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教学和静态教学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两种基本形态。课堂上的“静”是学生知识的自我构建、能力的自我形成、思想的自我碰撞,是“动”的准备、“动”的铺垫;课堂上的“动”是思维的交融、智慧的搏击、心灵的沟通,是“静”的张扬、“静”的升华。教学中的动静之道,就像花儿与绿叶,静是绿叶能量的积蓄,动是花儿精彩的绽放。因此,理想的教学课堂既应该有“动”也应该有“静”,一张一弛,动静结合,教师教学要合理处理好课堂教学“动”与“静”的关系,该动就动,该静就静,注重实效,收放自如。这种“动”“静”结合的教学场景正是经营高效课堂所要追求的效果图。本期,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课堂教学中的“动”“静”之道。
教学中“动”与“静”的误区
一直以来,不管是上课还是听课,主要的一个评价标准就是看课堂是否精彩,精彩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看课堂是否出彩,而出彩又大多指向课堂的“动态性”活动。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口动有声、心动无痕,安静的书桌下面可能藏着涌动的心灵。以“生”为本不是以“声”为本,太看重表面难免浮华,那不是课改的正确方向。以下就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两点活动误区:
1、重“动”轻“静”
在活动设计上,多为“动态性”的活动,如:齐声朗读,相互对话,全班齐问齐答,小组讨论、探究、交流活动等,主要是体现在口动和手动(鼓掌)而忽视了“静态活动”(阅读与理解,练习与思考、理解与表达、动脑与动笔)。
2、以“动”代“静”
一节课下来,都在忙于搞各种“动态”活动,没过几分钟就有一项活动,“动态”活动的时间占了三分之二,而真正安静下来进入练习与思考,阅读与表达的时间却很少,时间都跑到“动态活动”中去了。
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就真实的课堂而言,应该是有动有静,动静交错。无论是动态的活动还是静态的活动,均属于课堂活动的范畴。相对而言,动态的活动是外显的,而静态的活动则是隐性的。教学中“静”和“动”是相对的,该动还是该静,先“静”后“动”,还是先“动”后“静”,“静”多“动”少,还是“静”少“动”多,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需求和当时的课堂状态相机而定。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正确把握教学中的“动”与“静”,教师首先要了解课堂教学中“动”与“静”的实质。
教学中“动”与“静”的实质
1、“静”实质是一种“动”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动态的;另一种是静态的。动态的活动包括: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演一演等等。这些活动,能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在“动”,能听见他们的声音,能看见他们的动作。而静态的活动包括:静静默读、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用心体验、细细品味等等,这时的学生也许一动不动,也许一言不发,但是,他们的思维在活动,他们的情感在变化,这种静本身就是一种活动。虽然,它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与动态的活动不同,但是,就其本质来说,它们是相同的。
2、课堂“动”“静”必不可少
课堂教学离不了静的活动,比如教师的讲解,需要学生专心地听;教师的示范,需要学生专注地看;遇到问题,需要学生用心地思考……而且,越专注,学生获得的信息就越丰富。同样,教学中,学生需要讨论,需要交流,需要合作,需要表达,因而他们也需要“动”起来。只有让学生动起来,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才会变得更广,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培养,个性才能得到彰显,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得以建立,健全的人格才能得到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也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可见,“静”和“动”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各自的作用,两者不可相互取代,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何时动,何时静,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时机、教学对象来决定。
3、张生“动”而弛生“静”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注意力的持久时间不长。长时间的单一的活动,容易使儿童产生疲倦而对活动失去兴趣。变化的、新鲜的事物则能不断地刺激儿童,使他保持注意力。课堂的节奏应该富有变化,时儿快,时儿慢。一味地快节奏,一个活动紧接一个活动,会使学生感到疲倦;而一味地慢,或者活动太少,该动不动,会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感到没劲,从而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要能善于控制课堂的节奏,掌握好动静的度和量,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在教学活动中,很难将静态的活动与动态的活动绝对地划分开,二者之间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若有所获,往往会不自觉地寻找述说的对象一吐为快;发现问题而不能解决,常常会迫不及待地寻求帮助;在获得成功的喜悦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与别人分享。学生正是在静态的活动中产生了“动”的欲望,随着静态活动的深入,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动”起来。而在动的过程中,学生也不是一动到底。他们需要专心地倾听,仔细地思考,不断吸纳新的信息,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他们不自觉地由动转为静,为自己下一步的动积蓄力量。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及时了解他们此时想要干什么,并根据学生的这种需要,不断地调整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
合理安排动、静态教学
“动”与“静”有着相对的稳定性,他们功能的发挥,取决于教与学行动上的协调一致。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课型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两种不同层次的活动。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真正让学生该动口时就动口,该闭口时就闭口,该出手时就出手。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才能做到动静有致呢?
