解答的核心问题。核心任务是围绕基本问题设计的,它们是一组有层次和逻辑关系的任务,旨在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基本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阶段任务是在核心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的任务,它们将核心任务分解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任务和目标,以便学生能够逐步地解决核心问题。
任务组链设计的的特点是评价任务与学习任务二位一体,这意味着在开展学习任务的同时进行伴随式评价,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这种设计方法使得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因为评价结果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调整学习策略并提高学习效果。
任务链设计主要围绕“基本问题”“核心任务”和“阶段任务”进行。
1.基本问题
“基本问题”是指那些既能促进对某一特定主题知识的理解,激发知识间的联系与迁移,又能引发学生对学习持续关注的问题。基本问题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它是开放性的,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而不是只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2)它是深入的,可以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本质和背后的意义。
(3)它是相关的性的,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点。
(4)它是启发性的,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启发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基本问题的设定可以围绕以下方面来思考:
(1)确定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学习哪些知识点,达到什么水平。
(2)思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找到它们的之间的桥梁。
(3)找到问题的本质。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找到问题的核心。
(4)设定基本问题。根据以上分析,设定一个基本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基本问题的设定可以围绕与有效学习相关的四个大概念来架构,这四个大概念分别是:关键概念、目的与意义、策略与方法及使用情境。
(1)关键概念是指在学习中重要的概念和原理,是构成学科体系的基础。通过基本问题的设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关键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整个学科。
(2)目的与意义是指学习的目标和意义,通过基本问题的设定,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3)策略与方法是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基本问题的设定,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和尝试不同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4)使用情境是指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通过基本问题的设定,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核心任务
将基本问题转化为学习行动的核心任务是非常重要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行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能够指向大概念的理解,贯穿学习始终,统领学习任务结构,持续维持学习冲动,具有良好的统领性、目的性、操作性和研究性。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任务设置将基本问题转化为核心任务,通过任务的设计和组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任务设置可以考虑目标、角色、情境、组织、表现或制品和标准六个元素进行转化。
(1)目标转化是指将基本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可测量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2)角色转化是指通过设定情境和角色,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情境转化是指将基本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组织转化是指通过组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5)表现或制品转化是指通过制作作品或展示表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6)标准转化是指将基本问题转化为具体的评价标准,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核心任务的转化,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示例:
基本问题:什么是气候变化?
核心任务:通过调查气候变化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制定一份报告,并向外宣传气候变化的危害性。
目标转化:学生需要理解气候变化的概念和影响,并能够通过调查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向外宣传气候变化的危害性。
角色转化:学生将成为气候变化的研究者和宣传员,他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和宣传气候变化的危害性。
情境转化:学生可以模拟一个真实的的情境,如调查当地气候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或者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环境变化,以此来更好地理解和宣传气候变化的危害性。
组织转化: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协作完成报告和宣传任务。
表现或制品转化:学生需要制作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的报告,并向外宣传气候变化的危害性,以此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标准转化:学生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完成任务,如调查数据的准确性、报告的质量和宣传效果等。
3.关联任务
关联分任务是将核心任务分解成更小的任务,并根据任务设置六元素进行二次转化,最终形成相互关联、递进的任务链。在分化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专题性任务和综合性任务的结合。专题性任务是支持学生在本节课结束时达到特定理解的任务,而综合性任务则超越了本课或本单元的目标,以知识运用与迁移为向度,指向大概念。这些任务为学生提供了总体性、指导性和开放性的学习流程,同时也是在知识的狭义与广义理解、初步与深度学习之间的逻辑活动。通过有层次的学习探究,可以深刻理解知识点,相互伴生。
示例:
核心任务: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理解体积概念:了解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掌握体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长方体体积计算:掌握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能够熟练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正方体体积计算:掌握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能够熟练计算正方体的体积。
体积比较:能够通过比较两个物体的体积,判断哪个物体更大。
实际问题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的体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包装盒的体积等。
在以上分任务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细化任务,例如:
理解体积概念:了解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掌握体积的计算公式;能够熟练计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体积计算: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和组成要素;能够熟练计算长方体的体积;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如用公式计算、用图形分割等方式。
正方体体积计算: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和组成要素;能够熟练计算正方体的体积;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正方体的体积,如用公式计算、用图形分割等方式。
体积比较: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或想象,比较两个物体的体积大小;能够通过计算两个物体的体积,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
实际问题应用:能够理解实际问题中的体积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体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包装盒的体积等;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区分和使用不同的体积单位。
通过以上分任务的设置,可以将核心任务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任务,使学习更加有序和高效。同时,每个分任务都有相应的六元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二次转化和具体化,形成相互关联、螺旋式递进的任务链。通过有层次的学习探究,可以深刻理解知识点,相互伴生,提高学习效果。
(三)证据收集与解释
评价不仅是反馈,还是教学指导的重要手段。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准确的证据收集和解释是指导设计的核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达到成功标准。通过学生干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和写什么,教师可以推测学生已经理解什么、知道什么、感受什么和思考什么,从而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成长。
证据收集与解释是教师评价学生的重要环节。通过收集学生的表现、作品、回答问题等证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指导提供重要依据。
(1)证据收集
作为指导者,教师在课堂实践中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和形式来收集证据,以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些方法包括口头提问、观察、对话、传统的随堂测验、测试、开放式问答以及表现性任务与项目等。这些方法形成一个连续体,内容上从简单到复杂,时间上从短时到长期,情境上从良构到劣构,框架上从结构化到非结构化。
在这个连续体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方法和形式来选择适当的的时间和情境,以更好地收集证据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例如,口头提问可以快速地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观察可以发现学生的行为和态度,对话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思考和感受,传统的随堂测验和测试可以检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开放式问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思考能力,表现性任务和项目可以展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在收集学习证据时,需要确定学生是做出选择性反应还是建构性反应。选择性反应要求学生从教师提供的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这只能评估学生对于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的了解和解释;而建构性反应则需要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通过对解决过程和结果或制品的考查,评估学生对于“理解”下的应用、综合水平的程序性知识和反思性知识的掌握。为了完成建构性反应,教师可以采用开放性问答题、表现性任务等方式。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检查表、等级量表和评分规则等三种工具来帮助师生收集证据。检查表通常用于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的具体目标或掌握的技能。等级量表则是一种更为详细的评估工具,它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学生的表现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给出相应的评分。评分规则是一种更为全面的评估工具,它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给出相应的分数。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评估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以便更好地收集学习证据,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准确的评估。
(2)标准解释
标准解释有四个功能:一是帮助学习者关注重要的学习任务;二是帮助学习者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三是提供特定的观念信息,帮助学习者澄清学习误解;四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更加投入地完成任务。这些功能最终都是为了帮助学习者解决三个问题:要去哪里(确定学习目标)、如何去那里(掌握学习内容和实现学习目标)和下一步去哪里(继续前进并实现学习目标)。
要去哪里——学习目标,教师需明确教学预期目标并与学生交流达到标准,避免只关注任务完成表现目标。指导要素:明确的预期学习结果、清晰的达到标准和恰当的挑战。
如何去那里——学习过程,关于学习起点与终点的指导,与经验、期望标准、任务成功与失败相关。指导策略:解释和分享预期结果和达到标准,提供讨论、提问和挑战性任务,结合评价标准通过反馈促进学习,鼓励学习自主。
下一步去哪里学习进展,指导帮助学生选择下一步挑战,引向自我调节、个性化策略和过程完成任务、深度学习理解、自我界定信息。指导策略:提供挑战,设计适合学生当前学习水平的挑战性任务,激励投入,通过施加压力、榜样示范、分享竞争等方法激发学习热情。
在证据收集和解释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标准与任务。教师需要明确评价的标准和任务,以便准确地收集和解释证据。例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解决一些问题,以评估他们对数学概念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2)学生表现。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表现,包括他们的言行举止、学习态度、参与度等。这些表现可以反映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理解和应用能力。
(3)学生作品。教师需要收集学生的作品,包括作业、项目、报告等,以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创造力。
(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需要记录学生的回答问题情况,包括正确率、回答问题的思路、语言表达等。这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思考方式。
在解释证据时,教师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背景等都不同,因此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表现和作品。
(2)多元智能。教师需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优势和弱势,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去评估学生的表现和作品,以全面了解学生。
(3)评价目的。教师需要明确评价的目的,以便更好地解释证据。例如,如果评价目的是帮助学生改进学习,那么教师需要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建设性的建议。
总之,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有效学习设计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将教学、学习和评价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将评价要素融入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实现“教—学—评”的一体化,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提高教学质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需要教授知识,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提供及时有效的评价和反馈。同时,学生也需要积极参与学习,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并接受教师的评价和建议。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义和重构,使得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评价标准。
转自论名师之道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