1、“动”“静”结合,张驰得当
就新课程标准而言,对于课堂教学的要求更多是“动”,而这个“动”又是相对的,也需要“静”。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节奏密而不疏,学生就因长时间紧张造成疲劳,产生抑制。再加上各学科都有其自身的抽象性,学生往往感觉到乏味、单调、枯燥。所以,教师要针对各学科和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富有挑战性的氛围,同时还要注意复习旧知识,新课的导入,训练形式的转换,教学中的过渡和衔接时,教学活动在“动”的过程中,应力求简洁、明快、紧凑,让学生不感到拖沓,不感到厌烦,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但是如果盲目追求“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则难以得到充分的感知。那样也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学的进程,思维无法拓展,造成“消化不良”,效果适得其反。如果全“静”,教学节奏势必疏而不密,学生就因过于松弛分散了注意力,则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阻碍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有效把握教学内容和目标,恰当分配时间。若教学目标难达成时宜“静”,且缓而不松,若教学目标易达成时宜“动”,快而不虚。“动”“静”结合,多层次、小台阶分步训练。“动”的时间要扣准,“静”的时间要适当,“动”“静”轮换时间要力求准确。这样的教学节奏,高低起伏,张驰得当,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动”中求“静”,“静”中求“动”
若教学目标偏重知识传授,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基础水平较低,则宜多“静”(听授、思考等);若教学目标偏重于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教学难度偏小,学生基础较好,则宜多“动”(讨论、直观教学、作业练习等)。什么是“动”中求“静”呢?从讲授到作业练习,教师活动范围应递减,学生活动范围应递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人翁地位,从实际出发,千方百计地挤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自学,或者看书,或者操作,或者练习。同时,在此期间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第一手材料的反馈信息,腾出手来对学习困难的同学进行“短动”,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轮流点拨指导,适时反馈回授,这就是“静”中求“动”。两者有机结合、协调统一,可以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时,为防止学生出现单纯地模仿与记忆,从上课的第一时间就能“抓住”学生,可以采用游戏来进行教学,力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用更有效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结合自主探索、自主思辨进行学习。通过“动”和“静”结合的过程,不仅让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而且还可以极大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调动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自主的意识与能力。
3、“动”“静”交替,“动”“静”有致
“动”与“静”纵贯整个教学全局,“动”“静”的交替与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性环环相扣,步步相生,具有特定的教学程序。学生在学习中不能简单地模仿、机械地记忆而教师应抓住教材的脉络与重点扼要地进行示范讲解、点拨指导,从而排难解惑,重点突破,冲淡难点,实现“一动一得”。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留出一定时间与学生共同讨论,要允许学生有一个走弯路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疑问,这恰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带动全部教学活动的顺利发展,并为下一个“静”作好准备。因此,动静有致的教学,教师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否具备适当的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产生联系。这就要求互动教学与随机练习的轮换交替,连贯衔接,同步进行。有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进行自学、自练和自改作业,注重学习活动的创造与运演。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对自己的学习有着清醒明确的认识,从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到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情感的投入都非常主动。鼓励和帮助学生在“静”中自己探究问题,用理性的思维对当前现象或问题去加以分析解释,经历思辨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主旨,就是努力让学生亲自感受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积累丰富的经验,凭借自己的力量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但其中要忌“动”“静”轮换过于频繁,这样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师都应认识到:不论“动”的教学设计还是“静”的教学设计,都必须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向之内。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根本,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方面来考虑,灵活地进行“动”“静”的选择与“动”“静”的组合,这样才能真正协调好“动”与“静”的一致性,做到真正的“动”“静”有致,实现最佳的教学过程。
“动”与“静”的教学活动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服务的辨证统一关系。“动”与“静”之间就象是一个钟摆一样“荡”过去再“荡”回来,快要到顶的时候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一会儿摆向“动”,一会儿摆向“静”,不过再怎么摆来摆去还是课堂这个范围,牵着它们的那条线就应该是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定向和控制,努力让“动”“静”协调一致,逐渐由对立趋于靠拢和融合,产生更好的教学状态。为了确保课堂中静态活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老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为了丰富动态活动的形式,老师又必须为学生搭建灵活多样的活动平台。教师要正确地理解课堂教学活动的内涵,正确地处理好“动”“静”的关系,科学地开展教学中的活动,让学生活动得有目的,活动得有秩序,活动得有实效,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真正的充满活力,新课改才会富有成效。
转自京师杏坛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